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4 页 共 24 页1 引言设施农业是近十多年来随着农业环境工程技术的突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集约化程度很高的农业生产技术。由于设施农业是在人为可控环境保护设施下的农业生产,他摆脱了传统农业生产条件下自然气候、季节的制约,以超时令、反季节生产的设施园艺作物为主,不仅使单位面积产量及畜禽个体生产量大幅度增长,而且保证了农牧业产品,尤其是蔬菜、瓜果和肉、蛋、奶的全年均衡供应。设施农业目前已由简易塑料大棚、温室发展到具有人工环境控制设施的自动化、机械化程度极高的现代化大型温室和植物工厂。设施农业在具有高附加值、高效益、高科技含量的设施园艺领域发展迅速,其栽培对象主要为蔬菜、花卉和果树。近年来,设施畜牧业养殖也在逐渐兴起。随着设施园艺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新品种、新技术及农业技术人才的投入,提高了设施园艺的科技含量。现已培育出一批适于保护设施栽培的耐低温、弱光、抗逆性强的设施专用品种。工厂化育苗、嫁接育苗、喷灌、滴灌、无土栽培技术、小型机械、生物技术和微电脑自控及管理的使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栽培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得以提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设施农业的发展将向着地域化、节能化、专业化发展,向着高科技、自动化、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工厂型农业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绿色健康食品。 温室是以采光覆盖材料作为全部或部分围护结构材料,可在冬季或其它不适宜露地植物生长的季节供栽培植物的建筑。11 概述设施农业是指具有一定的设施,能在局部范围内改善或创造环境气象因素,为动植物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进而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因其能提供动植物所需的最佳环境条件,也就能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设施农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设施农业主要包括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设施栽培主要是指蔬菜、花卉及果类的设施栽培,其主要设备有各类温室、塑料棚和人工气候室(箱)及其配套设备;设施养殖主要是指畜禽、水产品及特种动物的设施养殖,主要设施有各类保温、遮荫棚舍和现代集约化饲养畜禽舍及配套设施。设施农业能够按照农作物和禽畜水产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光、温、湿、气、水、肥、饲料、废物处理等综合环境条件进行适时的调节控制;可以应用农业及畜牧业的最新科研成果,可以采用适当的农业工程措施在局部空间的一定范围内控制气候环境,实施相应的从品种选择到生产管理全过程的整套技术,充分发挥因控制环境所获得的增加产量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巨大潜力;是农业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最佳方式。温室是一种性能较为完善的保护地类型,在我国北方冬季可以生产各种叶菜和果菜,但其造价比其它栽培设施高得多。有些温室内部装备有各种环境调节装置,如采暖、通风、灌溉、二氧化碳施肥、补充照明等装置,使得温室的性能进一步完善,因而可以周年利用,获得高产。12 本设计的市场前景上述几点不难看出,虽然我国的设施农业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和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现在的设施农业缺乏科学性的指导和科学化的设备.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市场上不缺乏好的设备.可是相对的说,我们的顾客只能对这些设备望而止步,价格太贵难以承受.因此,需要一种价格便宜而效果相对又不错的湿温控制系统成了他们所希望的,本产品造价一般,而且简单方便.可以增大使用人群的推广.在设施农业的发展中,人类对其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温室的反季节蔬菜收到很多人的追捧.因此,湿温自动控制系统的前景会很广阔.2 PID控制算法的研究人脑的发达程度应当是人类相对于地球上的其它生命之所以如此优越的生活的一个最本质的原因。同样,对于一个控制系统,其控制算法的好坏对于整个系统控制性能的好坏也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此次恒温、恒湿控制箱的温度在10度一140度之间按任意给定曲线跟随,其控制精度均在正负0. 2度之间,抖坡函数和阶跃函数的拐点处无尖峰,也即无超调。同时,无欠调。因此采用智能PID控制。此次设计,湿度控制相对于温度控制精度不是很高,但是,湿度和温度一起拉制难免受温度影响,尤其在高温高湿的控制条件下。因此,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国家标准,从每个环节着手,尽量减小误差。2.1 PID控制在大多数情况下,为了控制系统的静态和动态性能满足工程上的要求,往往在系统中加进一些校正装置,以改善系统的特性,满足工程的要求。