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教学案例.doc_第1页
闲谈教学案例.doc_第2页
闲谈教学案例.doc_第3页
闲谈教学案例.doc_第4页
闲谈教学案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ave you ever talked to strangers?(你曾经和陌生人闲聊过吗?)-教学案例Have you ever talked to strangers?(你曾经和陌生人闲聊过吗?)-教学案例【背景】我所在学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但我们学校交通非常便利,离西安也比较近,我校学生的视野也较为开阔。由于特殊原因,我在接近期末时接手了八年级三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八年级三班的学生颇具典型性,他们的父母大多在学校附近的镇上做生意,家境都不错,因而他们的眼界也比其他学生宽一些。班级中更不乏好学英语善学英语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这样一个片段让我记忆犹新,甚至“耿耿于怀”。【案例展示】 课前:在八年级(下)Unit9 SectionA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活动:Let you know me better(让你更了解我),即学生用Have you ever done.?来询问我的一些情况。由于我们彼此接触时间不长,不甚了解,所以学生的热情很高,问了许多有效有趣的问题。例如:Have you ever surfed the Internet all night ?Have you ever beaten your child?等等。课堂气氛空前活跃,让我倍感满足。鉴于这个活动的成功,我在Unit 10 Section A 2a之前设计了一个由我与不同层次学生进行small talk 来呈现sussessful and unsussessful small talk 的环节。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就是成功闲聊的搭档,而水平差点的就是不成功闲聊的配角。我想只要我选择得当,就会成功,而且能做到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对于课堂的效果我是非常期待的。 课中:在这一环节开始时,我先叫了一个学习中等的学生和我进行配合: T: Hi, Jane. Do you like English? S:Yes,I do. T:How long have you been learning English? S:For five years. T:How do you learn English? S:By reading English books. 由于这显而易见是不成功的small talk 所以我赶紧刹车换人,另找了一位成绩优异,性格开朗的学生做我的搭档: T:Hi,Anny,you look like Lily,you are her sister,arent you? S:Yes, I am. T:You are taller than her, arent you? S:Yes, I am. T:Have you ever been here before? S:No,I havent. 但结果令人意外,两个层次完全不同的学生表现完全一致,都只是被动回答了我的问题。连换两人结果都一样,以致于我的问题都难以继续。上课前,我对自己的设计非常满意,自以为学生一定能妙语连珠,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迸射,课堂气氛高潮迭起,没想到遭遇这样的难堪。在我当时看来,这分明是非暴力不合作嘛,难道他们又想故伎重演(他们与原来的老师产生矛盾就在于上课故意不配合老师的教学)?但看着他们着急的表情,他们好像也尽力了。这真是让我欲怒不能。我尽量掩藏自己的怒火和失望,仔仔细细地分析了2b中small talk, 点出对话的切入点,指出对话进行的线索,希望对他们有所帮助。但在随后的练习中,学生没有多少变化。原计划做small talk 的时间要占课时的三分之一,但由于都不成功,没法继续,我只好硬着头皮讲解了附加疑问句的语法知识。为了消耗时间,我几乎将其讲解到了最高层次,同时我心里盘算着如何“秋后”算账。 课后:下课了,我用对上课效果不在乎的态度诱骗了几个敢于说实话的学生,与他们进行了一个零距离接触,套出了这节课失利的原因。我先问学生们喜不喜欢我给他们上的课。他们一致说喜欢。问及原因,他们说上课气氛轻松,即使不会回答也不会招致老师的批评。接着我话锋一转,问他们今天上课为什么是这样的表现?我还没问完,一个心直口快的女生就说:“我从来没有跟陌生人闲聊过,就连向别人问路的事也很少做。”其他的学生听了也纷纷附和。唉,看来我是太高估我的学生了。【案例点评】 这个教学设计而言,应该是较为适当的,自然真实,可行性强,但在这群学生面前它却成了无效教学。由于自己带这个班只要两个星期,上这节课以前听到的都是对学生的赞美之词 ,再加上第九单元的成功,致使自己在教学设计时对学生预设过高。作为老师,我应该明白别人的溢美之辞仅仅是来源与学生考试的高分。一个学生即使具备了很高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也并不意味着他就具备了实际交际的能力。而这看是简单的设计其实包含着对交际能力的高要求。学生交际意识的缺乏和交际能力的缺失是这节课失败的核心原因。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达到考出高分的目的,我们在课堂上扎扎实实地对目标语进行机械性的反复操练。这个不成功的教学片段实际是我们平时教学的缩影。现在语文教学讲究学生与文本,教师等方面的交流对话,而我们的英语教学却还停留在交流的表面-简单的一问一答。这个不成功的教学片段实际是我们平时教学的缩影。这样的形式导致学生在真实或半真实的情境中不知所措,并导致学生的思维缺乏发散性,渐渐僵化。【案例反思】 有位教育家说过,有效的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我们很难想象在现实生活中俩个人的对话就只是一个在问一个在答。这样的对话必然难以维系。正因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违背了这一原则,使活色生香的语言言不载物。教学中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性格的和谐发展,交际技能的改善似乎都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1、增强学生的交流意识,尽量使师生双方的交流建立在表达真实信息的基础上。