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动机原理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 )A、进气过程 B、排气过程 C、进排气过程 D、气门开启时期2、发动机的换气损失是指( )A、进气损失 B、排气损失 C、进排气损失 D、机械损失3、提高压缩比使汽油机的爆震倾向加大,为此,可采取( )的措施。A、减小喷油提前角 B、减小点火提前角 C、加大喷油提前角 D、加大点火提前角4、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中存在气门叠开现象的原因是( )A、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早开 B、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早开C、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晚关 D、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晚关5、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A、定容加热循环 B、等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多变加热循环6、为了评价发动机进、排气过程中所消耗的有用功,引入的参数是 ( )A、泵气损失 B、传热损失 C、流动损失 D、机械损失7、汽油的辛烷值反映其( )。A、着火性能 B、抗爆性能 C、安全性能 D、点火性能8、评价柴油自燃性的指标是( )。A、十六烷值 B、粘度 C、馏程 D、凝点9、发动机的外特性属于()。A、负荷特性 B、速度特性 C、调整特性 D、万有特性10、发动机的工况变化取决于工作机械的( )。A、运转情况 B、功率 C、速度 D、扭矩11、下列四种燃烧室面容比最大的是 ( )。A、开式燃烧室 B、半开式燃烧室 C、涡流室燃烧室 D、预燃室燃烧室12、充气效率用于评价发动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它的物理意义是反映( )A、机械效率 B、流动效率 C、换气效率 D、容积效率13、柱塞式喷油泵的速度特性是( )A、油泵喷油量随转速升高而增加 B、油泵喷油量随转速升高而减少C、油泵喷油量随负荷加大而增加 D、油泵喷油量随负荷加大而减少14、为了衡量发动机工作的平稳性,用( )作为速燃期的重要评价指标。*A、温度升高率 B、压力升高率 C、最高温度 D、最大压力15、为了利用气流的运动惯性,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以后,才关闭气门。从上止点到气门完全关闭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A、排气提前角 B、进气提前角 C、排气迟闭角 D、进气迟闭角16、在发动机超临界排气阶段,排气流动速度是( )的。A、低于音速 B、等于音速 C、高于音速 D、亚音速17、进气温度控制系统主要用来降低的排放物是( )。A、CO和HC B、HC和NOX C、CO和NOX D、排气微粒18、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对理论空燃比进行反馈控制的是( )。 A、空气流量传感器 B、压力调节器 C、电源电压 D、氧传感器19、下列措施中,不能够消除汽油机爆震的是( )。A、增大点火提前角 B、推迟点火提前角 C、加强冷却 D、选用高牌号的润滑油20、为了增加流通面积,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前,就开启气门。从气门开始打开到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A、排气提前角 B、进气提前角 C、排气迟闭角 D、进气迟闭角21、在发动机强制排气阶段,排气流动速度是( )的。A、低于音速 B、等于音速 C、高于音速 D、和音速无关22、早燃发生在火花塞点火( )出现。A、之后 B、同时 C、之前 D、不规则时23、汽油机用功率混合比的混合气工作时,燃烧速度最快,功率也最大。功率混合比是指混合气的过量空气系数为( )A、0.75 0.85 B、0.85 0.95 C、0.95 1.05 D、1.05 1.152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D )A、比容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做功,温度T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传热。B、压力P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做功,温度T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传热。