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 建建 设设 规规 划划 2004 20082004 2008 年 年 2004 2004 第第 047047 号号 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 二二 四年三月四年三月 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 i 编制单位编制单位 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 原青海省畜牧厅畜牧工程项目办公室 中心主任中心主任 王 海 中心副主任中心副主任 石德军 审审 定定 王 海 审审 核核 杜铁瑛 编制人员编制人员 杜铁瑛 高级畜牧 草原 师 王 海 畜牧 草原 师 石德军 高级畜牧 草原 师 段彦敏 高级农艺师 常 祺 副研究员 范青慈 高级畜牧 草原 师 汪 薇 高级农艺师 李洪顺 农艺师 洒文君 畜牧 草原 师 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 i 目目 录录 一 建设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一 建设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2 一 草原畜牧业现状 2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3 二 草原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二 草原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 4 三 草原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思路三 草原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思路 6 一 指导思想 6 二 规划原则 6 三 规划依据 7 四 规划目标及任务 7 四 规划布局及分区建设任务四 规划布局及分区建设任务 8 一 青南高原纯牧业区 8 二 环青海湖重点牧业区 10 三 柴达木盆地农牧交错区 12 四 东部农业区 13 五 建设项目投资概算五 建设项目投资概算 15 一 投资标准 15 二 投资概算与年度投资 16 三 资金筹措方案 16 四 分区投资及年度计划 17 六六 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 18 一 政策保障暗 18 二 资金保障 19 三 科技保障 19 四 组织管理 20 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 1 前前 言言 我省拥有天然草原 5 47 亿亩 占境内国土面积的 50 49 其中可 利用草原面积 4 74 亿亩 是全国的五大牧区之一 全省草原牧区面积 占 96 以上 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的主体 由于草原畜牧业经营以天 然草原放牧为主 饲草成本低 劳动强度小 但同时也存在着受自然因 素的影响大 抵御灾害能力差和饲草供应与家畜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不 平衡的问题 畜牧业生产水平低 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 要实现 草原牧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增加 饲草供应 满足家畜的生长需要 加强草原围栏 畜棚和人工饲草地等 基础设施建设 是增加饲草供给 改变 靠天养畜 局面的有效措施 本规划依据 青海省畜牧业 十五 规划和 2015 年运行目标规划 和 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规划 与 青海省畜牧业规划 和 三 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 相衔接 在上述规划对全省退化天然草原实 施治理的基础上 考虑到草原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多 投资标准较高 本着可能实现和试验示范的原则 编制了 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 建设规划 2004 2008 年 以下简称规划 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 2 一 建设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一 建设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草原畜牧业现状 一 草原畜牧业现状 我省草原资源十分丰富 全省草地总面积 5 47 亿亩 可利用草地 面积 4 74 亿亩 其中冬春草地 2 38 亿亩 夏秋草地 2 36 亿亩 天然 草原主要分布在青南高原 环湖地区和柴达木盆地 占全省草地总面积 的 95 35 但天然草原的牧草产量低 全省草地平均产量为 151 56 公 斤 亩 鲜草 其中青南牧区产草量最高 为 208 85 公斤 亩 环湖地 区产草量次之 为 145 77 公斤 亩 柴达木盆地荒漠草原产草量最低 为 89 36 公斤 亩 2003 年底 全省各类草食家畜存栏 1710 53 万头 只 其中马 26 24 万匹 牛 392 2 万头 绵山羊 1267 81 万只 总计折合 2994 05 万个羊单位 当年牛羊肉总产量 14 63 万吨 其中牛肉 7 