这种措施称为校正。为此目的加入的装置称为校正装置。在控制系统中,进行校正的方式有很多,串联校正采用的比较普遍。它的作用通常是对系统中的误差信号进行比例、积分、微分等运算,形成适用的控制信号,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性能.校正装置所进行的运算叫做系统的控制规律,其中,用以实现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即PID算法)的校正装置称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2.2 PID各控制环节的作用比例环节的作用是改变比例环节的系数即增大系统开环比例系数以提高系统的静态精度,降低系统的惰性,加快响应速度。但比例系数太大,会对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积分环节的作用是可以消除静态残差。在静态下,积分拉制器的输入信号e (t)虽然为零,但它的输出信号u (t)仍可以维持在某一非零值。靠该u tt)控制信号的控制作用,使该系统的静态输出量y (t)保持与输入量X (t)相等。这一点是比例控制器做不到的。因为对于比例控制器,不等于零的拉制信号要求有不等于零的误差信号。也就是说,在静态必须靠一定的误差来维持输出与输入之间的比例关系然而,系统中加入积分单元,可以改变系统的闭环特征多项式,从而可能使一个稳定的系统变为一个不稳定的系统。同时,积分作用往往导致系统响r迟缓。微分环节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当动态过程接近于达到静态时,误差信号变化不大或是变化缓慢,微分作用也就微不足道。所以,微分作用不能单独使用,它总是与比例作用结合起来使用。以比例加微分控制器为例来说明微分环节的作用。该控制器的传递函数:Gc (s) =Kp* (1+Td*s)如果它的输入信号是e (t) ,输出信号是u (t),则有:u (t) =Kp*e (t)+Kp*Td*e (t)可见它所产生的控制作用不仅反映误差信号而且还反映误差信号的变化率。总之,PID调解就是调整比例、积分和微分各环节参数(Kp, Ti,Td),使系统相互制约的快速性,稳定性,动态特性和静态精度满足主要方面,兼顾其它方面,达到最优的控制效果。其参数的选择,通常通过凑试法,实验法或由试验得来的经验公式来确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2.3 PID控制算式的数字化在模拟调节系统中,PID控制算法的模拟表达式为: (2.1)式中:y (t)一一调节器的输出信号;e (t)一一调节器的偏差信号Kp 一一调节器的比例系数;Ti 一一调节器的积分时间;Td 一一调节器的微分时间; (2.2) (2.3)将式(2.2)和式(2.3)带入式(2.1),则可得到离散的PID表达式: (2.4)n 一一采样序号,n=0, 1, 2.e (n)一一第n次采样时的偏差;t=T一一采样周期;e (n-1)一一第n-1次采样时的偏差.通常把(2. 4)式称为位置控制算式。由式(2. 4)可以看出,要想计算Y(n),不仅需要本次与上次的偏差信号e (n)和e (n-1),而且还要在积分项把历次的偏差信号e(j)进行相加。这样,不仅使得计算繁琐,且为了保留e (j)还需要占用很大的内存。因此,进行如下改动:根据推理,可写出第(n-1)次的PID的输出表达式: (2.5)用式(2.42.5)可得到:式中:由式(2.6)可知,要计算第n次输出值Y (n),只需知丫(n-1) . e (n) .e (n-1) , e (n-2)即可,与式(2. 4)相比,计算要简单得多。在很多控制系统中,由于执行机构是采用步进电机或多圈电位器进行控制的,因此,此时给一个增量信号即可。式(2. 6)还可以表示为下式:式(2. 7)表示第n次输出的增量Y (n) ,等于第n次与第n-1次调节器的差值,即在第n-1次的基础之上增加(减少)的量。式(2. 7)叫做PID的增量控制式。2.4 智能PID控制控制论的三个最为基本而又重要的概念:信.息、反馈和控制。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显然,控制系统中的信息也不单纯的仅仅是一种信号数值的大小,而且包括知识、经验等在内的多种信息;反馈的概念已经不再理解为单一的负反馈模式,根据控制的需要,可以暂时不加负反馈以开环形式运行,也可以根据特殊需要加正反馈等;控制也已经不是单纯地执行某一单一控制规律,而是根据动态过程需要采取多种策略组合,以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从信息、反馈和控制的内涵发生的变化可以看出,信.6,已经广义化了,反馈模式已推广了,控制方式已多样化了,他们变化的本质特征在于智能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把具有智能信息处理、智能反馈和智能拉制决策的控制方式,称为智能控制。从智能拉制论的观点去解决复杂不确定性系统的拉制问题而设计的系统,就称为智能控制系统。仿人智能控制算法,从控制结构和控制行为两方面模仿了人的一些特点和功能,其中包括人的在线特性辫识、特性记忆以及直觉推理逻辑等。具体说来,主要根据控制器的输入信号(即系统误差)的大小、方向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相应的决策,以选择适当的拉制模式进行控制。这种智能控制算法的最主要优点是,它既不需要事先知道也不需要在线辫识被控制对象的精确模型,就能实现既快速又高精度的控制,且具有极强的鲁棒性.此次设计的控制算法可以归纳如表2-1所示。表中e=r-y为系统误差,r为给定值,y为被调量。离散化之后用e (n)表示e的当前值,e (n-1) ,e (n-2)表示前1 , 2个周期的e值,e (n) =e (n卜e (n-1) ,De (n-1) =e (n-1)一。