C、压力P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做功,熵s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传热。D、比容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做功,熵s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传热。25、汽油机的燃烧方式属于( )。A同时爆炸燃烧 B预混合燃烧 C扩散燃烧 D固相燃烧26、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设燃烧是加热过程,其原因是( )。A、温度不变 B、工质不变 C、压力不变 D、容积不变27、关于汽油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缩比增大以后,可以选用标号低些的汽油B改用高标号的汽油后,发动机点火提前角可以适当增大C汽车从平原驶入高原后,必须换高标号的汽油D在炎热的夏天,应选用饱和蒸汽压较高的汽油28、从发动机是能量转换装置角度,( C )也是发动机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评价参数。A、燃烧损失 B、传热损失 C、换气损失 D、机械损失29、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C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又吸热又放热30、汽油机爆震燃烧的根本原因是远端混合气( )A、被过热表面点燃 B、因温度过高自燃 C、受火焰传播燃烧 D、由已燃气体点燃31、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 )。A、绝热过程 B、吸热过程 C、放热过程 D、多变过程32、轻柴油的标号常用( )表示 。 A十六烷值 B辛烷值 C凝点 D闪点33、柴油的十六烷值反映其( )A、着火性能 B、抗爆性能 C、安全性能 D、点火性能34、车用柴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 )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压加热循环 D、卡诺循环35、一般说来,提高汽油机的压缩比,要相应提高所使用汽油的( )A、热值 B、点火能量 C、辛烷值 D、馏程、36、汽油机出现表面点火的原因中包括( )A、压力过高 B、水垢过多 C、浓度过高 D、积炭过多37、提高汽油机的压缩比,要相应提高所使用汽油的( )A、热值 B、点火能量 C、辛烷值 D、馏程38、极其细小油滴群的燃烧,可以看作是( C )A、预混燃烧 B、扩散燃烧 C、喷雾燃烧 D、混合燃烧39、颗粒粗大的油滴的燃烧,应该看作是( B )A、预混燃烧 B、扩散燃烧 C、喷雾燃烧 D、混合燃烧40、以下燃料中,已经作为汽车燃料得到实际使用的是( )。A、二甲醚 B、乙醇 C、氢气 D、水煤浆41、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 )。A、绝热过程 B、吸热过程 C、放热过程 D、多变过程42、下列汽油机燃烧室中,属于分层给气燃烧室的是( )。A、多球形燃烧室 B、火球高压缩比燃烧室C、浴盆形燃烧室 D、德士古燃烧系统TCCS燃烧室43、从改善各缸混合气分配的均匀性考虑,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宜采用( )。A、单点喷射 B、同时喷射 C、分组喷射 D、顺序喷射44、柴油的十六烷值反映其( )。A、着火性能 B、抗爆震性能 C、安全性能 D、点火性能45、以下燃料中,还不能看作为汽车燃料,尚未得到实际使用的是( )。A、石油气 B、乙醇 C、氢气 D、天然气46、20号柴油适用的最低温度是( )。A、20 B、15 C、20 D、1547、按运行工况特点分类,汽车发动机的工况属于( )A、点工况型 B、线工况型 C、面工况型 D、体工况型48、发动机的外特性曲线有( )A、4条 B、3条 C、2条 D、1条49、对于汽油,化学当量的空燃比A / F为( )。A、15.7 B、14.1 C、14.7 D、13.9 50、小型车用柴油机一般装有( )调速器。A、两速 B、全速 C、定速 D、综合51、万有特性图中,最内层的区域是( )。A、功率最高区域 B、油耗最小区域 C、转矩最大区域 D、转速最小区域52、球形油膜燃烧室属于柴油机( )燃烧室。A、涡流式 B、预燃室 C、间接喷射式 D、直接喷射式53、柴油机的燃烧方式包括( )。A、层流火焰传播 B、紊流火焰传播 C、扩散燃烧 D、不规则燃烧54、1公斤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称为燃料的( )。