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及化学计算.doc_第1页
物质的量及化学计算.doc_第2页
物质的量及化学计算.doc_第3页
物质的量及化学计算.doc_第4页
物质的量及化学计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节 物质的量及其化学计算(过量、差量、混合物计算)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SI制),只有7个基本物理量,它们有我们学过的质量、时间、长度、电流强度,还有为学习过的热力学温度和物质的量等。其他的物理量如:密度、速度等全是导出物理量。基本物理量基本物理量符号国际标准单位国际标准单位符号质量m千克kg时间t秒s长度l或s米m热力学温度T开尔文K电流强度I安培A物质的量n摩尔,简称摩mol发光强度坎德拉cd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n)是国际单位制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表示物质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单位为摩尔(mol)。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 mol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NA)个基本粒子。31 mol的标准和阿伏伽德罗常数(NA)1 mol的标准:国际单位制规定,1 mol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NA)个基本粒子。阿伏伽德罗常数(NA):0.012 kg所含碳原子数目定义为阿伏伽德罗常数(NA)。为了使阿伏伽德罗常数(NA)更好地服务于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伽德罗常数(NA)可定义其单位为“”,简写为“”。所以在高中。【练习】完成下列填空:1 mol H2O约含 个H2O分子,约含 个H原子,约含 个电子,约含 个质子。1 mol H2SO4约含 个H2SO4分子,约含 个H原子,约含 个个O原子,约含 个电子,约含 个质子。约含个H2SO4分子其物质的量为 。二、摩尔质量1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占的质量称为摩尔质量,用M表示,单位为。 一、选择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B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数量C物质的量可以改为物质量D物质的量是一物理量,所表示的意义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2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书法正确的是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纯数,没有单位B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13下列关于摩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是一物理量,是6.021023个粒子B摩尔是物质质量的单位C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D1mol的标准是0.012kg 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目40.5mol氧气中含有A1个氧原子B约6.021023个氧原子C1mol氧原子D0.5个氧分子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KClO3中含有3mol氧元素B1molKClO3中含有3mol氧原子C1molKClO3中含有1.5molO2D1molKClO3中含有1molCl-63.011024个H2SO4分子中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A0.5mol B. 1mol C. 5mol D. 10mol70.5mol H2O与0.5mol NH3中含有相同的A质子数 B. 中子数 C. 分子数 D. 氢原子数8下列数值等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的是A1mol Fe2+ 还原成单质需要结合的电子数B1mol He 含有的原子数C1mol H+ 含有的电子数D1mol H2 含有的质子数9在MgCl2、KCl、K2SO4 三种盐的混合液,若K+、Cl- 各0.5mol,Mg2+ 为0.5mol,则SO42- 的物质的量为A0.1mol B. 0.5mol C. 0.15mol D.0.25mol10在一定条件下Cl2 与NH3 反应生成NH4Cl 和 N2 ,反应中转移1.2 mol电子时,被氧化的还原剂为A0.4 mol B. 1.6 mol C. 0.6 mol D. 以上都不是11多少摩尔CaCl2溶解在1mol H2O 中,才能使 Cl- 与H2O 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A0.1mol B. 10mol C. 0.5mol D. 0.05mol二、填空题122 mol CO(NH2)2 中含有 mol碳原子, mol氮原子, 氢原子,所含的氧原子数与 mol H2O 所含氧原子数相等。13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 ,所含的分子数之比为 ,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 ,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 ,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 。14在一定量的过氧化钠中,已知过氧根离子的数目为6.021023,则 n(Na+)= , Na+所带电荷的物质的量为 。一、选择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 O2的质量是32 g/molBSO42-的摩尔质量是96 g/molC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DCO2的摩尔质量是44g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 g Cl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B1.7 g NH3中含有电子数目为NA C1 g H2中含质子数为NA D58.5 g NaCl中含离子数目为N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的原子质量就是镁的相对原子质量B28 g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C4 g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AD1 mol甲烷的质量与NA个甲烷分子的质量之和相等4某原子的绝对质量是0.41022 g,那么该原子是AAl BO CS DMg51 g O2含有m个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Am Bm C16m D32m6下列物质质量最大的是();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原子数最多的是()A6 g氢气 B0.5molCO2C1.21024个氯化氢分子D92g乙醇(分子式为C2H5OH) E147g硫酸 7含有3.011023个氧原子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A1 mol B0.5 mol C0.25 mol D0.125mol84时,若25滴水为a mL,则1滴水中含水分子数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A NAB NAC NAD NA9m g物质甲含有x个分子,则甲物质的摩尔质量的数值为(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ABCD mxNA二、填空题101 mol Fe2(SO4)3中所含的氧的质量与 mol Na2SO3中所含氧的质量相等。