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县板桥市海山国民小学.doc_第1页
台北县板桥市海山国民小学.doc_第2页
台北县板桥市海山国民小学.doc_第3页
台北县板桥市海山国民小学.doc_第4页
台北县板桥市海山国民小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臺北縣板橋市海山國民小學九十五學年度第二學期學校課程計畫三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教學計畫臺北縣板橋市海山國民小學九十五學年度第二學期 三 年級領域課程計畫 設計者:林祐與、吳淑媛、陳 銘老師一、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3)節,銜接或補強節數0節,共54節。(學習週數共18週)二、本學期學習目標:(一)能思考生日的意義、能初步了解尊重生命及生的概念。(二)能用卡片表達情感與心意。(三)讓學童學習色彩的配色變化。(四)能欣賞各式各樣的卡片及同學的作品。(五)能學習如何選用包裝紙、能了解連續圖案的意義。(六)認識強弱拍及視唱練習、認識一般節奏及說白節奏。(七)說白節奏的創作表現、以說白節奏做速度、強弱的改變。(八)認識弱起拍及C大調音階。正確吹奏高音的音高。(九)能利用聲音和肢體表達不同的慶生會氛圍,透過情緒的掌控和肢體運動,開展身體並加以表演。(十)認識銅管樂器小喇叭及其音色(十一)欣賞小喇叭手的假日管樂合奏曲(十二)能運用觀察力和想像力完成故事,藉以增進編劇能力。(十三)能唱單元歌曲蝴蝶和春天的小溪。(十四)欣賞大黃蜂的飛行,並用肢體表現音樂的強弱及遠近。(十五)認識作曲家李姆斯基-柯薩可夫(N.Rimsky Korsakov)。(十六)歌曲教唱:春神來了、春姑娘。(十七)認識頑固節奏。(十八)認識作曲家孟德爾頌及聆賞其作品春之歌。(十九)欣賞花之圓舞曲,並隨著音樂做出花朵的形態。(二十)培養學童編寫短劇的對話能力。(廿一)能粗略認識較為普遍的宗教種類,並能尊重每個人不同的宗教信仰。(廿二)欣賞作曲家李哲藝的廟埕。(廿三)歌曲教唱花鼓調。(廿四)正確吹奏直笛高音。(廿五)培養利用戲偶表演故事的能力、能組織想像力,將最吸引自己的故事情節表現在創作上。(廿六)能認識其他宗教神話故事。三、本學期課程架構:藝術與人文課程領域 第二冊架構表單元名稱課名教學重點壹、生日會1.生日的祝福1. 透過視覺符號表達情感與心意。2. 透過節日儀式展現對他人的關懷。2.包裝我的心意透過裝飾的形式來體驗禮儀在生活上的實踐。3.祝你生日快樂1. 透過學習與創作,增進自我思考之能力。2. 人際關係之學習,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能力。3. 經由創作與表達,培養關懷他人的態度。4.歡唱生日歌1. 學習人際關係之互動技巧。2. 培養團隊之合群觀念。5.慶生會1. 理解、感受慶生會的珍貴與喜悅。2. 重視每個年齡的生命重要性。3. 了解不同年齡、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慶生方式。貳、春之嘉年華1.美麗的春天1. 透過觀察,感受大自然的變化。2. 連結春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3. 透過想像與模仿,體驗生命成長的歷程。2.拜訪春天1. 引發愛護大自然,並與大自然和平共存的觀念。2. 藉由規畫群體展現活動,培養團體合作的精神。3. 藉由歌曲中的描述,認識春天情景,並發揮想像空間。3.花花世界1. 感受並宣傳春天花花世界不同的景象。2. 培養願意與他人溝通分享自己的心得與成果。4.春神來了1. 透過春天欣欣向榮的景象,體認大自然的美好,培養愛護大自然的觀念。2. 經由蜜蜂辛勤的工作的描述,建立把握時光的觀念。3. 學習對大自然的觀察,以及人與大自然的關係。5.花之圓舞曲1. 透過想像與模仿來了解自然,進而珍惜與愛護自然。2. 引發對欣賞或從事表演藝術的興趣。3. 與同學合作規畫群體展現活動,培養團體合作的精神。4. 自信表現角色,欣賞別人的演出。參、廟會1.歡樂鑼鼓1. 認識不同的宗教,並能尊重其差異及個人信仰。2. 探索臺灣廟會活動的內容及欣賞廟會音樂。2.熱鬧的廟會1. 培養對鄉土活動的關懷與參與的態度。2. 體驗與理解廟會活動的現象與內涵。3.歡喜逛廟會1. 藉由規畫群體展現活動,培養團體合作的精神。2. 引發對欣賞或從事表演藝術的興趣。3. 培養接受多元文化與多元社會的態度。4.戲偶擂臺1. 自信表現角色,欣賞別人的優點。2. 藉由規畫群體展現活動,共同完成表演活動並培養團體合作的精神。3. 體認表演藝術是眾人努力的成果展現。5. 戲偶擂臺1. 認識與探索鄉土活動的歷史文化意涵。2. 培養對不同宗教信仰的理解與包容。