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通论(二十三).doc_第1页
古汉语通论(二十三).doc_第2页
古汉语通论(二十三).doc_第3页
古汉语通论(二十三).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汉语通论(二十三)古文的文体及其特点古人很早就注意到各种文体的特点。例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词赋欲丽。他的意思是说:奏议应该做到雅,雅就是善於运用经典;书信和论说应该做到理,理就是条理明畅;铭诔应该做到实,实就是切实而不浮夸;诗赋应该做到丽,丽就是敷陈辞藻。此外,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也讲到各种文体的特点,文心雕龙的前二十五篇,可以说是当时论述文体的集大成的著作。后人讨论文体的著作还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了。姚鼐古文辞类篹把文章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shu)、赠序、诏令、传(zhun)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十三类。现在我们按照这十三类大致谈谈各种文体的特点。1.论辨类就是论说文,包括哲学论文、政治论文、史论、文论等。先秦诸子书,一般都可认为论文集。单篇论文则以贾谊过秦论为最早。论辨类或者是发表自己的主张,阐明一个道理(论):或者是辨别事理的是非,驳斥别人的言论(辨)。举例来说,淮南子是论,而论衡则是辨;过秦论是论,而神灭论则是辨。2.序跋类是一部书(或一篇文章)的序言或后序。序(叙)是一般的序言,放在书的前面;跋则放在书的后面,即后序。上古时代的序都是放在后面的。有人认为庄子天下篇就是庄子的序。至於淮南子要略篇,论衡自纪篇,史记大史公自序,汉书叙传等,更显然都是序言,它们都是在书的后面。说文解字的叙也在后面。后来像萧统文选等书,序文才移到前面。3.奏议类是臣子上给皇帝的书信,包括文心雕龙所说的章表、奏启、议对三类。文心雕龙章表篇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请,议以执异。可见较古的时候(汉代)四者是有分别的;后来逐渐变为没有多大分别了。此外还有疏、上书、封事。疏的本意是条陈(逐条陈说),封事是预防泄漏的意思,是一种秘密的奏议。对策(简称策),是奏议的一个附类。文心雕龙议对篇说: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这是应举时由皇帝出题目,写在简上,叫做策问;应举者按题陈述自己的意见,叫做对策。汉代晁错、董仲舒都以对策著名。4.书说类包括书和说。书指一般的书信,说大多是游士说别国人君的言词。5.赠序类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古人有所谓赠言。到了唐初,赠言才成为一种文体,叫做序。韩愈所作的赠序最多,也被认为最好。6.诏令类是皇帝对臣下的书信。诏令和奏议本来都是书信,但因封建时代最高统治者被认为与一般人不同,所以臣子给皇帝的书信叫奏议,皇帝给臣下的书信叫诏令。皇帝下达的文书还有制诰等等,这里没有必要细说。檄(x),是诏令的一个附类。它被用来晓谕、或者用来声讨罪恶。檄,不一定是皇帝发出的;有时候,也可能是敌国互相声讨,或者是所谓讨贼。由於封建社会很少正义战争,互相攻击的人往往是一丘之貉,所谓檄就往往是强词夺理,或者是捏造事实。7.传状类是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一般是记述死者的事迹。传指传记,状指行状。传来源於史记汉书。