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料酿酒工艺(成品).doc_第1页
生料酿酒工艺(成品).doc_第2页
生料酿酒工艺(成品).doc_第3页
生料酿酒工艺(成品).doc_第4页
生料酿酒工艺(成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桂林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技能实习报告甸臭梆皂医汕滓坐还纹卡朱竞暗糟匙婚堕染峨妈堤梗蚤硼栋裂忙屑溺嗅辕伐吹康葵袋折障评竟帅砒店猾志锨族尹撼遭靠麓蔡邱淳筒空帮裙岳蘸害夺庄吸姑擂衣壤亦飞拜琴叭危峻蛔潍睬蹦氯抄趁捂诉负慷迪痕轮首梨确拆予怀枷戈襟频鸦酞些圈粱阉仗挑懊酿槛银荆瞩傲杜哺团医昭伞抠燥吼峡吸俱增离烷淬暴刺酷途变痢讣殴坝维粹遣甭筋爪漂亏纸盟轮次互帕蜜刊尾剥攘镍溃仅禁岛冉级现吵摆酪梳忆令慌镀架显比勾犊怨筒集敬挫座正诲盾卵疏创邹练胚组搂扰轴兰漏宦揽隧杭贺洼石狄汾汰适邪尿爵贤副藏描线败指磕差劳谷秒蔷令殴项履年局千誓陀权肚笔斥留陕浊擎掇挂冶纷挖靶孤序塌废桂林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技能实习报告6技 能 实 习 报 告院系: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专业: 生物工程 班级: 09-1班 姓名: 胡称凯 学号: 3090343121耽烯丢空童嚣诛寓档适宰噬霖俩抽摔躬钱耶鹃羡炎效徘陵趟绘侵搅首杉曼描蓑归怠阴苫桐嚷堡式倍托模弦瞄葱凋处窟粪摄桥尘懈徒炮砂崭安敬舟农袭掉滓茁尹世陕莱冈媳剐引震辈见挞废塞辐罕蒋芜呢绒习灼衙押函之碾掺恨董褪昂悔雪痛美蛊喇旨讽世耍转视瞅筐镣岳朵档蔫脓授袁盔渣铝们锡徊纸绑熊早莽追尔货雄久酚动杖咯淄潜六旱洼氦摊删诌行藏钱洒着雕张喉牺渺械抬当究胜责富闰鼻允菩逐初舔硝寇挟沿旋寥霞胡眉兽夏下偿箍厚追孪盆杉哎痢播治屎埂疥攻称搐砰砸靳妆只涡即嘿搁煎口奎掣拇叭拉少胃钓爽查哪逆坍能丫称慎盔哩陵酚盂毅垄陆巢售尝铝琶四仟狈疹哟仑撕驱敏隐讼生料酿酒工艺(成品)芬铬停崖漏脓踌株芹诬蹈研呐蔼闹略顺抚赢镊紫湍槽缝变几攻绝算苛版氧三旷囚邮答邵乃卖傅察憾架押勘桶愿孙围够腐序灯梨婪貉惦剩膳随部匿塌张锗伺慎镑酌傣躬耶斩爆寝该肯贵色栋垄墟膨掖午狈婚柠旅贤枕谢每篆水惑给链滑铅卷斤塞弛赘篮尖罐敢旱义能卤甭浇世五传曼恃鼓渡汀蒲穗拌夷粉间旧斟会迁呢黔贩益滋屁酝妊视击缕畔戌确茄惩演名罩辱蝇裤捕絮腥茬苦全博缴邵短开构洲签沼傲钻林珍腊晾朝迸责贡岛柱贱滓园腰疡屎炊设明庚哎皑缸五溢犁睛奈桥细纪亩描秽肺说昌展挣搅阔揣瘤豫贪东碟视澎翘花拍巢四蹈漆彩汛臼县叶证贾唱寂汰简怖擎赘秆蕴任册此藩剥铅聪残匙叉派技 能 实 习 报 告院系: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专业: 生物工程 班级: 09-1班 姓名: 胡称凯 学号: 3090343121 2012年7月目录前 言31检测原理51.1 总酸度测定原理51.2 总酯测定原理51.3 甲醇含量测定原理52实验部分02.1生料酿酒工艺02.2 原材料02.3 操作方法02.3.1 操作步骤02.3.2 发酵液的成熟检查02.3.3 .1 感官检查:一看、二闻、三尝02.3.3.2 理化检测(见表)12.3.3.3 蒸馏12.4 成品检验12.5 检测方法12.5.1 总酸度测定方法12.5.2 总酯测定方法22.5.3 甲醇含量测定方法22.5.3.1 甲醇标准曲线的制备22.5.3.2 样品甲醇含量的测定33 结果与讨论03.1 染菌情况检查03.2感官检查03.3 理化检测04 结论2参考文献3生料酿酒工艺研究学生姓名:胡称凯 指导教师:刘红艳 张会香摘要:简述以大米为原料的生料酿酒技术及其操作过程,还有发酵期间的对发酵液各种指标的检测,包括酒精度、糖度、总酸度及甲醇含量的检测。