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厂房设计书.doc_第1页
钢结构厂房设计书.doc_第2页
钢结构厂房设计书.doc_第3页
钢结构厂房设计书.doc_第4页
钢结构厂房设计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4 页 目目 录录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设计资料设计资料 1 工程概况 3 2 设计原始资料 3 3 设计任务要求 3 4 设计其它资料 3 5 参考书目 4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 1 建筑平面设计 6 2 建筑剖面设计 7 3 定位轴线的确定 8 4 建筑立面设计 9 5 各种构造的做法 9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结构设计结构设计 1 结构体系的选择 11 2 材料选择 13 3 檩条设计 14 4 墙架设计 17 5 吊车梁设计 20 6 刚架的内力分析及设计 28 7 节点设计及计算 59 第 2 页 共 124 页 8 平台设计 67 9 基础设计 71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PKPMPKPM 输出文件输出文件 刚架设计 75 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英文翻译英文翻译 结构和环境 113 第 3 页 共 124 页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设计资料设计资料 1 工程概况 本设计为一新建的大型彩色印刷生产线为一全钢结构门式刚架轻型厂 房 厂房位于高新技术开发区 车间长 42m 宽 12m 货物起吊高度 12m 2 设计原始资料 2 1 主厂房采暖按 18 设计 冬季室外计算温度 19 冬季室外最低 气温 30 4 夏季最高气温 38 4 2 2 年平均降雨日数 91 3 年平均降水量 678 4 有记录的日最大降 水量 100 8 时最大降水量 54 8 2 3 最大风速 25m s 主导风向 北 基本风压 0 45KN 2 4 最大积雪深度 210 基本雪压 0 35KN 2 5 最高地下水位 9m 2 6 土壤冻结深度 1 50m 2 7 冬季相对湿度为 55 夏季相对湿度为 40 2 8 地震设防烈度为 8 度 2 9 车间防火等级为丁类 级 2 10 经勘测知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 150KPa 无不良地基 3 设计其他资料 3 1 车间采光面积比为 1 6 1 8 3 2 车间地坪荷重 10KN 均采用水磨石地面 全部地坪待设备基础 完工后再施工 3 3 厂房设 3 3 3 6 及 2 4 2 4 大门各一个 大门上设人行小门 门上 有挡雨棚 外挑 900 3 4 在第 轴线间有一标高为 3m 的操作平台 平台面积不小于 15 用钢柱支撑 上部荷载标准值为 2 0KN 设钢梯 平台护栏 3 5 车间内设桥式吊车一辆 软钩 吊车工作级别位 A3 轻级工作制 具体参数如下 4 设计任务要求 4 1 建筑设计 4 1 1 图纸内容 建筑平面图 正立面 剖立面 节点详图 2 3 个 门窗明细表 必要的文字说明 完成二号图纸两张 第 4 页 共 124 页 4 1 2 建筑设计说明书内容 设计任务简介 平 立 剖面设计说明 桥式软钩吊车性能参数 基本尺寸 起重机量 t 最大轮压 KN 起重 量 Q t 跨度 lk m 大车 宽 B 大车 轮距 K 轨面至 车顶高 度 H 轨中心至大 车外边缘 B1 大车小车P1P2 510 5 4650 35001870230142 665 承重及围护结构选择和布置 主要节点构造说明 4 2 结构设计 4 2 1 图纸内容 基础的结构布置和基础施工图 柱 吊车梁 柱间支撑等布置图 屋面檩条布置图 墙架布置图 节点图 柱脚 檩托 牛腿 柱和梁交接处 刚架图 平台图 4 2 2 说明部分 结构方案 承重构件 包括屋面板 檩条 吊车梁 柱 基础 支撑系统和平台 系统的选型说明 4 2 3 计算部分 要求完成厂房刚架 横向及纵向 内力分析及柱的一个完整设计 其 具体内容为 对厂房横向刚架进行荷载计算 内力分析及截面设计 基础的设计及配筋 檩条 墙架及柱间支撑的设计 平台系统设计 采用 PKPM 中的 STS 程序计算刚架内力 4 2 4 计算书要求 书写工整 计算准确 必要的示意图不得徒手画 应有大概的比例 4 3 翻译 2000 字符的英文专业资料 第 5 页 共 124 页 5 参考书目 单层厂房建筑设计 建筑工业出版社 工业厂房墙板建筑节点参考图集 冶金工业出版社 厂房建筑统一化基本规则 TJ6 7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 2003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50018 2003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 CECS102 98 钢结构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钢结构设计计算图表 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编 