拿史记来说,项羽本纪,孔子世家,淮阴侯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等,都应该属於传(注:姚鼐以为正史的传不算传状类,所以古文辞类篹只收韩愈圬者王承福传、柳宗元种树者郭橐驼传等。那是错误的。)。行状又称行述行略事略等。行状本来是提供礼官为死者议定谥号或提供史官采择立传的。又,请人写墓志铭碑表之类(见后),也往往提供行状。有的行状实际上就是一篇很好的传记,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状被认为是传状类的名篇(注:徐师曾文体明辨说:逸事状则但录其逸者,其所已载,不必详焉,乃状之变体也。)。传奇小说,如霍小玉传,李娃传,莺莺传等,可归入传状一类。8.碑志类包括碑铭和墓志铭。碑铭的范围颇广。有封禅和纪功的刻文,例如秦始皇泰山刻文,班固封燕然山铭,韩愈平淮西碑等。有寺观、桥梁等建筑物的刻文,例如王简栖头陀寺碑文,韩愈南海神庙碑等。此外还有墓碑,这是纪载死者生前事迹的,文章最后有铭(韵语)。封建时代大官的墓碑是树立在墓前道路(神道)上的,所以叫做神道碑,官阶低的则树立墓碣。碑碣的文体没有什么差别,只是碑碣本身的形制有所不同(注:唐六典卷四载碑碣之制说:五品以上立碑,螭首龟趺(碑首盘螭,碑座龟形),趺上高不过九尺。七品以上立碣,圭首方趺(碣首圭形,碣座方形),趺上高不过四尺。若隐论道素,孝义著闻,虽不仕亦立碣。明代三品以上立神道碑。)。此外还有一种墓表,无论死者入仕与否都可以树立。墓表也是立在神道上的,所以又称为神道表。墓表一般没有铭(韵语)。墓志铭(墓志)也是纪载死者生前事迹的,前有志,后有铭。它一般是两块方石,一底一盖,底刻志铭,盖刻标题(某朝某官某人墓志),安葬时埋在墓圹里,据说是防备陵谷变迁,以便后人辨认的,所以后来又称为埋铭、圹铭、圹志等。9.杂记类包括除传状、碑志以外的一切记叙文。有刻石的;有不刻石的。刻石的如柳宗元的永州韦使君新堂记;不刻石的如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杂记文的特点是叙事,但唐宋古文家的杂记往往是叙中夹论;像苏辙的快哉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则是议论多於记事。10.箴铭类是用於规戒的文章,大多是用来戒勉自己的。刘禹锡的陋室铭属於这一类。11.颂赞类是用於颂赞的文章,一般是对别人的歌颂和赞扬。韩愈的子产不毁乡校颂属於这一类。12.辞赋类近似於长诗,可以抒情,可以咏物。本书第十二单元将有专文讨论。13.哀祭类包括哀辞和祭文。二者都是哀吊死者的文章,但祭文则是设祭时拿来宣读的。诔,就内容来说,是在碑志与哀辞之间的。文心雕龙诔碑篇说:大夫之材,临丧能诔。诔者,累也;累其德行,旌之不朽也。由此看来,诔就很像碑志,只是不刻石罢了。颜延年作陶徵士诔,就是叙述陶渊明的德行的。后来诔和哀辞没有多大的差别。以上十三类有些类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楚的。就名称来看,有的是同名而异实:序跋的序和赠序的序完全不同;座右铭的铭和墓志铭的铭也完全不同。就内容来看,有些作品可能跨类。例如贾谊的论积贮疏虽属奏议类,但通篇是发议论,很像一篇论说文;韩愈的送孟东野序虽属赠序类,但通篇是说理,也很像一篇论说文。扬雄的解嘲,萧统文选把它归入设论类,古文辞类篹则归入辞赋类,因为就内容说应该属论辨,就形式说则应该属辞赋。韩愈的进学解是仿照解嘲的体裁的,古文辞类篹也把它归入辞赋类。我们不能机械地看待古人这种分类,因为这种分类还是不够科学的。同时,我们也不宜完全抹杀这种分类,因为这种分类还是有一些客观根据的。下面我们再从用韵的角度来看文体。辞赋、颂赞、箴铭、碑志、哀祭,这五类一般都是有韵的文章,我们把它叫做韵文。但是,有完全的韵文,有不完全的韵文。个别的也有完全不用韵的。五类用韵的情况又各有不同,所以必须分别加以讨论。1.辞赋类是完全的韵文,从头到尾都是有韵的(注:赋的前头如有序,序文当然不用韵。)。所以古人往往把诗赋并称。