00 万吨 羊 肉 7 63 万吨 毛类总产量 1 67 万吨 牛羊皮 388 49 万张 奶类 22 83 万吨 详见附表 2 畜牧业发展无论从总量和质量上都还处在一个不高 的发展水平上 为了提高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水平 促进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逐 步向高效优质畜业转变 长期以来 面对我省草原畜牧业所面临的突出 矛盾和问题 认真总结多年草原建设经验和教训 在逐步完善草原承包 制和实行依法管护草原的基础上 在青南高原牧区大规模地实施了以户 为单位 以围栏草场 牲畜棚圈 人工饲草地和牧民定居点建设为主要 内容的草原 四配套 建设 在环青海湖地区实施了以发展高效 优质 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 3 畜牧业为主要内容的 环湖小康工程 进行了划区轮牧和舍饲圈养试 验示范 随着牧区经济体制改革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青海畜牧业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强 九五 期间全省共投入草地建设资金 8 58 亿万元 是 八五 期间的 2 57 倍 截止 2002 年底 全省牧区累 计建成牧民定居房屋 534 36 万平方米 牧民定居率达 85 5 建成人工 草地 1978 87 万亩 其中人工饲草地 含多年生和一年生 1880 10 万亩 飞播种草 98 77 万亩 累计建设围栏草原 4478 07 万亩 建设畜棚 603 03 万平方米 改良草原 5309 56 万亩 累计实施草原灭鼠 5 19 亿 亩 草原灭虫 4914 17 万亩 羊单位均围栏 1 5 亩 畜棚 0 2 平方米 人工饲草 0 63 亩 青南牧区防灾基地建设规模已达 37451 户 累计投 资 7 26 亿元 完成围栏 1160 10 万亩 畜棚围 248 42 万平方米 种植 饲草 14 85 万亩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 20 多年来 草原基础设施建设虽有了长足发展 但建设规模和 建设速度依然小而缓慢 草原畜牧业的脆弱性依然存在 靠天养畜 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转变 在建设中还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率低 不能充分发挥综合建设效益 实行草原承包经营后 牧民对围栏建设的 积极性高 现阶段围栏建设规模已远远高于牲畜暖棚和人工饲草地建设 特别是用于饲草收获和加工的机具设备普及率低 严重影响着人工饲草 料的有效利用 加之草原生态建设步伐缓慢 自然灾害和草原退化 沙 化 盐碱化依然存在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 草原生产力逐年下降 畜草 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 4 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草原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 草原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二 草原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 一 一 加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是繁荣民族经济 促进农牧区经济加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是繁荣民族经济 促进农牧区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 我省牧区面积大 也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 天然草原是牧区广 大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 牧区经济相对落后 贫困面 大 是我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长期以来 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和过牧 滥垦 乱砍等人为因素的影响 造成天然草原大面积退化和沙化 草原 生产力下降 加之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不仅制约了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 展和农牧民收入的稳定增加 而且已严重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 目标的实现 因此 实施草原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建设规模 提高基础 设施建设水平 使草原畜牧业由脆弱型向稳定型 现代型模式逐步转变 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 对繁荣牧区经济 实现共同富裕 促进牧区社会 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 二 加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牧区生产条件 