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文之我见.doc_第1页
经济论文之我见.doc_第2页
经济论文之我见.doc_第3页
经济论文之我见.doc_第4页
经济论文之我见.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论文之我见城市经济0902王新意20092221340摘要:经济论文是现代经济研究中不可获缺的步骤,本文从经济论文的起源、发展、写作方法及相关的研究方法几方面入手,简要地介绍了关于经济论文的相关事项。关键词:起源 发展 写作 研究方法目录: 一、起源 二、发展 三、论文写作 (一)类型与方向 (二)特点 (三)素材收集 (四)论文的结构框架 四、经济论文研究方法一、起源众所周知,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经济论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进行的理论概括与总结。随着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一些经济现象与问题随之出现,一些富于洞察力的人就开始了早期的经济研究,为了让他们的研究的经济结论为世人所接受,经济论文的产生就成为现实中的必然了。-古今中外,都不乏这样的先驱人物。古老的中国文明虽重农抑商,但也不乏一些流传千古的商业巨擘,被后人喻为商业鼻祖的陶朱公范蠡,师从孔子的儒商端木子贡,大秦巨商吕不韦等等;当然也留下一些不朽的经商巨著,战国时期的考工记商君书管子富国策,汉代的盐铁贵粟论,明代的天工开物便民图纂等等。作为西方文明起源的古希腊,古代经济则发达得多,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论与论理论等等。这些著述,我们可以看作是早期的经济论文,虽不如现代论文这么规整,但却反映了早期人们对经济现象的研究,对后世的经济学家研究现实的经济现象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二、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论文在经济研究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尤其是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全球风险犹如一副多米诺骨牌牵一发而动全身。回眸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经济论文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经济领域的每一个角落。1969年首届诺贝尔经济奖得主,拉格纳弗里希,一生发表了多篇经济论文,包括经济理论中的消费问题(1926)、测量边际效用的新方法(1932)、论解决经济学中出现的混合差和微分方程的技术问题(1935)、一般经济理论的年度评述:指数问题(1936)、动态经济学的传播和推动问题(1936)、银行活动中的反周期管理方法(1936)、两个经济变量的图示分析(1937)和经济周期理论要素的一般分析(1947)等等。2010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彼得戴蒙德,也就他研究的经济课题发表了多篇经济论文,其中有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国家债务、与米尔利斯合作发表的最优税制与公共生产:(I)生产效率、(II)税收规则等等。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经济研究不再是个人的事,更需要集体合作。通过经济论文的发表,经济学家可以共享彼此的研究成果,触类旁通,是自己在相关经济领域的研究更上一层楼。三、论文写作经济论文写作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写好一篇经济论文要进行素材搜集,数据的统计、整理与分析,论文大纲与结构的构思,研究方法的选择等等。(一)类型与方向经济论文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报刊、会议论文,这是指发表在报刊杂志上或学术会议上宣读的学术论文,其目的是将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公诸于世,百家争鸣,开拓创新,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与创新性。第二类是学位论文,是指在高等学校学习或在职学习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为取得相应学位,在老师指导下,将其研究成果撰写而成的书面文件。具体而言,按研究方向不同,经济论文又可细分为理论创立型论文、理论检验论文、理论应用论文、文献评估论文、政策评估或政策策划论文、历史解释论文、历史评估论文、预测论文等。(二)特点作为学术论文的分支,经济论文拥有如下特点:一、独创性。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创新始终是文明前进的根本源泉与源动力,无独有偶,经济论文亦是如此;一味的循规蹈矩、没有丝毫开拓性的经济论文不过是人云亦云的废话而已,没有丝毫的参考价值和应用价值。何为创新,即言他人所未言、拓展他人所已言、推倒前人之定论、独树一帜且有所建树。二、科学性。科学研究是严谨的,经济论文的写作亦是严谨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不全面则发言不具有说服力。就经济论文而言,其科学性表现在论点的客观、正确,论据的充分、可靠,论证的严谨、有力。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撰写专业经济论文的学者不得不谨慎。三、理论性。一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经济论文也不是样本文章,每一个学者的文章都应有其独特的理论色彩,当然一定的理论深度也是不可或缺的。经济论文的理论性主要是指层次的条理性、论述的系统性、思维的逻辑性、结论的可信性、国际上要求经济论文具有高度的理论性,恪守实事求是的底线,用理论性的经济语言来表述个人的研究成果。四、学术性。经济论文应具有学术性,或者是专业性。作为经济领域的专门性文章,经济论文中应涉及专有的经济术语、独有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已被广泛证实的经济理论等等。(三)素材收集一篇成功的经济论文,需要引据大量的一手素材与二手素材。所谓一手素材,也即直接资料,是论文的作者通过亲自实践观察所收集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二手资料,或者称为间接资料,是论文的作者通过文献资料等途径获得的由他人总结的资料。亲身搜集一手资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坚韧不拔的耐心与毅力。为了搜集史料,开阔眼界,司马迁从二十岁开始,就游历祖国各地。他到过浙江会稽,看了传说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到过长沙,在汨罗江边凭吊爱国诗人屈原;他到过曲阜,考察孔子讲学的遗址;他到过汉高祖的故乡,听取沛县父老讲述刘邦起兵的情况这种游览和考察,使司马迁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又从民间语言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给司马迁的写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以后,司马迁当了汉武帝的侍从官,又跟随皇帝巡行各地,还奉命到巴、蜀、昆明一带视察。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承父亲的职务,做了太史令,他阅读和搜集的史料就更多了。由此可见,为完成史记司马迁几乎走遍了大半个大汉王朝的领土。成功不是偶然,上帝总是眷顾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正如牛顿所言,“我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才看得更远”。