四、課程內涵:(藍色標題為縣府重要教育工作(如:環境教育、藝術與人文校外教學活動、性別平等教育、性侵害防治教育、家庭教育、鄉土地圖、品德教育、學生能力檢測、補救教學、學校共讀計畫、多元文化教育、健康扎根計畫、校園網路倫理教育計畫)粉紅色表資訊融入教學,自編教材部分以底線表示等等)(提供參考範例,各種課程內容說明向度及排色方式可自行修改)、生日的祝福二、包裝我的心意三、祝你生日快樂四、歡唱生日歌五、慶生會幸福的感覺 登峰造極 生日會三下藝術與人文領域 春之嘉年華 春之嘉年華 廟會、美麗的春天二、拜訪春天三、花花世界四、春神來了五、花之圓舞曲、歡樂鑼鼓二、熱鬧的廟會三、歡喜逛廟會四、戲偶擂臺五、戲偶擂臺教學期程領域及議題能力指標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節數使用教材評量方式備註95學年度上學期最後一週1-2-1探索各種媒體、技法與形式,了解不同創作要素的效果與差異,以方便進行藝術創作活動。2-2-6欣賞並分辨自然物、人造物的特質與藝術品之美。2-2-7相互欣賞同儕間視覺、聽覺、動覺的藝術作品,並能描述個人感受及對他人創作的見解。【資訊教育】1-2-1了解資訊科技在人類生活之應用。【性別平等教育】1-2-6學習規劃、組織的能力,不受性別的限制2-2-2尊重兩性在溝通的過程中平等的表達機會2-2-3認知當今社會文化中兩性角色地位與處境2-2-6提昇兩性共同分享與交換資訊的能力【人權教育】1-2-5察覺個人偏見與歧視態度,並避免偏見與歧視之產生【生涯發展教育】3-2-1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家政教育】3-2-6察覺個人生活中可利用的資源壹、生日會 二、包裝我的心意 【活動一】:欣賞與討論 1.引導學童討論自己曾經收到禮物的經驗。 2.引導學童討論曾經送禮物的經驗。 3.討論包裝或不包裝、或者是請專人包裝和自己動手包裝的意義與功能。 4.教師可以引導送禮及包裝時應先做的思考。 什麼場合應該運用什麼樣的包裝,例如:婚禮、生日等。【活動二】:練習與創作 -圖紋的魔術1.引導學童討論什麼樣的材質與物品可用來包裝。 2.教師展示各式圖案的包裝紙,進行包裝圖案與色彩搭配的引導。 3.教師讓學童看看各式各樣的包裝紙。 4.讓學童觀察歸納包裝紙的類型。 5.讓學童討論色彩不同的包裝紙應如何搭配。 6.讓學童自己做包裝紙(可以用色彩搭配或用連續圖案製作)。 7.讓學童了解包裝紙的材質包羅萬象,如:粉彩紙、色棉紙、雲龍紙、牛皮紙、銅版紙、落水紙等。 8.教師可以教導學童運用版畫的觀念,製作連續圖案的包裝紙。 【活動三】:練習與創作 1.引導學童參照課本了解方形或規則狀禮盒的包裝技巧。 2.引導學童參照課本了解多邊形或不規則狀的包裝技法。 3.引導學童參照課本了解禮盒上的裝飾技法(可以用塑膠花、緞帶,也可用紙)。 4.如果學童還不了解,教師可親自示範或播放圖紋的魔術教學VCD後段的包裝方法。4.引導學童利用自己繪的包裝紙包裝。 5.引導學童了解包裝不代表浪費,可以善用生活中的廢棄物,如:月曆、舊的包裝。 6.說明包裝的要訣。 7.學生可以分組進行包裝比賽,老師指定送禮的場合,並且讓學生挑選包裝紙,之後分組投票,哪一組的成品最適合,並且讓學生了解為什麼?【活動四】:欣賞與討論 -地景藝術1.學童欣賞克里斯多與珍妮克勞德的作品並討論。 2.引導學童了解藝術創作的多元性。 3.介紹藝術家克里斯多與珍妮克勞德。 4.教師介紹地景藝術。 5.就人造物(地景藝術)與自然物(自然景觀)的現象,探討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3翰林版國小3下藝術與人文壹、生日會二、包裝我的心意作品配合縣府重要教育工作(性別平等教育、家庭教育、資訊融入教學、生涯發展教育)自編教材以底線表示第一週 1-2-1探索各種媒體、技法與形式,了解不同創作要素的效果與差異,以方便進行藝術創作活動。1-2-4運用視覺、聽覺、動覺的創作要素,從事展演活動,呈現個人感受與想法。2-2-7相互欣賞同儕間視覺、聽覺、動覺的藝術作品,並能描述個人感受及對他人創作的見解。【生涯發展教育】3-2-4培養工作時人際互動的能力【家政教育】3-4-2展現合宜的禮儀、衣著與飲食,藉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4-2-3用適當的語詞向家人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情感4-3-3運用溝通技巧與家人分享彼此的想法與感受4-4-1肯定自己,尊重他人4-4-2運用溝通技巧,促進家庭和諧壹、生日會 三、祝你生日快樂 【活動一】:生日的祝福語一、導入活動 1.教師藉由提問,引導學童說出平常所用之生日祝福語,如:當我們祝福別人生日快樂的時候,你會說哪些不同的祝福語?當你是壽星的時候,別人又用了哪些祝福語呢?哪些祝福語是很有創意,令你印象深刻的呢? 2.請學童發表,並將學童所說的話都記錄在黑板上。並適當說明句子中所包含之意義,避免學童產生錯誤觀念。 3.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透過課文當中之插圖作引導,然在字數的呈現上,不一定要限制在五字,或多或少皆可。教師只需提醒學童,在祝福別人的時候,要掌握句子明白、清楚的原則,太過冗長也不適宜。 二、節奏及速度練習 1.請學童選擇一兩句自己較喜歡之生日祝福語,並將它說出。 2.教師引導學童在說出祝福語時,將速度加快或減慢。教師可以用打拍子的方式搭配學童的祝福語,並要求學童跟著拍子,一拍一個字;以同樣的方式,將其改成一拍兩個字等方式,讓學童能在說話時,清楚的改變速度。