转变草地畜加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牧区生产条件 转变草地畜 牧业经营方式的有效途径牧业经营方式的有效途径 我省草原畜牧业一直沿袭传统的放牧方式 经营粗放 水平低下 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放牧家畜数量的增加 不仅增加了天然草原放 牧压力 加剧了草原退化 而且还直接影响草原畜牧业效益的提高和农 牧民收入的增加 加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 可以大大改善牧区的生产 生活条件 加快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促进牧区政治 经济 文 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 5 化 教育 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三 草原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草原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草原围栏 牲畜棚圈 人工饲草料地等草原基础设施建设 可 以实现由完全放牧到舍饲和半舍饲的转变 将大大减轻草原的放牧压力 使草原能够休养生息 对于恢复天然草原植被 提高草原植被盖度和草 原生物多样性 进一步提高草原生产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草原基 础设施建设不仅是牧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草原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 部分 四 实施草原基础设施建设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四 实施草原基础设施建设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颁布实施后 我省也相继出台了多项有 关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的法律法规 牧区各州 县均建立了草原执法队 伍 加强了草原的监督和管理 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法制 环境 在青南牧区已实施多年的草原 四配套 建设和在环湖牧区实施 的牧业现代化试点示范项目 都有已取得了明显效果 为进行草原畜牧 业设施建设提供成功模式和技术支持 截止目前 全省冬春草原已 100 承包到户 夏秋草原也 80 承包到组或联户 基本解决了牲畜吃草原 大锅饭 的问题 明确了草原建设与保护的责 权 利 使草地基础 设施建设与广大农牧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调动了农牧民参与草原基 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我省各地还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工 程管理办法 总结出了项目组织 管理和监督的成功经验 实施草原基 础设施建设的法制环境 建设模式 经营管理主体和科技支撑的条件已 基本具备 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 6 三 草原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思路三 草原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 指导思想 一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 在全面落实和进一步巩固完善 草原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基础上 以 温饱 工程 上台阶 工程和发 展农区畜牧业为核心 以增加农牧区收入 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 促进 农牧区经济结构调整 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草原经营体制改革和 科技创新为动力 以草原法律法规和技术 管理体系为保障 突出抓好 实施区域内的退化草地综合治理 大力开展人工饲草料生产基地 防灾 基地 四配套 建设 划区轮牧及舍饲圈养等项目建设 转变草原畜牧 业经济增长方式 恢复和提高草原生态功能与生产能力 促使草原生态 效益 社会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 规划原则 二 规划原则 1 坚持以落实和完善草原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原则 2 坚持总体规划 突出重点 分步实施 集中连片的原则 3 坚持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的原则 4 坚持项目到户的原则 5 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的原则 6 坚持政策引导与农牧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 7 坚持多元化的投资原则 以国家投资为主 广泛动员全社会共 同参与 多形式的筹措资金 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 7 三 三 规划依据规划依据 