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案例产业对接 体制创新为装备制造业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颁布实施一年来,学院在四川省经信委、德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与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等装备制造企业一起,按照“体制创新、省市共建、产业对接、校企合作”原则,在行业引领下积极建立适应和助推装备制造产业结构调整新机制,在政府统筹下,以“德阳高职综合改革试验区”为载体,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新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共育高水平技能人才,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深入贯彻纲要精神,取得了较大成绩。一、行业引领,建立适应产业对接的新机制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四川省重点发展的“7+3”优势产业之一。“十一五”末,四川GDP达16898.6亿元,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总产值4918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5%,总量位居全国前列,西部第一。按照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的发展要求,四川省工业“73”产业发展规划纲要、“5785”战略工程、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陆续出台实施,到2015年,将形成5条万亿产业带、7个千亿产业、8个千亿产业园区和50个百亿企业,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总产值达到1.5万亿。“十二五”期间,四川将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全省经济实现“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全省经济和工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对高水平技能型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据调查,目前四川省现有装备制造人才约为44.8万人,技能人才已成为装备制造企业人才的主体。例如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技能人才占企业职工人数的比重达66.8%,其中,高水平技能型人才比例偏低,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的高技能人才分别占本企业职工的3.4%、4.4%、5.5%,高水平技能人才十分紧缺。为此,四川省经信委为实施装备制造业高水平技能型人才保障工程,2011年,特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产业对接的通知。“十二五”期间,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装备制造业中小企业服务、校企科研联合攻关、技术技能培训、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等方面,与我省100家大企业、大集团对接和10个重点扶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对接,实现学校办学与社会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产业对接的部分案例一览表序号产业企业或机构对接内涵案例说明1高端装备制造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校企科研联合攻关学校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分课题“切削加工中加工液对与金属构件微组织的作用机理的研究”的试验方案设计、试验及数据分析成都南光机器有限公司校企科研联合攻关、技术服务学校承担国家“863”项目“新型真空泵关键零件转子叶轮、外定子叶轮研制” 的试验方案设计、试验及数据分析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校企科研联合攻关、技术服务学校承担“新型燃汽轮机涡轮研制”项目,完成涡轮工艺技术研究和试制中国燃汽涡轮研究院校企科研联合攻关、技术服务学校承担“新型飞行器燃汽涡轮研制”项目,完成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和试制中航工业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校企科研联合攻关、技术服务学校承担“新型飞机发动机关键产品叶栅研制生产工艺技术研究”项目,完成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和试制中国二重人才培养、技术技能培训联合培养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世界之最)首批操作工、核电重容焊工,制定电气自动化岗位职业标准2新能源装备东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校企科研联合攻关、人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联合成立“东汽发展-工程职院新兴产业孵化基地”德阳智科电子有限公司装备制造业中小企业服务校企合作,共同组建“风电与新能源开发研究所”3新材料攀长钢集团人才培养、技术技能培训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研究制造类、材料类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人才培养、技术技能培训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施在职人员技能提升培训4节能环保东方电气集团人才培养、技术技能培训联合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核电、风电、大型水电、燃汽轮机焊接人才6新一代信息技术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人才培养联合培养芯片封装技能人才四川省经信委中小企业处、创新处人才培养、装备制造业中小企业服务、技术技能培训、技术服务建立“德阳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德阳市装备制造业服务平台”,并纳入四川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中,搭建了直接服务产业的共享平台二、政府统筹,形成服务产业的创新体制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德阳作为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其产业结构正在进行重大调整。