A、放热率 B、高热值 C、低热值 D、热值55、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56、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A、定容加热循环 B、定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多变加热循环57、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又吸热又放热58、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 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59、使用柱塞式喷油泵的柴油机出现不正常喷射的各种原因中包括( )A、高压油管过细 B、油管壁面过厚 C、喷油压力过高 D、喷油数量过多60、柴油机间接喷射式燃烧室类型中包括下面列出的( )A、半开式燃烧室 B、开式燃烧室 C、统一室燃烧室 D、预燃室燃烧室61、使用柱塞式喷油泵的柴油机发生“飞车”的根本原因是( )A、油泵喷油量随转速升高而增加 B、油泵喷油量随转速升高而减少C、油泵喷油量随负荷加大而增加 D、油泵喷油量随负荷加大而减少62、非增压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缸内压力最低出现在( )。A、膨胀结束 B、排气终了 C、压缩初期 D、进气中期63、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A、有效热效率 B、混合热效率 C、指示热效率 D、实际热效率64、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A、定容过程 B、加热过程 C、定压过程 D、绝热过程65、自然吸气柴油机的压缩比范围为( )。A、8 16 B、10 18 C、12 20 D、14 2266、柴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中,存在燃料燃烧、燃料( )、燃料与空气之间的扩散同步进行现象。A、燃烧 B、凝结 C、蒸发 D、混合67、喷油速率在喷射初期(即滞燃期内)应( )。A、较大 B、 较小 C、不变 D、视情况而定68、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加热循环。A、定容 B、定压 C、混合 D、多变69、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是 ( )A、温度传播过程 B、压力传播过程 C、热量传播过程 D、火焰传播过程70、汽油机的燃烧过程人为地分为( )A、5个阶段 B、4个阶段 C、3个阶段 D、2个阶段71、汽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中,燃料( )、燃料蒸汽与空气之间的扩散同步进行。A、喷射 B、雾化 C、蒸发 D、混合72、为了衡量发动机工作的平稳性,用( )作为速燃期的重要评价指标。*A、温度升高率 B、压力升高率 C、最高温度 D、最大压力73、下列四个时期对柴油机压力升高率有明显影响的是( )。A、滞燃期 B、速燃期 C、缓燃期 D、后燃期74、汽油机爆震燃烧的根本原因是远端混合气( )。A、自燃 B、被火花塞点燃 C、火焰传播不到 D、被压缩75、下面列出的( )属于汽油机的燃烧特点。A、空气过量 B、有时缺氧 C、扩散燃烧 D、混合气不均匀76、汽油机的火焰速度是( )。A、燃烧速度 B、火焰锋面移动速度 C、扩散速度 D、气流运动速度77、汽油机的不规则燃烧包括( )。A、爆燃 B、早燃 C、自燃 D、燃烧的循环变动78、汽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 )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压加热循环 D、卡诺循环79、汽油机常用的压缩比在( )范围内。A、4 7 B、7 11 C、11 15 D、15 2280、下面列出的( )属于柴油机燃烧特点。A、缺氧 B、空气过量 C、扩散燃烧 D、混合气预先形成81、下列四种燃烧室对喷射系统要求最高的是( B )。A、开式燃烧室 B、半开式燃烧室 C、涡流室燃烧室 D、预燃室燃烧室82、单位时间内燃烧的混合气数量是汽油机的( )A、火焰速度 B、点火速度 C、燃烧速度 D、运动速度83、通常认为,低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加热循环。A、定容 B、定压 C、混合 D、多变84、万有特性是把发动机的性能参数看作是工况参数的( )函数。A、一元 B、二元 C、三元 D、四元85、在发动机试验装置中,( )是发动机试验台架的基本设备。A、发动机 B、试验台 C、测功机 D、测量系统8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原因是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又吸热又放热87、评价速燃期的重要指标中有( )。A、温度升高率 B、最大压力出现时刻 C、最高温度 D、压力升高时刻88、传统柴油机的喷油时刻与供油时刻( )。A、同步B、提前 C、滞后D、没有联系89、柴油机的供油始点用( )表示。A、喷油提前角 B、供油提前角 C、雾化提前角 D、着火提前角90、柴油机的理想喷油规律是( )。