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学重点内容.doc_第1页
植物保护学重点内容.doc_第2页
植物保护学重点内容.doc_第3页
植物保护学重点内容.doc_第4页
植物保护学重点内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昆虫的典型特征:6足4翅3部分(头部、胸部、腹部)1对触角1对复眼03个单眼2、循环系统的特点:(1)开放式循环系统(2)血液兼具淋巴液的特点和功能又称血淋巴(3)没有运输氧气的功能,大量失血,不会直接危及生命3、生态因子:环境中对某一特定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分布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特点:综合性、不等性、不可替代性、补偿性、限制性、阶段性4、 气候因子:温度、湿度、光、风雨5、 温度对昆虫的影响:生长发育、性成熟、生殖力、寿命6、 降水对昆虫的影响:提高空气湿度、影响土壤含水量、是一些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条件、降雪可以提高土温可以直接杀死昆虫影响昆虫的活动7、 同翅目:渐变态,触角刚毛状或现状,口器刺吸式。食性和危害:同翅目昆虫的均为植食性,许多种类是经济植物的重要害虫(1)直接吸食植物汁液,造成植物萎蔫,枯死,影响植物生长(2)传播植物病毒病,已知的传毒昆虫80%属于同翅目,其中蚜虫,叶蝉,飞虱最为重要(3)由于唾液中含有刺激性物质,常造成植物畸形生长和虫瘿(4)产卵为害蝉,飞虱等有产卵器的昆虫,以产卵切开植物纸条叶片,产卵在植物组织内,可造成枝条枯死8、 广腰亚目:胸腹部广接不收缩成腰状,后翅至少有三个翅室产卵器锯状成管状;植食性9、 细腰亚目:胸腹部连接处收缩成细腰状,后翅至多只有两个翅室,腰部末节腹板纵裂产卵器着生出高腹末有一段距离,足转节多为两节。10、 植物病害的分类:(1)按病原分类:传染性病害:非传染性病害 (2)按植物受害部位分类:点发性(局部性)可分为根部病害、茎部病害、叶部病害、花部病害、果实病害;点发性(全株型)如维管束病害等 (3)按寄主种类分类 可分为大田作物病害、果树病害、蔬菜病害、林木病害、观赏植物病害等 (4)植物病害的防治和传播方式分类可分为气传病害、土传病害、种传病害、虫传病害等11、 垂直抗性:植物品种对病原生物的某个或极少数个生理小种具有很强的抗性,而对其他生理小种无抗性,为寡基因控制抗病性特点:(1)高抗免疫(2)由单基因或寡基因控制(3)不稳定不持久(4)抗性遗传表现为质量遗传水平抗性:植物品种对病原物所有生理小种都有较强的抗性,常为多基因控制。抗病性特点:(1)中抗免疫(2)有多基因控制(3)稳定持久(4)抗性遗传表现为数量遗传12、 单年流行病害特点:(1)病原物繁殖率高,繁殖量大(2)传播迅速,距离远,为气流、雨水传播(3)再侵染次数多(4)潜育期短(5)病原物多侵染地上部分,属于局部侵染(6)病害发生发展受环境影响大积年流行病害特点:(1)病原物繁殖率低,繁殖量低(2)传播慢,距离短,为种子、土壤传播(3)再侵染次数少(4)潜育期长(5)病原物多侵染地下部分,属于系统侵染(6)病毒发生发展受环境影响小13、 真菌病害的特点:(1)真菌病害的主要病状有坏死、腐烂、萎蔫和少数为畸形(2)病症有:霉层,粉状物,小颗粒,小黑点,疱状突起等(3)侵入途径有直接侵入、伤口、自然孔口14、 细菌性病害的特点:(1)受害组织表面常为水渍状或油渍状(2)在潮湿条件下,病部有黄褐或乳白色,胶黏,似水珠状的菌脓(3)腐烂型病害患部往往有恶臭味,植物菌原体病害的症状主要有变色和畸形,包括病株黄花、矮化或矮缩,枝叶丛生,叶片变小,花变叶等(4)侵入途径有自然孔口,伤口。