(n-2)表示当前和前1个周期e对时间的差分。表中其它符号说明如下:e (mn)一一e的第n个极值;M1, M2一一设定的误差界限,MlM2;Kp一一比例增益;K1一一增益放大系数,K11;K2一一抑制系数,0K21;n一一自然数,表示控制周期的序号;P (n)一一输出量P为第n次需要保持的值;P (n-1)一一n至前一个周期输出量P的保持值;此系统具有大范围渐近稳定性,系统参数容易确定。本次设计的具体参数如下:M1=10; M2=2.0;Kp=8.0; K1=1.5; K2=0.53 元器件的简单介绍31 AT89C51AT89C51提供以下标准功能:20K字节闪速存储器,256字节RAM,32根I/O引线,3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六向量两极中断结构,一个精密模拟比较器以及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此外,AT89C55是用可降到0频率的静态逻辑操作设计的并支持两种可选的软件节电工作方式。空闲方式停止CPU工作但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行口和中断系统继续工作。掉电方式保存RAM内容但振荡器停止工作并禁止所有其他部件的工作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P0口是一组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I/0口,也即地址/数据总线复用口。作为输出口用时,每位能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8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写“1”可作为高阻抗输入端用。P1口:P1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的输出缓冲级叫一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写“1”,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时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叫可作输入口。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与AT89C55不同之处是,P1.0和P1.1还可以分别作为定时/计数器2的外部计数输入(P 1.0/T2)和输入(P 1.1/T2EX )。P2口:P2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阳的8位双向I/O口,P2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P2写“1”,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入口,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阳,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P3口:P3口是一组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3口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逻辑门电路。对P3口写“1”时,它们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并可作为输入端口。此时,被外部拉低的P3口将用上拉电阻输出电流。 3.2 模数转换器ADC0832ADC0832为8位分辨率A/D转换芯片,其最高分辨可达256级,可以适应一般的模拟量转换要求。其内部电源输入与参考电压的复用,使得芯片的模拟电压输入在05V之间。芯片转换时间仅为32 S,据有双数据输出.可作为数据校验,以减少数据误差,转换速度快且稳定性能强。独立的芯片使能输入,使多器件挂接和处理器控制变的更加方便。通过DI数据输入端,可以轻易的实现通道功能的选择。ADC0832具有以下特点:18位分辨率:2双通道A/D转换;3输入输出电平与TTL/CMOS相兼容;45V电源供电时输入电压在0-5V之间;5工作频率为250KHZ,转换时间为32S;6一般功耗仅为15mW;78P, 14PDIP(双列直插)、PICC多种封装;3.3 温度传感器AD590 集成温度传感器实质上是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它是利用晶体管的b-e结压降的不饱和值VBE与热力学温度T和通过发射极电流I的下述关系实现对温度的检测:式中,K波尔兹常数;q电子电荷绝对值。集成温度传感器具有线性好、精度适中、灵敏度高、体积小、使用方便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集成温度传感器的输出形式分为电压输出和电流输出两种。电压输出型的灵敏度一般为10mV/K,温度0时输出为0,温度25时输出2.982V。电流输出型的灵敏度一般为1mA/K。AD590是美国模拟器件公司生产的单片集成两端感温电流源。它的主要特性如下:1、流过器件的电流(mA)等于器件所处环境的热力学温度(开尔文)度数,即:mA/K式中:I流过器件(AD590)的电流,单位为mA;T热力学温度,单位为K2、AD590的测温范围为-55+150。3、AD590的电源电压范围为4V30V。电源电压可在4V6V范围变化,电流变化1mA,相当于温度变化1K。AD590可以承受44V正向电压和20V反向电压,因而器件反接也不会被损坏。4、输出电阻为710MW。5、精度高。