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选择填空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古代文学选择填空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古代文学选择填空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古代文学选择填空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古代文学选择填空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 填空 1 吕不韦门客集体撰写的 吕氏春秋 成书于秦王政八年 前 这部著作 体系完整 广泛吸收诸子百家的观点 客观上反映了战国末年即将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趋 势 2 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 李斯 他的 谏逐客书 铺陈排比 纵横议 论 逻辑性强 富有文采 3 记载秦始皇巡游封禅的刻石铭文多出自 李斯 之手 除 琅邪台 铭文外 都 是三句一韵的特殊诗体 质实雄壮 对后世碑铭文有影响 4 文坛在经历了秦代和汉初的沉寂之后 到西汉 文帝和景帝 时期作家群体再度生成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生不已 人才辈出 5 汉代的官学和私学都以讲授儒家经典 五经 为主 其中就有 诗经 这部文学作 品 6 西汉时期 解读 楚辞 是一种专门学问 例如武帝时的朱买臣 淮南王刘安都擅 长此学 宣帝亦修武帝故事 深推重之 7 汉宣帝时 宫中曾经用诵读奇文及自己作品的方法为宣帝的太子 亦即后来的元帝治病 解闷的方法 这种精神疗法效果明显 不但太子得以康复 而且经他倡导在后宫形成了诵 读 王褒赋 的风气 8 诵读 辞赋 在汉代是一种高雅的活动 是士人文化素养的标志 9 因擅长文章辞赋而被录用的著名作家 武帝朝有司马相如 东方朔 枚皋 宣帝朝有王 褒 成帝朝有 扬雄 等 10 自武帝起 许多高官显宦都参与其间 成为西汉朝廷一大雅事的是创作辞赋 由此形 成了向天子 进献辞赋 的制度 11 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吴王刘濞 梁孝王刘武 淮南王刘安 12 西汉武 宣 元 成诸帝都是文学爱好者 其中 武帝 还有诗赋传世 13 淮南王群臣不但著书立说 而且还是一个从事 辞赋 创作的群体 14 东汉后期 长期把持政权身居显位的 外戚 大量招纳宾客 东汉许多著名作家 都当过他们的幕僚 15 妄自菲薄 作奸犯科 出自 出师表 16 披坚执锐 破釜沉舟 作壁上观 沭猴而冠 出自 项羽本纪 17 茕茕独立 形影相吊 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出自 陈情表 18 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是 过秦论 19 疾虚妄 是王充名作 论衡 的基本精神 20 汉大赋在结构上常采用 主客问答 的形式 21 张衡的 归田赋 属于东汉辞赋中的 抒情小赋 类型 22 司马迁说他编纂 史记 的宗旨 是要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23 史记 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 本纪 世家 和列传中 24 鲁迅称赞 史记 为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25 赵晔的 吴越春秋 是东汉杂传的代表作 26 乐府 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合乐诗体 27 被刘勰誉为 五言之冠冕 的是 古诗十九首 28 游记 碑文等体裁肇兴于 东汉 时期 29 曹操的 短歌行 中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之句是引自古代诗集 诗经 30 与山巨源绝交书 是 嵇康 所写 31 曹操诗风人称 如幽燕老将 气韵沉雄 32 曹植充满神话色彩和浪漫情调的抒情小赋是 洛神赋 33 阮籍字 嗣宗 34 闻鸡起舞 说的是 刘琨 和祖逖的故事 35 西晋诗人潘岳最擅长写 悼亡 诗 36 五柳先生即是 陶渊明 37 南朝的 大小谢 中的大谢是 谢灵运 38 南朝出现的诗体 永明体 是我国格律诗的开端 39 我国的第一部文学选集是 昭明文选 40 左思的 咏史 8 首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优良传统 被钟嵘称为 左思风力 41 诗缘情而绮靡 是陆机 文赋 中提出的观点 42 西晋末到东晋时期流行的诗歌是 