15、 非侵染型病害:由非生物因子引起的,比如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因素而引起的植物病害。特点:(1)植物个体间相互不传染(2)只有病状,没有病征(3)田间大面积,同时发生(4)病株表现症状的部位有一定规律性(5)发病与环境条件相关,改变环境后,通常植物是可恢复的。16、 传染性病害:由生物因子引起的病害特点:(1)可在植物个体间相互传播(2)有病状,又有病症(3)田间发病时间不一致,有先有后,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并由中心病株向外扩展(4)发病与环境条件不十分密切,改变环境条件,植株也不能恢复。17、 病害综合治理的基本要求和原则(1) 综合治理:由农业生产全局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观点出发,因地因时制宜,协调应用各种防治措施,使病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2)综合治理总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3)综合治理的要求(4)原则: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对一种或多种病虫害经行综合治理;防治时要有主有次,根据当地特点,合理利用综合防治措施,取得最大防效;经济有效保护环境,趋利避害,减少污染减少副作用。18、 农业防治按其防治作用大体可分为:(1)直接杀灭病虫(2)切断食物链(3)抗害和耐害作用(4)避害作用(5)诱集作用(6)恶化病虫害的生活环境(7)创造天敌繁衍的生态条件19、 生物防治的局限性:(1)作用较慢,在有害生物大发生后常无法控制(2)生物防治受气候和地域生态环境的限制,防治效果不稳定(3)目前可用于大批量生产使用的有益生物种类还太少,通过生物防治达到有效控制的有害生物数量有限(4)生物防治通常只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一定的危害水平,对于一向防治要求高的有害生物较难实施种群综合治理。20、 应用天敌制剂治虫时应注意的问题:(1)天敌作用的专化性(2)一般只防治发生量小至中等的害虫(3)繁殖过程中要经常复壮(4)紫外线强烈天气不要喷微生物制剂(5)生物农药不要贮藏过久(6)与适量农药混用21、 化学防治特点:优点:使用方法简便,效率高,见效快,可以用于各种有害生物的防治,特别是有害生物大发生时,能及时控制危害;缺点:产生抗药性;杀伤天敌,破坏生态;残留污染环境22、 合理使用农药:(1)合理选用农药种类和制剂,以害虫种类,农药杀虫普为依据,达到安全经济高效无残留无公害(2)根据害虫发生特点适时用药,一般在虫幼小时,或在其生活史中最薄弱的环节施药(3)合理混用农药:不同杀虫或杀菌机制的农药混用;长效与速效农药混用。但要注意,一般不要与碱性或强酸性药物混用,以免破坏农药;混用后会发生沉淀,分层,絮结,破坏乳化剂及混用后加重药害,增加毒性的也不能混用(4)尽量保护天敌(5)避免对植物药害(6)安全用药,避免人畜中毒(7)克服和延缓抗药性(8)注意药剂防治与其他防治措施的配合(9)提高使用杀菌剂的技术水平(10)注意药剂的混合和连用问题23、 物理防治常见防治方法:(1)人工机械防治;汰除,外科手术处理治疗枝干病害,粘虫环,树干涂白(2)温控法;热力处理(3)电磁波、射线处理:利用各种辐射进行有害生物防治的物理防治技术,包括直接杀灭和辐射不育(4)开温和降温杀虫(晴天闷棚开温杀虫,冬季通风降温杀蓟马)(5)阻隔法:根据有害生物的侵染和扩散行为,设置物理障碍,组织有害生物的危害或扩散的措施。设置防虫网等障碍隔虫(6)诱杀法:利用动物的趋性,配合一定的屋里装置,化学毒剂或人工处理来防治。