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语文必修1单元一.doc_第1页
2007-2008学年语文必修1单元一.doc_第2页
2007-2008学年语文必修1单元一.doc_第3页
2007-2008学年语文必修1单元一.doc_第4页
2007-2008学年语文必修1单元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2008学年语文必修1单元一、二测试题班级 姓名 座号 (满分:100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5分)1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词语。(4分)百g( )争流 寥ku( )挥斥方qiu( ) 颓p( )切齿f( )心 chn( )目 以药cu( )之 刀z( )2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4分)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被鲁迅称誉为 , ”。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 、 七音。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4分)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看到壮丽的山河景色,不禁发出了“ , ?”的浩叹。在雨巷中,抒情主人公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寂寥的雨巷里,他希望遇到的是“ ”。4请用“风”、“帆”、“船”三物,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为你的朋友发一条祝贺生日快乐的手机祝福短信。(60字以内) (3分)答: 二、课内阅读(22分)5请回忆雨巷,完成下面题目。(10分)“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这段诗节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耐心回忆,再写出两处使用了这种手法的诗句。(6分)答: 雨巷中的“丁香姑娘”有什么特点?你怎样理解这个意象?(4分)答: 6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12分)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亦去之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封”字不同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封”字也相同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封”字相同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封”字也不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理由是( )(2分)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夜缒而出,见秦伯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夫晋,何厌之有?A B C D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答: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答: 三、课外阅读(23分)7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6分) 致 橡 树(节选) 舒婷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诗人在表达“即使是由衷的奉献,也还是不够的”这一爱情观时,用了哪些意象来进行比喻?(至少说出三个)(2分) 在这首诗里,诗人表达了怎样的爱情观?(4分) 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8分)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于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注:四国之为:四周邻国所作的事。 诸侯之事:诸侯之间的重大政治活动。 释义(4分) 能: 获: 断: 鲜: 断句并翻译(4分)断句:用/标出郑 国 将 有 诸 侯 之 事 子 产 乃 问 四 国 之 为 于 子 羽 且 使 多 为 辞 令与 裨 谌 乘 以 适 野 使 谋 可 否。 翻译: 9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回答问题(9分) 诗 意 赵丽宏诗意是什么?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大概永远也不会有一个公式化的标准答案。不过我以为有一点是没有疑问的,诗意是一种美,是一种崇尚美的精神之光的闪烁,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飞翔时撞击出的美丽火花。只要生命存在,诗意就不会消失。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丰富而缤纷多姿的。如果你愿意去寻找去感受,每时每刻它都会出现在你的眼前,荡漾在你的心胸。烂漫春光里有诗意,萧瑟秋景中也能找到诗意。诗人可以为春日暖雨中蔓延的新绿谱写诗行,也可以面对秋风中飘舞的金色落叶动情咏唱。夏日的炎阳照耀着一朵初绽的莲花是一首诗,初冬的冷雨敲打湖面衰败的残荷也是一首诗。我想,例子是永远也举不完的。因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会感受到不同的诗意。而我们所拥有的大自然是何等辽阔多彩。