藉此作為下一節說白節奏之準備。 3.複習三年級上學期所學兩拍子強弱的觀念。樂理教學認識二分音符:教師藉此引導出音符當中的另一個新的成員:二分音符。【活動二】:認識強、弱拍:1.介紹二拍及三拍的強弱。 2.針對課文中的譜例,引導學童進行節奏練習。 3.可依照同樣之方式,進行二拍子及三拍子之間的比較練習。讓學童體驗並說出二拍子及三拍子在強弱改變上的異同。 【活動三】:豐富的節奏 1.引導學童先熟悉課文中的節奏譜例。 2.在表現節奏的媒材上,可先用拍手、踏腳,再改用樂器。 3.使用樂器時,讓學童選擇一樣樂器,即使是自製的樂器亦可。節奏創作3翰林版國小3下藝術與人文壹、生日會三、祝你生日快樂 作品配合縣府重要教育工作(家庭教育、生涯發展教育)自編教材以底線表示第二週 1-2-1探索各種媒體、技法與形式,了解不同創作要素的效果與差異,以方便進行藝術創作活動。2-2-7相互欣賞同儕間視覺、聽覺、動覺的藝術作品,並能描述個人感受及對他人創作的見解。3-2-13觀賞藝術展演活動時,能表現應有的禮貌與態度,並透過欣賞轉化個人情感。【生涯發展教育】3-2-4培養工作時人際互動的能力【家政教育】3-4-2展現合宜的禮儀、衣著與飲食,藉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4-2-3用適當的語詞向家人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情感4-3-3運用溝通技巧與家人分享彼此的想法與感受4-4-1肯定自己,尊重他人4-4-2運用溝通技巧,促進家庭和諧壹、生日會 四、歡唱生日歌 【活動一】:歌曲教學生日快樂 1.教師引導認識這首歌曲是由同一句話不斷反覆所構成。 2.針對音樂基本常識進行教學。可引導學童從觀察樂譜中,有哪些音符或記號是已熟悉的,可以經由這一個過程對下一節課的教學作準備。 延續活動 1.在進行完歌曲教學之後,教師可以再針對此首歌曲的歷史作一介紹,並藉由之前導入活動的問題進行提問:參加慶生會的時候,這首生日快樂是以什麼語言來演唱?讓學生想看看如果用其他語言來唱這首歌是什麼感覺 2.鼓勵會用不同語言演唱這首歌曲的學童,上臺與同學一起分享。 台語、客家語、英語等等 3.參加慶生會時,除了演唱生日快樂之外,還知不知道其他的生日歌呢?或是有不同的經驗?藉由這個問題,讓學童發表不一樣的經驗,並讓學童分享更多樣的生日歌曲或形式。4.讓學生說說如果去參加別人的生日派對,應該要注意些禮節? 【活動二】:樂理教學1.讓學生說明此首樂曲34拍的意義,並且重複說明。2.教師說明此樂曲從微弱拍開始的曲子,所以弱起拍的樂曲。3翰林版國小3下藝術與人文壹、生日會四、歡唱生日歌1.紙筆評量2.表演配合縣府重要教育工作(家庭教育、生涯發展教育)自編教材以底線表示第三週 1-2-1探索各種媒體、技法與形式,了解不同創作要素的效果與差異,以方便進行藝術創作活動。2-2-7相互欣賞同儕間視覺、聽覺、動覺的藝術作品,並能描述個人感受及對他人創作的見解。3-2-13觀賞藝術展演活動時,能表現應有的禮貌與態度,並透過欣賞轉化個人情感。【生涯發展教育】3-2-4培養工作時人際互動的能力【家政教育】3-4-2展現合宜的禮儀、衣著與飲食,藉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4-2-3用適當的語詞向家人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情感4-3-3運用溝通技巧與家人分享彼此的想法與感受4-4-1肯定自己,尊重他人4-4-2運用溝通技巧,促進家庭和諧壹、生日會 四、歡唱生日歌 【活動一】:導入活動 1.複習歌曲生日快樂。 2.請學童跟著教師唱C大調上行音階與下行音階,並注意學童習唱時的音準。 【活動二】:樂理教學C大調音階 1.教師揭示C大調音階曲譜於黑板上。 2.教師指著音符唱,學童跟唱。 3.教師彈琴,請學童聽辨出是音階上行或下行。 4.學童能聽辨出時,請學童已動作作出上行(拍手)、下行(拍腳)的動作。 【活動三】:導入活動 1.複習上學期已教過的直笛基本技巧,包括運氣、運舌及運指,並注意學童的持笛姿勢。 2.練習上學期所教的音高:、一三個音。 3.複習上學期的歌曲:瑪莉的綿羊、搖籃曲、小鳥等歌曲,為暖身的動作。【活動四】:直笛教學 1.教師示範第三間音的直笛指法,並請學童練習吹奏。 2.教師指導學童吹奏課本曲譜1,練習熟練。3.從長音讓學生先練習,之後進入短音,並且將、一三個音加入其中,讓學生可以練習交換指法的動作,由慢到快。3翰林版國小3下藝術與人文壹、生日會四、歡唱生日歌1.口頭報告2.表演配合縣府重要教育工作(家庭教育、生涯發展教育)自編教材以底線表示第四週 3-1-9透過藝術創作,感覺自己與別人、自己與自然及環境間的相互關連。1-2-5嘗試與同學分工、規劃、合作,從事藝術創作活動。2-2-8經由參與地方性藝文活動,了解自己社區、家鄉內的藝術文化內涵。【生涯發展教育】3-3-2培養正確工作態度及價值觀【家政教育】3-4-2展現合宜的禮儀、衣著與飲食,藉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4-2-3用適當的語詞向家人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情感4-3-3運用溝通技巧與家人分享彼此的想法與感受4-4-1肯定自己,尊重他人4-4-2運用溝通技巧,促進家庭和諧壹、生日會 五、慶生會 【活動一】:導入活動 1.