玄言诗 43 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是诗篇 登池上楼 中的句子 44 鲍照字 明远 45 文心雕龙 是刘勰写的文学理论巨著 46 余霞散成绮 澄江静如练 47 骈文文体的要求是 调声 敷藻 裁对 隶事 48 五柳先生 就是 陶渊明 49 郦道元撰的 水经注 是北朝的散文成就之一 50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51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经纶事务者 窥谷忘返 出自 吴均 与宋元思书 52 暮春三月 江南草长 杂花生树 群莺乱飞 出自 丘迟 与陈伯之书 53 黯然销魂者 惟别而已矣 出自 江淹 别赋 54 身居江海之上 心存魏阙之下 出自 孔稚珪 北山移文 55 南风知我意 吹梦到西洲 出自 西洲曲 56 以 书 名篇的骈文 吴均 与宋元思书 丘迟 与陈伯之书 57 阮籍的 咏怀 诗 创造了 抒情组诗 的新形式 开后代左思 咏史 组诗 陶 渊明 饮酒 组诗的先河 58 孔稚珪的 北山移文 中 风云凄其带愤 石泉咽而下怆 使用了 拟人 的修 辞手法 59 陶渊明 归园田居 其一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使用了 比兴 艺术 手法 60 太康诗风 在艺术形式上的特点是 缛旨星稠 繁文绮合 61 鲍照 的 芜城赋 写广陵城的盛衰兴废之变 62 表现南朝骈赋的美文丰采的是 江淹 的 恨赋 和 别赋 63 由南入北的北朝赋作家 庾信 留下了赋史上的千古绝唱 哀江南赋 64 北朝创作了如 水经注 洛阳伽兰记 这样的散文名著 65 鲁迅说 曹操 是 改造文章的祖师 有 清峻的风格 就是文章要简约严明 的意思 他还 力倡通脱 通脱即随便之意 66 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 令孤言此 若为自大 欲人言尽 故无讳耳 设 使国家无有孤 不知当几人称帝 几人称王 67 阮籍 大人先生传 中 对那些虚伪的名教中人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写 68 翩若惊鸿 婉若游龙 为 洛神赋 中描写神女之名句 69 两晋赋家艺术形式上取得的成就 主要表现在用事 辞藻 和音律三个方面 70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有张华 博物志 干宝 搜神记 王嘉 拾遗记 刘义庆 幽明记 等 71 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有刘义庆 世说新语 葛洪 西京杂记 等 72 博物志 十卷 是在 山海经 的系统上发展出来的 73 世说新语 有 德行 言语 政事 文学 各门类共三十八篇 74 曹丕 典论 论文 陆机 文赋 刘勰 文心雕龙 钟嵘 诗品 等 标志了我国 文学批评 的繁荣和成就 75 曹丕 典论 论文 是我国探讨文学问题最早的较具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 76 从曹丕开始 才把 气 引入文论中 77 陆机 文赋 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的系统性文学理论作品 78 陆机是研究我国文学创作过程开先河之人 认为文学创作是一个 形象思维 过程 79 曹丕将文体分为四科 奏议 书论 铭诔 诗赋 陆机却分为诗 赋 碑 诔 铭等十项 80 缘情绮靡 说是在传统的诗教 温柔敦厚 说后由陆机提出的另一重要诗论 2 一 填空题 1 初唐作家中提倡 兴寄 与 风骨 的诗人是 陈子昂 2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所描写的是 洞庭湖 的景致 3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出自于 温庭筠 梦江南 4 玉容寂寞泪阑干 梨花一枝春带雨 出自于 白居易 长恨歌 5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出自于 王维 山居秋暝 6 完成诗句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7 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出自于 柳宗元 渔翁 8 唐代传奇之名来源于作家 裴铏 的小说集 传奇 9 黄粱美梦 一语出自 沈既济 枕中记 10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出自于 杨炯 从军行 11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出自于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 