人群中当然也能找到诗意,这种诗意往往比大自然的诗意更温馨更深沉,更使人为之心弦颤动。有人说:“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是人。”这种说法,本身就富有诗意,是对人世间美好景象的一种诗意的解释。有些人只是从人的外表中发现诗意,譬如少女的明眸和秀发,譬如在音乐中翩然作舞的青春肢体而真正韵味悠长,意境幽深的,是出自心灵的诗意。是的,在人群中寻觅诗意,其实是一种对真诚的渴望,渴望真诚的友谊,渴望真诚的爱和被爱,渴望真诚的呼唤能得到真诚的回报。有时候,相识几十年的熟人会形同陌路,对方的灵魂永远被一堵墙封锁着。有时候,陌生的心灵却会在一瞬间碰撞出美丽璀璨的火花。那一瞬间,可能是茫茫人潮中的一次邂逅。目光似乎是不经意的相遇,却毫无阻隔的也看见了对方的心灵。也许从此便消失在人海中,永远再无相逢的机会,可是记忆中却点燃一盏不灭的灯。只要你想起人海中那一缕清澈透明的目光,心中的这盏灯便会发出晶莹动人的光芒。 诗意也是一种激情,这种激情的抒发常常如喷泉涌动、瀑布飞泻,它是人类良知的智慧的情不自禁的流露。面对残忍和凶暴发出的愤怒的呼喊,也可以是诗意的宣泄。目睹人间惨剧后迸洒出悲戚的热泪,发出哀恸的长叹,也可以是诗意的绝响。有时候,在孤独中同样能寻求到诗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这样的意境;王摩诘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林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也是这样的意境。远离尘嚣,陶然于大自然永恒的宁静,当然是诗意盎然,现代人几乎无法体会这种独酌天籁、陶然忘忧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是多么的迷人。现代的喧嚣常常使心灵疲惫,寻求诗意的心灵却可以在喧嚣中进入一种孤独的状态。这种孤独绝不是与世隔绝、超凡入圣,而是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独自一人默默地遐想。诗人好比夜莺,坐在漆黑之中用优美的声音唱着自己的孤独。现代人生活空间的狭窄和闭塞无法封锁心灵的翔舞,自由的思绪和幻想的翅膀可以飞向任何你想抵达的目标。诗意,是活泼的生命在生活中发现或者创造的一种情调。不管生活的节奏发生多么巨大的变化,酿成这种情调的土壤却永远存在着。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心灵都能感受诗意、撒播诗意。当你的心被浮躁或者冷漠笼罩,当你对生活和人生丧失了激情和爱,那么诗意便会离你而去,就像小鸟毫不迟疑地飞离凋零的枯枝。结合全文,概括说说诗意是什么。从文中可以看见,诗意存在于哪些地方?(3分)诗意是 诗意存在于 结合文意,谈谈人怎样才能在孤独中寻求到诗意?人如何才能感受和撒播诗意?(3 分) 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你认为最富有诗意的场景?试着用简短的语言把它写出来,不超过20个字。(3分) 四、作文(40分) 10任选下面一题写作。离别是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的时刻,离别的方式、离别的心情也千差万别。关于离别,文人墨客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精彩的描绘,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等等都是。它既意味着一段故事的结束,又预示了新的征程的开始。请以“离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题目: 班级 姓名 座号 700字800字2007-2008学年语文必修1单元一、二测试题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5分)1舸 廓 遒 圮 拊 瞋 淬 俎2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变宫 变徵3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4 (参考)心愿似风,快乐是帆,祝福是船,让心愿的风吹着快乐的帆,送着祝福的船,飘向永远幸福的你,轻轻地问侯一声:生日快乐!二、课内阅读(22分)5 反复如: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哀怨、彷徨、惆怅 她纠结着诗人希望与幻灭的情绪,是诗人理想和追求的化身。6把当作边邑满足扩张离开D(以:因为/把,用 封:把当作疆界/疆界)D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考察点:“东道主”,“行李”)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考察点:“赐”;后半句的主语)三、课外阅读(23分)7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诗人认为,爱不应该是带着功利目的的,也不仅仅意味着对爱人的奉献。真正的爱,应该是平等的,不能失去自己独立的人格。8A能:贤能的人 获:得到(正确的方法) 断:决断 鲜:少 断句: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翻译:每当诸侯之间有重大政治活动的时候,子产便向子羽询问四周邻国的情况,并且让他多参与外交活动。然后和裨谌乘车来到野外,让他谋划怎样做可行,怎样做不行。9诗意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之美,是活泼的生命在生活中发现或创造的一种情调。诗意存在于大自然中,人群中,人的情感及孤独之中。远离尘嚣,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独自一人默默遐想,用自由的思绪和幻想的翅膀对生活和人生充满激情和爱。言之成理即可,适当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四、作文(40分)参考2007年高考评分标准。参考译文子产执掌政事,选任有才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