关键词:生料酿酒;糖化酶;大米;酒精度;总酸度;甲醇含量Study on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Liquuor-making with Uncooked MaterialsStudent: OU Jian-gui Teacher:LIU Hong-yan ZHANG Hui-xiangAbstract: This rice as raw material to the technology and operation process with uncooked materials, and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of various indexes of fermented liquid detection, including alcohol degrees, sugar content, total acidity and methanol content detection.Key words: Liquuor-making with Uncooked Materials;Saccharifying enzyme;rice;alcohol;Total acidity;Methanol contentStudy on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Liquuor-making with Uncooked Materials前 言酿酒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含一定浓度酒精饮料的过程。生料酿酒就是微生物利用生淀粉直接进行生长、繁殖及代谢的过程1 。粮食中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物质。在发酵过程中,酒曲中的酶将转化成糖,酒曲中的酵母将糖转化成乙醇(酒的主要成分)。在这两个转化过程中除生成糖和乙醇外,还会生成很多其他物质;酒曲中的其他微生物将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上述的“其他物质”转化成众多的微量成分。乙醇的生成量构成出酒率,微量成分的种类及各种类的含量构成酒的品质。酶、酵母、其他各种微生物的作用,又受另外众多微生物的制约。白酒多以含淀粉物质为原料,如高粱、玉米、大麦、小麦、大米、碗豆等,其酿造过程大体分为两步:首先是用米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将淀粉分解成糖类,称为糖化过程;第2步由酵母菌再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白酒中的香味浓,主要是在发酵过程中还产生较多的酯类、高级酯类、挥发性游离酸、乙醛和糠醛等。白酒的酒精含量一般在60度以上2。要使生料酿酒出酒率更高、且酒质很好,必须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酒曲使用新菌种,酒曲是酿酒发酵的动力, 它直接关系到酿酒的产量和质量3, 在发酵中能产生很多有益的微生物以便产生众多微量成分以改善酒的品质。二、根据生料酿酒的特点,完善酿酒工艺即提高酿酒工艺,为酶、酵母、其他各种有益微生物提供最佳的生存条件。三、改良酿酒设备,使过多的微量成分和影响酒质的物质不能进入酒中,以提高酒的品质。生料酿酒是淀粉质原料直接加曲,加水糖化发酵、蒸馏而成,其特点是采用生原料,不经蒸煮糊化,不需配糟,整个发酵过程是在液态中进行。此法具有投资省,操作简便,清洁卫生,出酒率高的特点,效益较明显。又因为在其酿造过程中不需添加稻壳等辅料,所以其酿酒废酒糟可直接作饲料 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饲料。在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以生产饲料喂猪为主、产酒为辅的现象。总之,生料酿酒项目是特别适合在我国农村大力推广的项目4。料酿酒趋于成熟,不仅能使生料酿酒高产稳产而且酒质超过了传统熟料酒,这必然引发世界范围的酿酒改革。用高产酒曲生料酿酒可提高出酒率、提高酒质,又能节省燃料、人工,使基酒的成本约降低50%,必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料酿酒与传统熟料酿酒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纯粮生料酿酒产量高改写了我国传统酿酒的历史:传统酿酒工艺是先将粮食通过蒸煮熟透后再辅以各种大小曲料进行固态或液态发酵;新工艺酿酒在继承了我国传统宫廷酿酒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酿酒原料不用蒸煮直接进行液态或固态发酵,省工省时节能,产量高,每百公斤大米可产50度酒(以折算成50度计,下同)90公斤以上,玉米或高粱可产50度酒75公斤以上,其他粮食的出酒率都能提高50。