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塑盒气调保鲜包装机的设计.DOC_第1页
硬塑盒气调保鲜包装机的设计.DOC_第2页
硬塑盒气调保鲜包装机的设计.DOC_第3页
硬塑盒气调保鲜包装机的设计.DOC_第4页
硬塑盒气调保鲜包装机的设计.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硬塑盒气调保鲜包装机的设计摘要文中论述一种自主开发的硬塑盒气调保鲜包装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深入分析其主要技术性能和设计要点。 食品气调保鲜包装亦称为气体置换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简称MAP),要求采用混合保鲜气体,对包装内的空气进行置换,改变包装内食品的保存环境,达到抑制细菌和微生物的生长繁衍,或减缓新鲜果蔬的新陈代谢速度,从而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及货架保存期。与冷冻食品及真空包装加高温杀菌食品相比较,理想的食品气调保鲜包装能更有效保特产品的营养成分,提高食品的保鲜质量,保证其原汁原味原貌。 食品气调保鲜包装较常用的材料为塑料,有软袋装和成型盒两种,其中以硬塑盒的形式最为理想,如图1所示。配以封合膜的硬塑成型盒包装,具有一定的刚性,不但能方便实现气调,而且能整齐堆叠,其保护性、工艺性和美观性是无可置疑的。因此,笔者重点对硬塑盒气调保鲜包装设备深入研究,为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设计开发了自动包装机。1设备设计原理及其总体结构 1.1设计原理 传统的盒装气调包装机为人工辅助机型,一般设计为双工位,分别为取放盒位和封切位。模板往复运动于两工位间,需要人工把包装成品取出模板、然后把待封合硬塑盒放入,生产效率较低,取决于工人操作的熟练程度。而且,传统机型均采用无压差气体置换技术,也就是在充入保鲜气体前,并没有排除干净盒内固有空气,包装后的食品内部不可避免存在残留空气,影响保鲜效果。 有鉴于此,设计新型设备,首先要实现过程自动化,其次要保证包装食品不存在残留空气。实际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难题是:如何使待包装盒自动进入模板并置于密封室中,然后在实现气体置换和封合分切后,又能自动脱出模板,并且这一过程必须连续循环进行。这一切决定了机器的工作机构应具备机械手的功能,因此其结构需要有针对性的作特别设计。 为此,经深入研究,按笔者的设计构思,本设备应自动完成如下包装工序:待包装盒输送进入工作位覆合上膜、密封工作室气体置换热封分切工作室开启包装成品送出。 由于执行动作较多,重要循环性强,采用气动形式较易实现自动控制。气压驱动可使各个执行机构动作灵活协调,并方便调整。 图2所示是机结构示意及工作原理。由图2a可见,本机工作位设计采用活动室式结构,设备的关键装置为气调封合室,由上室座1和下室座14共同组成。其中上室座固定不动,下室座可由气缸驱动(图中无标示)作升降运动,向上升可与上室座压合形成一个密封工作室,以便抽真空和实现气体置换。 上室座1内安装有压板2,压板平面布置有若干热封头5和切刀6,由弹簧4压紧,热封头内藏电热丝,由温控仪控制表面温度。通过气缸3可驱动压板并带动热封头和切刀作下压冲切运动。下室座14内装配有承托模11,承托模内配合托板12,气缸13可带动托板12升降。托降上升到顶刚好与承托模相平,方便导入待包装盒;托模下降则可使待包装盒依靠重力进入承托模。 气调封合室右边布置有进盒输送带10,运动方向由外向内,采用平顶链结构,链面与下降状态的下室座面相平。输送带10右侧安装推送气缸9,可通过推板把进入的待包装盒向左推送至承托模上。气调封合室左边布置有出盒输送带15,用于卸出完成包装的成品。 具体的包装工序如图2所示,分析如下。a.盒送进定位。如图2a所示,已装填物料的硬塑盒由输送带10送进,到端部被挡板定位,同时触发接近开关,发出一个定位信号;b.盒推送至下室座。如图2b所示,接受定位信号后,气缸9动作,通过推板把盒向左平推入下室座,置于托板面上;推板向右撤回,托板12受气缸13带动下降,盒依靠重力落入承托模内;c.气调封合室密封。如图2c所示,下室座14由气缸驱动(图中无标示)上升,与上室座压合形成一个密封工作室,使硬塑盒及其覆合上膜置于密封室内。