冶金工业出版社 钢结构设计原理 课本 钢结构设计 课本 轻型钢结构设计手册 第 6 页 共 124 页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 1 建筑平面设计 1 1 厂房平面形式的选择 有跨度 12m 确定该厂房为单跨 由生产工艺和起吊高度 5m 确定为单 层 故该厂房平面形式选为矩形 这种平面形式较适应工段间联系紧密 运输路线短捷 形状规整 经济的生产厂房 且这种平面形式由于宽度不 大 室内采光和通风较容易解决 矩形形式规整 结构 构造简单 造价 低 施工快 再者由于该生产线规模较小 采用此平面形式完全可以满足 使用上和工艺上的要求 1 2 柱网的选择 由车间的长 宽 跨度尺寸柱距的要求确定柱子的位置 柱在平面中 排列所形成的网络为柱网 柱网的选择实际上是厂房跨度和柱距的选择 综合考虑门式刚架的合理跨度有 9m 12m 15m 18m 檩条的跨度 有 0 9 m 1 2 m 1 5 m 以及荷载性质和类型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确定沿 厂房纵向跨度取为 12m 柱距取目前我国的基本柱距 6m 设计要求操作平台面积不得小于 15 为便于设计 施工 以及适应 工艺的要求 确定平台面积 其柱网的确定 为避免和刚架柱基础靠得太 近而形成联合基础 平台柱 次梁各向外悬挑 1 5m 因此平台下柱网柱距 和跨度均为 3 0m 在 号轴线靠山墙处各设两根抗风柱 且柱距为 6m 距离 A B 号定位轴线间距离各为 3m 且抗风柱的外侧即为 号轴线 1 3 辅助构件的定位 1 3 1 平台尺寸为 5400 6000 位于 轴线间 紧靠 B 轴线 平台顶面标高 3 0m 同时设有钢梯和平台护栏 钢梯设在 A B 轴线靠近 轴线的一侧 1 3 2 在 A B 定位轴线间 号轴线的抗风柱间设 3 3m 3 6m 的大门 一个 主要供车辆和人员的出入 在 A 号轴 轴线间设 2 4m 2 4m 的 大门一个 主要供材料和人员的出入 大门上设人行小门 门上有挡雨棚 外挑 900 1 3 3 在满足车间采光面积比为 1 6 1 8 的前提下 只在厂房两侧纵墙 开窗 柱间窗户尺寸为 3 6m 1 8m 1 3 4 吊车梯设在 定位轴线间靠近 A 号轴线一侧 吊车梯为焊接 第 7 页 共 124 页 钢梯 侧面和顶角均设有护栏 1 3 5 外围散水坡度 i 5 宽 800 大门入口的坡道坡度 i 10 且 设有防滑条 宽为 1500 1 3 6 室内外高差为 150 室外地面标高为 0 150m 在厂房的外围四 周 0 000m 以上 1 2m 范围均为砌体砌筑的墙体 兼作窗台并支撑墙板 2 剖面设计 厂房的生产工艺流程对剖面设计的影响很大 因而在满足生产工艺要 求的前提下 经济合理的确定厂房高度及有效利用和节约空间 解决好厂 房的采光和通风 使其有良好的室内环境 合理的选择屋面排水 围护结 构的形式及其构造 使厂房具有随气候条件变化影响小的围护功能 进而 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及为工人创造良好舒适的生产环境 同时满足建筑工 业化要求 2 1 厂房高度的确定 单层厂房的高度是指地面至屋架下表面的垂直距离 一般情况下 屋 架下表面的高度即是柱顶与地面之间的高度 所以单层厂房的高度即是地 面到柱顶的高度 由生产工艺 生产设备 货物起吊高度 其中与运输和其他各方面的 要求 初步确定轨顶标高为 6 30m 钢结构厂房梁柱的截面高度为跨度的 1 30 1 45 即在 400 266 之间 暂取梁柱截面高度为 400 吊车梁 高度取 600 轨道选截面高度为 134 7 的重轨 由设计资料所给出的桥 式软钩吊车性能参数查得 轨面至车顶高度 H 1870 小车顶面至屋架下 弦底部的安全高度取 500 由此确定柱顶标高 2 1 1 有吊车厂房柱顶标高的确定 厂房柱顶标高 H H1 h6 h7 式中 H 柱顶标高 应符合 3M 模数 H1 轨顶标高 h6 轨面至车顶高度 h7 小车顶面至屋架下弦底部的安全高度 则 H 6300 1870 500 8670 取 3M 的模数 H 8700 8 70m 2 1 2 厂房高度的确定 第 8 页 共 124 页 厂房高度的标高 H H h 式中 h 横梁截面高度 则 H 8700 400 9100 屋脊标高的确定 H H i 2 L 式中 H 屋脊标高 L 厂房跨度 i 屋脊坡度 一般取 1 10 则 H 9700 9 70 m 120001 9100 210 2 2 采光设计 由于天然光的照度时刻都在变化 室内工作面上的照度也随之改变 因此 采光设计不能用变化的照度来作依据 而是采用采光系数的概念来 表示采光标准 设计书中规定的车间采光面积为 1 6 1 8 则试设计在侧墙开窗采光 且为双侧采光 在吊车梁处设置高侧窗 提高了远离窗户处的采光效果 改善了厂房光线的均匀程度 所设低窗宽 3 6m 高为 1 8m 高侧窗宽为 3 6m 高为 0 9m 采光面积为 1 8 3 6 13 0 9 3 6 16 136 08 满足要求 2 3 通风设计 厂房的通风方式有两种 即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该厂房采用自然通 风 自然通风是利用空气的自然流动将室外的空气引入室内 将室内的空 气和热量排至室外 针对该厂房的特点可利用室内外的温差造成的热压和 风吹向建筑物而在不同表面上造成的压差来实现通风换气 不失为一种经 济合理的通风方式 因此 在厂房的平面布置上要使厂房长轴与夏季主导 