人工捕杀,利用色板,灯光,糖醋液等食饵诱杀,潜所诱杀。蔬菜病虫害24、 十字花科霜霉病 低温高湿(单年流行病害)代表作物:大白菜 人称“龙头拐”症状:(1)十字花科作物整个生育期都有可能发生霜霉病,以晚秋和早春时的蔬菜发育较普遍 (2)主要危害叶片,其次为害茎,花梗和种荚等 (3)叶片被害时,初期在叶正面产生淡绿色的病斑。病斑逐渐扩大,色泽由淡绿转为黄色至黄褐色,并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在叶片背面的病斑点则出现白色霉层。发病条件:(1)气候条件:温度在1620C;雨量:多雨高湿或雾大露重 (2)栽培条件:连作田块,土中菌量多,发病发生早而重。基肥不足,追肥不及时,植株生长不良,抗病力下降,发病重 (3)品种抗病性:不同品种间抗性差异显著,但目前尚未发现免疫的品种;一般来讲,抗病毒病的品种同时也抗霜霉病,反之亦然。霜霉病的生态防治:P155防治方法:(1)利用抗病品种:选择既抗病毒病也抗霜霉病的品种(2) 合理轮作:十字花科蔬菜种植要施行2年以上轮作,最好是水旱轮作。(3) 加强水肥管理: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收货后清除田园,进行秋季深翻。(4) 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及时喷药以控制病害蔓延。 防治适期发病初期;施药方法苗期可喷雾,后期喷粉、烟熏;农药种类甲霜灵、甲霜灵锰锌、克露、易保25、 灰霉病 低温高湿病部表面长有灰色霉层,从叶尖、叶源开始发病,成“V”型、病斑茎部出现从分叉处容易发生,形成菌核。借气流传播;有水滴存在下,分生孢子萌发从寄生伤口,衰弱或死亡组织入侵,分生孢子抗旱力强;喜湿。发病因素:(1)温湿度:日光温室内低温(28C,RH80%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择抗虫,抗病毒的品种(2)物理防治:可在菜田覆盖银灰色塑料薄膜,以驱避蚜虫。采用防虫网(3)生物防治:保护天敌,用食蚜瘿蚊;喷洒蚜螨敌(4)化学防治:喷洒吡虫啉。40、 黄曲条跳甲 鞘翅目 成虫取食叶片出现密集的椭圆小孔,被害叶片老而带苦味;幼虫在土中为害根部,咬食主根或支根的皮层,形成不规则条状疤痕,可咬断须根,使幼苗地上部分萎蔫而死。萝卜被害表面蛀成许多黑斑,变黑腐烂。发生规律:成虫善于跳跃高温能飞翔,群集性,趋嫩性,世代重叠发生不整齐,有趋光性对黑光灯敏感成虫寿命长,产卵期可延续1个月以上,春秋两集发生严重,秋季重于春季,湿度高的菜田重于湿度低的菜田。成虫产卵喜潮湿土壤,含水量低的,极少产卵。温度对黄曲条跳甲的发育速度、耐饥能力有很大影响,其耐饥能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偏嗜十字花科蔬菜。防治方法:当菜苗被害率达1020%,平均百株有虫12头,为防治适期(1)农业防治:避免十字花科蔬菜特别是青菜类连作,收获后立即进行耕翻晒垄(2)物理防治:铺设地膜避免成虫把卵产在根上(3)化学防治:连作青菜在耕翻播种时喷洒辛硫磷()41、 梨锈病 又称赤星病症状:叶片受害,起初为叶正面发生橙黄色,有光泽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的病斑,病斑中部橙黄色,边缘淡黄色,最外面有一层黄绿色的晕,表面密生橙黄色针头大的小粒点。病斑组织逐渐变肥厚,叶片正面微凹陷,背面隆起,在隆起部位长出灰黄色的多条毛状物,后先端破裂,散出黄褐色粉末。病斑以后逐渐变黑,发病因素:(1)梨锈病的发生轻重与梨园周围1.53.5公里范围内的桧柏等转主寄主数量关系密切(2)病害的流行与否受气象因子的影响。病菌一般只侵染幼嫩组织,当梨树萌发,幼叶出展时,若天气多雨,是温度适宜冬孢子萌芽田间就会有大量担孢子释放,发病必定严重。