密封室接通真空管路,把室内空气抽除,经抽气后的室内真空度一般可达到-0.0970-0.0987Mpa,创造一个洁净的环境。其后,按一定配比混合的保鲜气体充入室内,由上膜与硬塑盒的两侧接合缝隙进入并充满盒内空间。最后,气缸3驱动压板2下行,同时带动热封头5和切刀6动作,热封头首先接触上膜,通过弹簧4施压,使上膜与硬塑盒接触面热融封合;当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切刀到达盒面,实现冲切薄膜动作;d.气调封合室开启、盒出模。如图2b所示,下室座降落,已封合并分切上膜的成型盒随座下降。其后,气缸13动作,驱动托板12上升,把包装盒顶升并脱出承托模;气缸9动作,通过推板把新送进并定位的待包装盒向左平推入下室座,而成品盒则被待包装盒推出下室座,并被输送带15卸出。与此同时,封合上膜在卷膜机构的驱动下步进一段行程,步进长度与硬塑盒长度相适应。如上所述,可实现整个包装工序的自动循环。1.2总体结构硬塑盒气调保鲜包装机的总体示意如图3所示。整机主要由各个机械执行机构和装置以及气体混合系统、气控系统、电控系统等组成。进盒输送带8和出盒送带1如图3所示,其长度可按具体需求设计更换。推送气缸(图中无标示)安装在电控柜9下,设计有一个调整手轮,可方便调整其左右位置,从而调整推板的起点和终点位置,使推送盒定位准确。上室座5由四根支柱支撑在机座4上,下室座及其驱动气缸藏于机座4内,下室座上升可与上室座压合密封成一个气调封合室;卷膜机构2、退纸辊7和导辊3安装在支架6上,卷膜机构由独立微电机驱动,间歇回转,收卷边料的同时牵引薄膜。这样的设计,令整机结构紧凑、外观简洁。2气体混合及气控系统2.1气体混合系统保鲜气体一般由24种气体按比例混合,常用气体为CO2、O2、N2及少量特种气体。CO2具有抑制大多数需氧腐败细菌和霉菌生长繁殖的作用,是保护气体中的主要抑菌剂;O2具有抑制大多数压氧腐败细菌生长繁殖,保持食品鲜度的作用,可用于维持包装鲜肉色泽和新鲜果蔬需氧呼吸;N2是惰性气体,与食品不起作用,作为填充气体,与CO2、O2及特种气体组成混合保鲜气体。不同的食品果蔬,保鲜气体的成分及比例也不同,需经过试验,找出理想的气体成分配比数据,才能取得最佳的保鲜包装效果。本机的气体混合系统为外置式装置,混合原理如图4所示。图4采用A、B、C 3种保鲜气体混合,分别由电磁阀控制输入混合罐,通过调控勇气时间及检测气瓶内压力可确定气体配比,最终形成混合保鲜气体,由气管连接到包装机的下室座,以备待用。2.2气控系统图5所示为气路原理图。压缩气源b置于机外,给系统提供稳定的气压,通过电磁阀d1驱动推送盒气缸QG1作推进和后退动作;通过电磁阀d2驱动托板气缸QG2作升降动作,实现盒入模和脱模;通过电磁阀d3驱动气缸QG3使下室座作升降运动,实现与上室座的压合密封和分离;通过电磁阀d4驱动封切气缸QG4作下压运动,实现热融封合和分切薄膜的动作。QG1、QG2、QG3分别装配有2个电磁感应信号,通过PLC及其电路控制,从而使机构实现准确定位和循环动作。真空管路连接上室座,由一个旋片式真空泵c实现密封室的抽真空,d6为放气阀,用于取消室内真空。本机真空系统内置于主机中,尽量缩短真空泵到真空室的连接管路,提高抽气效率。混合气罐q充满保鲜气体,通过电磁阀d5与下室座连通,由程序控制电磁阀d5的通断完成充气工序。本包装机的电控设计采用PLC编程控制,自动完成由进盒到卸出成品的一系列包装动作,自动循环。3主要参数的确定硬塑盒气调保鲜包装的过程控制,与室式真空充气包装机相似,实际上是一连串工序按顺序调控而实现的,其效率受到各工序时间的影响,其单位时间工作循环计算公式为:T60/(t1+t2+t3+t4+t5+t6)(1)式中:T为工作循环(1/min);t1为推送盒时间(s);t2为盒入模和室座压合时间(s);t3为真空时间;t4为充气时间(s);t5为热封时间(s),一般取12s;t6为室座分离和盒出模时间(s)。推送盒时间t1受气缸速度和推送行程影响,推送行程为固定值,通过调整节流阀可改变气缸速度,使推送运动迅速而平稳,以450mm行程为例,本机实际设定为11.5s。t2和t6,同样受气缸速度和运动行程影响,其中运动行程取决于硬塑盒深度,可根据实际设计确定。本机设计适于深度小于50mm的硬塑盒包装,因此压合行程设计为60mm,t2和t6设定约1s。热封时间t5与包装材料有关,而且应配合不同的热封温度来选择,应根据不同的包装材料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