AD590共有I、J、K、L、M五档,其中M档精度最高,在-55+150范围内,非线性误差为0.3 AD590测量热力学温度、摄氏温度、两点温度差、多点最低温度、多点平均温度的具体电路,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温度控制场合。由于AD590精度高、价格低、不需辅助电源、线性好,常用于测温和热电偶的冷端补偿。 温度传感器获得温度的值,经温度检测及变换电路来调节电压的大小,经过电压变换以及反向滤波电路使之输出的模拟电压能够直接可以输入到ADC0832中。3.4 湿度传感器HM1500一、HM1500特性参数。()、内部饱含由HS1101型湿敏电容构成的桥式振荡器、低通滤波器和放大器,能输出与相对湿度成线性的直流电压信号,输出阻抗为欧,适配带的单片机。()、HM1500属于通用型的湿敏传感器,测量范围是(599%RH ),输出电压范围是,相对湿度为%是标称输出电压为2.48V.测量精度为3%RH.灵敏.5%RH,即25MV/RH, 温度系数(1050) 是0.1%RH/,响应时间为0s()、采用电源(允许4.755.25),工作电流为0.4MA(典型值),漏电流小于300uA,工作温度是-30+60之间二、主要特点体积小 ,不受水浸影响 ,完全互换性, 可造性高、长期稳定性好 0-100%RH对应1-4VDC,输出 55%RH时修正精度在+/-5%RH以内, 受温度影响小 ,比例于供电电压 。三、优点(1).高湿后迅速恢复 (2)独特的固态多聚酯结构 (3)而化学侵蚀 (4)响应速度快 四、电容-湿度曲线 图3.1电容-湿度曲线4 系统的硬件概述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仪其主要功能是:采集外界温度,然后与内设定的温度相比较,再经过PID运算处理,使温度接近于内设定的温度,倘若温度超过内设定温度过多就会实现光报警,同时,利用单片机向继电器发出高电平信号用来控制220V电加热器的电源。另外,如果电路出现异常也同样会报警,但不会切断电源。该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温度采集模块、数据转换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报警驱动电路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温度控制模块等。具体工作过程是:系统输入由AD590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号,再由模数转换器ADC0832将该信号转换后输入到单片机,再由单片机控制是否发出报警,控制模块是利用继电器来切断电源,以免温度继续上升,并且用三个数码管同步显示温度。系统框图如图所示。湿度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数码管显示模 块温度控制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灯光报警模块湿度控制模块数据转换模块键 盘 图4.1 系统框图5 温室智能控制系统的软件51 软件部分的总体设计本息统软件由单片机汇编语言编写而成,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实现了对温室里植物生长温度及土壤和空气湿度的检测,监控,并能对超过正常温度、湿度范围的状况进行实时处理,使温室环境得到了良好的控制。该系统的软件部分包括数据数据模块、数据显示模块、和光报警模块等。AT89C51单片机提供了数据采集、显示所需接口。单片机初始化键 盘 盘稳度采集湿度采集温度设定湿度设定温度过限湿度过限PID调 节复位光电报警继 电 器键盘 盘继 电 器图5.1 软件总设计图单片机初始化程序系统上电时,初始化程序将70h77h内存单元清零,P2口置0。ORG 0000HLJMP STARTORG 0003H ;外部中断0入口RETIORG 000BH ;定时器0溢出中断入口RETIORG 0013H ;外部中断1入口 RETIORG 001BH ;定时器1溢出中断入口RETIORG 0023H ;串行口中断入口RETIORG 002BHRETICLER MEMIO:CLR AMOV P2,AMOV R0,#7OHMOV R2,#0DHLOOP MEM:MOV R0,AINC R0DJNZ R2,LOOP MEMMOV 20H,#00HMOV A,#0FFHMOV P0,AMOV P1,AMOV P2,ARETSTART:LCALL CLEAR MEMIO;初始化LCALL TEST;测量一次LCALL DISPLAY;显示数据一次AJMP MAINNOP ;PC值出错处理NOPNOPLJMP START52 方案各模块的软件设计5.2.1 模/数转换模块程序设计 为了高速有效的实现通信,我们采用单片机汇编语言编写接口程序。由于ADC0832的数据转换时间仅为32 u S,所以A/D转换的数据采样频率可以很快,从而也保证了某些场合对A/D转换数据实时性的要求。当ADC0832未工作时其/CS输入端应为高电平,此时芯片禁用,CLK和DO/DI的电平可任意。当要进行A/D转换时,须先将/CS使能端置于低电平并且保持低电平自到转换完全结束。此时芯片开始转换工作,同时由单片机向芯片时钟输入端CLK输入时钟脉冲,DO/DI端则使用DI端输入通道功能选择的数据信号。在第1个时钟脉冲的下沉之前DI端必须是高电平,表示启始信号。在第2, 3个脉冲下沉之前DI端应输入2位数据用于选择通道功能。在本系统中由于只需要一路信号的转换,所以通道0和通道1并联在一起。VCC用5V电压源供电,同时也是A/D转换的参考电压。 程序见附录A5.2.2 温度采集模块利用AD590温度传感器完成温度的测量,把转换的温度值的模拟量送入ADC0832的其中一个通道进行A/D转换,将转换的结果进行温度值变换之后送入数码管显示。 由于AD590的温度变化范围在55150之间,经过10K之后采样到的电压变化在2.182V4.232V之间,不超过5V电压所表示的范围,因此参考电压取电源电压VCC,(实测VCC4.70V)。