班固两都赋序说:赋者,古诗之流也,文选也把赋与诗放在一起(赋在诗前),可见一向认为赋是接近诗的。姚鼐在古文辞类篹序目中说:辞赋固当有韵,然古人亦有无韵者。这话不合事实。枚乘七发不完全用韵,正因为它不是纯粹的赋体。扬雄解嘲,韩愈进学解等,基本上是用韵的,只不过稍有变通罢了。2.颂赞类也是完全的韵文。虽然有些颂赞也容许有序(散文),如柳宗元的伊尹五就桀赞,但是这种颂赞仍属韵文,因为韵语是全篇的主体。一般颂赞是没有序的,从头到尾都用韵,如韩愈的子产不毁乡校颂。另有一种赞与颂赞的赞不同,那只是几句结论性的话,通常是四字一句,如文心雕龙每篇后面的赞。但是,这种赞也是从头到尾用韵的。3.箴铭类也是完全的韵文。刘禹锡陋室铭一开头就有韵,而且是以名、灵、馨、青、丁、经、形、亭一韵到底。只有最后一句是不入韵的。4.碑志类的情况稍有不同。封禅的刻文还是自首至尾用韵的。但是,纪功的刻文就不一定完全用韵,特别是唐代以后,碑文往往是序长於铭,也就是散文部分长於韵文部分。如韩愈的平淮西碑有大半篇幅是序。墓碑和墓志铭的韵文部分更少(注:这是就唐以后的情况说的。文选载有任昉所作的一篇墓志,与此恰恰相反,那是一篇完全的韵文。)。一般情况是叙述占了大部分的篇幅,略等於一篇行状,最后才是几句铭。试举欧阳修徂徕石先生墓志铭为例。全文千馀字,最后只有七十八个字的铭:徂徕之岩岩,与子之德兮,鲁人之所瞻。汶水之汤汤,与子之道兮,逾远而弥长。道之难行兮,孔孟亦云遑遑。一世之屯兮,万世之光。曰:吾不有命兮,安在夫桓魋与臧仓(注:桓魋(tu),春秋时宋国的司马,曾欲杀孔子。臧仓,鲁平公嬖臣,曾阻止鲁君见孟子。)?自古圣贤皆然兮,噫子虽毁其何伤?墓志铭的铭也有不用韵的,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但那是很少的例外。5.哀祭类是接近辞赋类的。古文辞类篹把贾谊的吊屈原赋归入哀祭类,文选认为吊屈原赋是吊文,把它和祭文平列。祭文一般是完全的韵文,所以和辞赋是同一性质的(从语言角度看)。韩愈祭柳子厚文,除开头几句外,完全用韵。李翱祭韩侍郎文则自首至尾全部用韵。祭文中长距离押韵,而且句子长短参差,这是宋人的一种风气。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可以作为代表。祭文中也有完全不押韵的,这种情况极为少见。韩愈祭十二郎文便是一例。祭文与哀辞(或诔)都可能有序。但是唐以后的祭文就不再有序;相反地,唐以后的哀辞一般都有长序。因此,哀辞在形式上近似碑志。除了以上五类之外,别的文体也可能用韵。比如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就体裁说,是完全可以不用韵的,但其中却有韵语: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其中违和归押韵,夷和知押韵(也可以认为四字一起押韵,算是支微通押)。此外,杂记中也经常可以见到一些押韵的情况。试看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中的一段:始命芟其芜,行其涂。积之丘如,蠲之浏如。既焚既酾,奇势迭出。清浊辨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纡馀。怪石森然,周於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其中芜和涂押韵,丘和浏押韵(虚字前韵),出(尺类切,读chu)和位押韵,舒、馀和隅押韵,仆和怒押韵。又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一段: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倾。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其中霏和开押韵(不完全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