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电气化专业考试卷(总答案).doc_第1页
第二轮电气化专业考试卷(总答案).doc_第2页
第二轮电气化专业考试卷(总答案).doc_第3页
第二轮电气化专业考试卷(总答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沂车务段电气化铁路安全知识考试卷(答案)车站: 姓名: 职名: 考试时间:2010年3月 日题号一二三四成绩制卷监考阅卷得分孟溪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电气化铁路主要指(电力机车)牵引的铁路。2、牵引供电系统主要包括牵引变电所、接触网和(继电保护)装置三大部分。3、接触网由接触悬挂、(支持定位)装置、支柱和基础等几部分组成。4、牵引供电系统的回路顺序:牵引变电所馈电线接触网电力机车(钢轨)回流线接地网等组成闭合回路。5、将两个牵引变电所之间分成两个供电分区称为供电臂,每个供电臂只从一端的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的方式称为(单边供电)。6、我国电气化铁路上接触网带有(25)KV的高压电。7、为满足供电方面的需要,接触网要有电分段,为满足机械方面的需要就要把接触网分为若干一定长度的相互独立的分段,这种独立的分段称为(锚段)。8、在电气化铁路的道岔上方,有两支汇交接触线,用限制管连接固定的装置称为(线岔)。保证电力机车受电弓安全平滑地由一条接触线过渡到另一条接触线,达到转换线路的目的。9、隔离开关的作用是(通断)接触网中各分段供电部分间的电路,装设在车站两端绝缘锚段关节处,车站的货物装卸线上,机车整备线上以及其它需要进行电分段和电分相的地方。10、进行隔离开关开闭作业,必须两人在场,(一人操作一人监护)。11、电气化区段各站要将供电段提供的“(接触网电分段示意图)”制作成揭示板,放置在车站值班员(信号员)前的工作台上,以便于作业过程中的确认核对12、在电气化区段,接触网的各导线及其相连部件,通常均带有高压电,因此禁止直接或间接通过任何物件(如导线、水流、棒条)与上述设备(接触)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接触网带电部分距机场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少于( B )mm.A、300 B、350 C、4002、机动车和蓄力车通过电气化铁路平交道口时,货物装载高度从地面算起,不得超过(B )。A m B m C 5m3、新建的电气化铁路在接触网接电(B )天前,铁路局要把日期书面通知铁路内外有关单位。A 10 B 15 C 20 4、发现有人触电后呼吸、心跳尚存,但神志昏迷,应将病人( A ),保持周围空气流通,注意保暖,做好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的准备工作,并立即通知医疗部门或用担架送病人去医院抢救。A、仰卧 B、侧卧C、俯卧5、当接触网断线及其部件损坏或在接触网上挂有线头、绳索等物件,不准与其接触。在接触网检修人员到达以前,将该处加以防护,任何人员都应距已断导线接地处所( )m以外。A 5 B 10 C 15 3、发现接触网断线或接触网上挂有断线头时,应立即通知接触网工区或( C ),派人前来处理。 A 值班调度员 B 列车调度员 C 电力调度员4、常见的触电事故包括(ABCD )。 A 人体直接接触带电体;B 人体接触发生故障的电气设备;C 与带电体的距离过小;D 跨步电压触电。6、在接触网下作业时,从业人员必须与其保持( B )的安全距离。 A 1m B 2m C 3m7、用水浇灭距离接触网带电部分不足( C )的燃着物时,接触网必须停电。 A 2m B 3m C 4m8、电气化铁路区段各单位必须组织所属有关职工认真学习电气安全规则,并按规定对有关职工( B )进行考试。 A 每半年 B 每年 C 每两年9、接触网最大驰度距钢轨顶面高度不超过( C )mm.A、6000 B、6200 C、650010、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不少于( B )mm。A、450 B、500 C、550三、判断题1、对人力制动机故障的车辆和禁止使用人力制动机的车辆,使用人力制动机紧固器替代人力制动机对停留车辆进行防溜。 ( V )2、电力机车牵引的列车在站内遇有长时间停电,总风缸压力不能保持700kPa时,接到机车乘务员通知后,车站应配合做好列车防溜。 ( V )3、必须利用电力机车摘挂未挂设接触网线路内的车辆时,可采用“长杆钓鱼”的调车方法摘挂车辆。( V )4、电力机车牵引的列车在站内遇有长时间停电,总风缸压力不能保持700kPa时,接到机车乘务员通知后,车站应配合做好列车防溜 。 ( V )5、接触网高度在6200mm以下的线路上可以使用敞车类的人力制动机。 ( X )6、电气化区段正线、到发线接触网停电或送电的调度命令可不发给运转车长。 ( X )7、电力机车在有接触网终点的线路上调车时,机车距接触网终点标应有10米的安全距离。 ( V )8、电气化区段,接触网未停电的线路上,对棚车、敞车类的车辆可以手推调车。 ( X )9、事规电力机车、动车组带电进入停电区为一般C类,错误进入无接触网线路为一般D类事故。( V )10、区间接触网停电时,车站不得向该区间发出电力机车,同时在控制台的进出站端按钮上揭挂“区间停电”表示牌。 ( V )四、简答题(根据本工种要求回答相应题目,每题10分共40分)1、在带电的接触网下,禁止哪些作业?(通用)(1)攀登机车、客车、棚车、保温车及罐车的车顶;在车顶上坐立行走或从事任何作业,检查机车车顶设备,开闭罐车顶上的罐盖,在保温车顶上开闭冰箱盖检查冰盐等情况;(2)使用棚车、家畜车、冷藏车、毒品车等棚车类车辆的人力制动机;在敞车、平车装载轻浮货物的上面坐立或装卸货物、捆绑篷布(以免人体、工具或货件侵入安全距离之内,危及人身安全);(3)使用胶皮软管冲刷机车车辆上部;给客车、牲畜车加水时,水管朝接触网喷射(因为水柱能导电);(4)用非绝缘竿尺检测货物高度;登车整理超高货物、紧固篷布或绳索等。(5)抛掷测量工具(如钢卷尺、皮尺等)、索具及其它非绝缘工具、物件等。在接触网下使用或运送侵入安全距离之内的各种工具、设备、物件等。2电气化铁路发现有人扒乘货车时的处理有关部门曾三令五申,严禁扒乘货车,主要是为了防止发生人员坠车、货物被盗或受损。在电气化铁路上扒乘货车时,还容易发生人员触电伤亡事故。因此,当发现有人扒乘货车时要严加制止。特别是从非电气化铁路开来的货物列车,在进入电气化铁路前,接发列车人员应认真检查,发现有人乘坐在敞平车装载的货物上或棚车车顶上时,应令其下车,劝其乘坐客车或将其安排在安全处所,以防列车进入电气化铁路后扒乘人员触电。如列车已进入电气化铁路,且停于带电的接触网下面时,应好言相劝,叫他们千万不要站立,提醒他们上方挂有接触网,要俯卧式慢慢“爬”下来。必要时,应操纵隔离开关,使接触网停电后再令其下车。在接触网带电条件下,千万不能大声斥责、吓唬,以免引起他们害怕,站起来“逃跑”时触电。3发现接触网断线或挂有线头、绳索等物件时的处理接触网断线或在接触网上挂有线头、绳索等物件,因为其本身带有高压电,所以,任何人员(包括使用非绝缘物件)均不得与之接触。应立即通知附近的接触网工区或电力调度员派人前来处理。在接触网检修人员到达以前,应在接触网断线处所10m以外进行防护,防止其他人员进人断线处所。如技术站到发场接触网导线上挂有铁线、绳索等物件,危及调车人员人身安全时,应立即通知车站值班员和调车区长封锁该线路,禁止调车车列进入该线进行调车。为什么要在断线处10m以外进行防护呢?因为接触网断线后,很可能接触导电体,发生接地故障,此时如变电所的断路器未跳闸,将产生接地电流。距离接地处所越近,电压越大,对人身安全的威胁越严重。另外,如在该处所有积水(包括附近有水坑、水沟等),水能导电,也有危险。所以,严禁任何人进入10m以内的区域。当接触网断线侵入建筑接近限界,危及行车安全时,应立即向列车开来方向发出停车信号;昼间一展开的红色信号旗,无红色信号旗时,两臂高举头上向两侧急剧摇动;夜间一红色灯光,无红色灯光时,白色灯光上下急剧摇动。4、站细修改:(1)明确各供电臂范围、电分段、电分相位置等内容,明确隔离开关的位置及操作程序、防护措施。遇接触网施工(维修)导致电气化有关数据发生变化时,车站要根据供电部门提供的相应技术资料,及时修改站细有关部分。(2)制定本站及影响本站停电施工(维修)作业时登销记、停电区域勾画、接发电力机车签认等有关安全卡控措施,防止电力机车进入无电区。(3)制定电气化区段接发列车、车辆防溜、调车作业和人身安全方面的安全控制措施。5、电气化区段接发列车作业中的车机联控用语有何规定?对电力机车牵引的列车,车机联控时,车次前要冠以“电”字。对电力机车牵引的旅客列车呼:“电客XX次”;对电力机车牵引的货物列车呼:“电货XX次”;对电力机车牵引的行邮行包列车呼:“电行XX次”;电力机车单机运行时呼:“电XX次”。6、电气化区段,调车作业计划编制的规定(1).电气化区段,使用电力机车调车注明“电力”字样;对接触网无电的线路,在该钩相应的备注栏中注明“无电”字样;注明接触网终点位置。避免将电流带入无电线路。(2).站内设有分相绝缘器的车站,利用电力机车进行调车作业往返需经分相绝缘器时,须在调车作业计划中注明分相绝缘器位置,避免调车机车停在无电区。如分相绝缘器距站界较近,且调车速度不能满足通过分相绝缘器时,应按出站调车办理,具体作业办法由站细规定。7、利用电力机车调车的规定(1)调车作业前,车站调车人员应确认隔离开关开闭状态,确认无误后方准作业。避免将电流带入无电线路。(2)调车作业中,电力机车不得进入无接触网和停电的线路,距接触网终点标应保持不少于10m的安全距离。(3).