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mm T / CEC 165.3 2018 25mm ICS 29.020 P 46 备案号:53939-2016 准T / CEC 165.32018 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 第 3 部分:系统设计 Electrical heating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 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 第 3 部分:系统设计 T / CEC 165.32018 *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 Part 3: System design (北京市东城区北京站西街 19 号 100005 ) 北京传奇佳彩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成品:210*297 2019 年 7 月第一版 2019 年 7 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版心:166*238 880 毫米1230 毫米 16 开本 0.5 印张 14 千字 字数:45*43 行 *天 35 地 24 订 24 切 20 统一书号 1551981147 定价 15.00 元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营销中心负责退换 10mm 2018-01-24 发布 2018-04-01 实施 20mm 20mm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发布 20mm T / CEC 165.32018 目次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暖通系统设计 2 5 电气系统设计 4 IT / CEC 165.32018 前言T/CEC 165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分为 12 个部分: 第 1 部分:总则; 第 2 部分:设备; 第 3 部分:系统设计; 第 4 部分:施工和安装; 第 5 部分:验收; 第 6 部分:监控系统; 第 7 部分:运营服务平台; 第 8 部分:通信规约; 第 9 部分:运行维护; 第 10 部分:接口; 第 11 部分:计量; 第 12 部分:检测。 本部分为 T/CEC 165 的第 3 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佳成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 学研究院、山东得象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瑞特爱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西安爱科赛 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 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国网(天津)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上海热丽科技集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兴华、邬志军、钟鸣、邬志晖、李爱松、王路路、何桂雄、刘安全、陈平、 于航、冯宜轩、杨勇波、贾俊青、刘铠诚、金翼、何为、杨烁、张超、全俊成。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部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 条一号,100761) 。II T / CEC 165.32018 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 第 3 部分:系统设计 1范围 T/CEC 165 的本部分规定了电供暖系统中暖通系统设计及电气系统设计要求等。 本部分适用于直热类、热泵类及蓄热类电供暖系统,即插即用型的电供暖设备除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97 电气控制设备 GB/T 5226.1 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 1 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7251.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 1 部分:总则 GB/T 14048.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 1 部分:总则 GB/T 14549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GB/T 19065 电加热锅炉系统经济运行 GB/T 27941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应用设计与安装要求 GB/T 31512 水源热泵系统经济运行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9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41 锅炉房设计规范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6 电热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4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24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74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66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736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T 50893 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JB/T 10393 电加热锅炉技术条件 CJJ 342010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 JG/T 236 电采暖散热器 JGJ 1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1T / CEC 165.32018 JGJ 26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75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134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142 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 JGJ 3192013 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33.1 3.2 3.