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中2003-200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doc_第1页
南海一中2003-200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doc_第2页
南海一中2003-200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doc_第3页
南海一中2003-200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doc_第4页
南海一中2003-200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海一中2003-200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专业班用)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一二卷,请将第一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答题卡上,第二卷应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卷 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图的中心是北极点,ABC三点的太阳高度都是0度,此时北极地区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段,回答1-5题:1、C弧线表示:A 晨线 B 昏线 C 晨昏线 D 日界线2、该图表示的节气应该是: A 春分日 B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3、此时北京时间为A 3点 B 9点 C 12点 D 17点4、如果一物体从D 向E处做水平运动,由于地球的自转,它会向A 西偏 B 东偏 C 南偏 D 北偏5、下图表示1月25日和26日的范围,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那么此时北京时间应为 A、25日1 B、25日2点 C、26日14点 D、26日2点6、下列人口再生产类型与所属国家的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A、新西兰过渡型 B、新加坡现代型C、古巴传统型 D、日本过渡型7、某个地区某个年份人口死亡率骤然升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B、医疗卫生条件下降C、经济发展速度减慢 D、突然遭遇大的自然灾害8、关于城市在区域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城市一般是各级行政机构的所在地,是区域的管理中心 、城市可以为区域提供多方面服务,是区域的服务中心 、城市具有等级差别,但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相同 、城市的经济活动比较频繁,是区域的生产中心9、有关城市服务范围的正确叙述是、城市的服务范围就是城市本身、服务范围越大,说明城市的级别就越高,功能越多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服务范围是相切的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说明不论城市大小,城市的功能都相同 10、关于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多子多福是人口素质高的一种表现B、不想早生或少生子女是人口素质高的表现C、许多地方病的发生,是人口素质不高的表现D、电信业的发展使微波辐射污染加剧,这是人口素质不高的表现11、由物理方面的原因产生的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是 A、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 B、蚊子引起的疟疾C、吸烟引起的致癌作用 D、微波辐射污染 12、下列关于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正确的是 A、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有了人口迁移现象B、自然环境因素始终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次要因素C、原始社会人口迁移主要为了寻找新的土地D、“流浪”生活是工业社会人口迁移的突出现象13、有关人口迁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因素始终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B、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迁出地比迁入地影响更为广泛C、在人类发展的早期,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大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只有积极的一面,无负面影响14、关于中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以来,主要是自发的人口迁移B、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引起的C、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由农村到城市D、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人口迁移规模大,频率高15、两个地区的自然增长率相同,那么 A、它们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肯定相同B、它们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肯定不相同C、它们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可能不相同D、它们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中出生率一定不同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死亡率高低主要决定于自然环境因素 B、人口数量增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C、人口的科技水平高低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D、人口数量多少决定环境质量的好坏17、以下属于文化景观的是A、峨眉山 B、越秀公园 C、火车 D、泰山日出18、不是集中紧凑式的城市布局的优点是:A、各项主要用地的布置比较集中,需要的人力、财力多B、各项主要用地的布置比较集中,需要的投资少C、生活设施比较完善,便于管理D、可以就近布置生活设施,方便居民生活19、1下列受距离市中心的远近距离影响最大A文化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住宅区20、关于城市规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依据B 城市规划是以既合理利用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为目的的C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D城市规划一般不受地形和河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21、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向东越过180度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22、人口再生产类型中,“传统型”和“过渡型”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是 A、两者的出生率都高 B、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高C、“传统型”的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较低,“过渡型”的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较高D、两者的死亡率都低23、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个封闭的地区内,其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B、人口的死亡率不仅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C、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是通过人口的自然和机械增长来实现的D、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人口数量增长过快24、实现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A、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B、依靠人口众多的优势,制止环境退化C、坚定不移地执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D、尽可能少利用或不开发资源,保持生存环境的良性循环25、我国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表现在 