1112.4 gNa2X中含有0.4 molNa+,则Na2X的摩尔质量是 , 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3已知32 g X和40 g 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a g Q和9 g H。在相同条件,16 g X和30 g Y混合反应生成0.25 mol Q及若干mol H,则物质Q的摩尔质量应是 。三、计算题14有A、B、C三种一元碱,它们的式量之比为357。如果把 7 molA、5 molB、3 molC均匀混合,取混合碱5.36 g,恰好中和0.15 mol的盐酸。试求A、B、C的相对分子质量各是多少?物质的量浓度和溶液的配制一、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 。2符号和单位: 。3表达式: 。4注意事项:分母必须是“溶液的体积”,不是 ;也不是 。分子必须是“溶质B的物质的量”,不是 。同一溶液,无论取出多少,其各种浓度( )均不变。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B的质量分数()之间的区别和换算: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B的质量分数()定义单位计算公式换算关系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主要仪器: 。2容量瓶的规格和使用规则:3配制步骤:步骤操作要点所需仪器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冷却)转移洗涤旋摇定容摇匀装瓶贴签三、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精度分析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03江苏】要配制浓度约为2 molL1 NaOH溶液100 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填代号)。A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250 mL烧杯中,用100 mL量筒量取100 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B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C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D用100 mL量筒量取40 mL 5 molL1NaOH溶液,倒入250 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 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2根据溶质的性质确定精度3误差分析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一、 选择题1在100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中,所含的NaOH的质量为A40 gB4 gC0.4 gD0.04 g20.5 L1 molL1的FeCl3溶液与0.2 L1 molL1的KCl溶液中,Cl-浓度之比为A15:2B1:1C3:1D1:3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 molL1 K2SO4溶液的正确说法是A500 mL溶液中所含K、SO42总数为0.3 NAB500 mL溶液中含有0.1 NA个KC1 L溶液中K离子浓度是0.4 molL1D2 L溶液中SO42离子浓度是0.4 molL14100 mL 0.3 molL1 Na2SO4溶液和50 mL 0.2 molL1 Al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0.20 molL1B0.25 molL1C0.40 molL1D0.50 molL15在V L硫酸铝溶液中,含有W g Al3,这种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molL1B molL1C molL1D molL16Al2(SO4)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若已知溶液含SO42n mol时,体积应是A mLB mLC mLD mL7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Cl的浓度相等的是A150 mL 1 molL1的NaClB75 mL 2 molL1的NH4ClC150 mL 3 molL1的KClD75 mL 1.5 molL1的CaCl28有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1,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 molL1,则此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1 molL1B0.15 molL1C0.2 molL1D0.2 molL19t时,相对分子质量为A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其物质的量溶液为B molL-1,密度为 gcm-3,则该物质在t时溶解度为AgBgCgDg二、填空题10将10 g NaOH溶于水,配成250 mL溶液,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取该溶液20 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100 mL该溶液中含NaOH的物质的量为 ,将这100mL溶液用水稀释成1000 mL,则稀释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其中NaOH的质量是 。