消灭转主寄主和及时喷药保护:(1) 铲除转主寄主(2)药剂防治(3)抗病品种的选用(4)5公里范围内,应砍除少量桧柏等植物石硫合剂,在梨树萌发期至展业后25天内进行。42、 桃缩叶病 低温高湿症状:桃缩叶病只要危害叶片,幼叶刚抽出就表现卷曲状,色发红,展叶后皱缩程度加剧,叶面凹凸不平,受侵害部位的叶肉增厚变脆,程红褐色。新梢受害呈灰褐色,节间缩短,果实变畸形。发生规律:低温多雨和潮湿的天气延续时间长,即延长了侵染时期,因而发病重,一般早熟品种较中,迟熟品种发病重。防治方法:发生在桃抽梢展叶期,只要在桃芽膨大露红时,喷洒1次较高浓度的药剂,铲除树上的越冬病菌。(1) 农业防治:摘除病梢,加强管理。对发病树应加强管理,追施肥料,使树势得到恢复,增强抗性。(2) 化学防治:喷洒波尔多液。43、 葡萄黑痘病 症状:出现红褐色小斑点,周围有一褪绿晕圈,后逐渐扩大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间部位稍凹陷,灰白色,边缘暗紫色。后期常自病斑中间呈星状开裂穿孔。 鸟眼状病斑。发生规律:寄主组织中存活35年,萌芽展叶时,遇雨水随风雨传播防治方法:防止关键时期是展叶后到果实着色前(1)抗病品种的利用(2)清除病毒(3)加强栽培管理(4)喷药保护:波尔多液(5)培育无病苗木44、 梨轮纹病 真菌性病害症状:枝干上通常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深褐色病斑,首先表现为以皮孔为中心,水渍状褐色圆形斑点,后病斑逐渐扩大呈深褐色,并表现明显的同心轮纹,病果很快腐烂。发生规律:枝干病斑中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器是最主要的侵染源。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造成枝干、果实和叶片的侵染。病斑形成的第二年开始的23年是形成分生孢子,有潜伏侵染的特性。防治方法:(1)培育选用无病苗木(2)加强栽培管理对丰产后或衰弱的果园增施肥料,特别是有机肥控制树体的挂果量,防止出现大小年现象旱季及时灌水(3)消灭菌源(4)病部治疗(5)生长期喷药保护(应从落花后定期用)(6)贮藏期烂果控制(7)其他实行果实套袋避免以杨树等树木作防风林选用抗病品种45、 杨树腐烂病 又称烂皮病 真菌性病害 苹果腐烂病有酒糟味。危害树龄10年以上的结果树;也危害幼树或苗木,主干和大枝受害显著重于小枝干腐型:发生在主干、大枝及树干分叉处枯梢型:小枝发病;迅速枯死,武鸣县溃疡症状发病因素:借风雨、昆虫传播,自伤口或死组织部位侵入,雨后大量散放,靠风力传播(1)冻害:周期性冻害(2)栽培管理,果园栽培管理粗放,果树营养不良是腐烂病流行另一个重要因素(3)寄主愈伤能力防止防止:(1)加强栽培管理(2)防冻(3)清洁果园(4)病斑治疗,刮树皮,并集中烧毁(5)药剂铲除,喷药,涂抹杀菌剂,及时清除生长弱的树木及重病株,修下的树枝要清理运走。46、 凤蝶分布与危害:幼虫食取幼芽及叶片,苗木和幼树的叶片常被吃光,影响生长于结果,使树枝干弯曲变形,观赏价值下降。发生规律:代数因地而异,有世代重叠现象。各地均以蛹在叶背,枝干及其他隐蔽场所越冬。3龄前幼虫在叶片上很想鸟粪,幼虫受惊后则伸出Y形臭腺,放出芳香气,天地有黄金小蜂和广大腿小蜂。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可人工捕杀幼虫和蛹化学防治:幼虫3龄前可喷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47、 梨小食心虫以老熟幼虫主要在树体上翘皮裂缝中结茧越冬,在树干基部接近土面处也有幼虫越冬。一二代成虫主要产卵在桃树新梢上,每幼虫为害苹果和梨果是位主。梨小食心虫有转移寄主的习性。