分享大家帶來的慶生照片,並發表對慶生會的想法。 2.教師提問:慶生會有哪些方式呢?大家以前是如何慶生的?世界上有哪些慶生的方式? 3.鼓勵學童討論發表。 4.揭示課文內圖並加以提問,請學童說說看,生日的時候通常會準備什麼東西? 5.鼓勵學童討論發表。 6.提問:不同的人會用不同的方式慶祝生日嗎?誰生日時用紅蛋?誰用麵線?你知道這些有什麼意義嗎? 7.揭示並總結不同的慶生方式以及其內涵意義。 8.討論自己的生命源於父母,要如何珍惜以及感謝父母的恩情。 【活動二】:導入活動 1.告知學童班上也要辦一個慶生會,詢問學童想要用什麼方式和感覺,並引導將來試試不同的氣氛。 2.讓學生想想氣氛可以用什麼方式來表現?鼓勵學童討論發表。4.讓學生試試看用自己的身體,和教室裡的東西來表現不同的氣氛!5.教師引導學童以聲音表現恐怖、生氣、高興、傷心、平靜等情緒,並錄音起來再放出來聽。 6.鼓勵學童討論、練習、發表。 7.加上什麼動作和表情可以更清楚的讓別人感受到氣氛? 8.討論之後,挑選幾位學童上臺表演。 9.看完表演、聽完錄音後,討論哪些氣氛情緒適合慶生會。 10.教師可適時幫學童結論:感覺和氣氛可以透過聲音及臉部表情來呈現。3翰林版國小3下藝術與人文壹、生日會五、慶生會1.紙筆評量2.表演配合縣府重要教育工作(家庭教育、生涯發展教育)自編教材以底線表示第五週 3-1-9透過藝術創作,感覺自己與別人、自己與自然及環境間的相互關連。1-2-5嘗試與同學分工、規劃、合作,從事藝術創作活動。2-2-8經由參與地方性藝文活動,了解自己社區、家鄉內的藝術文化內涵。【性別平等教育】1-2-6學習規劃、組織的能力,不受性別的限制【人權教育】1-2-1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性別平等教育】2-3-4參與適合兩性共同成長的終身學習活動2-2-5學習溝通協調的能力,促進兩性和諧的互動3-3-2瞭解傳統性別角色的限制【生涯發展教育】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家政教育】3-2-1認識我們社會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習俗3-2-6察覺個人生活中可利用的資源壹、生日會 五、慶生會 【活動一】:討論活動慶生會的形式 1.老師設計情境,讓學生規劃他們想要的慶生會,提問:我們班希望有什麼樣的慶生會呢?。 2.透過分組討論,讓學生提出意見,並且投票選擇一個最想要的呈現方式。 3.讓學生討論,在慶生會中,可以有哪一些活動來進行,並且將討論的結果寫在黑板上。 4.透過開放式以及民主式討論與表決,決定班級慶生會的形式。 5.老師問:我們的慶生會需要哪些準備工作呢?我們要怎麼分配工作?學生以分組討論。6.老師將學生所討論的結果重述一遍。7.引導學生在環境布置、氣氛營造、節目安排與責任分工上做妥善的安排,並且選出各組的負責人,和小組成員。8.慶生會的形式可運用各種不同的表演或團康活動予以進行。 【活動二】:分享 1.教師發問:慶生會需要背景音樂,你選好了嗎? 2.有準備音樂的學童播放自己的選曲,大家提供意見,看看適合在什麼節目中播放。 【活動三】:欣賞 1.教師播放課程準備的小喇叭手的假日,並請學童發表感想。 2.解說小喇叭手的假日描述的情景。 3.看課本上的圖片介紹小喇叭的外型,說說喇叭的音色形容詞。 4.再一次播放小喇叭手的假日時,介紹小喇叭吹奏技巧滑音和顫音的音色。總結教師提問:這首曲子適合放在慶生會的什麼時候使用呢?引導學童發表討論。 【活動四】:展開活動慶生會開始咯! 1.教師提問:小朋友可以送壽星什麼呢? 2.鼓勵學童討論發表。 3.教師提醒學童勿鋪張浪費,並提示先前已做過之生日卡,與學過之慶生祝福語和歌曲。 4.帶著生日卡片和禮物,依前一節所籌畫事項舉行慶生會。 5.安排分送卡片及祝賀的時間,提醒學童分享與感恩的情懷。 6.討論自己能快樂慶生的幸福,能關照他人所缺,建立悲天憫人的情感。3翰林版國小3下藝術與人文壹、生日會五、慶生會1.口頭報告2.表演配合縣府重要教育工作(如:性別平等教育、家庭教育、品德教育、生涯發展教育)自編教材以底線表示第六週 3-1-9透過藝術創作,感覺自己與別人、自己與自然及環境間的相互關連。1-2-5嘗試與同學分工、規劃、合作,從事藝術創作活動。2-2-8經由參與地方性藝文活動,了解自己社區、家鄉內的藝術文化內涵。【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性別平等教育】1-2-6學習規劃、組織的能力,不受性別的限制2-2-4學習在團體中兩性共同合作以解決問題2-2-5學習溝通協調的能力,促進兩性和諧的互動3-2-2欣賞兩性的創意表現【人權教育】1-2-1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生涯發展教育】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貳、春之嘉年華 一、美麗的春天 【活動一】:感受大自然 1.