11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在t时,a mL该化合物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为b g,将其蒸干后得到固体c g,该化合物在t时的溶解度为 g,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12常温下将75 mL 22%的NaNO3溶液加蒸馏水100 g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4%,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三、计算题13把14.9 gKCl和10 gKHCO3同时溶于水,再把溶液稀释到200 mL,求:(1)溶液中KCl和K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2)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第二课时)一、 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在容量瓶上没有标示的是A标线B温度C浓度D容量2下列仪器:集气瓶 量筒 烧杯 表面皿 蒸发皿 容量瓶 烧瓶,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A BCD3下列操作不应该互相接触的是A用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尖嘴与试管内壁相接触B向容量瓶中注入溶液时,玻璃棒与容量瓶内壁相接触C检验试管中是否有HCl产生时,试纸与试管口内壁相接触D往量筒内倾倒液体时,试剂瓶与量筒上口相接触4用准确称量的NaCl固体配制0.4 molL1的溶液980mL,需用的仪器是烧瓶烧杯1000mL量筒98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1000 mL容量瓶滴定管玻璃棒A B C D5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正确的是:是配制准确浓度的仪器不宜贮藏溶液不能用来加热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这些中叙述正确的是A B C D 6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量取的浓硫酸倒入烧杯中,然后加水稀释成所需溶液B将量取的浓硫酸沿容量瓶内壁缓缓注入水中,边加边搅拌C将烧杯中稀释的硫酸溶液立即转入容量瓶中D将烧杯中已冷却的硫酸溶液注入未经干燥的容量瓶7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氢氧化钾固体,经分析测知含H2O 2.8,K2CO37.2,取1 g该样品投入25 mL浓度为2 molL1的盐酸中,中和多余的酸又用去1.07 molL1的氢氧化钾溶液30.8 mL,将中和后的溶液蒸干,所得固体的质量是A3.73 gB4 gC4.5 gD7.45 g二、填空题8配制0.2 molL-1的纯碱溶液500 mL,在天平上称出 g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把称好的碳酸钠放在 里,用适量 使它完全溶解,把制得的溶液沿 小心地注入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次,并把每次洗下来的水都注入,振荡容量瓶使它里面的溶液混合均匀。然后缓慢地把蒸馏水直接注入容量瓶直到液面接近标线 厘米处,然后改用 加水到瓶颈刻度的地方,使溶液的凹液面最低点正好跟刻度 。把容量瓶塞好,反复摇匀,把上面配制的溶液倒入 ,贴上 ,标明 备用。9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浓度误差分析(填不变、偏高、偏低)a) 所用天平的砝码粘有油污或部分生锈b) 在托盘天平上称取固体时,误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上(使用游码) c) 称取的NaOH 已经潮解 d) 未洗涤量取浓溶液的量筒 e) NaOH固体在烧杯中溶解后,将溶液迅速地转移到容量瓶中,洗涤,定容 f) 转移之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g) 转移时,将NaOH 液滴掉在容量瓶外 h) 配制时,未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i) 定容时,未将水滴加到标线 j)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k)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再加蒸馏水使液面达到刻度处 l) 配制好的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干燥洁净的试剂瓶中,有少量溶液溅出 三、计算题10向50 mLNa2SO4和Na2CO3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得到14.51 g白色沉淀,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沉淀减少到4.66 g,并有气体产生。求:(1)原混合溶液中Na2SO4和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各是多少?(2)产生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是多少?第二节 物质的聚集状态和气体摩尔体积一、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123对于固体和液体物质而言,体积主要取决于对于气体物质而言,体积主要取决于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阿伏加德罗定律(2)阿伏加德罗定律有关推论三、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2)表达式:(3)单位:第二节 物质的聚集状态和气体摩尔体积(第一课时)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mol-1就是气体摩尔体积B非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不可能为22.4 LC标准状况下22.4 L任何气体都含有约6.021023个分子D1 mol 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 LB25,1.01105 Pa,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 NAC在常温常压下,11.2 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AD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A3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的理想气体,影响其所占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分子直径的大小B分子间距离的大小C分子间引力的大小D分子数目的多少4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氦气在同温同压下具有相等的A原子数 B体积 C质子数 D质量5相同状况下,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是A80 g SO3 B16 g O2 C32 g H2S D3 g H26在0 1.01105 