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与赏识——教育的双翼.doc_第1页
批评与赏识——教育的双翼.doc_第2页
批评与赏识——教育的双翼.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批评与赏识教育的双翼吴 蕾 单位:江苏省吴江市高级中学(邮编:215200 电话051260680522)时下,很多人提出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的“零批评教育”、“赏识教育”。很多事例也说明了赏识教育的确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也接受了这个为很多人推崇并由实践证明了的具有无穷魅力的教育理念,并将它应用于实际教育中。但在应用这一教育理念的同时我却遇到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在一次期中考试分数刚刚出来不久,一个平时成绩还可以的学生主动拿着试卷,满面愁容地诉苦说:“这次不知道怎么回事考得很不好,平均分都要有105分,而我就100分。老师,我觉得很对不起我的父母,也对不起你的教导啊。我不知道以后怎么办”望着他绝望的眼神,当时我就想,他的成绩也不是很差,不应该再骂他了,如果还是很严厉的批评,可能会更加打击他学习上的积极性。于是我的脑海里那些训斥的话早已烟消云散,而只是安慰他说:“没关系的,下次努力。我相信你能考出好成绩的,一次考试失误并不能代表什么,谁都有发挥失常的时候。”我很自信的认为,我讲的话都是学生最爱听的,他听了以后一定会眉开眼笑,并且很开心得回去继续努力学习。而得到的效果却是:这位同学见我不再继续讲下去,就说:“就这样吗?我可以走了吗?老师,我之所以把我的苦恼向您诉苦,是因为我敬重您,敬重您的严格。本想请您好好地批评我一下,现在看来,我错了”于是他就很气愤得离开了办公室。我顿时觉得很惊讶,为何我的赏识的教育起不到作用,而这位学生却偏偏想得到的是我的批评与训斥,于是我认真地思考着这种教育现象。“赏识教育”的兴起,确实代表了我国教育理念的进步与开放,“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降临了、“可与国外某某专家的教育理论相媲美”滚滚热浪侵袭之下,定有很多人与我一样在教学中不断盲目地运用这一教育理念。曾在中国教育报上也刊登过令人迷惑不解的现象: 现象一:一位信奉“赏识教育”的妈妈,不经意间看到了她快上初中的女儿画的画时,连忙“拿出”习惯性的夸奖:“女儿画的画可真棒!”女儿却厌烦地说:“这张画是我最不满意的。妈妈,你怎么还把我当小孩子哄呀!真让人讨厌!”“赏识”没有了激励性,孩子甚至对“赏识”产生了反感。 现象二:学校处处对老师设限:不能大声训斥,不能不让学生进教室,不能罚站结果,有些老师一批评学生,学生就抛出一句话反问老师:“我怎么了?”甚至还对抗老师:“你还想不想干了?”“赏识”就意味着不能“批评”? 无论如何,家长对孩子的爱没有变,教育孩子的初衷没有变,“赏识”孩子没有错,“赏识”学生没有错,关键是看如何“赏识”,如何将“赏识”化作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 首先,理解赏识和批评的关系。原来的教育体制下,老师总是板着面孔对学生进行说教,很少表扬,嘴边挂着的永远是批评的词句,有时还体罚,很容易挫伤孩子的身心,也拉开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这种大背景下,教育部门提出了赏识教育,鼓励老师坚持人性化,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教育应该表扬、批评、鼓励、惩罚样样都有。“赏识” 和“批评”是教育的两翼,我们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孤立地偏重哪一方面,或是摒弃哪一方面。一味的批评纵然不可取,一味地赏识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虚弱,苍白、不负责任的教育。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为师生、亲子之间搭建起一座平等的桥梁,在此基础上适当地批评,或在赏识中蕴藏着批评。其次,对学生的赏识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防止千篇一律的处理方式。学生对教育方式的选择和适应是有差异的,对于我们老师而言,对哪个学生采取怎样的教育方式,就需要我们对学生有更深的了解。“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的理念。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育是一门艺术,必须因人而异。对象聋哑、弱智以及危重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孩子,他们缺乏自信心,有强烈的自卑感,又缺乏自我评价能力,赞赏和表扬的色彩应该强烈一些,需要用来自心灵的支持不断增强孩子的勇气。而对大部分健全而有自我评价能力的孩子来说,过多的“你真棒”、“你的错误是可以原谅的”,这样的表扬与鼓励则会显得肤浅,充满功利色彩,从而让孩子麻木,甚至反感。教育取决于真爱,专制不是爱,溺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