本规划与 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规划 青海省畜牧 十五 规划和 2015 年远景目标规划 青海省退还草规划 和 三江源自然 保护区规划 等相衔接 草原生态建设的有关内容本 规划 不再涉及 规划 中退化草原综合治理项目仅为项目实施区应进行的先期治理内 容 四 规划目标及任务 四 规划目标及任务 本规划从 2004 年开始实施 至 2008 年 利用 5 年时间 重点实施 退化草原综合治理 人工饲草基地建设 防灾基地建设 划区轮牧试验 示范及舍饲圈养试验示范五大项目 每年按总体建设任务的 20 实施 1 退化草原综合治理项目 五年内规划灭治草原虫害 1000 万亩 灭治草原鼠害 5000 万亩 其中 5 的鼠害草原灭鼠后采用围栏 补播措 施进行综合治理 围栏 补播各 250 万亩 2 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项目 五年内规划种植多年生人工草地 100 万亩 当年生人工草地 250 万亩 并按每 500 亩配备 1 台 套饲草加工 机械 每 1000 亩配备 1 台 套饲草播收机械的标准 配备饲草加工机械 25000 台 套 饲草播收机械 5000 台 套 3 防灾基地建设项目 五年内规划建防灾基地户 15000 户 建设 暖棚 240 万平方面米 围栏 750 万亩 定居房屋 90 万平方米 人工饲 草料地 7 5 万亩 4 划区轮牧试验示范项目 五年内规划建设示范户 2500 户 建设 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 8 划区围栏 250 万亩 暖棚 40 万平方米 人工饲草料地 12 5 万亩 配置 饲草加工机械 1250 台 套 5 舍饲圈养试验示范项目 五年内规划建设示范户 5000 户 建设 暖棚 80 万平方米 人工饲草料地 25 万亩 青贮设施 5000 座 饲喂设 施 25000 条 饮水设施 5000 个 配置饲草加工机械 5000 台 套 通过项目建设 基本改善项目区草原畜牧业生产条件 在以草定畜 和合理利用的条件下 饲草供给能力得到提高 基本解决牲畜 温饱 问题 使畜牧业生产逐步实现由脆弱型向稳定型和现代型转变 四 规划布局及分区建设任务四 规划布局及分区建设任务 依据不同的生态 社会经济条件及草原牲畜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本规划将青海省 39 个农牧业县 市 详见附表 1 划分为青南高原纯 牧业区 环青海湖重点牧业区 柴达木盆地农牧交错区和东部农业区四 大建设区域 每个分区均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 发挥资源优势 确定建 设重点 合理安排建设项目规模 以确保充分发挥项目建设效益 一 青南高原纯牧业区 一 青南高原纯牧业区 1 区域范围及概况 该区域包括 4 个自治州的 15 个县 市 及 1 个 乡 即果洛州的玛沁 玛多 甘德 达日 久治 班玛 6 个县 玉树州 的玉树 昂欠 称多 治多 杂多 曲麻莱 6 个县 黄南州的泽库 河 南 2 个县 海西州的天峻县和格尔市的唐古拉乡 该区地处青南高原 地势高亢 平均海拔在 3500m 以上 气候寒冷 热量水平低 自然条件严酷 年平均气温 0 0 6 年降水 262 2 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 9 772 8mm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雪灾 雷雹和大风 尤以雪灾为甚 区内 土地总面积 37 20 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55 09 其中可利 用草原 28535 17 万亩 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 51 14 是我省的纯牧业 区 全区有中度以上退化草原 16855 33 万亩 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 59 07 其中重度退化草原 黑土滩 已达 8151 92 万亩 占退化草原 面积的 48 36 境内是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 有牧户 6 79 万户 牧业总人口 28 61 万人 2002 年底各类草食畜存栏 580 81 万只头 母畜比例为 51 50 仔畜繁活率 62 42 成畜死亡率 1 79 出栏率 31 37 商品 率 26 08 当年农牧民人均收入 1805 47 元 详见附表 2 该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缓慢 近十几年来总计建设防灾基地建设户 3 75 万户 占牧户总数的 55 23 累计建设围栏 1785 86 万亩 建设 畜棚 270 44 万平方米 建设人工饲草料地 172 60 万亩 畜均占有围栏 3 07 亩 占有畜棚 0 47 平方米 占有人工饲草地 0 3 亩 基础设施建设 规模和水平极低 详见附表 3 2 建设重点及任务 该区自然环境恶劣 灾害性天气多 草地退 化严重 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 畜草矛盾突出 据此 草原基础设 施建设的重点是以草原围栏 畜棚 定居点 人工饲草料基地为核心的 防灾基地四配套建设和以草地围栏 灭治草原鼠虫害和天然草原补播为 主要措施的退化草地综合治理项目 利用 5 年时间 每年按总任务的 20 实 施 防灾基地建设项目 五年规划建设防灾基地户 15000 户 建设畜棚 240 万平方米 围栏 750 万亩 定居房屋 90 万平方米 人工饲草料基地 7 5 万亩 退化草地综合治理项目 五年规划灭治草原虫害 300 万亩 灭治草原鼠害 