Pa下,有关H2、O2、CH4三种气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其密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B其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C等质量的三种气体,其体积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的倒数比D等体积的三种气体,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7A气体的摩尔质量是B气体的n倍,同温同压下,B气体的质量是同体积空气的m倍,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m/n B29m/n C29mn D29n/m8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密度比为16:11B密度比为11:16C体积比为1:1D体积比为11:16924 mL 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点燃,反应后剩余3 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分子个数比为A1:16 B16:1 C17:7 D7:510在标准状况下6.72 L CH4 3.011023个HCl分子 13.6 g H2S 0.2 mol NH3, 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正确的是a体积b密度c质量d氢原子个数Aabc Bbcd Ccba Dabcd11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气体与3体积Y2气体化合生成2体积气体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XY3 BXY CX3Y DX2Y312将20.8 g两种金属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盐酸中,将反应完全后得到氢气11.2 L(标准状况),该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A钙和锌 B镁和铜 C铝和镁 D锌和铁13将乙烯(C2H4)、一氧化碳、氮气三种气体分别盛放在三个相同容器中,并保持三个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和质量均相等,这三种气体对容器壁所施压强的大小关系是AC2H4CON2BC2H4=CO=N2CCOC2H4N2DN2C2H4CO二、填空题15 一种不纯的铁,已知它含有铜、铝、钙或镁等一种或几种金属杂质,5.6g这样的铁跟足量的稀H2SO4作用,生成H2 2.24 L(标准状况),则此铁块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杂质是 。16 A、B两种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8:9,将这两种金属单质按物质的量之比为3:2组成1.26 g混合物,跟足量稀H2SO4溶液反应,放出1.344 L(标准状况)H2,若这两种金属单质在反应中生成H2的体积相等。则A的摩尔质量是 ,B的摩尔质量是 。三、计算题17把11体积的H2、5体积氧气和1体积氯气在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点燃,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第二节 物质的聚集状态和气体摩尔体积(第二课时)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22.4 L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B23 g Na与足量水反应产生22.4L H2C0.1 mol H2、0.2 mol O2、0.3 mol N2和0.4 mol 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D标准状况下,1 mol H2和1 mol H2O体积比为1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8 g CO和44 g CO2在标准状况下的分子数目相同B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标准状况下11.2L氮气的分子数为1/2NAC常温、常压下32 g氧气的体积约为22.4 LD把100 gCaCO3燃烧可得CO2气体22.4 L3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 g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 NAB2 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C在25 ,压强为1.01105 Pa时,11.2 L氮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D17 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4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最大的是A2 mol I2 B35.5 g Cl2 C36 g H2O D6.021022个HF分子5标准状况下,2.8 L O2含有n个氧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n/8 Bn/16 C16n D8n6标准状况下,11.2 L CO2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是2 g H2所含分子总数的A0.5倍 B1倍 C1.5倍 D2倍7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气体A和B,已知B的体积大于A,则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AMAMB BMAMB CMAMB D无法确定8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L A气体,5 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2A(气)5B(气)4C(气)xD(气)反应完全后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压强的87.5,则化学式中x的值是A2B3C4D59已知:2NO + O2 = 2NO2 将同温同压下NO和O2混和,所得混和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H2相对分子质量的17倍,则混和前O2和NO的体积比可能为A1:2 B1:8 C13:2 D11:1210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它与氨气混和则发生如下反应:4NH36NO5N25H2O8NH36NO27N212H2O从而可以消除污染。