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_第1页
《登鹳雀楼》_第2页
《登鹳雀楼》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今天的早读,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王之涣的诗登鹳雀楼。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诗人。他为人慷慨倜傥,擅长写边塞风光。王之涣是一位非常伟大的诗人,但是他的诗流传至今的只有6首,都收录在全唐诗里,其余的都流失了。也许你就好奇了,诗怎么会失传呢?只要诗人够棒,写得够好,不就会口口相传留下来嘛。其实王之涣的遭遇,不是偶然的。李白有多少诗留下来了?最惨的说法是:大概十分之一。这个伟大的天才写了一辈子诗,估计有五千到一万首,十之八九我们永远见不到了。那些消失了的诗文,都是因为水平差吗?不是的。比如唐人记载说,李白的鸿猷you文特别伟大,但是也很不幸永远淹没在了历史中。那些散失的诗文,都是因为没人出诗集么?也不是的。比如李商隐,自己活着的时候,就出了四十卷诗文集,可惜也全都没了。虽然唐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到唐中期也扩展到诗歌刊印。但是也有相当多的书籍,还是依靠人工手抄的。这种方法当然不易流传推广,数量比较少。即使有些书籍时印刷的,由于唐朝距现在有一千多年,书籍制品经历火灾、水淹、战乱,所以损失惨重。全唐诗是清朝康熙皇帝下令编纂完成的,它汇集了唐朝4万8千多首诗作,一直流传到今天。我们应该庆幸,还有这么多伟大的诗句流传下来,让我们有机会来学习和欣赏。回到王之涣,他虽然传世的作品少,但其中确有2首堪称千古绝唱,那就是凉州词和我们今天要一起读的登鹳雀楼。这首诗的题目是蹬鹳雀楼鹳雀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