3000 万亩 其中 5 的鼠害草原灭鼠后采用围栏 补播措 施进行综合治理 围栏 补播各 150 万亩 人工饲草料地建设项目 五 年规划种植多年生人工草地 30 万亩 当年生人工草地 30 万亩 并按每 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 10 500 亩配备 1 台 套饲草加工机械 每 1000 亩配备 1 台 套饲草播收机械 的标准 配备饲草加工机械 3000 台 套 饲草播收机械 600 台 套 通 过项目建设 提高区域内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增加饲草供应量 基本 解决家畜 温饱 问题 使畜牧业生产逐步由脆弱型向稳定型转变 其 布局与规模详见附表 4 3 建设目标 通过项目建设 使区域内防灾基地户达到 80 以上 20 以上的中度退化草地得到控制 规划任务完成后 区域内总计年新 增饲草 12 9 亿公斤 其中灭鼠治虫减少损失 6 6 亿公斤 围栏增草 1 8 亿公斤 人工种草 4 5 亿公斤 二 环青海湖重点牧业区 二 环青海湖重点牧业区 1 区域范围及概况 该区域包括 2 州的 8 个县 即海北州的门源 祁连 刚察 海晏 4 县 海南州的共和 贵南 同德 兴海 4 县 本区地处省境北部 南北高山对峙 青海湖位于其中 地形复杂 山川相间 构成了盆地 谷地 台地等复杂的地貌类型 平均海拔 3000 米以上 自然条件优于青南高原 年平均气温 0 6 3 3 年降水量 272 2 427 2 毫米 主要灾害性天气为春旱 大风 和雪灾 区内土地 面积 7 34 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 10 19 其中 可利用天 然草原面积 8306 5 万亩 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 75 45 是我省重点牧 业区 全区有中度以上退化草原 3352 05 万亩 占全区草原可利用面积 的 40 35 境内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 有牧业户 3 49 万户 农牧业 总人口 12 53 万人 2002 年底各类草食畜存栏 89 53 万头 只 母畜 比例为 45 38 仔畜繁活率 50 75 成畜死亡率 1 0 出栏率 26 0 商品率 21 0 当年农牧民人均收入为 1870 80 元 详见附表 2 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 11 该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 是我省草原建设步伐较快的 地区 截止 2002 年底累计建设畜棚 424 45 万平方米 有畜棚户占牧户 总数的 36 80 建设草原围栏 2009 65 万亩 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 26 64 建设人工饲草地 128 16 万亩 配置各类机械设备 1343 台套 畜均占有畜棚 4 74 平方米 占有围栏草原 22 45 亩 占有人工饲草地 1 43 亩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高于青南牧区 三项建设分别是青南牧区的 10 倍 7 倍和 5 倍 2 建设重点及任务 该区是全省畜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是 青海省的重点牧业区和高效畜牧业的示范基地 全省牧业人口 纯牧业 人口 的 33 37 草食畜的 11 98 集中在这一地区 为巩固和加强 该区畜牧业发展基础 提高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 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 程 走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的路子 实现畜牧业集约化经营 有选择地 实施退化草地综合治理 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 划区轮牧试验示范及舍 饲圈养试验示范等项目 利用 5 年时间 每年按总任务的 20 实施 退化草地综合治理项目 5 年内规划灭虫 500 万亩 灭鼠 1000 万亩 对灭鼠区中 5 面积进行补 播和围栏 共计补播 50 万亩 围栏 50 万亩 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项目 5 年内规划建植多年生人工草地 50 万亩 当年生人工草地 80 万亩 每 1000 亩人工草地配备饲草加工机械一套 共计配备 8000 套 每 500 亩 人工草地配备牧草播收机械一套 共计配备 1600 套 划区轮牧试验示 范项目 5 年内建示范户 2500 户 进行分割围栏 250 万亩 建设暖棚 40 万平方米 建植人工饲草料地 12 5 万亩 配置饲草加工机械 1250 台 套 舍饲圈养试验示范项目 5 年内建示范户 1500 户 每户建 160 平方 米畜棚一座 共计 1500 座 24 万平方米 每户建人工饲草地 50 亩 共 计 7 5 万亩 每户建青贮设施一座 共计 1500 座 每个畜棚配置饲喂 设施 5 个 共计 7500 个 每户配置饮水设施一个 共计 1500 个 每户 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 12 配备饲草加工机械一套 共计 1500 套 详见附表 4 3 建设目标 通过项目建设 有 29 83 的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降低 退化程度 产草量平均提高 30 50 项目完成后预计总增饲草 15 