例如:东方电气集团已基本形成了核电、风电、大型水电、燃汽轮机、光伏发电“五电并举”的新格局,重装的产品结构调整率已达80%以上。为探索高职教育改革,服务产业结构调整,2010年7月,国务院在德阳布点启动了“德阳高职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德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市政府还成立了由陈新有市长为组长、各县(市、区)和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高校和企业的代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德办函201151号),德阳市政府印发了德阳市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德办发201135号)。在省经信委、市政府领导下,我院作为试点项目承建院校,正按照“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整体推进”的原则,与行业企业共建“德阳重装产学研示范园”、“德阳市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东投发展-工程职院新兴产业孵化基地”等,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对接平台。与政府、行业企业一起研究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并组建、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和科研团队。政府主导,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行业引领,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职业对接;企业参与,实现教学内容与技术进步对接。通过“三个对接”,建立起“快速反应、同步跟进、动态调整”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的创新机制。省市政府通过“德阳高职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在产业对接、校企合作、政策配套、财税支持等方面实施统筹,逐步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共同分担高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成本的新体制,促进职业教育、产业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国装备,装备中国三、校企合作,共育高水平技能型人才为跟进装备制造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学院与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等重装企业一起,以“对接产业、育人为本、提高质量”为工作主线,深化“12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示范建设,深入落实纲要精神。1.搭建对接产业的育人平台。“十二五”期间学院将投入3亿元,与行业企业共建“德阳重装产学研示范园”,与行业企业共建“校中厂、厂中校”,搭建共建共享、多方共赢的育人平台;通过“校中厂”,把企业引入校园、产品引入实训、工程师引入课堂;通过“厂中校”,让教师进入车间、学生进入工段、教学进入现场。在“三引、三进”中,将工学结合落到实处。数控“校中厂”实训基地 锻压“厂中校”实训基地 德阳市机械技术研究中心2.加强对接产业的内涵建设。学院按照“一个方案、两个标准、三个规范”的内涵建设思路,正立项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项目”和“重点课程包开发项目”,各专业在行业指导下,科学定位,通过与东电、东汽、二重等代表性企业深度合作,引入国际相关行业、职业标准,制定相应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课程标准,共同开发高水平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兼职教师作用,专兼职结合共同开发重点课程教学资源。截至目前,已经立项建设32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和52门重点课程。同时,立项建设和修订教育管理规范、教学管理规范、实训基地建设使用管理规范等,积极促进教学管理与教育管理工作相结合、项目驱动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育国际化相结合,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建设基础。3.构建对接产业的育人机制。为了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学院党委在广泛、深入调研基础上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建立了党委、教务与学生工作系统、系(部)和产学结合部门的例会制度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定期研讨教育教学工作,及时解决突出问题。