配合課本圖文,請學童自由發表:說出冬天有哪些景象,例如:植物的葉子稀疏,有許多動物在洞穴中冬眠,大家都穿著厚重的衣物,有顆小種子在泥土中。 2.校園巡禮:帶學童逛校園,觀察校園裡春天和冬天不同的變化,例如:植物長出新芽,花開了,螞蟻爬來爬去,風變暖和了,鳥叫聲等,請學童自由發表所見所聞。 3.在校園安靜的一角,全班靜坐12分鐘,引導學童去感受大自然,感受風動聲響、氣息等,然後請學童自由發表以下的看法:1根據校園巡禮及感受大自然活動的經驗,比較冬天、春天的不同處並與同學分享。2自己所觀察到的大自然現象或是心中的感受。3根據學童所發表的大自然現象,引導學童思考人們在春天時從事的活動有哪些?例如:賞花、踏青等。 【活動二】:肢體活動 1.請學童自由發表以前種豆的經驗。 2.教師按照課本種子發芽的插圖引導學童做出肢體伸展活動。(1)小芽在泥土裡,努力要衝出上方的石頭,向上生長:所有的學童表演種子發芽,要根據教師所發出微風、大風、強風的口語指令,做出反應動作。(2)小芽被雨淋:所有學童表演小芽,根據教師所發出被小雨、大雨、豪雨淋的口語指令,做出反應動作。 3.小芽接受陽光照拂:和煦日光或豔陽烈日,要根據教師所發出的口語指令,做出反應動作。 4.將學生圍成大圓圈,老師站在中心點,所有學童表演小芽,根據教師所發出鳥兒帶來其他種子、被人踩到、大樹幫忙遮陽、聽到小朋友讚嘆等口語指令,做出反應動作。肢體及創造力展現活動小芽長大了教師播放一段音樂,請學童想像自己是一株小芽,隨著音樂做出小芽長大的過程。引導學童思考自己所扮演的小芽會長成什麼模樣。例如:長成西瓜、椰子樹、花、草等,並和同學分享,並且說明最後的呈現是什麼樣的植物,為什麼? 5.討論與分享教師提問:小朋友在成長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有哪些?如何面對?3翰林版國小3下藝術與人文貳、春之嘉年華一、美麗的春天1.口頭報告2.表演配合縣府重要教育工作(如:環境教育、性別平等教育、品德教育、生涯發展教育)自編教材以底線表示第七週 3-1-9透過藝術創作,感覺自己與別人、自己與自然及環境間的相互關連。1-2-2嘗試以視覺、聽覺及動覺的藝術創作形式,表達豐富的想像與創作力。1-2-5嘗試與同學分工、規劃、合作,從事藝術創作活動。【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1-1-2藉由身體感官接觸自然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啟發、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畫圖勞作和說故事的方式表達對動、植物和景觀的感受與敏感。2-1-1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基本的生態原則。3-1-1經由接觸而喜愛生物,不隨意傷害生物和支持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4-1-1能以清楚的言語與文字,適切描述自己的自然體驗與感覺。【生涯發展教育】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人權教育】1-2-1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貳、春之嘉年華 二、拜訪春天 【活動一】:導入活動 老師可以事先準備有關自然與人類共存的故事或是圖片 教師引導學童愛護大自然與大自然和平共存的觀念。 讓學生想想為什麼要愛護大自然? 為什麼自然與人類是息息相關的? 如果大自然被破壞了,對人類有什麼樣的影響?【活動二】:蝴蝶旅行記創作導入:教師提問:春天來了!毛毛蟲變成蝴蝶,美麗的小蝴蝶飛呀飛!小蝴蝶會遇到?請學童自由發表,小蝴蝶在飛行的途中,會遇到哪些動物?除了主要以學童的生活經驗為出發點,再透過觀察課本上的插圖,作為看圖說故事的線索,應鼓勵學童做更多有創意的故事發展。1.引導學童翻到課本學習單8。2.說明本活動是利用四格漫畫的方式完成蝴蝶旅行記的故事。3.請學童發表創作的想法與創作的方式。4.引導學童利用簡單的工具雨季搶進行創作,並將故事內容寫於旁邊。5.教師做歸納與總結。【活動三】:裝扮表演-小蝴蝶與牠的朋友們 1.教師引導學童思考裝扮的重點。2.引導學童思考利用手邊物品來裝扮自己?3.進行分組4.各組根據上節課的圖畫內容再利用生活中用品來裝扮自己或同學。5.各組上展示裝扮效果。6.教師可拍照與鼓舞,作為學習與教學的成果紀錄。【活動四】:歌曲教唱-蝴蝶【活動五】:唱唱跳跳 1.教師引導學童討論,根據歌詞、節奏發表舞蹈動作。教師可提問:什麼動作代表蝴蝶飛舞?頭戴金絲、身穿花花衣要怎麼表演呢?等問題,由學童發表之後,教師協助將動作與歌曲串聯起來。 2.教師一邊播放歌曲,一邊帶動作,需提醒學童注意熟練度與動作連貫性。 3.當學童熟悉歌曲與動作之後,可改變蝴蝶的胖、瘦、優雅或活潑等不同體態的動作速度。 3翰林版國小3下藝術與人文貳、春之嘉年華二、拜訪春天1.紙筆評量2.作業評量3.口頭報告4.作品5.表演配合縣府重要教育工作(如:環境教育、品德教育、生涯發展教育)自編教材以底線表示第八週 2-1-8欣賞生活周遭與不同族群之藝術創作,感受多樣文化的特質,並尊重藝術創作者的表達方式。