风向垂直 且厂房宽度 12m 16m 便于组织穿堂风 以侧墙上的侧窗和山 墙上的大门作为主要的通风道 2 4 厂房的保温 隔热设计 为保证厂房的围护结构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和在构造上的严密性 屋 面和墙面均采用轻质高强的压型钢板 内夹一定厚度的聚苯板用来保温隔 第 9 页 共 124 页 热 3 定位轴线的确定 单层厂房的定位轴线是确定厂房主要承重构件位置的基准线 同时也 是设备安装 施工放线的依据 依据我国现行的 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中的规定 定位轴线的划分与柱网布置是一致的 通常把厂房定位轴线划 分为横向和纵向 垂直与厂房长度方向的称为横向定位轴线 平行于厂房 长度方向的称为纵向定位轴线 除山墙处端部刚架柱的横向定位轴线与抗风柱内缘相重合外 其余横 向定位轴线与中间柱的中心线相重合 纵向定位轴线与吊车轨中心线的距 离为 750 端部排架柱的中心线自端部横向地位轴线内移 600 因此端 部实际柱距减少了 600 为 5400 4 建筑立面设计 为使立面简洁大方 比例恰当 达到完整均匀 节奏自然 色调质感 协调统一的效果 本厂房的立面采用水平划分的手法 在水平方向设整排 的矩形窗 组成水平条带 增加立体感 低侧窗为水平推拉窗 高侧窗为 上下翻转的悬窗 在正立面开有 2 4m 2 4m 的门 门上设有外挑 900 的 雨棚 在水平方向附有不同色彩的板带 增强立面效果 5 各种构造的做法 5 1 散水做法 工程做法见 98J9 散 4 69 5 2 地面做法 工程做法见 98J1 地 8 60 5 3 坡道做法 工程做法见 98J9 坡 3 70 5 4 雨篷做法 第 10 页 共 124 页 第 11 页 共 124 页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结构计算结构计算 1 结构体系的选择 1 1 门式刚架 根据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 CECS102 98 关于门式刚 架建筑尺寸的规定 门式刚架跨度宜为 9 36m 以 3M 为模数 高度宜为 4 5 9 0m 刚架的间距 及柱网轴线在纵向的间距宜为 6m 在本设计中所 给资料中提供的是一座跨度为 12m 柱距为 6m 采用轻型屋盖和轻型外墙 的单层厂房 车间内设 5t 的轻型工作制吊车 分析以上所给资料 无论从 技术的角度还是经济的角度来看 选用门式刚架操作为本厂房的主要承重 结构体系 完全满足使用上和功能上的要求 又因为轻型屋面的应用使屋 面荷载大幅降低 使其自身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从而提高整个房屋的抗震 能力 因此 在本设计中 门式刚架的柱 梁截面均选用等截面的实腹焊 接工字形截面 为提高整个厂房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柱脚的连接形式采用 第 12 页 共 124 页 刚接柱脚 梁柱之间的连接采用高强螺栓 总体设计力求技术先进 经济 合理 使用方便 1 2 屋面系统 1 2 1 屋面板 屋面板选用双层压型钢板内夹聚苯保温板的轻型屋面结构 其具有轻 质 高强 美观 耐用 覆盖面积较大 用料省 连接简单 施工方便 利于工业化生产 而且抗震 防火 可满足不同尺寸的要求 压型钢板间 的搭接所用紧固件设于波峰之上 横向搭接与主导风向一致 且采用错缝 铺法 一般错开 1 2 波即可 以免重叠搭接 1 2 2 檩条 在该屋面体系中 选用卷边槽形冷弯薄壁型钢檩条 跨度 6m 高度取 跨度的 1 35 1 50 最后由计算确定截面尺寸 檩距取为 1 5m 檩条的布置使腹板垂直屋面坡面 对槽钢檩条 宜 将上翼缘卷边朝向屋脊方向 以减小屋面荷载偏心而引起的扭矩 宜采用 双脊檩条方案 檩条的连接 与屋面可靠连接 以保证屋面能起阻止檩条侧向失稳 和扭转 与压型钢板屋面连接 宜采用带橡胶垫圈的自攻螺钉 与屋架 刚架的连接设置角钢檩托 以防止檩条在支座处的扭转变形和倾覆 檩条 端部与檩托的连接螺栓不少于 2 个 并沿檩条高度方向设置 拉条与撑杆 为了减小檩条在安装和使用阶段的侧向变形和扭转 保证其整体稳定 性而设置拉条 做起侧向支撑点 在檩条跨度位置设置一道拉条 规范 i 1 10 檩跨 4m 设一道 跨度 6m 在檩跨三分点出各设一道 为了减小屋架上弦平面外的计算长度 并增强其平面外的稳定性 可 将檩条与屋架上弦横向水平支撑在交叉点处相连 使檩条兼作支撑的竖压 杆 参加支撑工作 在檐檩和其相邻的檩条间设撑杆 撑杆采用钢管内设 拉条的做法 在檐口处设置斜拉条和撑杆 1 3 吊车梁系统 在本设计中 车间内设一辆起重量为 5t 的桥式软钩轻级工作制吊车 考虑到其起重量小 吊车梁采用 6m 跨度的焊接工字形截面 为增强其整体 稳定性 保证桥式吊车在梁上的平稳行驶 采用加强受压翼缘且沿梁全长 均为同一截面的吊车梁 每隔一定距离在梁的上翼缘平面外设侧向支撑点 通过计算确定梁的截面尺寸使之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端跨吊车梁的连接与 第 13 页 共 124 页 中间跨的有所区别 1 4 基础 由于柱脚处荷载较小 故考虑采用独立基础 阶梯形的刚性独立基础 为主要的选择形式 在刚性角的范围内确定台阶的高宽尺寸 垫层采用 C10 混凝土厚度为 100 基础混凝土标号不小于 C25 构造钢筋直径为 8 10 间距为 150 200 