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水蓄热供暖系统 water storage heating system 将热能以显热的形式储存在水中,并在需要时再释放的供暖系统。 固体蓄热供暖系统 solid thermal energy storage heating system 将热能储存在固体蓄热装置中,并在需要时再释放的供暖系统。 相变蓄热供暖系统 latent heat thermal energy storage heating system 利用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者放出的相变潜热和显热,并将热能储存在相变蓄热装置中,在需 要时释放的供暖系统。 3.4 一体化蓄热供暖系统 integrated storage heating system 将加热、蓄热、放热功能集成为一体化设备的蓄热供暖系统。 3.5 分体蓄热供暖系统 split storage heating system 蓄热系统的加热、蓄热、放热设备,各自分离,独立运行,共同组成完整的供暖系统。 3.6 蓄热-放热周期 period of heat storage and release 蓄热供暖系统经一个蓄热-放热循环所需运行的时间。 3.7 控制策略 control strategy 根据控制指令和监控参数的变化,采用一定的控制逻辑和算法,设置蓄热装置、加热装置、水 泵、电动阀等的运行状态,以达到某种控制目标的方法。 44.1 2暖通系统设计 一般规定 电供暖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规定: a) 电供暖系统的选择应根据建筑面积、使用特征、热负荷特性、所在地区气象条件、建设地点能 源条件、结构、价格以及国家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政策规定,结合电供暖系统运行时间和运行 特点,经技术经济综合分析比较后确定。 b) 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宜优先用可再生能源和电蓄热相结合的多能互补系统供暖,未集成 蓄热的供暖系统宜提供蓄热集成接口,并提供蓄热设备选配建议。 c) 对于改、扩建的电供暖系统,勘察、设计及施工验收等应符合 GB/T 50893 要求,对于公共建 筑电供暖系统设计应符合 GB 50189 要求。 T / CEC 165.32018 d) 对于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电供暖系统设计应符合JGJ 26相关要求;对于夏热冬冷地区居住 建筑电供暖系统设计应符合 JGJ 134 要求;对于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电供暖系统设计应符合 JGJ 75 要求。 e) 集中电供暖机房设置与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还应符合 GB 50016、GB 50041、GB/T 19065 的有关规定以及工程所在地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 4.2 4.3 4.3.1 4.3.2 负荷及能耗 电供暖系统设计负荷及能耗计算应遵循以下规定: a) 民用建筑电供暖系统的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和热负荷计算应符合 GB 50736 规定;工业建筑电 供暖系统的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和热负荷计算应符合 GB 50019 规定。 b) 当无建筑物设计热负荷资料时,民用建筑的供暖热负荷估算可参照 CJJ 342010 中 3.1 节的相 关规定;当无工业建筑供暖、通风、空调、生活及生产工艺热负荷的设计资料时,可参照 CJJ 34 中 3.1.4 的相关规定;对于改造工程,热负荷宜采用实测和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得出。 c) 严寒或寒冷地区设置供暖的公共建筑,在非使用时间内,室内温度应保持在 0以上;当工艺 有特殊要求时,应按工艺要求确定值班供暖温度;严寒和寒冷地区室内热环境计算参数应符合 JGJ 26 的规定。 d) 辐射供暖热负荷计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GB 50736 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全面辐射供暖室内设 计温度可降低 2,局部辐射供暖系统的热负荷计算以及建筑物热量损失和附加可以参照 JGJ 3192013 和 JGJ 142 规定执行。 e) 对于蓄热类电供暖系统的负荷计算应遵循以下规定: 1) 蓄热类电供暖系统应计算一个蓄热-放热周期的蓄热量及热负荷,并制订运行策略,宜进 行全年热负荷计算及能耗分析; 2) 间歇运行的蓄热供暖系统负荷计算时,应计算系统的初始升温负荷。 暖通设计要求 直热类电供暖系统设计 直热类供暖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规定: a) 电供暖散热器型式、电气安全性能和热工性能应满足使用要求,并应符合 JG/T 236 相关规定。 b) 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系统设计应符合 JGJ 3192013 规定。 c) 加热电缆供暖系统设计应符合 JGJ 142 规定。 d) 建筑物地面、天棚、墙面电供暖系统设计要求可参照 JGJ 3192013 第 4.4、4.5、4.6 节相关规定。 e) 电加热锅炉系统设计应符合 JB/T 10393 和 GB/T 19065 规定;在保证锅炉具有长时间较高运行 效率的前提下,每台锅炉的容量宜相等。 热泵类电供暖系统设计 热泵供暖系统设计应符合 GB 50736 要求,并遵循以下规定: a) 热泵系统设计时,应根据气象及地热资源条件、建筑空调与供热负荷特点、节能与环保要求,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合理的热泵系统方案;在有峰谷电价和需求侧管理优惠政策的地区, 热泵供暖宜与电蓄热技术相结合。 b) 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设计应根据不同气候区,遵循下列原则: 1) 冬季寒冷、潮湿的地区,当室外设计温度低于当地平衡点温度时,或当对室内温度稳定性 有更严格要求或经济性更合理时,宜设置辅助热源。 3T / CEC 165.32018 2) 冬季设计工况下,热泵机组性能系数(COP)不应小于 1.8;空气源热泵融霜所需时间总 和不应超过运行周期时间的 20%。 3) 多联式热泵供暖系统设计应符合 GB/T 27941 相关要求。 4) 严寒地区采用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宜采用电蓄热等辅助热源作为保障措施,保证在空气 源热泵除霜或者因天气原因暂停运行时,供热质量不受影响。 