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临床应用(流程)_第1页
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临床应用(流程)_第2页
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临床应用(流程)_第3页
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临床应用(流程)_第4页
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临床应用(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临床应用 为什么要进行肿瘤的免疫治疗 细胞的免疫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CTL 肿瘤免疫的主要途径 通过释放毒性物质或促发靶细胞上的死亡受体而直接溶解靶细胞 或通过分泌IFN 间接杀伤肿瘤细胞 在机体发挥免疫监视作用 自然杀伤细胞 NK 固有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之一 机体一线防御机制的一部分 非MHC限制性 不需要对宿主或其免疫功能进行调整适应 作用类似于CTL 还可以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来调节机体免疫反应 树突状细胞 DC 一类专职抗原递呈细胞 辅佐T B细胞参与特异性杀伤肿瘤的过程 免疫逃逸机制 肿瘤发生时 通过免疫细胞治疗 从根本上提升机体免疫功能 控制肿瘤进展 免疫细胞治疗 通过采集成体免疫细胞 经过体外分离 活化 培养扩增或增加靶向性后 再回输至患者体内 以达到杀灭机体内肿瘤细胞 打破免疫耐受 激活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的疗法 我们提供的免疫细胞 静脉 灌注 为0 9 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的100ml细胞制剂局部注射 为未稀释的1ml细胞制剂 细胞来源的选择原则 MHC的遗传限制性70年代R M 津克纳泽尔等在小鼠实验中发现 杀伤T细胞与靶细胞的MHC必需一致才有杀伤作用 因此又称此现象为MHC限制性 MHC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又称为HLA基因复合体 定位于动物或人某对染色体的特定区域 呈高度多态性 除非同卵双生 否则很难有MHC完全一致的个体 表达于不同细胞表面 参与抗原递呈 制约细胞间相互识别及诱导免疫应答 所有的有核细胞表面都表达MHC 类分子 MHC 类分子主要表达在APC表面 DC CTL细胞首选自体外周血来源的免疫细胞 NK的KIR 配体错配患者自体的NK因功能失调 不能识别 杀伤肿瘤细胞 而影响临床疗效 KIR 配体错配 致使异体NK细胞被激活 扩增 非肿瘤组织缺乏激活NK细胞必须的配体或者这些活化性的配体在肿瘤与非肿瘤组织的表达有差异 所以异基因反应性NK细胞可以有效杀伤肿瘤而不会伤及正常组织 脐带血来源的优势低免疫原性 与患者自体来源细胞相比 不因患者自身免疫功能而影响体外分离和 或 扩增效应细胞的数量 DC无法体外扩增 CIK的主要效应细胞为CD3 CD56 具有NK非MHC限制性特点 DC CIK细胞可根据患者情况 选择脐带血来源的免疫细胞 NK细胞首选异体外周血来源的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治疗原则 免疫细胞治疗 筛选标准 适应症 经常规治疗仅部分缓解的患者 经治疗后肿瘤完全消退 但存在复发 转移风险 应用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生物治疗的疗效与残存病灶的大小成反比 残存病灶越小 效果越好 禁忌症 T淋巴细胞病变所致的肿瘤 NK细胞除外 晚期 肿瘤负荷大的患者 恶病质 因严重的免疫抑制 疫苗无法诱导有效的抗肿瘤免疫者 靶向性CTL适应症经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活检或手术获得的肿瘤组织 MHC 类分子为阳性的患者 若患者无法获得肿瘤组织 患者未至终末期或恶病质 可考虑给予治疗 但仍建议对其进行MHC 类分子检测 停止化疗或放疗后 外周血白细胞恢复至正常值或接近正常值 使用升白细胞药物达到的正常值除外 靶向性CTL治疗肿瘤抗原的筛查CEA CK19 PSA AFP PAP SCC的血清检测值异常 患者可无需相应的肿瘤抗原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直接选为目标抗原接受靶向性CTL细胞治疗 如果上述肿瘤标志物血清检测值正常 患者必须提供肿瘤组织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以提供目标抗原靶点 免疫细胞临床应用 预处理 肿瘤患者的免疫耐受状态会严重影响肿瘤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治疗的临床效果 