12 五言律诗的定型是由 沈佺期 宋之问 二位诗人最后完成的 13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出自于 孟浩然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14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出自于 李商隐 夜雨寄北 15 业精于勤 荒于嬉 行成于思 毁于随 出自于 韩愈 进学解 16 长恨歌传 的作者是 陈鸿 17 唐诗中有 孤篇横绝 之誉的杰作是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18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出自于 骆宾王 在狱咏蝉 19 事修而谤兴 德高而毁来 出自于 韩愈 原毁 20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出自于 崔颢 黄鹤楼 21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出自于 王昌龄 闺怨 22 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 出自于 李商隐 马嵬 23 唐代作家中将寓言发展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的是 柳宗元 24 提出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的作家是 白居易 25 遥望齐州九点烟 一泓海水杯中泻 出自于 李贺 梦天 26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出自于 杜甫 月夜 27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出自于 刘禹锡 乌衣巷 28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出自于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9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中 前不见古人 的 古人 指的是 燕昭王 30 南柯一梦 出自于唐传奇小说作品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 31 唐代文学以 安史之乱 为分水岭 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上承魏晋南北朝文学 属于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 后期下启两宋文学 属于中古期的第二段 32 在贞观诗坛的后期 出现了一位重要诗 上官仪 形成一种诗风 上官体 33 上官仪提出之 六对 八对 说 以音义的对称效果来区分偶句 形式 34 魏征曾总结南北朝文学说 江左宫商发越 贵于 清绮 河朔词义贞刚 重 乎 气质 并主张 各去所短 合其两长 35 佛禅思想对王孟等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但最主要的是 无生 观念 36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自于 王翰 凉州词 37 王昌龄 是专攻七绝的高手 38 在动辄自比王侯的盛唐诗人中 高适 是唯一做到高官而封侯者 39 李白以第一人称的抒怀和议论表达主观感受 完全打破了传统乐府 用赋体叙事 的手法 40 唐文宗曾下诏 将 李白 的歌诗 裴旻 的剑舞和 张旭 的草书称为 三绝 41 在盛唐诗人中 王维 孟浩然 长于五绝 王昌龄 等长于七绝 兼 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 只有 李白 一人 42 被后人称为 杜集七言律第一 的诗作是 登高 43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出自于诗人 元稹 之手 44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出自于 温庭筠 商山早行 45 晚唐诗坛上 强调 韵外之致 味外之旨 的诗人是 司空图 46 地下若逢陈后主 岂宜重问后庭花 讽刺的对象是 隋炀帝 47 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 中的 菡萏 指 荷花 48 温庭筠 花间集 中被列于首位 他是第一个努力作词的人 是花间派的鼻祖 49 终日望君君不至 举头闻鹊喜 出自于 冯延巳 谒金门 50 李煜词无论前期后期 有其一贯的特点 那就是 