A、均匀喷油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D、先快后慢再快91、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92、发动机的工况变化取决于其所带动的工作机械的( )A、运转情况 B、功率情况 C、速度情况 D、传动情况93、柴油机混合气的着火方式为( )。A高温单阶段着火 B低温多阶段着火 C混合着火 D明显着火94、按运行工况特点分类,汽车拖拉机发动机的工况属于()。A、点工况型B、线工况型 C、面工况型D、体工况型95、汽车发动机的工况变化范围在转速、功率坐标图上是( )A、一个点 B、一条直线 C、一条曲线 D、一个平面96、多变过程可以用 表示,当 时,该热力过程为( )。A定压过程 B定温过程 C定容过程 D定熵过程97、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 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98、若一个热力系统和外界之间只有热量和机械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该系统称为( )。A开口系统 B闭口系统 C绝热系统 D孤立系统99、汽油机热平衡中,转化为有效功的热量约占总热量的( )。A25%30% B20%25% C30%35% D30%40%100、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系统称之为( ). 绝热系统 . 闭口系统 . 开口系统 . 孤立系统101、与外界即无质量也无热量交换的系统称之为( ). 绝热系统 . 闭口系统 . 开口系统 . 孤立系统102、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工质在受热作功过程中,( )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热量、作功和内能 . 热量、作功和机械能. 热量、机械能和内能 . 机械能、作功和内能103、关于定容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加入系统的热量全部转换为系统对外界做的功。. 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内能。. 系统的比容与绝对温度之比为常数。D. 加入工质的热量全部转变为工质的内能。104、过程进行中,系统的多变指数n1,这个过程称为( ). 定容过程 . 定温过程 . 定压过程 . 绝热过程105、关于卡诺循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卡诺循环是不可逆循环。. 卡诺循环的热效率永远小于1。. 在温度平衡的系统中,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为0。D. 工作在两个恒温热源之间的循环,以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为最高。106、内燃机的三种理想循环,在加热量与压缩比相同情况下,定容加热循环的热效率tv、定压加热循环的热效率tp和混合加热循环的热效率tm的关系是( )。. tptmtv . tp tvtm . tm tp tv D. tv tmtp107、发动机负荷一定,当转速增加时,则 ( )。A. 机械效率下降 B.平均机械损失压力下降C.指示功率增加 D.平均指示压力增加108、汽车选配内燃机时,如果后备功率大,那么汽车在运行时(A)。 . 动力性好,使用经济性差 . 动力性好,使用经济性也好 . 动力性差,经济性差 D.动力性差,经济性好109、当发动机转速不变,负荷增大时( A ) 。A.汽油机过量空气系数基本不变,柴油机减小B.汽油机过量空气系数减小,柴油机基本不变C.汽油机过量空气系数基本不变,柴油机增加 D.汽油机过量空气系数减小,柴油机增加110、同等结构情况下,汽油机和柴油机标定工况相比最高燃烧压力Pz和排气温度T是( )。 A. Pz柴油机大于汽油机,T柴油机大于汽油机 B. Pz柴油机大于汽油机,T柴油机小于汽油机 C. Pz柴油机小于汽油机,T柴油机小于汽油机 D. Pz柴油机小于汽油机,T柴油机大于汽油机111、汽油机燃烧过程的补燃期是在膨胀过程中远离上止点放热,若补燃期过长会造成( )。 A.燃油消耗率下降 B.排温过低 C.散热量减少 D.发动机过热112、关于汽油发动机负荷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A.汽油机负荷不变,经济性指标随转速变化的关系称为负荷特性B.负荷50左右时,耗油率曲线位置最低C.随负荷的增加,充气效率下降 D.大负荷时,会造成燃烧不完全,使热效率下降2、自由排气阶段排出的废气量约占整个废气排出的 。 . 30%40% . 60%70% .80%90% .40%50%二、填空题1、对液态燃料,其混合气形成过程包括两个基本阶段: 和 。2、喷油器有孔式喷油器和 _喷油器两类。3、燃油的雾化是指燃油喷入_ _后被粉碎分散为细小液滴的过程。4、化油器式汽油机在节气门关闭时,进气管真空度很高,此时喉管的真空度_。5、评价发动机换气过程的指标主要是 _ 和 。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复杂的_过程。7、一个实际循环中,工质对活塞所做的有用功称为_。