通过对宿主进行预处理 可以达到纠正免疫抑制微环境 提高细胞的免疫活性 延长细胞体内存活时间 最终达到最佳临床疗效的目的 淋巴细胞的减少可以诱导机体发生自稳增殖 诱导 激活新生的初始T细胞快速分泌IFN并具有杀伤活性 介导肿瘤排斥 自稳增殖还可恢复无能CD8 T细胞的应答能力 预处理后 可清除机体抑制性细胞 减少内源性淋巴细胞对各种调节性细胞因子 如IL 2 IL 7 IL 15 IL 21等的竞争性消耗 同时降低回输的免疫效应细胞增殖活化的阈值 提高杀伤活性 目前备受关注的抑制性细胞亚群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 Tregs 髓系来源的异质细胞 MDSCs 预处理方案非清髓性的放疗 化疗研究发现 Treg细胞较为敏感的化疗药物 环磷酰胺 吉西他滨 氟达拉滨 多西紫杉醇等据相关报道显示 MDSCs在鳞状细胞癌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腺癌和头颈部肿瘤患者的外周血中大量存在 吉西他滨可以下调MDSCs舒尼替尼 索坦 可以有效降低转移性肾癌患者体内的MDSCs数量 免疫细胞临床应用方案 单细胞治疗方案CIK细胞治疗疗程 1 10 10 疗程 即 10份细胞治疗途径 静脉输注治疗方案 2份 4份 4份 1 隔日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机体免疫功能 因此可作为免疫细胞治疗的基础治疗选择 NK细胞治疗疗程 5 10 9 疗程 即 10份细胞治疗途径 静脉输注治疗方案 2份 4份 4份 1 隔日作为机体天然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 在此主要对MHC 类分子表达阴性的肿瘤细胞进行识别和杀伤 亦以用于控制感染 靶向性CTL细胞 不推荐单独应用 治疗疗程 2 10 8 疗程 即 5份细胞治疗途径 静脉输注治疗方案 可选择一次性回输或分两次回输主要对MHC 类分子表达阳性的肿瘤细胞进行杀伤 识别 靶向性细胞治疗由于疗程内细胞数量相对较少 故必须在患者进行常规治疗 广谱性治疗后 机体免疫功能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开展 最大限度的发挥治疗疗效 DC细胞 不推荐单独应用 治疗疗程 4 8 10 6 疗程 即 4 8份细胞治疗途径 瘤体内注射治疗方案 1 2 10 6 次 1 周 4周针对有体表转移性包块的患者 激活自体 供体T淋巴细胞发挥抗肿瘤效应 联合治疗方案 推荐 DC CIKCIK的效应细胞主要是CD3 CD8 和CD3 CD56 两种 而发挥主要功能的是CD3 CD56 可此类细胞仅占20 30 为了提高CIK的功能 激活需要抗原呈递的CD3 CD8 细胞 可选择DC联合应用 DC的应用需放在CIK之前 NK 靶向性CTL应用靶向性CTL对MHC 类分子阳性的靶细胞进行识别 杀伤 应用NK的非MHC限制性特点 对机体MHC 类分子阴性的细胞进行识别 杀伤 局部 全身的治疗途径有体表转移包块的患者建议进行DC局部注射 其它细胞的静脉回输应用 有胸 腹腔恶性积液的患者DC局部灌注 其它细胞的静脉回输应用 CIK NK CTL可进行 疗程剂量的局部腔内灌注 静脉回输 IL 2的联合应用细胞治疗的同时 推荐同时给予IL 2的治疗 以调整患者的免疫功能 延长细胞在体内的活性 提高杀伤肿瘤细胞效率 可选择静脉输注的途径 或将IL 2直接注入细胞悬液内 与细胞同时回输应用 首次应用时 推荐剂量为50万单位 以观察患者对IL 2的耐受性 若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 第二次细胞治疗起 每次回输细胞的同时 可给予100 200万单位IL 2 疗程间隔建议至少进行4个疗程以上的细胞治疗 期 期的患者 建议6个月为一周期进行治疗 期以后的患者 建议3个月为一周期进行治疗 处于病情进展期的患者 建议2 4周即可进行下个周期的治疗 临床治疗时机的选择 手术患者术后 切口愈合后术后患者肿瘤负荷明显下降 有利于免疫治疗疗效的发挥 清除体内残留微小残留病灶 预防复发 转移 迅速提升机体免疫功能 为患者争取下一步进行放 化疗治疗的最佳时机 建议先给CIK细胞进行广谱性的治疗 之后根据患者情况 选则搭配其它细胞治疗 放疗患者放疗结束后或放疗期间放疗后可破坏肿瘤基质 有利于免疫细胞到达肿瘤部位 放疗可促进肿瘤细胞表达MHC 类分子 有利于DC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加工和呈递 清除循环肿瘤细胞及放疗过程中逃逸的肿瘤细胞 预防复发 转移 化疗患者可选择在化疗间歇期进行细胞治疗 如化疗后5 7天的骨髓抑制期 细胞治疗后约5 7天即可进行下个周期的化疗 化疗后打破机体免疫耐受 下调Tregs等负调控因子 有利于免疫治疗疗效的发挥 可清除残留微小病灶 预防复发 转移 可减轻化疗毒副作用 无法耐受或惧怕放化疗治疗的患者可选择单独进行细胞治疗 清除肿瘤细胞 控制病情进展 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后 根据患者情况 可尝试进行放化疗治疗 失去手术 放疗 化疗治疗机会的晚期患者可选择单独进行细胞治疗 