防治方法:(1)建立新果园时,尽可能避免桃、杏、李、樱桃、梨、苹果等果树混载。摘折梢,清残修剪;果实套袋。(2)刮翘树皮(3)物理防治:采用黑光灯诱杀(4)化学防治:卵孵化盛期喷洒菊酯类农药等。48、 桃蛀螟 鳞翅目 又称蛀心虫 发生规律:(1)主要以成熟幼虫在被害僵果,树皮裂缝、乱石缝隙、板栗种苞等处越冬,小部分以蛹越冬。(2)成虫有趋光性,对黑光灯趋性强,对糖醋液有趋性。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桃李不要混种(2)掌握第一、第二代成虫产卵高峰期喷药,可选喷敌敌畏。49、 刺蛾 鳞翅目 又称洋辣子主侧枝处以及枝干的粗皮上结茧越冬,低龄幼虫群集为害,暴露,活动性小。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投入天敌保护笼中,剪除虫茧,集中烧毁。摘除虫叶,消灭幼虫,注意切勿使虫体接触皮肤。(2)生物防治:用苏云金杆菌生物农药防治刺蛾幼虫(3)物理防治:利用刺蛾较强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4)化学防治掌握防止适期,在3龄前。喷敌敌畏乳油。50、 天幕毛虫 鳞翅目发生规律:(1)白天潜居天幕上,夜间出来取食为害,天幕附近的叶片食尽后,在移至他处另张天幕(2)幼虫多在暖和的晴天活动取食(3)幼虫期约6周,易暴食成灾(4)近老熟时开始分散活动危害,会假死(5)老熟后,结茧化蛹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剪除卵块,幼虫发生期,捕杀幼虫。当其幼虫分散后,利用其假死性,摇树振落(2)保护天敌(3)灯光诱杀(4)化学防治:3龄前用80%敌敌畏乳油51、 天牛 自己看表52、 月季黑斑病 高温高湿症状:病菌侵害叶片、嫩梢和花梗。叶片初发病时,正面出现紫褐色至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病斑,病斑边缘呈放射状。发生规律:多雨、多雾和台风,雨后闷热,通风透光不良的环境,弱株和老株,发病均较为严重,老叶较抗病,新叶易感病。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随时清扫落叶,减少侵染源。加强管理,最好用滴灌(2)化学防治:发病期间喷洒百菌清。53、 桃一点叶蝉以成虫或若虫栖息于叶背,吮吸汁液危害,使叶片呈现白色小斑点,阎崇实整片叶苍白,导致早起落叶。发生规律:一是3月间越冬成虫迁入期;二是5月中下旬第1代若虫孵化盛期;三是7月中下旬果实采收以后的第2代若虫成虫盛发期。防治方法:早春桃叶展开时或若虫盛孵期喷吡虫啉、叶蝉散、敌杀死、敌敌畏等(1)农业防治:院内通风透光,冬季清除杂草、落叶、消灭越冬场所(2)物理防治:成虫期利用黑光灯、白炽灯或双色灯进行诱杀(3)喷敌敌畏等54、 温室白粉虱 同翅目 刺吸式口器,传播病毒病发生规律:(1)一年发生10多代,是带重叠,同一时期可见各种虫态(2)成虫忌白色,对黄色,绿色有趋性,趋光性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为主:加强检疫,注意培育“无虫苗”(2)物理防治:对黄色有强烈趋性,可在植株上插上黄色木板或塑料板并在板上涂黏油。在温室、大棚的门窗或通风口,悬挂白色或银白色的塑料条,可趋避成虫侵入(3)生物防治:田间天敌的控制力强,种类多,如丽蚜小蜂(3)化学防治:喷洒敌敌畏熏蒸成虫。55、 潜叶蝇类:幼虫潜在植物叶内取食,使寄主的叶肉组织内形成白色弯曲的线状虫道,破坏叶绿素,造成叶片枯黄脱落。发生规律:发生于夏秋,虫道蛇形较细,不穿过中脉,虫粪呈黑色条纹,叶反面无,只有正面有,吸食汁液和产卵导致叶面形成大量灰白色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