1-2-1探索各種媒體、技法與形式,了解不同創作要素的效果與差異,以方便進行藝術創作活動。1-2-2嘗試以視覺、聽覺及動覺的藝術創作形式,表達豐富的想像與創作力。1-2-3參與藝術創作活動,能用自己的符號記錄所獲得的知識、技法的特性及心中的感受。1-2-4運用視覺、聽覺、動覺的創作要素,從事展演活動,呈現個人感受與想法。2-2-7相互欣賞同儕間視覺、聽覺、動覺的藝術作品,並能描述個人感受及對他人創作的見解。3-2-13觀賞藝術展演活動時,能表現應有的禮貌與態度,並透過欣賞轉化個人情感。【環境教育】2-1-1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基本的生態原則。3-2-1瞭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3-2-3瞭解並尊重不同族群文化對環境的態度及行為。【性別平等教育】1-2-6學習規劃、組織的能力,不受性別的限制2-2-4學習在團體中兩性共同合作以解決問題2-2-5學習溝通協調的能力,促進兩性和諧的互動3-2-2欣賞兩性的創意表現【人權教育】1-2-1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生涯發展教育】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貳、春之嘉年華 二、拜訪春天 【活動一】:導入活動 老師在上課前,讓學生先準備有關春天的圖片,風景、動物等。1.引導活動:有誰可以到各地去拜訪春天呢?除了本課的小溪,大自然中的風、雲也是很好的例子。藉由鼓勵,讓學童激發想像力。 2.教師將主題引導至小溪上,製造一情境效果:春天到了,冰雪融化了,讓學童假想自己是小水滴,從高山上一路往山下流去。讓學童自由發揮路途上的遭遇。 【活動二】:歌曲教唱:春天的小溪 1.春天的小溪為C大調、四四拍子,日本童謠。 2.音域為一個八度。 3.演唱的速度勿太快。讓學童一邊演唱一邊想像自己就是那條小溪中的小水滴。 4.唱完春天的小溪後,教師可針對歌詞提到的岸邊景象作延伸,還可能遇到什麼? 5.將自己想到的景象寫到歌曲當中,替換原本的歌詞。再請學童以演唱的方式與同學分享。 【活動三】:欣賞大黃蜂的飛行,並用肢體表現音樂的強弱及遠近。 1.觀察昆蟲圖片或影片。 2.介紹作曲家李姆斯基-柯薩可夫的事蹟。 3.簡單說明歌劇薩丹王的故事。 【活動四】:延伸活動教師可依不同時間及學童興趣,再播放不同樂器所演奏的大黃蜂的飛行。3翰林版國小3下藝術與人文貳、春之嘉年華二、拜訪春天1.口頭報告2.作品3.表演配合縣府重要教育工作(如:環境教育、性別平等教育、品德教育、生涯發展教育)自編教材以底線表示第九週 1-2-1探索各種媒體、技法與形式,了解不同創作要素的效果與差異,以方便進行藝術創作活動。1-2-3參與藝術創作活動,能用自己的符號記錄所獲得的知識、技法的特性及心中的感受。2-2-6欣賞並分辨自然物、人造物的特質與藝術品之美。2-2-7相互欣賞同儕間視覺、聽覺、動覺的藝術作品,並能描述個人感受及對他人創作的見解。【環境教育】2-1-1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基本的生態原則。【性別平等教育】1-2-6學習規劃、組織的能力,不受性別的限制【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3-1-1經由接觸而喜愛生物,不隨意傷害生物和支持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3-1-2具有好奇心,思考存在環境中萬物的意義與價值。4-1-1能以清楚的言語與文字,適切描述自己的自然體驗與感覺。【性別平等教育】2-2-6提昇兩性共同分享與交換資訊的能力貳、春之嘉年華 三、花花世界 【活動一】:導入活動 學生展示上節課所蒐集的春天景象的圖片,老師可以播放與春天相關的影片。回顧前二單元美麗的春天和拜訪春天的引導方式,讓學童說說對春天的印象及其感想。 【活動二】:展開活動 1可帶領學童到校園走走,看看校園中(或公園裡)的花、草及植物,親身感受周遭生物的變化。 2教師提問:你覺得到處宣傳春天訊息的是哪些動物或植物呢?還是有其他的自然事物共同宣傳呢?他們用什麼方式來宣傳春天的消息呢? 【活動三】:探索與實作 1.教師提示:我們也可以做春天的使者,做隻美麗的大嘴鳥,四處傳送春天的消息。 2.教師示範說明,指導學童把卡紙裁成正方形。 3.完成基本形體。 4.利用多餘的紙張裁出尾巴、鳥冠、眼睛、舌頭、腳等。 5.讓學童想想看如何美化,如何裝扮,讓他變成一隻與眾不同的大嘴鳥。 6.教師引導學童上用色紙剪貼來美化大嘴鳥。 【活動四】:欣賞與展現 1.作品完成後,展示自己的作品。 2.以假如我是大嘴鳥為主題,即席表演一段春天來了百花開,我是一隻大嘴鳥,專門替春姑娘來報訊,看哪!枝頭冒新芽,花兒在微笑,美麗的季節就來到! 3.讓學童能利用此段宣傳語,加上動作自由展現自己的作品。 【活動五】:發現與欣賞 1.教師提示:上回我們利用大嘴鳥當報春使者,知道春天的美麗,你們知道有哪些花兒在春天裡盛開的嗎?我們能用很多方式捕捉春天的美麗 2.教師接著展示春天花朵的圖片。 