A、人口过多,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B、耕地总数与人均耕地存在继续减少的趋势C、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已达到极值D、淡水资源严重不足,有些地区已出现地下水枯竭的现象26、关于中心商务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心商务区是城市中专门从事商品交流的地方B 中心商务区购物和办事的人很多,昼夜川流不息、热闹非凡C 中心商务区常常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其建筑物在市区内往往是最高的D 中心商务区的零售活动,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最中心,垂直方向上多在较底层27、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是为了: A 降低生产成本 B 保护城市生态系统 C 减少运输费用 D 谋求广阔市场2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地势平坦的地区形成的城市地域形态一般为组团式有河流经过的山区一般形成条带式地域结构在河流交汇区形成的城市地域形态一般为条带式山区在河流的交汇区形成的城市地域形态一般为组团式29城市住宅区 A 在位置上高级住宅区靠近市中心,低级住宅区远离市中心。B 在建筑质量上有高级低级之分C 高级住宅区多分布在高地、常与文化区相连D 低级住宅区多分布在高地,常与工业区相连30、下列四幅城市工业布局图中,从环境因素考虑,不合理的是南海一中2002-200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中段考测试题地理(专业班用)第二卷 非选择题(80分)班别: 学号: 姓名: 得分:三、读图分析题 共80分 1、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 (12分)(1)此图反映的节气是(2)AB线是(晨/昏)线(3)此时A点的时间是北京时间是(4)试标出12点的经线。(5)物体由A向B运动, 其偏转方向是 2、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则 (8分)(1) 甲地的时间为( ) A、15时 B、9时 C 、3时 D、12时(2) 北京为( ) 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3) 此时,广州的白昼( )于青岛,正午太阳高度角( )于青岛。读“芬兰17851976年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表,回答问题:(12分)人口阶段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7851790182518301910191519701976.1.7.0.()第一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为 型,其特征为 。()第一阶段与第四阶段相比,同为人口低自然增长率,其本质区别是 。()从第一阶段到第四阶段,人口死亡率的变化规律是 ,说明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是从 开始的,可见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读下表数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8分)年 龄14155960岁以上总 计甲人口数死亡率2000.55500.6250210000.93乙人口数死亡率3500.86000.7502.210000.81 ()分组年龄中,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 ()总人口死亡率中,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产生上述反差现象的原因是 ()社会经济越发达,死亡率应越低,但发达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原因是 。 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绘出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并完成相关要求:(10分)年 份出生率%死亡率%年 份出生率%死亡率1949195219571962196519703.603.703.403.703.793.342.001.701.081.000.950.761975197819801985199019952.301.831.822.102.101.710.730.630.630.680.670.66(1)绘出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在下面空白处作图):(2)从上表看出,中国目前人口出生率已 ,死亡率也 ,自然增长率 ,人口再生产类型已接近“ 型”。6右图是某城市地域结构示意图。读图后回答:(10分)(1) 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名称:A B E (2) 写出B功能区的判断理由: (3) 写出E功能区的判断理由 7、分析下表,判断正误,在每项陈述前括号里用“”表示正确,用“”表示错误。(10分)人口(亿人)耕地面积(万公顷)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以1978年为10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以1978年为100)粮食产量 (亿吨)城镇化水平()19789639939100100305179198098799311160113032119419851059968519351755379237199011439567283023734462671995121194974891394046729019981248943462784908512304我国国情资料 (1)总人口持续增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2)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增加。 (3)城镇化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呈正相关。 (4)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5)1998年城镇人口达3.04亿。 8、 读下列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形式:(10分)(1)图A为 式;图B为 式。(2)地形平坦开阔的平原地区,城市大多采用 图(填字母)中的布局形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 ;优点是: 一、单项选择题: C 610 B DCBB 1115 DACCC1620 B B A B D 二、双项选择题:2125 AC AC AB AC BD 2630 CD AB AC BC CD 三、综合题:1(1)春分或秋分(2) 晨线, 3)6,22点(4)先向西后向东2(1) C(2)B(3)小,大3(1)原始 极高的死亡率 很高的出生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2)形成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因不同。原始型为高死亡率(生产力水平极低)造成,现代型由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生产力高度发展的表现)造成。(3)逐渐下降 死亡率 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4(1)低 (2)高(3)甲项人口中老年人比较多,而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4)主要是年龄结构原因造成的。发达国家属现代型,其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这一类型发展的结果是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