作为老师,我们要清楚的知道:英语教学是师生、生生相互交流的过程(这既体现了语言的本质,也是新课标所明确要求的),并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体现这一过程,自己与学生都要言之有物,言之求真,并持之以恒。虽说我们的学校地处农村,英语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只是一门学校的课程,为了应付考试,他们必须学习,将来他们用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老师可以自己对教材的进行校本化整合,让教材更适应我们的学生。再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必将更加广泛频繁。语言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因此,课堂英语应该就是生活英语。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那么,其所承载的信息必然是多样的,学生为了表达多样性的语言,其思维活动将会更加丰富。如果师生坚持交流式的课堂模式,那么一年半载之后彼此之间的认识必将更加丰满。随着教学实践的增加,师生之间的印象将会越来越立体化,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就相对容易一些。但如果没有交流的教学本质,也许你和学生两三年相处下来,也仅仅是知道他们姓甚名谁。2、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帮助他们具备更适应社会的性格特征和生活技能(交际能力)。农村学生的交际能力整体要弱于城市学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主要是环境所造成的。农村学生与外界交流沟通的机会比城市学生要少,因此,也就缺乏这一方面的经验和必要的训练。就我们学校而言,学生在交际上存在明显的问题:一方面,课后不少学生大爆粗口,部分学生甚至以此为荣,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不自觉的带脏话现象,更是比比皆是,其豪放程度令人齿寒;另一方面,在一些正规的交往中,如与老师、家长、来客及陌生人接触时,大多数表现为或言不达意,或不明对方意思,或胆小怯懦,不知所措。当然,这里面除了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的原因之外,还有个人的性格因素。如果学生在母语交际中存在那么多的问题,我们希望他们用英语与操不同语种者交流的愿望就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这要求老师在知识技能的传授的同时,对他们的行为举止、性格特征都要予以关注,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必要的点拨,帮助他们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一个具备英语语言技能而无“英语素质”的人是十分可笑的。【参考文献】1、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王菊娥 2005.102、新课程下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与提升:欧阳芬 2005.43、热点问题探秘与校本学习:刘云燕 王景 2006.3、试卷总体评价根据对学生的试卷反馈及阅卷的体会,对本次区八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期末统一考试作以简要分析。本次期末试卷,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重点突出,覆盖面广,在确保基础的情况下,对学生在一定语境中运用英语提取信息,通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词汇和语法的测试充分注意了语言的真实性和实践性,把对语言知识的考查中心放到了一定的语境中,使语法富有积极、现实的意义。难题上手容易,却灵活度高、综合性强,其情景设置新颖、干扰设置巧妙,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深入、准确地完成试题,有一定难度。根据对学生答卷的分析,可见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还不高,特别体现在一些语言知识的运用上,反映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整体概括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还比较弱,说明对一些知识的掌握没有真正转化成一种能力。二、试卷主要失分题分析试卷得分统计(一)各项得分情况汇总(以学生抽样情况为依据) 题 型听力单项选择完型填空阅读理解适当形式填空情景交际任务阅读书面表达分 值2010102010101010得 分14.136.097.4315.674.546.478.27.46得分率%70.0760.974.376.3545.464.780.274.6从表中我们不难看出,得分率较低的项目是适当形式填空、单项选择、情景交际、听力等四项。尤其是适当形式填空和单项选择暴露了学生英语基础总体仍较差。情景交际需要大量的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暴露了学生语篇语境理解的能力仍较弱。(二)各项主要失分题及原因分析1. 听力部分试题听力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与课文的话题相关联,语音清晰。听力材料情境丰富,具有明显的口语特征。 100份抽样试卷调查结果是:15-20分 35人 得分率35%10-15分 57人 得分率57%10分以下 8人 得分率8%易错题分析:第6小题 正确率36% 主要原因是有部分学生没有听清语句中所给的关键信息,而不能正确判断父亲送的是哪一个礼物。第10题是有关时间问题,学生主要是没有听清是早二十分钟还是晚二十分钟,因而误选B或A项。教学建议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多增加一些需要学生去计算;给出一定干扰项目的听力练习。不要一味的练习直来直去就能选出答案,我们必须在平时就积极训练学生的思维,那样在考试中就能得心应手,不至于手忙脚乱。2.