由此可计算出经过A/D转换之后的摄氏温度显示的数据为:如果(D*2350/128)2732,则显示的温度值为(2732(D*2350/128) 如果(D*2350/128)2732,则显示的温度值为(D*2350/128)2732) 5.2.3按键检测程序的设计考虑到所用按键较少所以采用独立键盘。键盘功能简介键盘采用软件查询和外部中断相结合的方法来设计,低电平有效。按键ASN1,AN2,AN3,AN4的功能定义如表一所示。按键AN2与-INT0相连,采用外部中断方式,并且优先级定为最高,按键AN3和AN4分别与p1.6和p1.5相连,采用软件查询方式,AN1为硬件复位键,与R,C构成复位电路 表3.1 按键功能按键键名功能AN1复位键使系统恢复AN2功能转换键按键按下(灯亮)时,显示温度设定值。按键升起时(灯灭)时,显示当前温度值AN3加1键设定温度渐次加1AN4减1键设定温度渐次减1按键检测程序: Start: MOV P1,#06H ;设I/O口为输入方式 MOV A,P1 ;读入键状态 CPL A JZ START JB ACC.5,FUN5 ;5号键按下转 JB ACC.6,FUN6 ;6号键按下转FUN5: AJMP SUB5FUN6: AJMP SUB6SUB5: LJMP STARTSUB6: LJMP START5.2.4 PID离散化及程序设计首先对式(2.5)进行离散化,我们把图2-1中的r(t),e(t),u(t),c(t)在第k次采样时刻的数据分别用r(k),e(k),u(t),c(t)表示,于是式(2.1)变为 e(k)=r(k)-c(k) (4.1)当采样周期T很小时,dt可用T近似代替,de(t)可用e(k)-e(k-1)近似代替,“积分”用“求和”近似代替,即可作如下近似 这样,式(2.2)便可离散化成为以下差分方程式 (4.2)上式中u0是偏差为零时的初值。由式(2.2)可得: (4.3)将式(4.2)和式(4.3)相减,即得数字PID增量型控制算式为 (4.4)设 ; 可将上式整理成如下形式:其中, 下面是增量型PID子程序流程图图 5.2 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子程序流程图下面PID运算加以说明:所有的数都变成定点纯小数进行处理。算式中的各项有正有负,以最高位作为符号位,最高位为0表示正数,为1表示负数。正负数都以补码表示,最后的计算结果以原码输出。双精度运算,为了保证运算精度,把单字节8位输入的采样值Cn和给定值Rn都变成双字节16位进行运算,最后将运算结果取高8位有效值输出。 程序见附录A52.5 数据显示模块程序设计显示器常作为单片机系统中最简单的输出设备,用以显示单片机系统的运行结果与运行状态。常用的显示器主要有LED数码显示器、LCD液晶显示器和CRT显示器。在单片机系统中,通常用LED数码显示器显示各种数字或符号。由于它具有显示清晰、亮度高、使用电压低、寿命长的特点,因此使用非常广泛。本系统中使用七段LED数码显示器,是共阴极数码管,因而各个数码管的公共极COM端接地,要显示某字段,则相应的输出线必须是高电平。七段LED数码管与单片机的接口很简单,由于位控线的驱动电流较大,8段全亮时大约是4060mA,因此单片机的P2.5,P2.6,P2.7的输出口加74LS06进行反相和提高驱动能力,然后在接LED显示器的位控端。段控线的负载电流约为8mA,为了增加亮度,外加74LS244进行段控输出驱动,和单片机的P0口相接。字形代码由P0口提供,数码管的选择由P2口的57位控制。52.6 声光报警模块直接由单片机的P2.7口控制的发光二极管,予以光报警。报警时信号灯亮,否则不亮。当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时,信号灯便会发光报警。6 仿真调试我们采用伟福仿真系统对程序进行调试。程序流程的调试主要是查看程序运行的步骤是否正确,在某时刻程序运行所处的位置是否正确,是否能正确运行各个中断服务程序。我们在调试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错误,如编程错误、函数错误、语法错误等等。经过多次调试基本能完成。 结 论1、论文总结本文针对温度控制方面的问题,做了以下工作:1.1、对硬件的设计协助硬件设计者画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在熟悉了各种芯片之后设计连接电路。1.2、对软件的设计1) 设计流程图:包括主程序框图, PID子程序流程图。2) 编写程序:使用汇编语言依据设计出的模/数转换模块程序程序, 按键检测程序, PID离散化及程序设计,PID子程序等。当然,本文的工作还是不完整的,缺乏系统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深入学习:a、温度,湿度传感器部分的设计。b、软件部分的设计。c、软件的调试。 致 谢本次设计是在杨银贤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他对本次设计的构思、框架和理论运用给予了许多深入精心的指导,使得设计及论文得以顺利完成。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他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思路和建议,结合工作体会和经历,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为完成本次设计和论文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在此,献上我最诚挚的感谢!设计的另一重要环节是程序的编写。和我同组的同学负责软件的编写,他花了大量的时间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和同学。该程序基本上满足了设计之初的设想要求。在这里我要感谢她。通过这次设计,使我受益非浅。毕业设计是本科四年学习的大综合;是一场综合的考试;是一次社会实践。