提升机体免疫功能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清除肿瘤细胞 控制病情进展 疗效评估 主要评价指标 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 稳定 SD 进展 PD 总生存期 OS 无进展生存期 PFS 治疗失败时间 TTF 次要评价指标 KPS QOL肿瘤相关抗原检测 CEA AFP PSA CK19等细胞免疫功能检测 T细胞亚群 CD3 CD4 CD8 Treg CD4 CD25 high CD4 CD25high FOXP3 CIK CD3 CD56 NK CD3 CD56 细胞因子检测 如 TNF IFN 细胞治疗注意事项 细胞为冷链运输 应用前需先复温至37 治疗前将细胞制剂轻微摇匀 避免剧烈震荡 细胞有抱团的特性 故可能出现微小絮状物 成团细胞 可通过微弹 等方式使其散开 静脉治疗需应用输血器 治疗前后需要0 9 氯化钠注射液冲管 输注时 先以20 30滴 分的滴速缓慢静滴10 15分钟 观察患者无不适后 可以80 90滴 分的滴速进行治疗 建议每份细胞在30分钟内输注完 细胞袋在治疗后需低温保存24h 一旦出现不良反应 应及时将留存的细胞袋送至实验室进行相关检测 外周血采集注意事项 通知实验室人员准备采血袋 肝素钠抗凝管 采血前4h内不宜吃富含高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 可饮糖水或仅用少量清淡饮食 以免血中含有致敏物质 采集时不输液 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量 4 10 9 L 采集的外周血标本需放置在2 8 下进行保存 避免震荡 12小内由实验室专人进行运送 采集量 CIK DC 80 100mlNK 50ml靶向性CTL 80 150ml 临床典型病例 右肺门占位伴腰椎转移 右上肺肺不张 胸闷 心悸 伴咳嗽 咳痰 痰中带血 腰痛 无法长时间坐立 未行放疗 化疗治疗 病情进行性加重 CIK细胞治疗后 胸闷 腰痛较前逐步减轻 坐位时间较前延长 治疗后25天复查CT如左图示 肺癌晚期 静脉输注 肺癌骨转移 静脉输注 病情介绍 患者男 77岁 左肺腺癌放化疗后 病情较稳定 无明显临床不适症状 查CEA11 8ng ml 略高 后给予 伊利替康 奥沙利铂 方案化疗2个周期 复查CEA较前无变化 治疗 给予脐带血CIK细胞治疗3个疗程 治疗后 复查CEA5 9ng ml 较前明显下降 临近正常范围 左肺鳞癌 静脉输注 病情介绍 因 咳嗽 咳痰4月余 入院 胸部CT提示 左肺门占位 病例学诊断 腺癌 先后给予全身化疗3个疗程 治疗前患者一般情况可 无明显不适 但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变化 治疗 给予脐带血CIK细胞治疗1个疗程 治疗后 治疗后2周复查胸部CT提示病情较前好转 结合主管医生意见考虑与CIK细胞治疗相关 治疗前 治疗后 原发性肝癌 静脉输注 病情介绍 患者男 61岁 慢性乙肝20余年 因 纳差 乏力 入院 入院时腹部CT及MRT均显示 肝内多发结节影 呈弥散分布于全肝 AFP持续升高 肝功能显示A G一直保持在0 5 给予阿德福韦酯及保肝治疗 AFP无明显下降 A G无改善 治疗 给予脐血CIK细胞治疗2疗程 治疗后 各项指标明显好转 3月后恢复正常至今 MRT复查显示 肝内占位较前明显缩小 AFP恢复正常 治疗前后对比 卵巢癌肝转移 静脉输注 病情介绍 患者女 48岁 诊断 右侧 卵巢癌并肝内多发转移 CA1251132U 给予 紫杉醇 卡铂 化疗5个周期 化疗后复查CT提示肝内病灶较前缩小 余较前无明显变化 CA1252223 7U ml 较前明显升高 临床症状反复 后患者拒绝继续化疗 治疗 给予脐带血CIK细胞治疗1个疗程 治疗后 患者腹痛 乏力较前明显减轻 进食量均较前增加 复查CA12523 4U ml 降至正常 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 静脉 局部 病情介绍 患者女 84岁 因 食管癌胃造瘘术后7月余 入院 曾先后给予3个疗程单药化疗 效果欠佳 病情进行性加重 先后出现进食困难 多发转移及食管气管瘘 为解决进食问题 给予胃造瘘术 后因患者体质差 无法耐受化疗 故给予 替吉奥 口服化疗 并配合脐带血来源CIK细胞治疗控制病情 入院时患者病情稳定 一般情况尚可 KPS评分70分 查体 左颈部4 2x2 5cm淋巴结 质硬 无压痛 活动差 入院后针对针对左颈部包块行射频消融术 效果差 且包块较前增大 食管癌多发转移 静脉 局部 治疗 给予CIK细胞治疗1疗程 DC细胞静脉输注1次 DC细胞颈部包块内注射3次 治疗后 患者左颈部包块较前缩小约1cm左右 该患者先后共给予CIK细胞治疗9个疗程 诉每次治疗后均明显感觉生活质量较前提升 精神状态较前明显好转 肺癌伴胸腔积液 静脉 灌注 治疗前 患者女 75岁 2014 2 12确诊 胸腺鳞癌并右侧胸腔积液 右肺转移 给予CIK细胞静脉输注 胸腔内灌注3疗程 3 1010 治疗后胸水明显减少 胸痛较前减轻 卵巢癌晚期 静脉 灌注 病情介绍 因 腹痛 腹胀 纳差1个月 入院 完善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