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研究.doc_第1页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研究.doc_第2页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研究.doc_第3页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研究.doc_第4页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研究作者:郭小明,王俊然单位: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血清、腹腔液及异位内膜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表达,探讨MC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病例组选取诊断为EM的不孕症患者45例,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定量检测EM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MCP1的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异位内膜组织中MCP1的表达。对照组选取其他原因不孕症患者45例,比较2组MCP1水平。结果 EM组早期患者血清、腹腔液及异位内膜组织中MCP1水平明显高于晚期患者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患者血清、腹腔液及异位内膜中MC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M患者血清、腹腔液及内膜组织中MCP1水平明显升高,提示MCP1在EM致病机制中起着一定作用。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中图分类号】 R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86(2010)19-2722-02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育龄女性常见疾病,也是常见的不孕症原因。近几年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EM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了许多研究,但结论并不一致 。我们于2008年7月至2010年1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M和非EM患者血清、腹腔液及异位内膜组织中MCP1的浓度,旨在探讨MCP1在EM发病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组选取我院经腹腔镜诊断为EM的患者共45例,采用修订后的美国生育协会EM分期评分法(RAFS)1对EM进行分期: 早期(期)26例, 晚期(期)19例。年龄2641岁,平均年龄(34±7)岁;月经周期平均(30±5) d。对照组选取其他原因不孕症患者45例。年龄2540岁,平均年龄(34±6)岁;月经周期平均(30±5) d。两组年龄、月经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术前3个月未使用激素类药物,无盆腔炎症、无自身免疫异常、无其他内、外科疾病。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术前空腹抽取肘部静脉血3 ml,术中吸取腹腔液5 ml,置于无菌离心管中,室温下静置1 h,2 500 r/ min 离心30 min,取上清液于-20冰箱中保存待测。病例组取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囊壁组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显微镜下可见到异位内膜组织;对照组取其宫腔内膜。 1.2.2 测定方法:采用ABSELISA 法定量检测血清及腹腔液中MCP1水平。人MCP1 ELISA 试剂盒(德国R&D公司产品) 由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用Biocell22010 型酶标仪(澳大利亚生产) 读取数据。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异位内膜组织中MCP1的表达。新鲜取材的异位内膜及子宫内膜均经10%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兔抗人MCP1多克隆抗体、即用型免疫组化SABC试剂盒及DAB显色剂均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用磷酸盐缓冲液代替一抗做阴性对照。阳性染色为细胞浆中出现棕黄色颗粒。应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s表示, 采取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血清与腹腔液中MCP1浓度检测结果比较 病例组MCP1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病例组早期患者MCP1浓度较晚期患者明显升高(P<0.05)。 表1 2组血清与腹腔液中MCP1浓度比较±s,ng/L 组别血清MCP1腹腔液MCP1 病例组(n=45)212±42*32±8* 早期(n=26)232±45*#39±8*# 晚期(n=19)185± 14#26±3* 对照组(n=45)159±9 9±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晚期组比较,#P<0.05 2.2 2组异位内膜组织MCP1表达检测结果比较 病例组MCP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病例组早期患者MCP1表达较对照组增强(P<0.05)。 表2 2组异位内膜组织MCP1表达(平均光密度值 )±s 组别MCP1表达 病例组(n=45)0.27±0.02# 早期(n=26)0.28±0.03#* 晚期(n=19)0.23±0.02# 对照组(n=45)0.19±0.19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晚期组比较,*P<0.05. 3 讨论 EM发病机制尚不确切, 经血逆流被认为是成因之一。近年来, EM 患者免疫功能异常日益受到重视, 其中 EM 患者腹腔液及外周血中出现高浓度的MCP1在 EM 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现有研究表明MCP1是对单核及巨噬细胞强有力的趋化及活化性细胞因子, 在促使随经血逆流的子宫内膜细胞植入、生长、侵袭异位组织中起了重要作用 生理条件下,子宫内膜腺上皮和基质细胞均可分泌MCP1。MCP1在腺上皮内的表达明显高于基质细胞。相反,基质细胞在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FNr等作用下可表达低组成性但高诱导性的MCP12。MCP1在正常子宫内膜的表达有性激素依赖性,雌孕激素通过调节MCP1的表达而调解子宫内膜中巨噬细胞的迁移。本研究显示异位内膜较正常内膜高表达MCP1,提示异位内膜可能分泌大量MCP1,进一步诱导巨噬细胞活化和募集,参与激活免疫系统,并使EM炎性细胞浸润持久化,从而形成正反馈,扩大EM腹腔内无菌性炎性反应,促进EM的发生发展,并可参与EM不孕的发生。有关异位内膜MCP1表达的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EM的发病机制中, 经血逆流所致子宫内膜碎片异位种植已被人们所接受。虽然经血逆流是一个常见现象, 但 EM 的发生率却只有 10%15%,这说明还有其它因素决定着女性对 EM 的易感性。大量证据表明,免疫功能及腹腔中内环境的异常在 EM 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突出的表现是EM 患者腹腔液中含有明显增多的促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炎性细胞侵润,最明显的是巨噬细胞数量和活性以及MCP1 浓度和趋化活性的增加, 且随病情严重程度而变化。 尤其在发病早期,MCP1 的浓度及趋化活性增加最明显3,4。Acci等5发现随着EM 病情的加重,MCP1 浓度也逐渐升高。在MCP1 浓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之间有明显正相关。而重度 EM 患者经 GnRHa治疗后,MCP1浓度明显下降。Akoum 等6发现EM 患者外周血中MCP1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群, 在 EM发病最初阶段尤其明显。 本次试验也证明了EM患者外周血及腹腔液中MCP1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以早期患者更为明显。早期高浓度的MCP1通过直接刺激异位内膜细胞增殖,加速异位植入过程,同时增强了对单核巨噬细胞的趋化和活化作用 ,促进EM形成。这不仅证实 MCP1 主要参与 EM早期形成,而且还证实早期高浓度的 MCP1 可促进 EM进一步发展、恶化。MCP1 是与 EM 疾病病理生理机制相关的有重要影响的细胞递质。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on medicine. Revised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 classincation of endometriosis 1996.Fetil Steril,1997,67:817821. 2 Mrata M, Arata S, Nose K. Involement of reactive oxygen spesis in the induction of chemokine JE?MCP1 gene by phobol12myristate 13acetate in Balb 3T3 cells.Cell Struct Funct,1997,22:231238. 3 Yih S, Katabuchi H,Araki M,et al. Expression of monocyte chemoat tractant protein1 in peritoneal indometriotic cells.Virchows Arch,2001,438:7077. 4 Akoum A , Lemay A,McColl S,et al. Elevated concen tration and biologic activity of 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 in the peritoneal fluid of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Fertil Steril,1996, 66:17 23. 5 Arici A,Oral E,Attar E,et al. 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 in1concentration in peritoneal fluid of women with endometriosis and its modulation of expression in mesothelial cells.Fertil Steril,1997,67:1065 1072. 6 Akoum A,Lemay A,M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