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实施细则.doc_第1页
恩施州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实施细则.doc_第2页
恩施州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实施细则.doc_第3页
恩施州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实施细则.doc_第4页
恩施州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实施细则.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恩施州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依据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预拌商品混凝土管理办法恩州政发20066号、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恩州建发200723号的有关精神要求,特制定实施细则。一、预拌商品混凝土采购预拌商品混凝土采购,需方和供方应签订采购供货合同,在合同范围内,每批混凝土的订购,应填写订货单。合同样式及内容由生产厂家自定,订货单样式见附表一。二、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1、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应严格按国家现行标准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控制,不得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出厂不合格的产品。执行标准目录见附件七2、预拌商品混凝土原材料(1)水泥a、必须使用散装水泥;b、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c、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d、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e、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为一检验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f、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取样检验。 (2)石子a、宜选用机制碎石;b、石子进场后,应按规格(最大粒径)分别堆放,并挂有标记;c、石子最大粒径可根据混凝土构件的最小截面尺寸、最小钢筋间距、混凝土泵送高度、输送管管径等因素进行选择;d、石子级配的好坏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影响较大,最佳级配应符合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95)的要求;e、对同一生产厂家、能连续供应、质量稳定的石子,可一周检验一次。否则应按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进场检验;f、石子的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得超过10%;g、石子应干净,不含泥块,不粘裹泥浆,不夹杂物;h、石子堆放场地,应有防止淋雨、积水措施,以保证含水率的稳定。i、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原材料的检验(如骨料碱集料反应),按订货单位的要求做相应的检验。(3)砂子a、可采用天然砂(如河砂、山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混合砂)。b、天然砂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不得超过下表规定。 项 目指 标类类类含泥量(按质量计),1.03.05.0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1.02.0c、人工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不得超过下表规定。(石粉含量,即人工砂中粒径小于75微米的颗粒含量。亚甲蓝MB值,即用于判定人工砂中粒径小于75微米颗粒含量主要是泥土,还是与被加工母岩化学成分相同的石粉的指标)d、对同一生产厂家、能连续供应、质量稳定的砂子,可一周检验一次。否则应按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进场检验;e、砂子中不得含有其他有害杂物。f、砂子应分类、分仓堆放;堆放场地,必须有防止淋雨、积水措施,以保证含水率的稳定。(4)水a、混凝土搅拌用水,应采用饮用水;b、应有备用水源(包括蓄水池),以保证停水时能进行连续生产;c、对蓄水池的水应定期检验,以保证水质符合拌和用水的要求。(5)外加剂a、外加剂进场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b、外加剂应按批进行复检;c、外加剂的使用必须进行试配,按试验结果使用;(6)矿物掺合料a、矿物掺合料进场应有质量证明文件;b、矿物掺合料进场应进行复检;c、矿物掺合料的使用必须进行试配;d、矿物掺合料的储存应密封防潮。3、预拌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1)预拌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合同要求由供方按JGJ55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2)预拌商品混凝土配合比必须经试配后确定;(3)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 / m3;(4)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应以进场时检验为准,因此必须根据大气温度、外加剂的种类、运输距离的远近等因素,计算其经时坍落度损失值;(5)配料应保证计量准确,计量误差不得超过预拌混凝土(GB/T 14902)的规定。4、预拌商品混凝土的搅拌(1)搅拌机应采用符合GBT9142混凝土搅拌机技术条件标准规定的固定式搅拌机。(2)搅拌的最短时间应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规定,并且每盘搅拌时间不得低于30s,在制备C50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或采用引气剂、膨胀剂、防水剂时应相应增加搅拌时间。(3)用于出厂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搅拌地点采取, 每100盘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每一个工作班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1次。对有抗渗、抗冻要求的混凝土进行抗渗、抗冻检验的试样,取样频率均应为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次。(4)应有30%的试件送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5、预拌商品混凝土的检验(1)生产厂家必须建立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的产品质量内部检验机构,配备检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人员。(2)、严格按照普通砼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及相关标准进行混凝土拌合物物理性能检验和出厂检验。(3)按附件五要求定期进行自检、自控,确保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4)不断完善和提高预拌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控制能力和质量水平,按附件九定期的(建议以一个月为周期)对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和生产水平进行评价。三、预拌商品混凝土运输与卸料1、发货(1)预拌商品混凝土必须在留取出厂检验试件、坍落度测试合格后才能发货;(2)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发货数量必须满足合同的要求,最大体积误差不应超过2%;(3)运输车在装料前必须将筒内积水排尽;(4)同一订货单的预拌混凝土,必须保证连续供货。2、运输(1)运输前应对路线进行考察,进行路线设计,选择距离短、车流量小、路况好的线路,还应确定备选线路;(2)必须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到达使用地点;(3)运送人员必须保证通讯设备完好,随时处于待机状态;(4)发生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调度室和通知使用单位;(5)在运送的途中,必须保证搅拌车正常运转;(6)严禁向运输车内的混凝土任意加水。(7)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应有运输到使用地点时混凝土拌合物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处理预案。(8)运送人员应做好运送记录,主要记录装车、发车、卸料的时间,异常情况的处理等。3、卸料(1)预拌商品混凝土在首次进场前,监理单位应对工程所用预拌商品混凝土成品的出厂合格证明、进场复检结果、混凝土拌合物质量检验结果等质量控制资料进行核查;(2)同批次第一车混凝土卸料前,必须向使用单位提供预拌商品混凝土合格证和预拌商品混凝土开盘鉴定,合格证及开盘鉴定样式见附表三、附表四;(3)在监理机构(或建设单位)的见证下,由使用单位和供货单位共同取样,进行坍落度、黏聚性和保水性的检测,检测应在混凝土到场后20分钟内完成。实测坍落度与合同约定的坍落度误差不应超过下表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也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4)上述检查和检测符合合同及订货单的要求后,即可开始卸料;(5)在卸料至1/4车、1/2车、3/4车时多次取样,在监理机构和供货单位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留取和制作标准养护及同条件养护试件,试件的制作应在混凝土到场后40分钟内完成;标准养护试件和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按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执行,试件的成型,参照附件六。(6)施工现场必须具备标准养护条件,施工单位应对试件的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负责,养护期间应有每天的养护记录;(7)上述六条均符合要求后,由施工单位填写预拌混凝土进场验收单,由施工单位、混凝土生产厂家、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共同签字。验收单样式见附件二。四、预拌商品混凝土的使用1、施工单位应按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95)和使用说明书使用,各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由厂家自行编制。2、施工单位或生产厂家应在混凝土进场地再次取样进行坍落度的测试,并做好记录。五、预拌商品混凝土其他管理1、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判定原则根据GB/T 149022003第10.1.3条的规定,各性能检测指标以下列规定为准:(1)当判断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时,强度、坍落度及含气量应以交货检验结果为依据;(2)氯离子总含量以供方提供的资料为依据;(3)其他检验项目应按合同规定执行。2、质量责任认定或划分(1)预拌商品混凝土卸货前的质量由生产厂家负责;(2)生产厂家对提供的资料真实性、准确性负责;(3)监理单位承担除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运输环节以外所应承担的监理责任。(4)施工单位承担除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运输环节以外所应承担的施工责任。(5)施工单位对不按照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95)和使用说明书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所造成的损失负责。3、信息通报(1)生产厂家应将预拌商品混凝土出厂检验结果及时通报给使用单位。a、生产厂家若采用了快速测强方法进行混凝土强度控制的,应在结果出来后即时通知给施工单位。b、试件28天强度检测结果,应在次日内通报施工单位;检测合格者,可用电话通报;检测不合格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