3.教師提問:你最喜歡春天這個季節的花是哪一種呢?為什麼? 4.讓學童自由發表。 5.教師提問:花朵的外形、花瓣生長的方式及顏色有哪些?引導學童欣賞觀察,然後發表。 【活動六】:蠟筆刮畫創作1.教師播放蠟筆刮畫教學VCD。2.引導欣賞VCD內容,並了解相關技巧。3.指導學童利用圖畫紙進行創作。4.展示作品與討論。3翰林版國小3下藝術與人文貳、春之嘉年華三、花花世界1.口頭報告2.作品配合縣府重要教育工作(如:環境教育、性別平等教育)自編教材以底線表示第十週 1-2-3參與藝術創作活動,能用自己的符號記錄所獲得的知識、技法的特性及心中的感受。1-2-4運用視覺、聽覺、動覺的創作要素,從事展演活動,呈現個人感受與想法。2-2-7相互欣賞同儕間視覺、聽覺、動覺的藝術作品,並能描述個人感受及對他人創作的見解。2-2-8經由參與地方性藝文活動,了解自己社區、家鄉內的藝術文化內涵。3-2-10認識社區內的生活藝術,並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在生活中實行。3-2-13觀賞藝術展演活動時,能表現應有的禮貌與態度,並透過欣賞轉化個人情感。【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2-1-1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基本的生態原則。3-1-1經由接觸而喜愛生物,不隨意傷害生物和支持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4-1-1能以清楚的言語與文字,適切描述自己的自然體驗與感覺。【性別平等教育】1-2-6學習規劃、組織的能力,不受性別的限制2-2-6提昇兩性共同分享與交換資訊的能力貳、春之嘉年華 三、花花世界 【活動一】:大嘴鳥之旅 老師:請問同學,如果我們要幫大嘴鳥來設計背景,他會是在哪一個季節裡出現呢?你所設計的背景裡有什麼? 讓學生自己去構想,並且把大嘴鳥貼在圖畫紙上作畫。【活動二】欣賞與展現1.作品完成後,展示自己的作品。2.讓學生欣賞別人的作品,試著說出別人作品的優點。 3.老師講解與鼓勵。【活動三】:春神1.學生到校園裡取得幾片葉子,利用水彩上色,並將葉子的文理印在圖畫紙上。 2.接著在圖畫紙上畫出春天中自己最喜歡的花朵,呈現心中美麗的春天。3.教師提問:你覺得最能代表春天的花朵是哪種?為什麼?4.讓學童自由發表。5.引導學童欣賞觀察,然後發表。【活動四】:尋找春天的影子1.讓學生到校園中,尋找哪一些景物最能代表春天,由各組尋找一個地點。2.由各組學生帶領著其他組別的成員和老師,實地參觀各組的發現,並且說明。3.參觀完全班所選出來的景物後,投票表決,校園最能代表春天的景象在哪裡。3翰林版國小3下藝術與人文貳、春之嘉年華三、花花世界1.作業評量2.口頭報告3.作品配合縣府重要教育工作(如:環境教育、性別平等教育)自編教材以底線表示第十一週 2-1-7參與社區藝術活動,認識自己生活環境的藝術文化,體會藝術與生活的關係。2-1-8欣賞生活周遭與不同族群之藝術創作,感受多樣文化的特質,並尊重藝術創作者的表達方式。1-2-1探索各種媒體、技法與形式,了解不同創作要素的效果與差異,以方便進行藝術創作活動。1-2-2嘗試以視覺、聽覺及動覺的藝術創作形式,表達豐富的想像與創作力。1-2-3參與藝術創作活動,能用自己的符號記錄所獲得的知識、技法的特性及心中的感受。1-2-4運用視覺、聽覺、動覺的創作要素,從事展演活動,呈現個人感受與想法。2-2-7相互欣賞同儕間視覺、聽覺、動覺的藝術作品,並能描述個人感受及對他人創作的見解。【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1-3-1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並能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2-1-1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基本的生態原則。3-2-1瞭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3-2-3瞭解並尊重不同族群文化對環境的態度及行為。3-3-1瞭解人與環境互動互依關係,建立積極的環境態度與環境倫理。【生涯發展教育】1-2-1認識有關自我的觀念1-3-1探索自我的興趣、性向、價值觀及人格特質貳、春之嘉年華 四、春神來了 【活動一】:導入活動【活動二】:歌曲教唱-春神來了【活動三】:節奏練習-頑固節奏【活動四】:樂曲欣賞- -春之歌【活動五】:認識鋼琴【活動六】:表演創作: 1.老師先將學生分成5-6組,讓學生依照春神的歌詞自編動作, 學生以小組圍圈的放式呈現。 2.表演完後讓學生討論並且分享。3翰林版國小3下藝術與人文貳、春之嘉年華四、春神來了1.口頭報告2.表演配合縣府重要教育工作(如:環境教育、生涯發展教育)自編教材以底線表示第十二週 1-2-4運用視覺、聽覺、動覺的創作要素,從事展演活動,呈現個人感受與想法。1-2-5嘗試與同學分工、規劃、合作,從事藝術創作活動。3-2-13觀賞藝術展演活動時,能表現應有的禮貌與態度,並透過欣賞轉化個人情感。