真 3 1 易见的元杂剧刊本有明代 藏懋循藏懋循 编的 元曲选 和近要隋树森编的 元曲选外编元曲选外编 2 在元杂剧剧本中 宾白宾白 简称 白白 是剧中人物的言语 而 科范科范 简称 科科 是指人物的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 3 元杂剧中的女主唱称为 正旦正旦 男主唱则称为 正末正末 4 著名的散曲套数 不伏老 是元代杂剧空 关汉卿关汉卿 的自叙之作 作者自称是 普 天下郎君领袖 盖世界浪子班头 这几乎是一篇浪子文人的宣言 5 燕燕 赵盼儿 王瑞兰分别是关汉卿在杂剧 调风月调风月 救风尘救风尘 和 拜月亭拜月亭 中塑造的三个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 6 单刀会 是元代杂剧家 关汉卿关汉卿 的历史剧代表作 剧中突出了关羽豪迈无畏的 英雄气概 并借关羽之口抒发了深沉的历史沧桑之感 7 元代剧作家 白朴白朴 的杂剧 梧桐雨 曲辞缠绵悱恻 细腻传神 朴实而优雅 赢 得了无数的赞誉 他描写李千金和裴少俊爱情故事的杂剧 墙头马上墙头马上 则比较爽朗轻 松 8 李逵是元代水浒戏中最受欢迎的角色 康进之的 李逵负荆李逵负荆 和 高文秀高文秀 的 双献功 就是以他为核心人物的优秀剧本 9 元代剧作家 纪君祥纪君祥 创作的 赵氏孤儿 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 剧中表现了屠 岸贾的残暴奸诈 突出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10 士子与妓女之间的爱情是元杂剧的重要题材之一 如著名剧作家 石君宝石君宝 的 曲 江池 歌颂了李亚仙和郑元和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马致远的剧作 青衫泪青衫泪 也歌颂了妓 女裴兴奴和诗人白居易之间的爱情 11 元明的杂剧传奇很多改编自唐传奇 如王实甫的 西厢记 改编自元稹的 莺莺 莺传莺传 郑光祖的杂剧 倩女离魂倩女离魂 改编自陈玄稹的 离魂记 石君宝的 曲江池 改编自白行简的 李娃传李娃传 汤显祖的 邯郸记邯郸记 改编自沈既济的 枕中记 12 明代剧作家 朱有朱有燉燉 的杂剧 继母大贤 和元代关汉卿的杂剧 蝴蝶梦蝴蝶梦 都 写了兄弟争死 继母保全前妻之子的故事 这是当时民间流行的一个题材 13 明代剧作家 康海康海 的杂剧 中山狼 借寓言来抒写自己的心情 王九思的杂剧 杜子美沽酒游春杜子美沽酒游春 则借前代诗人杜甫之口发泄自己的积愤 14 明代剧作家 冯惟敏冯惟敏 的杂剧 不伏老 写梁颢八十二岁中状元的故事 是戏曲史 上首部以科举考试为表现对象的作品 王衡的杂剧 郁轮袍郁轮袍 写唐代大诗人 王维王维 科 举考试的经历 沈自徵沈自徵 的 霸亭秋 写杜默落地后在霸王庙哭诉 都表现了对科举制度 的批判和反思 15 明代剧作家 王骥德王骥德 的杂剧 男王后 反映了晚明文人的激情纵欲 追求世俗享 受 吕天成取材才 孟子 的杂剧 齐东绝倒齐东绝倒 则通过对舜等古圣贤的戏谑 表现了 晚明文人对传统的挑战 16 明代徐复祚的杂剧 一文钱一文钱 刻画了一个贪得无厌 爱财如命的吝啬鬼卢至的 形象 剧中还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 显示出佛教对晚明文人的影响 17 许潮的剧作多以文人的游宴雅集为题材 如 兰亭会兰亭会 一剧写王羲之 谢安等 人上巳集会修禊 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风雅的倾慕 18 孟称舜将其 古今名剧合选 所选杂剧分为婉丽 雄爽两类 并根据 柳永柳永 的 雨霖铃 中 杨柳岸晓风残月 和 苏轼苏轼 的 念奴娇 中 一樽还酹江月 之意 分别 命名为 柳枝集柳枝集 和 酹江集酹江集 19 南戏 白兔记白兔记 写刘知远由流浪汉而成为皇帝的故事 属于在民间颇受欢迎的 发迹变泰题材 20 明初剧作家 丘丘璿璿 的 五伦全备记 和邵灿的 香囊记香囊记 在创作主旨和情节 安排上都亦步亦趋地追随高明的 琵琶记 21 南戏 王状元荆钗记王状元荆钗记 与 张协状元 赵贞女 等谴责文人负心的作品 不同 它借书生王十朋和钱玉莲的爱情故事 赞扬了文人在科场得意后对爱情的忠贞 22 四大南戏之一的 拜月亭 是根据元代剧作家 关汉卿关汉卿 的杂剧 闺怨佳人拜月亭 改编的 剧中描写了蒋世龙与王瑞兰 陀满兴福与蒋瑞莲聚散悲欢的爱情故事 23 赵五娘和李琼梅分别是南戏 琵琶记琵琶记 和 小孙屠小孙屠 中的人物 24 梁辰鱼创作的传奇 浣纱记浣纱记 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演唱的剧本 它使昆 山腔戏曲舞台上迅速流传开来 25 灯前修本 是明代传奇 鸣凤记鸣凤记 的一个片断 这部传奇表现了嘉靖年间杨 继盛等忠义之士与权奸严嵩父子的斗争 开启了此后时事剧的创作 26 古代戏曲中常用误传错认法来结撰情节 阮大铖的 燕子笺燕子笺 一剧就以十错认 造成一系列的波澜 堪称错认法的典范之作 27 汤显祖的 玉茗堂四梦 