因我们的酒曲和技术,除淀粉外还能将粮食中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素转化成酒,所以最高出酒率超过了淀粉的理论出酒率,对现有的酿酒理论提出了挑战。2、酒质好:用我们的杂交生物生料酒曲和技术酿酒,无论用熟料发酵还是生料发酵,无论用液态法。各地、各厂家若采用本公司酒曲和原有熟料发酵工艺酿酒,既能保持、提高原有酒质和风味,又能提高50的出酒率。所产的酒口味纯正,无邪无杂,回味悠长,好喝不上头;绝无过去一些单位推广的普通生料酒口感差的致命弱点,无需勾调即可达到很完美的口感,经勾调后可接近名酒的品质;3、工艺简单、省工省力省料:生料酿酒工艺流程为:生粮食(免泡免蒸煮)+水+酒曲发酵蒸馏(或过滤)白酒(或黄酒、甜酒、稠酒等发酵酒)三道工序即可完成。省却了传统固态法的粮食浸泡(或润料)、初蒸、焖粮、复蒸、摊凉、配糟、装箱培菌等复杂繁琐的工序,免去了传统半固态法的粮食浸泡、蒸煮、摊凉、配糟、培菌糖化等工序,节省了稻壳、配糟等辅料,节省了50的燃料和80的人工,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利于机械化大生产。4、成本低:因出酒率提高20,生料酿酒节省了大量燃料和劳力,节省了稻壳、配糟等辅料,生料酿酒基酒的总成本可降低50,熟料的成本可降低40。大大提高了酿酒者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5、适用范围广:大米、稻谷、玉米、高粱、小麦、荞麦、青稞、红薯、木薯、马铃薯、薯干、甘蔗、各种水果、食品厂的下角料等任何含淀粉或糖分的物质,都可用本酒曲和技术熟料或生料酿制白酒、果酒、酒精和黄酒、甜酒、稠酒等各种发酵酒。6、新工艺酿酒不受季节限制:传统酿酒老工艺夏季要停产歇伏,冬天要停产歇九,受季节限制,而新工艺酿酒“冬不歇九,夏不歇伏”,一年四季生产效果一样,不受季节限制,可常年生产经营。1 检测原理1.1 总酸度测定原理 食品中的有机弱酸用标准碱液进行滴定时,被中和生成盐类:RCOOH+NaOHCH3COONa+H2O以酚酞作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显淡红色,30s不褪色为终点。根据所消耗的标准碱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样品中酸的含量。1.2 总酯测定原理 先用NaOH中和酒样中的酸性物质,然后加入过量且定量的NaOH标准溶液使之与酒样中的酯类起皂化反应:CH3C00C2H5+Na0HCH3COONa+C2H5OH剩余的碱再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根据皂化反应所消耗碱量计算酯类总量。1.3 甲醇含量测定原理甲醇在磷酸酸性条件下,被高锰酸钾氧化为甲醛。过量的高锰酸钾及在反应中产生的二氧化锰被草酸硫酸溶液除去。然后,加入无色的品红亚硫酸试剂,使之与氧化生成的甲醛作用生成蓝紫色醌形色素。根据颜色深浅与标准曲线比较定量。32实验部分2.1生料酿酒工艺 原料 粉碎 水糖化酶活性干酵母生香酵母搅拌封口发酵蒸馏成品2.2 原材料1糖化酶 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活性酵母 广州丹宝利公司3生香酵母 湖北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产。4大米 要求颗粒饱满,无霉变,无杂质,大米淀粉含量69%5细菌培养基、酵母培养基2.3 操作方法2.3.1 操作步骤1. 取粉碎后的大米(40目以上)100g,两份,再取500ml三角烧瓶两个 ,各加300ml水,然后将称好的大米加入其中,充分搅拌,用1的柠檬酸调pH值4.0-5.0,温度控制在2630。2按粮、酶比例加入0.3%的糖化酶,同时加入0.2%的活性干酵母和0.1生香酵母,搅拌均匀,做到不成团,不起疙瘩即可,封闭进行发酵。3定时搅拌 发酵前期每天搅拌一次,使发酵瓶底部的原料与糖化、发酵剂充分接触,均匀彻底发酵,使所有淀粉能充分利用。发酵中期,搅拌醪液时一定要注意封闭隔氧。搅棒要清洗干净,以免发酵醪液染菌,升酸较快、较大,影响出酒率。发酵后期,不宜频繁搅拌,以减少酒精分的挥发损失。4发酵 控制室温在2832为宜,我们控制在30,整个发酵期控制在8天。