1 5 围护结构体系 1 5 1 砖墙 墙面标高 1 2m 以下采用 240 砖墙 作为窗户下窗台和上部墙板的支撑 段 同时也对地下潮气的上升起到一定的阻止作用 使墙板和柱免受腐蚀 1 5 2 压型钢板墙 墙面标高 1 2m 以上的所有墙体均采用彩色夹心保温压型钢板 根据门 窗尺寸和墙架间距选用合适的压型刚板来满足轻质 美观 耐用 保温 施工简便 抗震 防火等方面的要求 1 5 3墙架 墙架的截面形式选为 C 型 跨度同柱距选为 6m 开口方向参见墙梁布 置图 在墙梁的跨中设一道拉条 作为墙梁的竖向支撑 在最上端的两相 邻墙梁间设斜拉条将其以下拉条所受的拉力传于柱 墙板与墙梁的连接采 用自攻螺栓 对于单侧挂板的墙梁 板的自重会对墙梁产生偏心 为消除 偏心的作用 拉条连接在挂板一侧 1 3 板与柱间距处 拉条直径为 8 12 1 6 平台系统 厂房内设高 3m 的操作平台 平台面积尺寸为 5400 6000 平台面 板采用螺纹钢板 梁 柱距选用热轧型钢 钢梯由槽钢和钢板组成 满足 生产操作和通行方便要求 平台柱脚设计为刚接 柱间设支撑 保证平台 安全 2 材料选择 2 1 钢材种类 钢结构所用钢材主要有两个种类 即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 钢 在本设计中选用碳素结构钢作为结构构件的主要用钢 钢材强度主要由其中碳元素含量的多少来决定 对建筑结构用钢而言 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 还要具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 第 14 页 共 124 页 碳素钢的强度也在提高 而塑性和韧性却在降低 在由 Q195 到 Q275 的所 有碳素结构钢的牌号中 且综合考虑结构和构件的重要性 荷载性质 连 接方法 工作条件等方面 Q235 钢是较理想的钢号 钢结构的元件是型钢及钢板 在本设计中门式刚架结构用钢结构体系 中 首选型钢 其次为焊接钢板制作构件 考虑到刚架梁柱截面较大 没 有合适的型钢可造 故采用焊接工字形截面的焊接成型钢来满足结构用钢 的要求 还有吊车梁用钢也只能选用焊接钢板组成的工字形钢 其余的小 柱 檩条 墙架 小梁 板材均可直接由热轧型钢 冷弯薄壁型钢和热轧 钢板表中选用 这样可以减少制作工作量 提高工业化水平 加快施工速 度 进而降低工程造价 2 2 保证项目 本设计中的门式刚结构厂房用钢的主要牌号是 Q235 钢 依据所处的不 同环境和所承受的荷载效用以及结构的重要性 采用不同的质量等级 同 时也具备不同的保证项目 设计资料中给出厂房所处环境 冬季室外计算温度 19 冬季室外最 低气温 30 4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焊接结构 如刚架 吊车梁 由于计 算温度 19 处于 0 和 20 之间 应选用由 0 冲击性能和合格 C 级钢 对无需验算疲劳的其他构件 宜采用 Q235A 钢的保证项目中 碳含量 冷 弯试验合格和冲击韧性值没有必要的保证条件 2 3 连接材料 在本设计中所涉及的所有连接所用钢材 如焊条 螺栓的钢材应与主 体金属的强度相适应 焊条选用 E43 系列焊条 采用手工电弧焊 连接螺 栓分为普通螺栓和高强螺栓两种 横梁跨中拼接点 梁柱拼接点所用螺栓 一律为高强螺栓 其余为普通螺栓连接 初步确定高强螺栓为 10 9 级 柱 脚与基础的刚性连接采用锚栓 锚栓钢号也为 Q235 3 檩条的设计 3 1 檩条的选择和在屋架上的布置和搁置 实腹式檩条的截面高度 h 一般为跨度的 1 35 1 50 故初步选用檩条 为卷边槽形冷弯薄壁型钢 C180 70 20 2 5 实腹式檩条的截面均垂直于屋面坡面 且卷边 C 型槽钢的上翼缘肢尖 即卷边 朝向屋脊方向 以减小屋面荷载偏心而引起的扭矩 屋脊檩条 的布置采取双檩方案 双脊檩之间的间距为 0 2m 双脊檩与跨中线等距 0 1m 且此双檩条由圆钢相连 其余檩条水平邻距为 1 5m 跨度 6m 第 15 页 共 124 页 于 1 2 跨度处设一道拉条 在檐口处还设有撑杆和斜拉条 屋面为压型钢板 屋面坡度 i 1 10 5 71 为限制檐缺口处边檩向上或向下两个方向的侧 向弯曲所设的撑杆的要求为长细比 200 选用外径 20 壁厚 3 的 钢管 檩条和撑杆布置图 拉条 撑杆 斜拉条 檐檩 3 2 檩条计算 3 2 1 荷载标准值 对水平投影面 永久荷载 压型钢板 二层含 80 厚的保温层 0 30KN 檩条 包括拉条 0 05KN 0 35KN 可变荷载 屋面均布活荷载 0 50KN 雪荷载 0 35KN 计算是两者取较大值 为 0 50 KN 3 2 2 内力计算 永久荷载与屋面活载组合 檩条线荷载 0 350 501 51 275 k PKN m 檩条截面力系图 第 16 页 共 124 页 1 2 0 35 1 4 0 501 51 68 PKN m sin5 710 167 x PPKN m cos5 711 672 y PPKN m 弯矩设计值 22 22 81 672 6 87 524 320 167 6 320 188 xy yx MPlKN m MPlKN m 永久荷载与风荷载吸力组合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取 Z 1 0 高度小于 10m B 类地面粗糙度 按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CECS102 2002 表 A 2 风荷载体 型系数取边缘带 S 1 40 吸 则垂直屋面的风荷载标准值 