包括传奇 牡丹亭 邯郸记 和 荆钗记荆钗记 南柯记南柯记 28 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又成为其他剧作的表现对象 如清代蒋士铨的 临川梦临川梦 就以戏曲形式为汤显祖作传 29 明代是中国戏曲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 著名剧作家 徐渭徐渭 的 南词叙录 是第一 部南戏概论性质的专著 而王骥德的 曲律曲律 则是一部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著作 沈沈 璟璟 的 南九宫十三调曲谱 则为创作提供了一本可依赖的工具书 30 清初传奇创作非常繁荣 洪昇的 长生殿长生殿 和 孔尚任孔尚任 的 桃花扇 代表了 这一阶段传奇创作的最高成就 31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是传奇 牡丹亭牡丹亭 中的曲词 32 明代很多剧作家追随汤显祖讴歌真情 如孟称舜的剧作 娇红记娇红记 歌颂王娇娘 和申纯至死不渝的爱情 二胥记二胥记 则歌颂了伍子胥灭楚复仇之孝和申包胥复楚之忠 33 明代作家 沈沈璟璟 的剧作很注意对诙谐的追求 他的 博笑记 就是一部演 可喜 可怪之事 俱可绝倒 的作品 34 明代很多剧作取材于 水浒传 如 李开先李开先 创作的 宝剑记 演林冲被逼上梁 山的故事 沈璟的 义侠记 演英雄 武松武松 的故事 35 清初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剧作家 以戏曲来反映现实政治和平民生活 李玉 朱素臣等合作的 清忠谱清忠谱 是其代表作之一 剧中反映了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反阉党魏 忠贤的斗争 36 白朴的杂剧 梧桐雨梧桐雨 描写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马致远马致远 创作的 汉宫秋 则描写了汉元帝和昭君之间的感情 1 著名的散曲套数 不伏老 是元代剧作家 关汉卿关汉卿 的自叙之作 作者自称是 普天下 郎君领袖 盖世界浪子班头 并将自己喻为 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2 李逵是元代水浒戏中最受欢迎的角色 康进之的 李逵负荆李逵负荆 和 高文秀高文秀 的 双献功 就是以他这核心人物的优秀剧本 3 元代剧作家 纪君祥纪君祥 创作的 赵氏孤儿 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 剧中表现了屠 岸贾的残暴奸诈 突出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4 歌颂士子与妓女之间的爱情是元杂剧的重要题材之一 如著名剧作家 石君宝石君宝 的 曲江池 歌颂李亚仙和郑元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马致远的剧作 青衫泪青衫泪 也歌颂了妓 女裴兴奴与诗人白居易之间的爱情 5 元代剧作家 白朴白朴 的杂剧 梧桐雨 曲辞缠绵悱恻 细腻传神 朴实而又优雅 赢得了无数的赞誉 6 元代很多杂剧改编自唐传奇 如王实甫的 西厢记 改编自元稹的传奇小说 莺莺 莺传莺传 郑光祖的杂剧 倩女离魂倩女离魂 改编自陈玄祐的 离魂记 7 明代剧作家 朱有燉朱有燉 的杂剧 继母大贤 和关汉卿的 蝴蝶梦 都写了兄弟争死 继母保全前妻之子的故事 这是当时民间流行的一个题材 8 孟称舜将其 古今名剧合选 所选杂剧分为婉丽 雄爽两类 分别命名为 柳枝柳枝 集集 与 酹江集酹江集 9 明代作家 王九思王九思 的杂剧 杜子美沽酒游春 借杜甫之口抒发了自己的愤懑不平 10 明代徐复祚的杂剧 一文钱一文钱 刻画了一个贪得无厌 爱财如命的吝啬鬼卢至的 形象 剧中还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 显示出佛教对晚明文人的影响 11 明代剧作家 冯惟敏冯惟敏 的杂剧 不伏老 写梁颢八十二岁中状元的故事 是戏曲史 上首部以科举考试为表现对象的作品 王衡的杂剧 郁轮袍 也借唐代大诗人 王维王维 的故 事 写自己参加科举考试的经历 表现了对科举制度的批判与反思 12 许潮的剧作多以文人的游宴雅集为题材 如 兰亭会兰亭会 一剧写王羲之 谢安等 上巳集会修褉 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风雅的倾慕 13 明代作家吕天成的杂剧 齐东绝例齐东绝例 写舜父瞽瞍杀人后 舜负父而逃 以及 皋陶发誓不杀瞽瞍后 舜在众人劝说下归来的故事 剧中以戏谑之笔写古之圣贤 表现了 晚明人对传统的挑战 14 渔阳三弄 是明代作家 沈自徵沈自徵 的杂剧 霸亭秋 簪花髻 鞭歌妓 的合称 剧中借对古代文人遭遇的描写 体现出晚明文人对个性 自我的关注和追求 15 单刀会 是元代剧作家 关汉卿关汉卿 的历史剧代表作 剧中突出了关羽豪迈无畏的 英雄气概 