设计所涉及到的东西,是前所未有的。要求知识的综合性较高,各方面都要用到一点,但是我们的知识是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的,我们在困难面前没有低头,通过各方面的渠道来弥补。这恰恰就是我们在平时里没有注意到的自学能力,通过这次设计,培养了自学能力,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这次设计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团体,在这个小社会中如何相处等都是一个锻炼。再次感谢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参 考 文 献1.马忠梅等.单片机的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3.112.陈龙三等.8051单片机C语言控制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83.杨恢先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34.赵亮等.单片机C语言编程与实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35.何英等.Protel99入门与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6.颜永军等.Protel99电路设计与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17.郭培源.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新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8.孙涵芳.Itel16位单片机.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9.诸邦田.电子电路实用抗干扰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10.吴柄胜,王桂梅.805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911.张俊谟,何立民.单片机中级教程.北京: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0.612.李朝青等.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北京: 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413.邓重一.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14.张俊漠.电子世界.电子世界编辑部出版,200015.李盘林,孟宪福.C程序设计及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6.杨宁.单片机与控制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17.张齐等.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18.程序匠人.MCS51单片机实用子程序..2005.5附录 源程序代码*显示扫描程序* 软件中使用片内RAM的00H-02H单元作为显示缓冲区,显示缓冲区中存放3个要显示的数据。DISPLAY:MOV A, #03H;8155初始化,P0,P1口为基本输出口 MOV DPTR,#7F00H;7F00H为8155命令口地址 MOVX DPTR,A MOV RO,#OOH;动态显示初始化,使R0指向缓冲区首址 MOV R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纺织品甲醛含量检测与评估作业指导书
- 电竞公司绩效考核周期规章
- 电竞公司消费者权益保护细则
- 电竞公司进出口结算管理规章
- 融资与投资管理作业指导书
- 重难点自考专业(小学教育)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培优B卷】
-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分式》定向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重难点自考专业(行政管理)真题附答案【基础题】
- 体育产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研究(续)
- 三农村社区治理与服务方案
- 专项14-因式分解-专题训练(30道)
- 异位妊娠的课件
- 食品安全体系FSSC22000-V6版标准要求及内审员培训教材
- 人教版2024年小学升学考试数学模拟测试卷(共5套)(含答案解析)
- (2024年)肺栓塞的护理课件
- (高清版)TDT 1031.6-2011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 第6部分:建设项目
-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件
-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课件
- 《宠物解剖生理》课程标准
- 山西航空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电子商务法律风险与合规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