现有NO、NO2混和气体3 L,用同温同压下的3.5L氨气使其完全转化为N2,则混和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比为:A1:1 B2:1C1:3 D1:4二、填空题:11阿伏加德罗定律是指:“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 。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以推导出:(1)同温同压下:a同体积的两种气体的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 。b两种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关系为 。c两种气体等质量时,体积与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 。d两种气体密度与相对分子质量关系 。(2)同温同体积时,不同压强的任何气体,与其物质的量的关系为 。 12由A、B两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8.6 g,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8.96 L,已知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摩尔质量之比为141,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B是 。13已知18 g C与32 g O2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50 g CO和CO2混合气体,在相同状态下,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之比为;体积在标况下分别为 ; 。14同温、同压下,测得氢气的密度为0.089 gL-1,某种刺激性气体X的密度为2.848 gL-1。又知气体X是三原子分子,并且由两种元素组成,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则X气体的化学式为。三、计算题:15一空瓶的质量为30.74 g,充入干燥的氢气后质量为30.92 g。在相同条件下,充入干燥的X2气体后,质量为37.13 g。求X2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16在标准状况下,在臭氧(O3)发生器中装入100 mL O2已知反应为3O22O3反应后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变为95 mL,则在标准状况下,最终混合气体(只有臭氧和氧气)的密度是多少?臭氧和氧气体积各为多少?第五节 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定义:特征:本质:二、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思考】以初中化学中为例,思考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和化合价的变化、电子转移之间的关系。1反应物氧化剂还原剂2反应过程氧化反应还原反应3物质性质氧化性还原性4生成物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三、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单线桥:双线桥:四、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联化合反应 是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 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 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 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联可用右图的集合图(韦恩图)简单表示。五、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1两种元素之间的电子转移(最常见)完全氧化或完全还原部分氧化或部分还原2同种元素之间的电子转移歧化反应(中间变两头)归中反应(两头变中间)3多种元素间的电子转移4复合型氧化还原反应六、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1电子守恒法配平的原则2电子守恒法配平的步骤标价态列变化求总数(最小公倍数法)配系数终检查3电子守恒法配平的技巧注意物质的整体性:整体列变化注意选择合适的配平方向:正向配平法逆向配平法双向配平法七、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发生了氧化反应,同时一定发生还原反应;有氧化剂,必同时有还原剂;有得到电子的物质,同时一定有失去电子的物质。2、反应方向规律:氧化还原反应总是按照“较强的氧化性物质和较强的还原性物质反应,生成弱的氧化性物质(氧化产物)和弱的还原性物质(还原产物)”的方向进行。(例题)与它们的阴离子间有下列反应:、(1)排出的氧化性由强至弱的顺序: (2)排出的还原性由强至弱的顺序: (3)若能与反应:,试判断与能否反应及其理由。3、反应次序规律:当一种氧化剂与几种还原剂接触时,氧化剂总是优先氧化最强的还原剂,待最强的还原剂完全氧化后,多余的氧化剂再依次氧化次强的还原剂;类似的,当一种还原剂与几种氧化剂接触时,还原剂总是优先还原最强的氧化剂,待最强的氧化剂完全还原后,多余的还原剂再依次还原次强的氧化剂。例如:(1)将Fe、Zn的金属混合物粉末放入CuSO4溶液中,此时CuSO4做氧化剂首先氧化最强的还原剂Zn,当Zn完全氧化后,多余的CuSO4才能氧化次强的还原剂Fe。(2)将Fe粉放入Cu(NO3)2与AgNO3的混合溶液中,Fe做还原剂首先还原氧化性最强的AgNO3,待Ag+完全还原为Ag单质后,多余的Fe粉才能还原次强的氧化剂Cu(NO3)2。4、电子守恒规律: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化合价升高的总数=化合价降低的总数)5、价态变化规律:元素处于最高化合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化合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化合价,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物质中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的综合性质体现。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的转化最容易、也最常见。同一种元素价态变化遵循“中间变两头(歧化),两头变中间(归中),只靠拢不交叉”的价态变化规律。