2 1 40 1 01 05 0 450 662 kszo WKN m 檩条线荷载 0 35 1 5sin5 710 052 1 40 0 662 1 5cos5 710 868 x y PKN m PKN m 弯矩设计值 22 22 80 868 6 83 905 320 052 6 320 059 xy yx MPlKN m MPlKN m 3 2 3 截面选择及截面特性 选用卷边槽形冷弯薄壁型钢 C180 70 20 2 5 2433 xxymax 43 yyminxyo A 8 48cm I 420 20cm W 46 69cm W 25 82cm I 54 42cm W 11 12cm i 7 04cm i 2 53cm X 2 11cm 截面特性 aoo o 70180 e 5 10cm e e X 6 4928 72 22 52 5 bbh mm tt 取正 近似取 200N 2 截面上翼缘有效宽厚比 b2 t 23 b2 57 5 应考虑 第 17 页 共 124 页 有效截面 同时跨中截面有孔洞削弱 同时考虑用 0 9 的折减系数 则有效 截面抵抗矩为 3 0 9 46 6942 021 enx Wcm 3 max 3 min 0 9 25 8223 238 0 9 11 1210 008 eny eny Wcm Wcm 既定屋面能阻止檩条侧向失稳和扭转 由此计算檩条截面两个转折点处 的强度为 66 22 1 33 max 66 22 2 33 min 7 524 100 188 10 187 205 42 021 1023 238 10 7 524 100 188 10 160 205 42 021 1010 008 10 y x enxeny y x enxeny M M N mmN mm WM M M N mmN mm WM 压 压 稳定性计算 屋面能阻止檩条的侧向失稳和扭转 在此吸力的作用下计算檩条的稳定 性 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 bx 查表 跨中无侧向支撑 12 2 2 1 1 0 1 13 0 46 22 0 46 6 49 180 332 b n i i Xa he 22 0 22 40 154 3492 20 156 0 1767 600 1 355 1854 4254 4218 t yy IbIl h IIh 600 2 53237 15 y 2 1 2 2 2 4320235 4320 8 48 18235 1 130 3321 3550 3320 4380 7 237 1546 69235 bx yxy Ah Wf 第 18 页 共 124 页 66 33 222 3 905 100 059 10 0 438 46 69 1010 008 10 196 847 187 205 y x bxexey M M WW N mmN mmN mm 由以上计算可知内力设计值由永久荷载与屋面活荷载组合控制 因屋 面对上翼缘的约束为有利因素 故可将公式中屋面自重在 y 方向的分量忽 略 即认为在 y 方向产生的弯矩全部由受拉翼缘承受 挠度计算 简支梁 4 4 34 1 5cos 51 275 cos5 71600 24 730 200 384384 206 10420 20 10 ky y x Pl l mmmm EI 构造要求 600300 85 119200 7 042 53 xy 故此檩条在平面内 外均满足要求 4 墙架设计 4 1 墙架的选择与布置 墙梁选择带卷边的冷弯薄壁型钢 C 型钢 跨度 6m 墙架采用高频 焊接轻型 H 型钢 墙梁与焊于柱上的角钢支托连接 为防止 C 型钢槽内积 灰积水引起锈蚀 采用开口向下 但同时考虑到槽口向上时便于与柱连接 固定窗框 故根据设计来定向上或向下 作为墙架柱兼抗风柱与刚架横梁 的连接采用弹簧板 以消除刚架竖向荷载作用的影响 同时 为减小横梁 竖向计算跨度和增强稳定性 在横梁间设置拉条 墙面板采用彩色镀锌薄钢板 厚度 0 4 0 7 之间 山墙处的墙架布 置图如图 4 2 墙架内力计算 4 2 1 计算数据和资料 轻型门式刚架 跨度 12m 柱高 8 7m 屋面坡度 i 1 10 5 71 计 算最大梁间距 1 8m 基本风压标准值 0 0 45KN 根据 建筑结构荷载 第 19 页 共 124 页 山墙墙架布置图 规范 地面粗糙度系数按 B 类取值 高度 5 10m 之间 风压高度变化系 数 s 1 0 风荷载体型系数 s按 CECS102 2002 中 对封闭式房屋 端墙 风压力的体型系数为 0 9 风吸力的体型系数 s为 0 2 偏安全地取 s 1 1 或 1 0 垂直于房屋墙面的风荷载标准值 2 00 1 051 05 0 450 473 kszo KN m 均布风荷载设计值 2 1 4 0 50 70 x QKN m 背风向 则作用在墙梁上的风荷载设计值 2 0 7 1 81 26 x qKN m 背风向 墙梁自重 标准值 0 07KN m 设计值 0 07 1 2 0 084KN 落地墙不计墙重 因墙 梁先装不计拉条作用 墙梁间距 1 8m 墙板上均布风荷载设计值 Qx 0 70KN 由 钢结构 设计手册 表 6 1 选用 YX15 118 826 型压型钢板 钢板厚度 0 6 可满 足要求 第 20 页 共 124 页 4 3 墙梁内力计算 墙板下端与 1 2m 高的砖砌体墙相连接 且板与板之间有可靠的连接 因此 墙梁只承受自重 不考虑拉条作用 墙梁按简支梁计算 22 22 11 0 084 60 378 88 11 1 26 65 67 88 11 1 26 63 78 22 xx yy xx Mq lKN m Mq lKN m