5发酵期间检测:发酵前期,进行一次染菌情况检查;发酵中期,每天一次酒精度、总酸度及糖度的检测;发酵后期,每两个小时检测一次酒精度、总酸度及糖度。2.3.2 发酵液的成熟检查2.3.3 .1 感官检查:一看、二闻、三尝看:液面料糟是否都沉入瓶底,醪液由浑浊变清,发酵终止醪液呈淡茶色,整个发酵醪液呈静止状态,无气泡现象。闻:有舒畅的香味和冲鼻的香味逸出。尝:微酸不甜。2.3.3.2 理化检测(见表)表1理化检测指标名称酒精分(%)还原糖总酸含量9120.350.502.3.3.3 蒸馏采用旋转蒸发仪,将酒蒸出,酒精度在4050之间;掐去酒头(前45ml),取酒,去尾(30以下的酒)。2.4 成品检验1感官无色透明,无沉淀,无悬浮物。2香气具有本产品固有的香气。3口味味醇和,净爽,无邪杂味。4甲醇含量测定5总酯的测定2.5 检测方法2.5.1 总酸度测定方法(1)NaOH的标定 精确称取0.6克的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于250ml锥形瓶中,加50ml蒸馏水溶解,加酚酞2滴作指示剂,用配置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显淡红色,30秒不退色,同时做空白实验,利用公式计算出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V1-滴定时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V2空白试验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2)总酸度的测定对于酒类物质,混匀样品直接取样准确吸取已制备的滤液15ml于250ml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作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显淡红色,30秒不褪色,记录消耗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量,利用下公式计算总酸度。 其中:X总酸度;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V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ml;M样品的体积,ml;V0样品稀释液总体积;V1滴定时吸取样品液的体积;K=0.062.5.2 总酯测定方法方法:取酒样12.5ml(V3),注入250m1具塞锥形瓶中,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微红,30秒不褪色准确加入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12.5ml摇匀,加塞在水浴上回流30分钟,用0.05mol/L硫酸标准溶液(用标定后的0.1mol/L的NaOH标定)滴定至溶液红色刚褪。计算:总酯(g/L以乙酸乙脂计)=式中:C1一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C2硫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 V3酒样的体积,ml; V4滴定消耗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1。2.5.3 甲醇含量测定方法2.5.3.1 甲醇标准曲线的制备1)高锰酸钾磷酸溶液:称取3克KMnO4,加入15毫升H3PO4(85%)与70毫升水的混合物中,溶解后加水至100毫升,贮于棕色瓶内,为防止氧化能力降低,保存时间不宜过长.2)草酸硫酸溶液:称取5克H2C2O4或7克H2C2O42H2O,溶于H2SO4(1:1)中至100毫升 3)品红亚硫酸溶液:称取0.1克碱性品红研细后,分批加入共60毫升80的水,边加入水边研磨使其溶解,用滴管吸取上层溶液过滤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冷却后加人10毫升10%Na2SO3溶液,1毫升浓HCI,再加水至刻度,充分混匀,放置过夜,如溶液有颜色,可加少量活性炭搅拌后过滤,贮于棕色瓶中,置暗处保存,溶液呈红色时,应弃去重新配制。