8、P-V图上曲线所包围的面积表示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所做的有用功,该图称为_。9、四冲程发动机的四个冲程为:进气冲程、_、作功冲程、排气冲程。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由进气、压缩、燃烧、_、和排气五个过程组成。10、汽油和柴油的牌号分别根据 和 来确定。11、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方式可以分为 和 两种。12、在汽油机上调节负荷是通过改变节气门开度来调节进入气缸_的多少。负荷调节方式是_调节。13、汽油机的点火提前角是指从发出电火花到_ _间的曲轴转角。14、柴油机负荷调节是通过改变_而进入气缸的空气量基本不变。15、发动机的速度特性是指发动机_ _不变,其性能指标随转速变化的关系。16、汽油机节气门部分开启时所测得的速度特性称_ _。17、柴油机内不均匀的混合气是在高温、高压下多点_ 着火燃烧的。18、燃烧放热规律三要素是_ _、燃烧放热规律曲线形状和燃烧持续时间。19、油束特性可以用 、 和 三个参数来描述。20、在化油器式的汽油机中,起动后若不及时打开阻风门,则发动机可能因混合气_ _而熄火 。21、对化油器式汽油机,当节气门开度一定,转速升高,喉管及进气管真空度均_ _。22、汽油机燃烧室基本要求是 、 、 和 合理组织燃烧过程。23、柴油机负荷调节方式是通过改变进入气缸的燃油质量来控制混合气的浓度,这种负荷调节方式称为 _ _ 。24、进气损失与排气损失之和称为 。排气损失包括 _ _和_ 。25、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时期中,_的改变对充气效率的影响最大。26、升功率用来衡量发动机_ _利用的程度。27、同样排量的两种汽油机,其功率大小可能并不相同,说明强化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量指标是 _ 。28、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_ ,并吸入新鲜充量的过程。29、压缩比是发动机热效率的重要因素。但高压缩比会给汽油机增加 的趋势。30、汽车的代用燃料主要有 、 、 和氢气等。31、同样排量的两种汽油机,在转速相同时,其功率大小可能并不相同,说明容积利用程度不同,衡量发动机单位气缸容积所发出有效功的指标是 _ 。32、一般将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分作自由排气、强制排气、 _、进气和气门叠开五个阶段。将进、排气门开关角度以及相对上、下止点的位置画出所得到的图称为_ 。33、具有相同标定功率的两种柴油机,如果其质量不同,说明材料利用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量指标是 _ 。34、发动机的负荷特性是指发动机_ _不变,其性能指标随负荷变化的关系。35、对于缸外形成混合气的汽油机,其负荷调节方式是通过改变节气门开度大小来控制进入气缸内的混合气数量,这种负荷调节方式称为 _ 。36、表示汽油抗爆性的指标是_。37、根据汽油机燃烧过程中气缸压力变化的特点,可以将汽油机燃烧过程分为 、 和 三个阶段。38、发动机转速增加时,应该相应地_点火提前角。39、发动机稳定工作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 与 _相等 。40、大气压力降低时,化油器式汽油机气缸充量减少,其动力性、经济性有所下降,而爆燃倾向有所_ _。41、油束的几何特性可用三个参数描述,即油束射程、最大宽度和 。42、柴油机不可能形成均匀的混合气,所以必须在过量空气系数_的条件下工作。43、在化油器式的汽油机中,常用的起动装置为_。44、车用发动机的工况特点是转速和_都在宽广的范围内独立变化。45、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方式可以分为 和 两种。46、为了避免出现不正常喷射现象,应尽可能地_高压油管的长度。47、喷油泵的速度特性是油量控制机构位置固定, _随喷油泵转速变化的关系。喷油泵速度特性的校正有正校正和_ _两种。48、柴油机燃烧室基本要求是 、 、 和组织适当气流运动。49、柴油机燃烧过程包括 、速燃期、 和 。50、汽油机负荷减小时,气缸内的温度、压力降低,爆燃倾向_。51、汽油机混合气形成的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化油器式,另一类是_ _。52、柴油机燃烧过程是否完善,取决于 、 和燃烧室三者的合理配合。53、现代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的基本控制量是循环供油量和_ _。54、柴油机喷射过程是指从喷油泵开始供油直至喷油器_ _的过程,分为喷射延迟、_、喷射结束三个阶段。柴油机应在上止点_开始喷油。55、喷油泵的主要作用是定时、_地经高压油管向各缸的喷油器周期性地供给高压燃油。56、测功机的作用是 。57、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工况)可以用其发出的功率和_ 来表示。