Vq lKN 4 4 截面选择与验算 4 4 1 截面选择 由 钢结构设计手册 表 11 1 选用 CQL6 0 1 8 1 即 C180 70 20 2 0 型冷弯薄壁型钢作为墙梁 2334 min 4 6 87 9 25 38 21 45 18 343 93 2 57 xyx yy AcmWcmWcmIcm Icmicm 截面特性 4 4 2 强度验算 C180 70 20 2 0 平放 开口朝上 b t 70 2 0 35 b t b1 t 全截面有效 h t 180 2 0 90 h t h1 t 全截面有效 0 y x enxeny M MB WW 由式取B 0 66 22 33 0 378 105 67 10 189 205 9 25 1038 21 10 N mmN mm 则 满足要求 max 0 3 22 3 3 2 3 3 78 10 16 8 120 21802 3 22 0 x x V C h t N mmN mm x 由式型墙梁卷边处圆弧半径取厚度的倍 则 4 4 3 风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第 21 页 共 124 页 4412 34 551 1 0 473 1 5 1 0 610 1930 384384206 10343 93 10200 k y q ll mmmm EI 满足要求 4 5 抗风柱设计 墙梁 C180 70 20 2 0 自重 5 39kg m 墙梁自重设计值 5 39 9 8 1 2 0 0634KN m 作用于柱各支托处的垂直力为 0 0634 6 0 3804KN 按 钢结构设计手册 表 11 2 选用的是普通高频焊接 H 型钢 H300 150 3 2 4 5 因为要忽略墙架垂直荷载的偏心矩 柱重为 17 91 9 8 1 2 0 21KN m 墙架柱的最大弯矩 1 8 4 39 9 32 47 46KNm maxx M 墙架柱的最大轴力 N 7 0 3904 9 3 0 21 4 686KN 23 22 81 240 29 12 57 xx AcmWcmicm 截面特性 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性计算 930 930 73 99180 12 57 oxx lcm 2232 22 206 1022 81 10 770 11 1 11 1 73 99 Ex x EA NKN 1 0 按 钢结构手册 查表 4 8 得 由附表值查的 0 716 b mx x 类 1 10 8 mxx x xx Ex MN AN W N 36 2 3 22 4 686 101 047 46 10 4 6860 71622 81 10 1 05 240 29 1010 8 770 11 191 9 215 N mmN mm 第 22 页 共 124 页 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性 基于墙梁和墙板的支撑作用 可不验算其稳定性 挠度验算 由于柱为上端铰接 下端固定 一般可不验算其在水平荷载的挠度 5 吊车梁设计 5 1 吊车梁选用焊接工字形截面的简支吊车梁系统 跨度为 6m 无制 动结构 支撑与钢柱 采用加强受压翼缘的方式提高吊车梁的整体稳定性 焊接吊车梁的钢材型号为 Q235 钢 焊条为 E43 钢 桥式软钩吊车性能参数 如下表所示 起重 量 Q t 跨度 lk m 工 作 制 吊 钩 类 型 轮距尺寸 m 最大轮 压 Pmax KN 小 车 重 t 吊车 总重 t 轮道型号 510 5 轻 级 软 钩 652 6 16 6 38 38 73KN m 5 2 吊车竖向荷载计算 按两台同型号吊车考虑 吊车荷载的动力系数 1 05 吊车荷载分项系数 Q 1 4 n 2 一侧轮子 数 吊车荷载设计值为 max 1 05 1 4 6595 55 Q PPKN 0 060 0652 69 8 1 43 13 2 Q Qg HKN n 5 3 内力计算 5 3 1 吊车梁的最大弯矩及相应力剪力 分析 21 l 2 l 2 l 2 2 l 2 1 第 23 页 共 124 页 两个轮子作用在梁上 最大弯矩点 C 点 的位置为 a1 575 2 1150 a2 a1 4 1150 4 287 5 最大弯矩为 22 2 max max 6 2 95 550 288 22 234 25 6 1 03 234 25241 28 c c cw l Pa MKN m l MMKN m 在处的相应剪力为 max c M 2 23 95 56 20 288 86 38 6 c P la VKN l 1 03 86 3888 97 c w VVKN 三个轮子作用在梁上 最大弯矩点 C 点 的位置为 a1 575 2 1150 a2 3500 a3 a2 a1 6 391 67 最大弯矩为 22 2 max1 6 3 95 550 392 22 95 55 1 15215 07 6 c l Pa MPaKN m l l 2 2 l 2 1 3 第 24 页 共 124 页 max 1 03 215 07221 52241 28 c cw MMKN mKN m 在处的相应剪力为 max c M 2 6 2 95 550 392 22 95 529 03 6 c l Pa VPKN l 1 03 29 0329 988 97 c w VVKNKN 经分析得 按两个轮子作用于梁上时考虑 5 3 2 最大剪力 梁端支座处 1 max 4 85 95 55 95 55172 79 6 c b P VPKN l maxmax 1 03 172 79177 67 c w VVKN 5 3 