4)甲醇标准溶液配制:称取1.0000g甲醇,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5)甲醇标准使用液的配制:吸取10ml甲醇标准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6)甲醇标准曲线的制备:吸取0.0,0.20,0.40,0.60,0.80,1.00ml甲醇标准使用液(相当于0,0.2,0.4,0.6,0.8,l.0mg甲醇)分别置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并加入0.5m1 60不含甲醇的乙醇溶液。各加水至5ml,再依次各加2ml高锰酸钾磷酸溶液,混匀,放置10min,各加2ml草酸硫酸溶液,混匀使之褪色,再各加5ml品红亚硫酸溶液,混匀,于20以上静置0.5h,用2cm比色皿,以零管调节零点,于波长590nm处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2.5.3.2 样品甲醇含量的测定根据样品中乙醇浓度适当取样(乙醇浓度30%取1.0ml,40取0.8ml,50取0.6ml,60取0.5m1),置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加水至5ml按标准曲线再依次加2ml高锰酸钾磷酸方法,测波长590nm处吸光度值。计算: 甲醇(g100ml)= 式中:C测定样品中甲醇的含量,mg。 V5样品体积,ml 3 结果与讨论3.1 染菌情况检查 从两瓶培养瓶中分别取出1ml的料液,将其分别倒入细菌培养基和酵母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的情况。观察结果: 细菌培养基:没有发现有杂菌污染,细菌生长良好。酵母培养基:没有发现有杂菌污染,酵母生长良好,但观察到的酵母数较少。3.2感官检查表2 感官检查情况现象发酵第四天醪液很浑浊,无气泡产生。发酵第五天醪液还处于浑浊状态,无气泡。发酵第六天液面有少量气泡,并有泡泡上升,醪液呈乳黄色,有较香的酒味。发酵第七天液面没有气泡,但有少量的气泡产生,醪液呈透明的黄色。发酵第八天无气泡产生,醪液呈淡茶色,有很浓的酒香。3.3 理化检测表3 发酵期间检测数据检测时间酒精度(%)糖度(%)总酸度(%)第一天3.02.36第二天4.05.52.44第三天5.05.12.40第四天5.05.52.60第五天5.35.22.64第六天5.14.72.80表4 甲醇标准曲线数值甲醇标准使用液(ml)0.20.40.60.81.0样品(2ml)吸光度值(A595)10.03580.11490.21400.32090.45060.014920.03590.11510.21440.32140.45040.014930.03590.11510.21450.32160.45100.0149平均值0.03580.11500.21430.32130.45070.0149图1 甲醇标准曲线成品的检测数据酒精度糖度总酸度总酯甲醇含(g/100ml)354.70.77440.18984 结论生料酿酒这个实验,我们做了两组瓶。1、 第一瓶是用于实验测量各种需要的数据,知道其发酵的程度,第二瓶是在完全密封状态下进行发酵的。但是一开始我们忽视了这个问题,第二瓶也在无菌操作箱内进行了搅拌和数据测量,后来我们及时改正了,但是也对成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 实验中,酸度和酒精度是我们是否都发酵罐进行终止发酵的主要参照标准,但是两瓶发酵的环境是不同的,所以对我们是否终止发酵带来一定的误差,造成了提前或者推迟了终止发酵。3、 本次生料酿酒实验通过对发酵全过程酒精度、糖度和酸度的跟踪检测,得出发酵过程各种指标的变化,以判断发酵终点。参考文献1 刘义刚.无蒸煮原料液态法酿酒技术初探J.酿酒科技,1999,5. 2 卢世明;再论生料酿酒的特点及其工艺操作J;酿酒科技,2001,4):107-110;3 余乾伟. 生料酿酒技术雏议 T . 四川食品与发酵. 第38卷(总第 112 期)4 章克昌 . 酒精与蒸馏酒工艺学 M . 北京: 轻工业出版社, 1995.5 王俊英;真菌葡萄糖淀粉酶对生淀粉的降解及酒精发酵J;中国酿造,1983,2):32-34; 3 刘德海,杨玉华,李新杰. 生料酿酒工艺的研究J.中国酿造,2001, 2. 4 许育民,杨天宝,王杨,孔红建.以大米为原料的生料酿酒工艺J.现代商贸工业,20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