35 亿公斤 三 柴达木盆地农牧交错区 三 柴达木盆地农牧交错区 1 区域范围及概况 本区包括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除格尔木市 的唐古拉乡 天峻县外的农牧区 即格尔木市 除唐古拉乡 德令哈 市 乌兰县 都兰县 4 个县 市 本区域位于青海省西北部 是我国 第三大内陆盆地 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内陆盆地 寒冷 干旱 日照时 间长 多风是本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 年均气温 1 5 0 年积温 1540 2317 年平均降水量 17 6 170 毫米 水资源缺乏是制约本区 农牧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2002 年全区有牧业户 4922 户 牧业人口 21182 万人 牧民人均收 入 2612 78 元 2002 年年末存栏各类草食畜 8 06 万头 只 母畜比例 48 5 繁活率 60 75 成畜死亡率 3 5 出栏率 30 商品率 24 25 总增率 33 8 详见附表 2 本区域土地总面积为 20 83 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28 84 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 8068 28 万亩 占本区土地面积的 25 82 耕地面积 63 14 万亩 占本区土地面积的 2 02 是我省以牧 为主的农牧交错区 全区有中度以上退化草原面积 3689 61 万亩 占草 地可利用面积的 45 7 目前每亩草地平均产草量仅 91 45 公斤 是全 省八个州 地 市 中最低的 本区草原基础建设滞后 截止 2002 年 累计建设畜棚 2394 座 24 99 万平方米 畜棚拥有率 48 41 建设围栏 384 28 万亩 占草原可利用面积的 11 46 建人工饲草地 7 82 万亩 畜均占有畜棚 3 10 平方米 占有围栏 47 68 亩 占有人工饲草地 0 97 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 13 亩 其建设水平低于环湖牧区 而高于青南牧区 详见附表 3 2 建设重点及任务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线 加大对中度退化 沙化草原的综合治理 加强草原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并结合退耕还草做好 饲草料生产基地建设 在水源条件好的地方 大力发展绿洲畜牧业 通 过开展舍饲和半舍饲经营 有效缓解天然草原放牧压力 利用 5 年时间 每年按总任务的 20 实施 退化草地综合治理项目 5 年内规划灭虫 200 万亩 灭鼠 1000 万亩 对灭鼠面积中 5 进行补播和围栏 共补播 50 万亩 围栏 50 万亩 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项目 5 年内规划建植 60 万亩 其中种植多年生人工草地 20 万亩 当年生人工草地 40 万亩 每 1000 亩人工草地配备饲草加工机械一套 共计配备 4000 套 每 500 亩 人工草地配备牧草播收机械一套 共计配备 800 套 详见附表 4 舍饲 圈养试验示范项目 5 年内规划建设示范项目户 500 户 每户建 160 平 方米畜棚一座 共计 500 座 8 万平方米 每户建人工饲草地 50 亩 共 计 2 5 万亩 每户建青贮设施一座 共计 500 座 每个畜棚配建饲喂设 施 5 个 共计 2500 个 每户配置饮水设施 1 个 共计 500 个 每户配 备饲草加工机械一套 共计 500 套 详见附表 4 3 建设目标 项目实施后 有 32 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降低退化程度 产草量平均提高 30 50 天然草原新增饲草量约为 2 6 亿公斤 通过 人工饲草基地建设 可增加优质饲草 8 0 亿公斤 两项合计新增饲草 10 6 亿公斤 有 10 的牧户由完全依赖天然放牧转入舍饲半舍饲 四 东部农业区 四 东部农业区 区域范围及概况 该区域包括 1 市 3 地 州 12 个县 即西宁 市的大通 湟中 湟源 3 县 海东地区的平安 乐都 民和 互助 化 隆 循化 6 县 黄南州的尖扎 同仁 2 县 海南州的贵德县 本区地处省境东部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度带 境内地形复杂 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 14 多样 由大致相互平行的西北 东南走向的山脉和谷地 盆地组成 平 均海拔 2200 米 年平均气温 0 6 8 6 年降水量 319 2 531 9mm 是我省唯一的水 热资源配置较好的地区 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 霜冻 冰雹 风沙和泥石流 尤为旱灾和雹灾为甚 全区土地总面积 2 15 平 方公里 占全省总面积的 2 98 其中 可利用草原面积 1380 36 万亩 耕地 572 40 万亩 林地 411 84 万亩 农 林 牧用地之比为 1 2 4 0 7 全区有中度以上退化草原 142 68 万亩 占草原可利用面积 的 10 34 2002 年全区农牧业总户数 51 80 万户 农牧业人口 240 05 万人 农牧民人均收入 1166 18 元 当年存栏各类草食畜 75 70 万头 只 母畜比例 41 67 仔畜繁活率 56 42 成畜死亡率 0 75 出栏率 41 38 商品率 31 67 由于该区是农业区 草原基础设施建设十分 滞后 截止到 2002 年底 全区累计建设畜棚 3127 