在挂有接触网的线路上顶送车辆进入专用线作业,调车人员需进入车辆内时,须在该车辆离开站内,并距接触网平面距离10米以上的地点停车后,方可进入车辆;由专用线返回时,在车辆距站内接触网平面距离10米以外的地点停车后,翻越车帮,再站在车梯上作业。(4)登乘电力机车调车作业时,必须停上停下。8、列车滑行进站的条件?(1)车站接触网停电;(2)列车进站方向为平道或下坡道(电力机车降弓后,机车失去动力,此时列车只能依靠动能向前滑行,因此当进站方向为上坡时,禁止采用滑行进站或通过);(3)不影响接触网检修作业。9、办理列车滑行进站接车的方法?经列车调度员准许,在停电站的后方站向司机交付“降弓滑行按信号显示进入或通过XX站”的调度命令后,司机在车站与区间接触网分段绝缘器前,保持规定风压和速度,按进出站信号显示要求,降弓滑行进站或通过。(该命令也可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发布、转达)10、遇接触网突发停电时的处理? 遇接触网突发停电时,车站值班员(综合维护人员)接到有关人员的报告后,须立即报告列车调度员,停止向该区间发出(该站区接入)电力机车,并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登记;需接发(放行)电力机车时,必须得到供电人员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登记的停电影响范围及在车站“接触网电分段示意图”用红笔勾画的停电区域,并得到供电人员允许放行的签认后,方可排列进路。停电区域不明时,禁止向有关区域发出(放行)电力机车。11、电气化区段车站防止将电带入无电区的规定 接触网停电施工时,停电影响的所有车站必须确认驻站联络员到位(登记要点车站确认施工负责人(驻站联络员)到位),由施工负责人或驻站联络员在“接触网电分段示意图”上用红笔勾画出停电区域, 车站值班员必须根据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或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的登记内容,核对施工负责人在 “接触网电分段示意图”上注明的停电区域无误后,方可向列车调度员汇报,请求允许停电施工的调度命令。列车调度员必须得到停电影响的所有车站汇报后,方可发布施工停电的调度命令。车站值班员(综合维护人员)接到施工停电的调度命令后,必须根据施工计划、调度命令核对施工单位勾画的停电范围,对施工地段、作业内容、封锁线路、影响范围等再度确认无误后,方可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或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内签认,方准施工,并在控制台按钮上揭挂“停电”表示牌。停电影响的有关车站放行电力机车、电力机车牵引的列车、动车组(以下简称电力机车)排列进路前,必须得到施工负责人或驻站联络员在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维修作业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的签认。CTC车站调车操作方式或中心操作方式下的车站,车站值班员(综合维护人员)必须根据进路序列及列车运行计划,在电力机车进路触发前,通知施工负责人(驻站联络员)进行确认并在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维修作业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上签认,发现问题时及时通知列车调度员处理。签认样式:接车:“点分同意方向(行)次接入道”发车:“点分同意道发出方向(行)次”通过:“点分同意方向(行)次道通过”调车:“点分同意道放行电力机车”以上样式为基本进路时的签认样式,变更进路接发车时签认内容中必须注明经由的线路、道岔。 12、行规对开往电气化区段货物列车的有何规定?衔接电气化区段的编组站、区段站以及列车始发站,对开往电气化区段的货物列车,除按货物装载加固规则有关规定进行检查外,应确认罐车入孔盖盖好,货物装载高度、捆绑及篷布苫盖符合规定,顶部无翘起物。在接触网带电的线路上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车辆需要进行整理时,应送至无接触网线路上或停电后再进行作业。沿途站车人员发现有不符合上述规定的情况时,要报告列车调度员,停车处理。4、在带电的接触网线路上进行调车时有何安全要求?(行车、调车)(1). 禁止使用棚车、家畜车、冷藏车、毒品车等棚车类车辆的人力制动机。(2). 接触网高度在6200mm以下的线路上禁止使用敞车类的人力制动机。(3). 新型及其它类型的车辆,当不能保证与接触网保持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