58、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表现为:爆震燃烧和 。59、一般将燃烧放热始点、 、 称为柴油机合理燃烧的放热规律三要素。60、汽油机的不规则燃烧包括 循环波动 、 各缸之间的燃烧差异 和燃烧室壁面淬熄。61、汽油机的速度特性是指发动机 不变,其性能指标随转速变化的关系。62、汽油机、低速柴油机和高速柴油机的实际循环过程分别可以简化为 、 、 和 等理论循环过程。63、对燃烧过程的要求有 、燃烧及时和 。64、柴油机的不正常喷射现象主要有 、滴油、断续喷射、不规则喷射、隔次喷射和 。三、名词解释1、充气效率2、着火延迟3、喷油提前角4、指示热效率5、压缩比6、喷油延迟7、残余废气系数8、配气相位9、燃油消耗率10、发动机工况11、平均有效压力12、喷油泵的速度特性13、燃烧速度14、有效燃料消耗率15、着火方式 16、升功率17、有效扭矩18、空燃比19、平均指示压力20、示功图21、调整特性22、喷油规律23、负荷特性24、柴油机滞燃期25、气门重叠26、发动机特性27、着火方式28、可变技术29、过量空气系数30、火焰速度31、供油提前角32、滞燃期33、速度特性34、缓燃期四、判断题1、只要两台发动机的转矩储备系数和最大功率时转速相同,则它们克服阻力的潜力也相同。 2、开式燃烧室中混合气的形成主要是靠强烈的空气运动。 3、柴油机缸内的不均匀混合气是在高温、高压下多点自燃着火燃烧的。 4、凡是能使燃烧室温度和压力升高以及促使积炭等炽热点形成的一切因素,都能使表面点火倾向加大。 5、柴油是挥发性好而又易自燃的燃料。 6、国产汽油是以辛烷值来标号的。 7、从排气门打开到气缸压力接近排气管压力的这个时期,称为强制排气阶段。 8、比质量是指发动机的干质量与所给出的标定功率之比。 9、发动机的外特性代表其最高的动力性能。 10、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定时中,排气提前角对充气效率的影响最大。 11、孔式喷油器主要用于分隔式燃烧室。 12、升功率是指发动机的标定功率与其质量之比。 13、两极式调速器不仅在最高和最低转速时起调速作用,在中间转速也起调速作用。 14、在超临界排气期间,排出的废气量由缸内和排气管内的压力差来决定。 15、由于柴油机没有节气门,所以柴油机没有外特性。 16、柴油是以其凝点来标号的。 17、发动机进气终了的温度Ta低于进气状态温度Ts 。 18、汽油机在怠速工作时,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都变差。 19、催化裂化汽油的抗爆性能好,常用作高级汽油。 20、电控单点汽油喷射系统汽油机中,单个喷油器装在节气门后方的进气管内。 21、充气效率总是小于1的。 22、万有特性图中,最内层的区域是最经济区域。 23、汽油机着火不受混合气浓度的影响,只要点火能量足够高,就能保证着火。 24、火花塞电极的间隙与点火能量没有关系。 25、分层给气燃烧主要是为了解决汽油机经济性和排气污染问题。 26、排气终了时,排气管内废气压力高,说明残余废气密度大,残余废气系数上升。 27、柴油机一般用压力升高率代表发动机工作粗暴的程度。 28、在柴油机中,燃料成分在燃烧室空间的分布是均匀的。 29、车用发动机常以12h 功率作为标定功率的。 30、为了控制压力升高率,应增加着火延迟期内准备好的可燃混合气的量。 31、只有当发动机转矩大于工作机械转矩时,两者才能在一定转速下稳定工作。 32、由于车用发动机的功率和转速独立地在很大范围内变化,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湖南省邵阳市崀山培英学校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 巫山小三峡景点导览
-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
- 乳房浆细胞炎诊疗要点解析
- 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
- 围手术期抗凝药物使用管理
- 券商运营方案汇报
- 女性成长课件讲解
- 行政搬迁亮点工作报告
- 生物装片移动技术解析
- GB/T 3618-2006铝及铝合金花纹板
- GB/T 26255-2022燃气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的钢塑转换管件
- GB 31645-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胶原蛋白肽
- 某工业区供水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防山体滑坡应急预案
- 江苏省社会组织网上办事系统-操作手册
- DB37-T 3079-2017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 2023版江西省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址医疗机构名单(1744家)
- 模具保养记录表
- 各种隔离标识
- 钢质防火门窗项目商业计划书范文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