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SO2 和 H2SO4(浓)不会反应八、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相对强弱的判断方法1、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可通过金属活动性判断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失电子能力(还原性)逐渐减弱KCaNaMgAlZnFeSnPb(H)CuFeHgAgPtAu 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2、常见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强弱F2 Cl2 O2 Br2 Fe3+ I2 S氧化性逐渐减弱S I Fe Br O Cl F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减弱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难易程度判断 氧化性:KMnO4 MnO2 O25、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判断 氧化性:Cl2 S氧化还原反应练习(一)1根据下列叙述,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并填写基本反应类型(1)西汉刘安著淮南万毕术中“曾青(指硫酸铜)得铁则化为铜”: ;属于 反应。(2)为了延长灯泡使用寿命,在灯泡内放有极少量的红磷: ;属于 反应。(3)Mg在CO2中燃烧产生MgO和C: ;属于 反应。(4)焊接铁制品时,常用稀盐酸除锈: ;属于 反应。(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 ;属于 反应。(6)二氧化碳溶于水中: ;属于 反应。(7)铜绿受热分解: ;属于 反应。(8)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看到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 ;属于 反应。2在反应中,_是氧化剂,_是还原剂,_元素被氧化,_元素被还原,_是氧化产物,_是还原产物,电子转移总数为_。3金属原子在反应中,一般容易 电子而变成带有 电荷的金属 ,发生 ;非金属原子在反应中,一般容易 电子而变成带有 电荷的非金属 ,发生 。4对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剂得电子成为氧化产物 B还原剂失电子成为还原产物C还原剂失电子成为氧化产物 D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化合价的升降5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BCCO2 + CaCO3 + H2O = Ca(HCO3)2 D6下列物质中,铁元素不能再被氧化的是( )AFe BFeO CFe2O3 DFeSO47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 )A B C D8下列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是同一物质中的同一元素的是( )A BCCO2 + Ca(OH)2 = CaCO3 + H2O D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9在反应 2KNO3 + S + 3C = K2S + N2+ CO2中,氧化产物是( )AK2S BCO2 CN2 DK2S 和 N210在3Cl2 + 8NH3 = 6NH4Cl+ N2 的反应中,表现还原性的物质是( )ANH3 BCl2 CNH4Cl DN21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的是( )ASO3 + H2O = H2SO4 B3NO2 + H2O =2 HNO3 + NOC2F2 + 2H2O = 4HF +O2 D2Na + 2H2O = 2NaOH + H2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是阳离子B某元素由它的化合物状态变为单质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C某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13同种物质中同一价态的元素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 )A BC D14在下列反应中,反应物中各种元素都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BC D15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其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填入下表中)。(1)一种单质还原一种化合物(2)盐酸在反应中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3)一氧化碳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4)水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5)一种阳离子被一种单质还原反应序号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1)(2)(3)(4)(5)氧化还原反应练习(二)1下列微粒:Zn、H+、O2,在反应中能得到电子的是_,表现出_性,是_剂;具有还原性的微粒是_,它们在反应中发生_电子的_反应。2现有微粒:SS2-Na+Fe2+H+CuO2HClH2O,其中在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的是 ,既可作还原剂又可作氧化剂的是 ,只能作氧化剂的是 。3有反应:,则RO中R化合价是 。4在5NH4NO3 = 4N2 + 2HNO3 + 9H2O的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氮原子和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原子个数比为 。5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6下列粒子中,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AMg BZn2+ CFe2+ DHCl7P单质在下列反应中4P+3KOH+3H2O=3KH2PO2+PH3的变化是( )A被氧化B被还原C既被氧化又被还原D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8在3Cl2+6KOH=5KCl+KClO3+3H2O反应中,还原产物是( )AKClO3 BKCl CH2O DKCl+H2O 9一定要另加还原剂,才能实现的变化是( )AH2OH2 BKClO3KCl CCuOCu DClCl210已知:Ni+CuSO4=NiSO4+Cu;Cu+2AgNO3=Cu(NO3)2+2A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还原性:NiCuAg B氧化性:Ni2+Cu2+Ag+C还原性:NiCuAg D氧化性:Ni2+Cu2+Ag+11在H2SO3+2H2S=3H2O+3S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元素的质量比为( )A B C D12一定量的氯酸钾加入到浓盐酸中,发生如下反应:KClO3 + 6HCl = KCl + 3Cl2+ 3H2O,其中被还原的元素和被氧化的元素的质量比为( )13在反应中,有3.2g铜被氧化,则被还原的硫酸的质量是( )A49g B4.9g C9.8g D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