座 58 42 万平方米 占全区牧户总数的 2 21 建设围栏 148 89 万亩 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 7 30 建设人工饲草地 76 28 万亩 畜均占有畜棚 0 77 平方米 占有 围栏 1 97 亩 占有人工饲草地 1 0 亩 三项基础设施建设居于中等水 平 详见附表 2 和附表 3 2 建设重点及任务 该区舍饲圈养历史悠久 但都是小规模小范 围 原始的饲养方式 不能形成规模性生产 且生产技术水平不高 产 量低 市场竞争力差 通过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 建立多年生人工饲草 基地和舍饲圈养试验示范的推广 将使该区畜牧业生产上一个新台阶 并将推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使农牧民生产 生活条件得以改善 利用 5 年时间 每年按总任务量的 20 实施 人工草地建设项目 5 年内规划建植当年生人工草地 100 万亩 按每 1000 亩配置 1 台 套 饲草加工机械 500 亩配置 1 台 套 饲草播收机械的标准 共配置饲 草加工机械 10000 台 套 饲草博收机械 2000 台 套 舍饲圈养试 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 15 验示范项目 5 年内规划建设示范户 3000 户 建设暖棚 48 万平方米 当年生人工草地 15 0 万亩 青贮设备 3000 座 6 00 万 饲喂设施 15000 个 饮水设施 3000 个 饲草加工机械 3000 台 套 详见附表 4 3 建设目标 通过本规划的实施 使区内育肥生产能力大大提高 总计年增加饲草 鲜草 15 0 亿公斤 全区舍饲育肥规模约达 100 万只 羊单位 含新建的 3000 户舍饲养畜试验示范户 年增加牧业收入约 6000 万元 全区农牧民人均收入可增加 25 0 元 舍饲养畜户人均增加 收入 500 元 较建设前人均收入提高 42 88 五 建设项目投资概算五 建设项目投资概算 一 投资标准 一 投资标准 依据 天然草地植被恢复与建设项目 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项 目 青海省防灾基地建设项目 等的投资标准 拟定出本规划各建设 项目的投资标准 1 退化草原综合治理项目 灭虫 1 5 元 亩 灭鼠 1 5 元 亩 补 播 30 元 亩 围栏 25 元 亩 2 人工饲草基地建设项目 多年生人工草地 90 元 亩 一年生人 工草地 60 元 亩 饲草加工机械 2500 元 台 套 饲草播收机械 3000 元 台 套 3 防灾基地建设项目 暖棚 150 元 平方米 围栏 25 元 平方米 定居点 800 元 平方米 当年生人工饲草地 60 元 亩 4 划区轮牧试验示范项目 围栏 40 元 亩 暖棚 150 元 平方米 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 16 人工饲草地 60 元 亩 饲草加工机械 2500 元 台 套 5 舍饲圈养试验示范项目 暖棚 150 元 平方米 人工饲草地 60 元 亩 青贮设施 4500 元 座 75 元 立方米 60 饲喂设备 300 元 个 饮水设备 4000 元 个 饲草加工设备 2500 元 台 套 详见附表 7 二 投资概算与年度投资 二 投资概算与年度投资 依据上述投资标准 本规划概算总投资 232012 50 万元 实施期 5 年 以每年完成总任务的 20 计 每年投资额为 46402 50 万元 详见 附表 6 1 退化草地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 22750 万元 其中 灭虫 1500 万 元 灭鼠 7500 万元 补播 7500 万元 围栏 6250 万元 2 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 45250 万元 其中 多年生人 工草地 9000 万元 当年生人工草地 15000 万元 饲草加工机械 6250 万 元 饲草播收机械 15000 万元 3 防灾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 127200 万元 其中 暖棚 36000 万元 围栏 18750 万元 定居点房屋 72000 万元 人工词草料地 450 万元 4 划区轮牧试验示范项目总投资 17062 50 万元 其中 围栏 1000 万元 暖棚 6000 万元 人工饲草料地 750 万元 饲草加工机械 312 50 万元 5 舍饲圈养试验示范项目总投资 19750 万元 其中 暖棚 12000 万元 人工饲草料地 1500 万元 青贮设施 2250 万元 饲喂设施 750 万 元 饮水设施 2000 万元 饲草加工机械 1250 万元 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 17 三 资金筹措方案 三 资金筹措方案 本规划中的各项建设工程投资以国家投资为主 农牧民自筹为辅 在规划的五大项目 10 大建设工程中 草原围栏 灭虫 灭鼠 补播 人工饲草料地 棚圈 饲草加工机械 饲草播收机械 青贮设施 饲喂 饮水设施 9 大工程中 国家投资占 80 群众自筹 20 在牧民定居 点建设项目中 国家投资占 30 牧民自筹占 70 按此比例计 国 家 5 年总投资 149610 万元 年平均投资 16480 50 万元 国家投资与牧 民自筹的比例分别为 64 和 36 四 分区投资及年度计划 四 分区投资及年度计划 依据项目建设总投资及投资筹措比例 各分区投资额及资金筹措方 案分别为 1 青南高原纯牧业区 总投资额 147450 0 万元 其中 国家投资 为 81960 0 万元 平均每年国家投资 16392 万元 牧民自筹 65490 万元 平均每年投资 13098 万元 2 环青海湖重点牧业区 