马克思为完成资本论,历时40年,钻研和摘录过的书籍多达1500种,引用的议会报告、官方文件和报刊更是浩如烟海,举不胜举。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的完成也是查阅了大量的史书典籍,仅小说旧闻钞就是从90余种、1500多卷书中抄录而来的。作为大学生,我们查阅文献的途径有很多,包括:学术期刊中查找相关论文;查阅有关研讨会论文和交流会论文;利用目录索引和摘要进行查找;从关键的书和论文后的参考文献目录中,查找相关文献;查找以往毕业学生的论文;在图书馆中查找;向指导教师或相关领域有关经验的人询问;参加有关的学术研究会,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并获取文献;用互联网资源查阅文献等等。当然,最快捷的方式当属互联网。全球知名的经济领域网站包括金融经济学网站(/)、国民经济研究局()、神奇经济数据库(/)等等,报刊有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泰晤士报(Times)、时代周刊(Time)等等。国内知名的则包括第一财经网()、21世纪经济报道等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人的推荐仅作参考而已。(四)论文的结构框架1.开题报告对于一篇完整的经济论文而言,经济论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论文的开题报告需要回答三个问题,即研究什么、为何研究以及如何研究。只有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预测出这一课题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开题报告是经济论文的雏形,表现出论文撰写选题的意义、作者具有研究的基础、作者具有研究的技能,并提出选题完成的计划保证。开题报告的基本结构是封面、目录、正文、参考文献与附录;其中,正文又由前言、研究内容、研究基础、研究计划与结言构成。开题报告的选题应严谨,其一般原则为继承性、前沿性、科学性与可行性。同时,我们在选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结合学习与工作实践,选择与实际有密切联系的理论问题或实务问题进行研究;题目有新意,内容有创新;选题范围不可过大涉及面过大则不宜深入;研究内容要避免完全重复别人的工作;最好结合自己的专业与专长选题。对于选题的来源,则可以是多方面了,一般而言可划归为以下三类,一是从理论中提出研究问题,二是从实践中提出研究问题,三是从文献中提出研究问题。总之,选择的课题应具有操作上的可行性与实际中的必要性。2.提纲结构论文提纲,也即论文的逻辑结构,是作者在对自己的见解加以提炼、确立观点的基础上完成的。编写论文提纲的过程,就是对整个论文进行构思和设计的过程;经过论文提纲的编写,有助于论文的合理布局。编写论文提纲有很多优势,例如,明确论文的层次和重点,条理清晰,突出重点;检查资料是否完备,有备无患;使论文写作有程序,有据可循;使论文研究工作持续,长期进行;看出研究思路的发展,供别人和后人探索。经济论文的结构,是在提出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基础上统筹安排的。它应该包含四方面的信息,即研究的是什么问题,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论文的题目、摘要和前言);怎样研究这个问题(论文的研究与论证方法);有什么发现(论文的结论);该发现有何意义。具体言之,论文的结构应包括前置部分、论文正文部分、后尾部分。进一步细分,则前置部分又包括封面、审题、指导记录、成绩评定、诚信声明书、目录和摘要;论文的正文部分,包括前言或绪论、论证、结论和建议;后尾部分,则包括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四、经济论文研究方法现代西方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划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相应的研究方法则分为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所谓实证方法,就是通过对经济现实和客观描述的分析,回答的是经济现象“是什么”的问题。它的特征是在作出与经济行为有关的拟定前提下,通过求证来检验假设,亦即对经济运行判断,分析与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经济后果。实证分析或实证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具有客观性,他提出用于解释经济现象的理论是否正确,可以用经济过程的事实进行验证。实证阶段可分为三大阶段,一、观察事实和现象,收集数据和证据;二、发展一种理论,或者建立一种模型;三、用实际数据来检验理论上的预言模型的真实性。实证分析要运用一系列的分析工具,诸如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逻辑演绎与经验归纳、经济模型以及理性人的假定等等。所谓规范分析,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探讨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的理论和政策。它所力求说明的是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或者说,它回答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而不做出那种选择。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伦理和道德观念不同,对同一个经济现象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意见和价值判断;因此,规范方法具有不确定性。规范分析对经济运行所指的方向是积极的,对未来经济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规范分析的方法具有其必然性,具体而言则是文化经济建设的需要、制度建设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为本”的时代需要。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各有利弊,实证分析对经济现象的解释更有说服力,使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更加系统化,逻辑推理过程直观精确,能够得出客观规律;但忽略了价值判断,没有人本主义思想,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经济的影响,甚至于不考虑其运行结果是否可取。而规范分析则能弥补实证分析的这些漏洞,因而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讲,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非完全对立的。除了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外,经济学还有许多其他的研究方法,在这里只作简要介绍。比较方法,用来确定认识对象之间相异点和相同点的逻辑思维方法;分类方法,根据经济事物的相同点或相异点将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从而认识经济事物共同本质的思维方法;归纳法,从个别事物中概括出一般原理、从特殊到普遍、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活动;演绎法,从一般到特殊和个别,是根据一类事物都具有的一般属性、关系和本质来推断其中的个别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关系和本质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法;分析方法,就是或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或把复杂的事物食物分解为简单要素、或把历史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