单项选择100份抽样试卷调查结果是:满分10分 16人 得分率16%5-9分 56人 得分率56%5分以下 28人 得分率28%易错题分析:第18小题 考察的是间接引语,学生对间接引语种时态和人称的相应变化掌握的不是很好。第20小题 考察的是宾语从句和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学生主要是没有分清if引起的两种从句中事态的不同,从而导致错误。第21小题 考察的是反义疑问句,学生可能忽略了前半部分陈述句的时态,因而错误。第22小题 考察的是hundred的用法,学生对hundreds of 与数+hundred的用法没有正确的区分开。 第24小题 考察的是So have I.与Neither have I这两个简单的倒装句中,前后动词之间的对应关系掌握的不好。第25小题 考察的是英语中花费的表达法,这也是教学中老师一直在强调的,但仍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教学建议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多增加一些需要学生学生易错知识点的强化训练,尽可能的减少失分率。还有,可以组织本备课组教师,每人整理一份易错题知识点,然后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3. 完形填空“完形填空”考查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100份抽样试卷调查结果是:满分10分 17人 得分率17%5-9分 69人 得分率69%5分以下 14人 得分率14%易错题分析:第27小题 学生对bell这个词比较陌生,未看懂When the _ rang.的句意,因此选A. clock的居多。第28小题 句意理解不当,而且不能正确区分和使用程度副词也是出错的主要原因。第34小题 学生不能正确选择动词词组,一方面,是动词词组搭配意思没有记清楚;另一方面,灵活运用能力较差。第35小题 考察的是连词的用法, 教学建议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多加强学生完形填空做题技巧的培养,适当增加词汇量和阅读量。4. 阅读理解阅读材料题材的选择是很贴近生活的,阅读题目设计的也较为简单,大部分考查了细节理解能力。只要学生认真阅读一般不会出错。但有些同学因受个别词汇的干扰而心烦意乱,轻易放弃,只是断章取义,随意地对答案进行选择。 100份抽样试卷调查结果是:满分20分 17人 得分率17%5-9分 64人 得分率64%5分以下 19人 得分率19%易错题分析:第38小题 题中的问题是问在乡村的状况,而学生没有看懂乡村与城市家庭成员的不同,属于对内容没有理解。第41小题 因为学生没能理解文章内容,故而易错选A为正确答案。然而实际的问题并不是睡不着。教学建议(1).做此类阅读题,可让学生将关键句在文中画出。尤其是问题当中的关键词圈出,再与文中相对应句子对照,那样就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2).还可以在阅读前,先记住问题在阅读文章,在文章中寻找答案。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提高准确率。 5.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单词拼写紧扣书本,且较灵活。主要考查学生英语词性转换能力,对于平时习惯于死记硬背的学生来说,就不能依据句子中的关键词去选择恰当的形式填空。本次所考词汇其实平时老师都作过强调,但一些学生课后没作进一步的探究、思考和巩固,对这些词的用法不进行比较,达不到熟练运用的效果。100份抽样试卷调查结果是:满分10分 12人 得分率12%5-9分 45人 得分率45%5分以下 43人 得分率43%易错题分析:第46小题 学生没有区分清楚interesting与interested两个形容词的用法。第50小题 因为学生忽略了the Greens表示格林夫妇或格林全家人,是复数概念,所以大量出现was doing,而并非正确答案were doing。第51小题 题中的one of结构有三个考点,本题只是考察了其后需用最高级这一点,但仍有大量学生做错。其中有根本不知道使用最高级的;也有知道使用最高级,但most popular前忘记使用the的。第55小题 因为学生对have dong 与have been doing结构混淆不清,写成been seeing;been saw等形式。教学建议(1).加强词汇的灵活运用练习,特别是个别词的词形转化。(2).还可以每天进行此类试题训练,争取天天做题,天天练习,从而达到得心应手。6.情景交际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主要涉及日常口头交际的基本语言点和词汇,有一定难度。从答卷中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不会活学活用,一旦试题情景有所变更,就不知变通了。这样的失分很可惜。但也说明了基本功不牢固,学习的灵活性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改善。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书写能力及理解能力很差,如:将句子抄错,抄写不完整或张冠李戴现象十分严重。A部分整体答题情况稍好一些,得分率较高。但是B部分错误较多。错误分析:(1)汉语式英语在试卷中屡见不鲜。(2)单、复数,大、小写等常规型错误也十分严重。(3)59、60小题,易出现颠倒。说明学生语感较差,不会联系上下文;62、63小题,学生不会连贯,而且不知道如何提问,更不能正确把握语法和时态。所以导致错误较多。教学建议(1)培养语感,多做会话练习,教会学生连贯上下文。(2)继续加强基本句型、单、复数,大、小写等常规型语法训练,使句子成分完整。(3)培养学生通读能力,读顺了,自然也就会填了。7. 任务型阅读错误较集中的是第67题和70题。100份抽样试卷调查结果是:满分10分 19人 得分率19%5-9分 54人 得分率54%5分以下 27人 得分率27%易错题分析:第67小题 题目要求回答具体数字,而部分学生从原文中直接找到“Some people were in the car.”从而将答案写成Some people;还有部分学生将three错写为there。第70小题 题目要求回答事故在哪里发生,许多同学却抄写了文中任意的一个句子来回答。说明根本就没有理解文章和此问题的意思。教学建议教会学生在在做此类问题是,回答一定要有针对性;还有要培养学生多使用规范句型。8.书面表达总体说来,作文题贴近生活,学生应该是有话可说的。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学生书写不清楚;部分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