3 有水平荷载产生的最大弯矩 max 3 13 234 257 67 95 55 c H H MMKN m P 5 4 截面选择 6 23 max 1 2 1 2 241 28 10 215 1346 68 215 M fN mmWcm f 5 4 1 腹板高度的确定 33 h730071346680300473 ec Wmm 经济高度 按容许挠度值取 66 min 0 6100 6 215 600010619 2 800 ll hflmm l 梁高 h 值应接近经济高度 h hec 600 a1 第 25 页 共 124 页 5 4 2 吊车梁腹板厚度的确定 0 3 max 0 11 6002 126 86 3 53 5 1 21 2 177 97 10 3 0 576 125 w w v thmm V tmm h f 按经验公式 按剪力确定 因两种结果均小于 8 故按规范要求取 8 w t 5 4 3 吊车梁翼缘尺寸的确定 2 10 0 113466801 576 81569 65766 w W Abth tmm h b 1 3 1 5 1 3 1 5 576 192 115 2 0 h 但应大于 200 故采用 300 12 考虑轨道宽度的要求 5 5 截面特性 吊车梁截面如图 5 5 1 毛截面特性 A 300 12 220 12 8 476 10248 2 102 48 2 0 2 33 2 3 2 33 30 1 2 49 622 1 2 0 647 6 0 8 30 31 03 102 48 11 30 1 230 1 2 6031 030 622 1 2 1212 1 22 1 2 31 030 60 8 47 6 12 0 8 47 631 033048 65 10 x ycm I cm 第 26 页 共 124 页 2 33 0 8 30 1 2 5031 030 65031 03 1 21 16 10 2 Scm 3 33 48 65 10 1 68 10 5031 03 x x I Wcm y 5 5 2 净截面特性 预选螺栓为 21 5 An 10248 2 21 5 12 9732 2 97 32 2 2 33 2 3 34 3022 15 1 249 622 1 20 647 60 8 30 29 53 97 32 11 20 7 1 220 7 1 2 6029 530 622 1 2 1212 1 22 1 2 29 530 60 847 60 847 629 5330 12 49 73 10 no nx ycm I cm 3 3 3 3 49 73 10 1603 31 03 49 73 10 1684 29 53 nx nx Wcm Wcm 上 下 上翼缘对 y 轴的特性 2 30 1 230 n Acm 2 302 2 151 224 84 n Acm 上 第 27 页 共 124 页 34 4 3 3 1 1 2 301563 12 15632 2 15 1 2 111524 3 1524 3 138 6 11 1563 142 1 11 y ny ny y Icm Icm Wcm Wcm 5 6 强度计算 5 6 1 正应力 66 22 max 33 241 28 107 67 10 206 215 1603 10138 6 10 H nynx MM N mmN mm WW 上 上翼缘 6 22 max 3 241 28 10 143 215 1684 10 nx M N mmN mm W 下 下翼缘 5 6 2 剪应力 333 22 max 34 177 97 101 16 1010 53 125 48 65 10108 x w M N mmN mm I t 5 6 3 腹板的局部压应力 52505 122 134378 ZyR lahhmm 集中荷载增大系数 1 0 F P 95 55KN 3 22 1 0 95 55 10 31 6 215 8 378 C w z F N mmN mm t l 5 7 稳定计算 5 7 1 梁的整体稳定性 16000 2413 300 l b 应计算量的整体稳定性 第 28 页 共 124 页 1 1 1 6000 12 0 482 0 300 600 0 730 18 0 480 816 b l t bh 34 1 1 1 2 301562 5 12 Icm 34 2 1 12 1 1 2 221064 8 12 1562 5 0 59 1562 5 1064 8 0 8 210 8 2 0 59 10 14 b bb Icm I a II a 12 1562 5 1064 8 5 06 102 48 y II icm A 600 118 5 5 06 y y l i 2 1 2 4320 1 4 4 y y bbb x t Ah Wh 2 23 4320 102 48 60118 5 1 2 0 81610 141 170 6 118 51 68 104 4 60 0 2820 282 1 071 070 83 1 17 b b 则整体稳定性 66 22 x 333 241 28 107 67 10 207 9 215 0 83 1 68 1010142 1 10 y bxy M M N mmN mm WW 5 7 2 腹板的局部稳定性 第 29 页 共 124 页 47 6 7280 0 8 o w h t 故按构造配置横向加劲肋 5 8 挠度计算 按一台吊车计算挠度 因一台轮距为 3 5m 所以求一台吊车的最大弯 矩只能一个吊车轮压作用在梁上 max 262 334 11 5 9 8 6 1 0375 705 44 75 705 106000 2 70 1010 206 1048 65 1010 2 72 