c) 地源热泵供暖设计应符合 GB 50366 规定;水源热泵系统设计应符合 GB/T 31512 要求;热泵 机组安装及相关设计应符合 GB 50274 与 GB 50243 规定。 4.3.3 蓄热类电供暖系统设计 蓄热类电供暖系统设计要求如下: a) 蓄热类电供暖系统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 计算各功能段逐时供暖热负荷; 2) 确定电供暖系统形式; 3) 确定供暖系统流程、运行模式和控制策略; 4) 计算制热设备、蓄热设备或一体化蓄热设备及辅助设备的容量和功率; 5) 对蓄热类电供暖项目宜进行全年负荷计算和能耗分析。 b) 蓄热类供暖系统设计要求如下: 1) 电蓄热系统蓄热时,电加热器的功率应满足在设计蓄热时段内的蓄热量要求,当蓄热和供 热同时进行时,电加热器的功率应满足蓄热和供热负荷的需要。 2) 电蓄热系统在放热时不仅应保证能够取出满足电供暖系统用热需求的热量,而且放热速率 也应满足供暖需求,保证供热温度应基本稳定。 3) 在设备房间面积紧张时,可选用制热、蓄热、放热一体化电供暖系统。 4) 电供暖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应满足维修和操作方便要求,设备与建筑物的净距、供热装置 前净距应能满足操作要求;当电加热管维修时,不应影响蓄热装置释热运行。 5) 电供热装置的成套供应范围宜包括供热装置范围内的阀门、仪表、给水装置、检测及计量 装置、动力柜和控制柜,一体化蓄热装置还应包括热交换装置。 c) 当选择相变蓄热时,其相变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能应稳定、无公害、无强烈腐蚀性、安全可靠, 相变时不应发生明显过冷现象且反复相变循环后不发生明显离析现象。 d) 如在民用或工业建筑物内安装用空气作为热交换介质的固体蓄热供暖系统,当蓄热体的温度高于 500时,应设计独立锅炉房,并设置火灾探测器和自动报警装置。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及其设置的 位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和消防控制设备及其功能,应符合 GB 50116 的规定。 e) 安装用导热油作为热交换介质的蓄热装置时,蓄热装置内最高温度应低于导热油闪点温度 30 ;若蓄热装置温度高于导热油闪点时,安装位置与民用或工业建筑物的距离应达到消防规范 要求。 55.1 4电气系统设计 一般规定 电供暖系统电气设计应遵循以下规定: a) 供配电系统及用电设备的电气设计应按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设备特征、供电距 离、系统规模和发展规划以及当地供电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b) 供配电系统设计应符合 GB 50052 规定,民用建筑电气设计应按照 JGJ 16 标准执行,电气验收 应符合GB 50303要求。 T / CEC 165.32018 c) 间歇运行的电供暖系统,宜设置自动启停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应具备按预定时间表、优化运行 等模式控制设备启停的功能。 d) 采用集中供热的电供暖项目应设置自动控制系统。电供暖自控系统应全面、及时反映电供暖设 备的运行状况,根据需要打印各类运行记录,储存历史数据,根据整个热网和末端用户的需 求,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及时调节电供暖系统的供热量,满足整个热网的热量需求。 5.2 供电系统 5.2.1 供电系统一般要求如下: a) 电供暖机房的位置宜靠近临近的总变配电站,当电供暖设备单独设置变配电设备时,电供暖机 房和变配电设施宜靠近高压电网布置。 b) 单台电热锅炉或一体化电蓄热装置额定热功率大于或等于 4.2MW 的锅炉房,宜设置低压配电 室;当有 6kV 或 10kV 高压电极锅炉或电蓄热装置时,应设置高压配电室。 c) 电供暖系统用电设备功率因数不应低于 0.9。 d) 电供暖专用变压器容量或由公用变电站提供的容量应满足电锅炉和电蓄热装置、蓄热水泵、循 环水泵、补水泵等设备的总用电量要求,并应考虑 1020的容量裕度。 5.2.2 供电系统线路要求如下: a) 变配电所低压配电柜配电开关及线路应与电供暖机房用电负荷容量相匹配,配电线路可采用电 或用封闭式母线槽。电气系统母线连接、母线与接线端子的连接应符合 GB 50149、GB50169、 GB 50171 的规定,布线应整齐、规范,便于检修。 b) 总电源功率配备应留有 1020的余量,供电电缆(电线)的载流量应略大于电供暖设备 的最大运行电流,电加热器的连接线应采用高温线缆。 5.3 低压配电 5.3.1 低压配电一般要求如下: a) 电供暖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种类、规模、负荷性质、容量及可能的发展等因素综 合确定;电供暖系统的动力柜和控制柜应符合 GB/T 14048.1、GB/T 5226.1、GB/T 7251.1、 GB/T 3797、GB 50054、GB 50056、JB/T 10393 的规定,动力柜应设置明显有效的分断装置, 控制柜应设置经济停止按钮,所选用的电气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动稳定和热稳定的要求,用于 断开短路电流的电气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分断能力。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模板:离婚后共同子女抚养权与监护权合同
- 住宅小区扩建坟墓迁移与居民安置协议
- 劳务派遣三方合作协议:保障员工权益与合规操作
- 离婚双方关于人寿保险权益分割与执行协议
- 汽车美容店租赁合同(含技术支持及培训)
- 流动的旋律课件
- 植树方案制定课件
- 数学月饼统计课件
- 媒体技术职业测试题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辽源市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保密观考试题及答案2025保密观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老年综合征与护理试题及答案
- 3.2《参与民主生活》教案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 社团招新课件
-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衰弱护理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 2025版农业合作社成员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 高职院校科研能力建设的区域性差异分析及精准提升路径研究
- 003-04-PFMEA第五版表格模板-(带实例)-2020.2.3
- 职业病防治培训PPT课件
- JG_T127-2017建筑门窗五金件 滑撑
- 施工电梯垂直测量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