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组成.ppt_第1页
高速公路组成.ppt_第2页
高速公路组成.ppt_第3页
高速公路组成.ppt_第4页
高速公路组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高速公路设计基础知识 高速公路是全封闭 全立交 控制出入口 设有中央分隔带及多种安全 管理 服务设施 专供机动车高速行驶的公路 高速公路包括中央分隔带 行车道 超车车道 路肩 匝道 收费站 紧急停车带 标志标线及服务设施等组成部分 一 高速公路的组成 中央分隔带 2m 防撞护栏 超车道 硬路肩 3m 土路肩 0 75m 隔离栅栏 排水沟 高速公路组成 一 左侧路缘带 0 75m 高速公路组成 二 隧道 隧道灯光 高速公路组成 三 互通立交 桥梁 互通立交桥 分离式立交桥 标志 标线 匝道 出口 高速公路组成 四 高速公路组成 五 紧急停车带 办公区 服务区 减速区 沥青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 收费棚 收费广场 高速公路组成 六 二 高速公路标志 标线 1 高速公路标志 高速公路入口标志 地点 方向标志 高速公路编号标志 地点距离标志 下一出口预告标志 出口编号标志 出口预告标志 出口提示标志 高速公路出口提示标志设置示例 高速公路起点标志 高速公路终点预告 交通信息标志 里程牌和百米牌 etc标志 全程监控标志 紧急电话标志 报警电话或路政电话的标志 收费站标志 服务区预告标志 服务区地点距离标志 爬坡车道标志 旅游符号 2 高速公路标线 标线的设置形式 颜色以及功能含义 三 高速公路设计 基本要素 直线 圆曲线 缓和曲线 超高 加宽 一 直线 二 圆曲线 三 缓和曲线 四 平曲线最小长度 五 超高与加宽 上级上页下页 1 高速公路平面线形设计 高速公路设计原则 满足技术标准 安全 美观 直线优缺点 优点 直线距离短 方向明确 视野宽广 节省行车时间 降低道路造价缺点 宜引起驾驶员疲劳麻痹 或容易超速 目测出现误差 增加夜间眩光危险 景色单调 线形呆板 灵活性差 对于高速公路的线形 宜尽量避免采用长直线 甚至倾向于全部设在曲线上 一 直线 1 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 以m计 以不小于行车速度 以km h计 的6倍为宜 2 反问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 以m计 以不小于行车速度 以km h计 的2倍为宜 在高速公路平面定线中 大半径的圆曲线是首选要素 圆曲线优缺点 优点 柔和的几何线形 较好地适应地形 匀顺圆滑的线形 灵活变换方向 自然地诱导视线 景色多样有趣 缺点 会增长距离 受力比较复杂 会增加轮胎的磨损和路面的破坏 应尽量选用较大的半径 以改善车辆在曲线上的行驶条件 二 圆曲线 确定方法 根据汽车行驶横向稳定性 滑移 倾覆 而定 并以滑移稳定控制 缓和曲线的作用 曲率的逐渐变化 便于驾驶与路线顺杨 以构成最佳的线形 离心加速度的逐渐变化 使汽车不致产生侧向滑移 作为行车道横坡变化的过渡段 以减少行车震荡 三 缓和曲线 四 平曲线最小长度 五 超高与加宽 一 纵坡度 二 坡长限制 三 合成坡度 四 竖曲线 2 高速公路纵断面设计 一 纵坡度 路线纵坡度包括最大纵坡度和最小纵坡度之间的各种坡度最大纵坡度 高速公路控制设计的一项重要指标 直接影响到路线的长度 使用品质 行车安全 运输成本和工程造价 最大纵坡度确定方法 最大纵坡依汽车的动力特性 自然条件及工程运营经济的分析加以确定 高速公路最大纵坡确定方法 按照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规定取用 3 最小纵坡度为满足排水要求 应采用不小于0 3 的最小纵坡 二 坡长限制 不同纵坡连接的坡长限制换算 例 v 100km h 纵坡5 坡长250m 后接纵坡4 坡长300m 问总坡长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 设计限制500m 已占250 5004 设计限制700m 可设坡长 700 1 250 500 350m因 300m 350m 符合设计要求 三 合成坡度 定义 在设有超高的平曲线坡段上 由路线纵坡与曲线超高横坡所组成的斜向坡度 计算公式 确定方法 根据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确定设计车速为 120km h 100km h合成坡度小于10 设计车速为 80km h 60km h合成坡度小于10 5 四 竖曲线 定义 为减缓汽车行驶在纵坡变坡处所产生的冲击 以及保证行车视距 必须插入的纵向曲线1 竖曲线要素计算2 凸形竖曲线半径限值3 凹形竖曲线半径限值4 竖曲线最小长度 3 高速公路横断面设计 一 横断面的基本组成 高速公路横断面特点 一般设置中央分隔带 除分离式路面外 规定最低车速 且设置紧急停车带 在双向每幅行车道的两边都须设置宽为0 5m的路缘带 在中央分照带两侧和两边路肩上 一般需设置安全护拦 路基两边都必须设置防止进人的防护栅或其它隔断设施 为路基施工提供依据 4 高速公路收费广场设计 收费站是指为收取通行车辆规定的通行费用而设置的设施 通常由收费广场 收费车道 收费岛 收费亭 地下铁道 收费遮篷 收费监控楼和其他一些收费设施构成 收费站办公楼 收费站服务区 第一节收费广场对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影响 收费广场的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是描述收费道路交通特征的重要指标 是进行收费广场规划 设计 收费系统运营与管理的科学依据 一收费广场的通行能力概念 道路通行能力是在现行通常的道路条件 交通条件和管制条件下 在一知周期中 人和车辆能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某一点均匀路段的最大小时流量 1 收费广场的通行能力2 服务时间3 通行能力的作用 收费站严重堵车现象 二 影响收费广场通行能力的因素收费广场通行能力高意味着该广场的服务水平也相应高 影响实际通行能力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收费制式2 收费方式3 通行费支付方式4 需处理钱币的多少5 收费员的经验6 车辆类型7 驾驶员对收费设施的熟悉程度8 车辆分布9 拥挤状况10 收费广场的天气11 收费广场的物理尺寸12 有无自动栏杆 三 提高收费站通行能力的有效方法在一些已经建成的收费站 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长 服务时间与服务水平已越来越不能满足要求 而传统的方法是扩建收费站 增加收费车道数量 即横向拓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