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综合征39例综合治疗疗效分析.doc_第1页
围绝经期综合征39例综合治疗疗效分析.doc_第2页
围绝经期综合征39例综合治疗疗效分析.doc_第3页
围绝经期综合征39例综合治疗疗效分析.doc_第4页
围绝经期综合征39例综合治疗疗效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围绝经期综合征39例综合治疗疗效分析作者:王洪波,于金平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摘要】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身心治疗的诊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08年5月,我院采用系统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激素替代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39例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治愈率69.23%,好转率20.51%,无效5.13%,复发5.13%。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给予充分的理解、精神上的帮助和心理上的治疗。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身心治疗相结合围绝经期是妇女从生育功能旺盛走向衰退的过渡时期,即绝经过渡期到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一般指40岁至绝经后1年。围绝经期综合征是一种非器质性病变,许多人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病,只有患者本人才深有体会,其痛苦不可名状,往往得不到外人甚至家人的理解,许多患者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影响正常的生活。妇女在围绝经期的各种症状是逐渐出现的,症状的多少及严重程度有很大的个体差异,约有75%的妇女出现绝经过渡期症状,症状严重需要治疗的就有10%25%,症状出现的轻重与个体的遗传因素、精神状况、神经类型、卵巢功能的衰减速度及生育期的生殖健康保健有密切联系。近3年我们采用身心治疗的方法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05年3月2008年5月,收治的经临床各项检查均完全符合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患者39例,无神经症状及精神病病史且坚持系统治疗有随访条件。年龄4158岁,病程5个月4年。其中4045岁4例,4550岁17例,5055岁17例,5560岁1例。心理测量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异常,无精神病症状。治疗时间1030周。1.2 治疗方法1.2.1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1.2.1.1 心理咨询:详细了解患者自然情况,包括其家庭情况,工作、社会关系、早年经历、有无重大精神创伤及负性情绪等等。耐心倾听患者对其身心痛苦的倾诉,给予适当的理解与同情,并根据临床的检查结果确诊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时方可给予解释。根据不同个体有不同的咨询方式。每周进行一次较为深入的咨询,每次4060 min,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以每次一个主题,患者倾诉出来并表达比较充分为宜。每次均做适当地指导和引导。1.2.1.2 认知疗法和放松疗法:认知疗法:认知治疗分几个阶段。首先,治疗者要向患者说明一个人的看法与态度是如何影响其心情与行为。其次,帮助患者去了解他所持有的对己对人或对四周环境的看法。再次,治疗者从中去发觉跟患者所主诉的问题有密切关系的一些“看法”或“态度”,并协助患者去比较这些看法或态度与一般现实的差距,指出其非功能性与病态性。最后,督促患者去练习更换这些看法或态度,建立较功能性的、健康性的看法与态度,以此新的看法与态度而产生健康的心情与适应性的行为。放松疗法:教会1、2种患者可以回家自己做的放松方式,每天嘱患者回家做30 min左右。也可以在医院里由专人辅导做放松练习或做一些可以放松的体操。大约3060 d。1.2.2 激素替代治疗:在完全排除有激素替代治疗禁忌证的情况下,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如雌激素单独应用、孕激素单独应用、雌孕激素联合应用、雌孕雄激素联合应用。剂量和种类以及应用时间都有其个体性,最为常用的是雌孕激素联合应用。单独雌激素替代治疗,一般在应用3个月后复查B超,查子宫内膜厚度,一般达到或超过1 cm,应采用孕激素进行一次子宫内膜撤退性出血。以免发生子宫突发性出血或子宫内膜的病变。1.2.3 中医和其他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虚为其主要的发病机制,肾虚导致多脏器病理改变,所以围经期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以虚证多见,既使有实证出现,也是本虚标实,根据妇女“阴常有余,阳常不足”的特点,又以肾阴虚居多1。采用中药、针灸、穴位注射等中医手段。合理调整饮食,摄入足量蛋白质及含钙丰富食物,同时坚持体育锻炼,增加活动时间。1.3 疗效评价: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且得到周围人的肯定。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间断治疗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且得到周围人的肯定。无效: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善。复发:停止治疗症状再现。2 结果39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经治疗后,治愈27例(69.23%),好转8例(20.51%),无效2例(5.13%),复发2例(5.13%)。3 讨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要由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员担任。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卫生协会于1992年12月公布了卫生系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条例,对学历和职称做出明确要求。符合要求的心理咨询工作者,需要在有经验的专业工作者的指导下,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临床实践至少半年以上,方可独立从事此项工作2。围绝经期性激素补充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一定要强调个体化。HRT是指当机体缺乏性激素并由此引发健康问题时,补充外源性有性激素活性的药物,以防治与性激素不足有关的健康问题。HRT以改善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作用是其他药物无法替代的。同时也发现了HRT的不良反应,如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患病风险增加3。长期应用(>5年)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4。从多年的研究结果看,小剂量的雌激素对防治绝经后妇女泌尿道萎缩、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与老年痴呆有良好的结果,激素替代治疗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缓解、骨折发生、减少泌尿生殖道萎缩带来的不适等方面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合理使用可以避免不良反应5。但长期使用(>4年),必须考虑其他疾病发生的相对危险。中医治疗在临床上突显其优势。由于一些妇女对激素替代治疗不良反应的恐慌,越来越多的妇女热衷于中医中药的治疗。同时,患者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体育煅炼,合理安排饮食,有研究表明围绝经期妇女和老年妇女应多食用各类谷物和豆制品食物6。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反复性:临床特别常见。我们通过各种治疗手段使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或者痊愈,但由于外在的各种因素特别是精神方面的因素,就会使患者病情出现反复,甚至更重。后程的治疗进行起来很困难。所以临床工作者要有充分的耐心,与患者及家属作好沟通工作。一般来讲,女人在围绝经期如果得到很好的治疗和关爱,特别是自己的心理调整,一般1年的时间就会平稳度过,有的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调整得不好围绝经期会达到10年,甚至更长。许多妇女会在此时期发生明显的性格改变或性格恶变直至暮年,给其本人和家庭带来痛苦和麻烦。所以不仅要靠我们医务和心理工作者的力量,我们还要调动家庭和社会力量来重视这样一个群体,给予这类患者更多关爱和充分理解,使之早日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参考文献】 1 司徒仪,杨家林.妇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94.2 郑健荣,黄炽荣,黄洁晶,等.贝克焦虑量表的心理学特性J.常模分数及因子结构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1):4.3 Neves-e-castro M,Wren BG.MenopauseM.NewYork:The Parthenon Publishing Group,2002:49-140.4 Schairer C,Lubin J,Troisi S,et al.Menopausal estrogen and estrogen-progestin replacement therapy and breast cancer riskJ.JAMA,2000,283(4):485.5 田秦杰,葛秦生.绝经后激素替代法发展的辨证观J.生殖医学杂志,2003,12(3):131.6 Strauss L,Santi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