同时,为了深入贯彻“育人为本”方针,创新地建立了“班级导师制度”,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副高以上职称的骨干教师、企业专家担任班级导师,与辅导员一起落实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指导、法纪安全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等工作,开创了育人新机制。【案例1】 为东方电气集团新能源产业培养高水平焊接技能人才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创的东方汽轮机厂,发扬胡总书记“泰山压顶不弯腰”精神,落实温总理“建设美好新东汽”指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设备,提升国际竞争能力。但焊接生产关键岗位符合国际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告急!10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 百万千瓦级半转速核电发电机 风电设备然而,要在短期内培养这种高水平的焊接技能型人才,难度大、成本高、资源缺,学校领导班子抓住这一校企合作的良好契机,快速反应、对接产业、调整教学安排。校企联合紧急从毕业班学生中选拔出71名焊接专业优秀学生,从2009年12月至次年3月,由双方共同实施3个半月的高强度技能培训。东汽为此按每人2万元投入专项培训经费,将整车的钢板、焊条、焊丝送到学院焊接实训中心。实训项目完全针对东汽产品及其要求来设置,采用与工厂同样的设备、材料、工艺和管理模式,双方共同组建了以“中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高凤林特级技师领衔的师资团队(其中东汽派出6名高级技师参与培训指导),对学生进行原滋原味的技艺传授。于是,这批学生开始像真正的工人一样,在实训中心每天从早8点干到晚11点苦练技能。他们在隆冬季节,焊花四溅、挥汗如雨、干劲十足!三个半月下来,学生脱了一层皮,71名学生全部获得符合欧洲EN焊工标准的资格证书!他们超常规的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从学生到产业工人的蜕变!2010年3月底,他们被紧急补充到生产岗位。按照这一校企合作机制和培养模式,2011年校企又成功培养了第二批71名这样的毕业生。作为校企合作的“代表作”,“东汽班”毕业生在核电产品生产等关键焊接岗位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被分配到焊接分厂低压工段的梁强同学曾自豪的说:“我们生产的大多是核电缸、核电箱产品。现在我已经能够焊接出符合欧洲标准的核电产品了!以后国家的核电设备发出的每一度电,都凝结着我的功劳,想到这些心里有说不出的兴奋!”被分配到焊接分厂装配工段的李浪在给师弟师妹的信中说:“2010年10月,正当对工作有一点头绪的时候,师傅因病住院了,师兄也调到了其他岗位,整个班组就剩下四个和我一起进厂的同学,我们面临着核电产品高要求和生产任务紧的各种挑战,这都得由我们几个稚嫩的肩膀扛着。我们利用在学校及之前师傅教会的知识和技巧,一边摸索一边思考,苦干加巧干,常常下班后还要主动申请加班。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按技术要求完成了产品生产任务!”我们几次到东汽进行回访,听到企业领导说得最多的是“这批学生不错”。东汽人力资源处杨宏鸣处长说“我们通过校企合作,从国际化要求和政治的高度来培养这些学生,为我们的产品走向世界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个路子是走对了”;东汽焊接分厂党总支杨均书记评价“我工作这么多年,他们是我见到的最优秀的一批学生。他们不仅理论强、技能高,而且最大特点是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乐于担当。所以,他们很快成了生产骨干,让工厂渡过了难关,还在班组文化建设上起到了诸葛亮的作用,这在我们企业历史上,很难得见到这种在短时间内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团队!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中已经有部分人进入生产管理岗位,有的已经开始带徒弟了”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高凤林传授绝技 东汽焊接班部分毕业生 毕业生焊接核电产品 【案例2】为中国二重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培养首批高水平操作人才大型模锻压机是提升国家航空、航天、核能、造船、国防实力的关键。2007年11月,国家发改委批准中国二重建造世界最大的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美国、俄罗斯、法国已分别拥有4.5万吨、7.5万吨、6.5万吨重型模锻压机)。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15亿元,建设期为三年,投产后年产值将达40亿元以上。世界之最的中国二重8万吨大型模锻液压机模型及主要技术参数大型模锻压机是提升国家航空、造船、核能设备等制造能力和水平的关键装备但是,“世界之最”,谁来操作?中国二重与学院签订了大型模锻高技能人才联合培养协议,校企联合成立了“大型模锻高技能人才联合培养领导小组”,采取“厂中校”模式培养该类高技能人才,从培养方案制定到教学各主要环节,均由企业主导,共同实施人才培养。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计算科技公司股东股权买卖及云服务平台共建协议
- 离婚协议书贷款偿还责任及财产分割执行协议
- 私人别墅产权转移协议(附带家具及庭院设备)
- 企业与残疾人签订劳动合同的优惠政策与权益保护
- 保险理赔委托合同:保险理赔全权委托签约书
- 离婚协议范本:离婚程序规范与财产分割执行合同
- 《家庭和谐维护协议书:离婚不离家共同生活协议》
- 离婚协议财产分割后剩余款项支付及欠条格式
- 高效婚内出轨离婚协议书范本及财产分配指导
- 离婚后财产分配及共同债务分担补充协议书
- 跨境人民币合同协议
- 工厂品质协议书范本
- 邮政社招笔试试题及答案
- 出科考核规范
- 肩周炎的影像诊断
- 无伞空投技术研究进展及国外准备阶段分析
- 销售团队激励方案
- 日结工资合同(2025年版)
- 2025年配电专业运检题库
- 新增年产3.5万吨油液产品(润滑油、特种油、金属加工液、防冻液)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2025会计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