60002205800 Ow x MPlKN m Ml mm EI ll l 则 5 9 支座加劲肋计算 支座加劲肋分为平板式支座加劲肋和突缘支座加劲肋 其中后者在工 程上使用较为广泛 取支座加劲肋为 2 100 8 端面承压应力为 2 22 max 177 97 10 131 325 2 100 158 ecce ce R N mmfN mm A 稳定计算 A 10 1 2 1 12 0 8 21 6 2 3 3 64 11 1 22 100 8 1212 15 0 80 8 9 10 z I mm 6 9 10 64 55 2160 z z I imm A 476 8 9 64 55 o z z h i 属于 b 类截面 查表得 0 996 吊车梁支座构造 第 30 页 共 124 页 则计算支座加劲肋在腹板平面外的稳定性 6 22 max 177 97 10 82 7 215 0 996 2106 R N mmN mm A 5 10 焊缝计算 5 10 1 上翼缘与腹板的连接焊缝 22 1 2 333 34 1 2 0 7 1177 97 1 16 10101 95 55 10 1 7 2 0 7 16048 65 1010250 8 f w fxz VSF h fIl mm mm 取 5 10 2 下翼缘与腹板的连接焊缝 33 1 7 177 97 101 16 10 1 8 6 2 0 72 0 7 160 48 65 10 f w fx VS hmmmm f I 取 5 10 3 支座加劲肋与腹板的连接焊缝 3 max 177 97 10 8 0 7 0 70 7 4 584 160 10 ff wf R hmmhmm nl f 设 采用 8 f h 6 刚架内力分析及设计 6 1 门式刚架资料 单层厂房采用单跨双坡门式刚架 刚架跨度 12m 柱高 8 7m 共有 8 榀刚架 柱距 6m 屋面坡度 1 10 地震设防烈度为 8 度 屋面及墙面板为 压型钢板 中间夹有 80 厚的聚苯板保温层 檩条墙梁为薄壁卷边 C 型钢 间距 1 5m 钢材采用 Q235 钢 焊条 E43 型 刚架尺寸及风荷载体型系数 取端区 如下图所示 6 2 荷载取值 第 31 页 共 124 页 6 2 1 荷载标准值 对水平投影面 压型钢板 二层含 80 厚的保温层 0 30KN 檩条 包括拉条 0 05KN 刚架斜梁自重 0 15KN 0 50 KN 6 2 2 可变荷载标准值 屋面均布活荷载 0 50KN 雪荷载 0 35KN 计算是两者取较大值 为 0 50 KN 6 2 3 风荷载标准值 基本风压 0 0 45 KN 地面粗糙系数按 B 类考虑 风荷载高度变化 系数按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01 的规定采用 当高 度小于 10m 时 按 10m 高度处的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9 2001 的规定采用 当高度小于 10m 时 按 10m 高度的数值采用 z 1 0 风荷载体型系数 s取值见上图 6 3 各部分作用荷载 6 3 1 屋面荷载 恒载 标准值 0 50 6 3 0KN m 设计值 3 0 1 2 3 6 KN m 活载 标准值 0 35 6 2 1KN m 设计值 2 1 1 4 2 94 KN m 6 3 2 柱荷载 恒载 标准值 0 60 6 8 7 0 3 6 49 32KN 设计值 49 32 1 2 59 18 KN 活载 标准值 2 1 6 12 6KN 设计值 12 6 1 4 17 64KN 6 3 3 风荷载 向风面 柱上 标准值 qwk 0 45 1 00 0 5 6 1 35 KN m 设计值 qw 1 35 1 4 1 89 KN m 横梁上 标准值 qwk 0 45 1 00 1 4 6 3 78 KN m 设计值 qw 3 78 1 4 5 29 KN m 背风面 柱上 标准值 qwk 0 45 1 00 0 7 6 1 89 KN m 设计值 qw 1 89 1 4 2 65 KN m 第 32 页 共 124 页 横梁上 标准值 qwk 0 45 1 00 0 8 6 2 16KN m 设计值 qw 2 16 1 4 3 02 KN m 6 4 刚架内力计算 6 4 1 荷载作用 8 7 5 7160 61 443 6 030 h ftgmK S 2 22 NKhfhhff 2 22 1 443 8 70 64 1 4438 78 7 0 60 6642 121 1 3 6 1221 6 22 AB ql VVVKN 2 45 8 AE Khffql HHH N 2 1 4434 8 75 0 60 63 6 12 5 57 8642 121 KN 刚架尺寸图风荷载影响系数 0 5 0 7 0 80 1 40 第 33 页 共 124 页 2 2 8156 48 1 443 8 78 8 715 0 60 6 6 8 70 63 6 12 17 12 48642 121 AE Khhffhfql MM N KN m 2 2 1615 48 BD Khhffql MM N 2 2 1 443 8 716 8 715 0 60 63 6 12 31 30 48642 121 KN m 22 3 6 12 5 57 8 70 617 1230 12 88 Ac ql MH hfMKN m 6 4 2 活载作用 2 2 2 2 45 8 1 4434 8 75 0 60 62 94 12 4 54 8642 121 8156 4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