总投资额 44087 50 万元 其中国家投资 为 35270 万元 平均每年国家投资 7054 万元 牧民自筹投资 8817 50 万元 平均每年投资 1763 50 万元 3 柴达木盆地农牧业交错区 总投资额 14125 0 万元 其中国家 投资 11300 万元 平均每年国家投资 2260 万元 农牧民自筹 2825 万元 平均每年投资 565 万元 4 东部农业区 总投资额 26350 万元 其中国家投资 21080 万元 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 18 平均每年国家投资 4216 万元 农牧民自筹 5270 万元 每年平均 1054 万元 六六 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 设施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新领域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加快草原 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设施畜牧业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 是实现我省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应当从政策 资金 科技 组织 管理等诸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以保证我省设施畜牧业基础设施的建 设 使传统畜牧业向稳定 高效的草原设施畜牧业过渡 一 一 政策保障暗政策保障暗 1 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 农业部有关政策和法规 当前 实施高 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有计划 分步骤地发展高原草地设施畜牧 业尤其要认真研究和贯彻执行农业部 关于当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若干 意见的通知 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 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 农业发展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的若干意见 等四 个政策性文件 尽快制定和出台我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引导农牧民群 众发展高原设施畜牧业的政策和措施 促进高原设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2 进一步稳定和完善草场承包责任制 凡是开展高原畜牧业基础 设施建设的地区 必须全面落实草地承包责任制 在认真贯彻执行我省 草原承包政策的前提下 本着依法 有偿 自愿的原则下 做好牧户承 包草原使用权合理流转 达到充分调动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开展草原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设施畜牧业目的 3 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 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的若干 意见 由各州 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划定和制定本地区的基本草原保护 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青海省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青海省农牧业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铁预制箱梁施工课件
- 济南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 济南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高速路政日常工作课件
- 电芯销售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电脑知识应用培训记录课件
- 高考改革课件
- SGLT-2 抑制剂作用机制试卷及答案
- 电网廉洁从业课件
- 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 无人车项目计划书范文大全
- PhotoshopCC设计与应用任务教程(第2版)全套课件
- 我给书本穿新衣教案
- 股权转让及公司业绩承诺补充协议模板
-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卷英语)及答案
- JG/T 368-2012钢筋桁架楼承板
- 2025年巴州库尔勒市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试卷
- T/QX 005-2021加油站油罐机械清洗作业规范
- T/CECS 10226-2022抗裂硅质防水剂
- 农村拆迁转让协议书
- 人教鄂教版科学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多样的动物 单元教学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