【環境教育】1-1-1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1-1-2藉由身體感官接觸自然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啟發、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畫圖勞作和說故事的方式表達對動、植物和景觀的感受與敏感。3-1-1經由接觸而喜愛生物,不隨意傷害生物和支持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3-1-2具有好奇心,思考存在環境中萬物的意義與價值。【性別平等教育】1-2-6學習規劃、組織的能力,不受性別的限制2-2-4學習在團體中兩性共同合作以解決問題2-2-5學習溝通協調的能力,促進兩性和諧的互動3-2-2欣賞兩性的創意表現【人權教育】1-2-1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生涯發展教育】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貳、春之嘉年華 五、花之圓舞曲 【活動一】:導入活動1.教師引導學童觀察所帶來的花朵或圖片。2.教師引導學童看課本插圖或自己的花朵圖片,教師提問:小朋友,哪一朵花的樣子最特別?它們有什麼不一樣?最喜歡哪一朵花?為什麼?鼓勵學童發表看法。(不限課本所呈現的花朵,鼓勵學童發表生活經驗。)3.教師隨機揭示春天花朵的圖卡,學童則表演出該圖的花朵的模樣,教師可獎勵有創意及表現優異的學童,作為其他學童的模範。【活動二】:猜花王 遊戲規則:1.每組派一位代表至教室外等候。教室內則依推派或指定的方式選擇一人為花王。2.教室內的學童則跟隨花王變換動作,可多練習,以增加默契。(花王的動作以花朵模樣為主)3.教室內一切準備就序,即可請教室外的各組代表,進入教室內猜花王。先猜中者得一片花片,花片多的組別為優勝。【活動三】:展開活動1.教師播放春姑娘做為背景音樂,學童們各自做出花朵的模樣或是表現花朵的特色,教師敲擊樂器,學童即變換成另一種花朵的模樣或特色,仍保持行進狀態,直到音樂結束。2.學童四人一組,給予30秒至一分鐘時間討論出兩個變換動作,當教師拍打鈴鼓,四人即變換成另一動作或是合作表現另一種花朵的模樣或特色,直至音樂結束。3.仍以春姑娘為背景音樂,以地板動作為主,自由表演花朵綻放、枝葉伸展、種子生長等植物生長的各種過程。【活動四】:樂曲欣賞-花之圓舞曲 1.安靜的聆聽音樂。2.分段聆聽,請學童辨識每段音樂的主奏樂器。3.在每段主奏樂器的伴奏下表現花朵的各種姿態。【活動五】:改編歌詞 1.播放春姑娘,複習歌曲。2.春姑娘的歌詞還可以有什麼變化呢?分組練習改寫春姑娘的歌詞。3.各組輪流發表所改編之歌詞伴並隨音樂演唱。【活動六】:短劇創作1.教師先就春姑娘的歌詞,帶領學童認知歌詞中角色、時間、地點及其所從事活動的意義。2.教師先示範如何根據歌詞,為春姑娘中的角色-春姑娘、暖風、花、草、葉子、蟲子設計對話。教師可參考所附之春姑娘對白參考。3翰林版國小3下藝術與人文貳、春之嘉年華五、花之圓舞曲表演配合縣府重要教育工作(性別平等教育、品德教育、生涯發展教育)自編教材以底線表示第十三週 1-2-1探索各種媒體、技法與形式,了解不同創作要素的效果與差異,以方便進行藝術創作活動。1-2-2嘗試以視覺、聽覺及動覺的藝術創作形式,表達豐富的想像與創作力。1-2-4運用視覺、聽覺、動覺的創作要素,從事展演活動,呈現個人感受與想法。2-2-8經由參與地方性藝文活動,了解自己社區、家鄉內的藝術文化內涵。【環境教育】3-2-3瞭解並尊重不同族群文化對環境的態度及行為。【人權教育】1-2-1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1-3-4了解世界上不同的群體、文化和國家,能尊重欣賞其差異【生涯發展教育】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家政教育】3-3-4認識並能運用社區資源參、廟會 一、歡樂鑼鼓 【活動一】:導入活動 1.準備各種宗教性的建築或活動等相關圖片讓學童觀察。 2.簡單介紹在臺灣較為普遍的宗教及其特色。 【活動二】:展開活動 1.請學童發表自己或家人的宗教信仰及參與的相關活動。 2.探討宗教信仰的意義。 3.研究住家附近的廟宇,了解供奉哪些神明,該廟建立的意義及對地方的影響性。 4.強調尊重個人的宗教信仰與活動。 5.複習前單元學過的歌曲。 【活動三】:導入活動 1.準備廟會的相關圖片或影帶讓學童欣賞。 2.請學童發表印象中的廟會有哪些活動,教師可補充學童所發表內容之不足。 【活動四】:展開活動 1.簡單介紹李哲藝之生平及廟埕的創作背景。 2.聆賞廟埕作品。 3.可藉由曲調呈現,引導學童藉由舊時回憶來發揮想像力。 4.請學童發表聽後感想或與傳統廟會音樂的異同。 5.再聆聽一次廟埕加深印象。 3翰林版國小3下藝術與人文參、廟會一、歡樂鑼鼓 1.作業評量2.口頭報告配合縣府重要教育工作(如:環境教育、家庭教育、品德教育、生涯發展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