并借关羽之口抒发了深沉的历史沧桑之感 1 古代戏曲中常用误会错认法来结撰情节 阮大铖的 春灯谜春灯谜 一剧就以十错认 造成一系列的波澜 堪称错认法的典范之作 2 汤显祖的 玉茗堂四梦 包括传奇 牡丹亭 邯郸记 南柯记南柯记 和 紫钗记紫钗记 3 南戏 白兔记白兔记 写刘知远由流浪汉而成为皇帝的故事 属于在民间颇受欢迎的 发迹变泰题材 4 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又成为其他剧作的表现对象 如清代蒋士铨的 临川梦临川梦 就以戏曲形式为汤显祖作传 5 明代是中国戏曲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 著名剧作家 徐渭徐渭 的 南词叙录 是第一 部南戏概论性质的专著 而王骥德的 曲律曲律 则是一部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著作 6 清初传奇创作非常繁荣 洪昇的 长生殿长生殿 和 孔尚任孔尚任 的 桃花扇 代表了这 一阶段传奇创作的最高成就 7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是传奇 牡丹亭牡丹亭 中的曲词 8 明代很多剧作取材于 水浒传 如 李开先李开先 创作的 宝剑记 演林冲被逼上梁 山的故事 沈璟的 义侠记 演英雄 武松武松 的故事 9 明初作家 丘璿丘璿 的 五伦全备记 邵灿的 香囊记香囊记 都追步高明的 琵琶记 借戏曲宣扬伦理道德 使剧本沦为道德的载体 10 南戏 王状元荆钗记王状元荆钗记 与 张协状元 赵贞女 等谴责文人负心的作品 不同 它借书生王十朋和钱玉莲的爱情故事 赞扬了文人在科场得意后对爱情的忠贞 11 明代很多剧作家追随汤显祖讴歌真情 如孟称舜的剧作 娇红记娇红记 歌颂王娇娘 和申纯至死不渝的爱情 二胥记二胥记 则歌颂了伍子胥灭楚复仇之孝和申包胥复楚之忠 12 明代作家 沈璟沈璟 的剧作很注意对诙谐的追求 他的 博笑记 就是一部演 可喜 可怪之事 俱可绝倒 的作品 13 四大南戏之一的 拜月亭 是根据元代剧作家 关汉卿关汉卿 的杂剧 闺怨佳人拜月亭 改编的 剧中描写了蒋世龙与王瑞兰 陀满兴福与蒋瑞莲聚散悲欢的爱情故事 14 清初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剧作家 以戏曲来反映现实政治和平民生活 李玉 朱素臣等合作的 清忠谱清忠谱 是其代表作之一 剧中反映了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反阉党魏 忠贤的斗争 二 单项选择 1 秦相李斯的散文名篇是 B A 六国论 B 谏逐客书 C 论积贮疏 D 非十二子 2 从体式上说 贾谊的 鵩鸟赋 属于 A A 骚体赋 B 抒情赋 C 大赋 D 小赋 3 东汉赋创作的演变趋势是 C A 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 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 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 由述志赋向咏物赋转变 4 王充名作 论衡 的基本精神是 D A 重农务本 B 独尊儒术 C 大一统 D 疾虚妄 5 刘熙载 艺概 论其 虽气味已是东京 然尔雅温厚 的作品是 A A 汉书 B 论衡 C 潜夫论 D 新书 6 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 是对 D 的基本精神的评价 A 楚辞 B 史记 C 汉赋 D 汉乐府 7 赵晔的 B 是东汉杂传的代表作 A 燕丹子 B 吴越春秋 C 越绝书 D 西京杂记 8 最早载录 古诗十九首 的古代典籍是 C A 汉书 B 宋书 C 文选 D 玉台新咏 9 被刘勰誉为 五言之冠冕 的是 C A 孔雀东南飞 B 陌上桑 C 古诗十九首 D 江南 10 目前认为曹丕的 A 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 A 燕歌行 B 陌上桑 C 白马篇 D 短歌行 11 建安七子 中以 D 的文学成就为最高 A 陈琳 B 刘桢 C 曹植 D 王粲 12 东晋时期流行的诗歌是 B A 永明体 B 玄言诗 C 回文诗 D 山水诗 13 华亭鹤唳 的典故是关于 A 的 A 陆机 B 潘岳 C 张华 D 嵇康 14 陶渊明被鲁迅称为 金刚怒目式 的作品有 B A 归园田居 B 咏荆轲 C 饮酒 D 桃花源诗 15 宫体诗是 A 出现的 A 梁陈之际 B 建安时期 C 正始时期 D 西晋初年 16 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 C A 木兰辞 B 子夜歌 C 西洲曲 D 敕勒歌 17 魏晋风度 名士风流 在轶事小说 B 中有大量记载 A 语林 B 世说新语 C 拾遗记 D 传奇 18 下列属于北朝的散文有 C A 与吴质书 B 恨赋 C 洛阳伽蓝记 D 登大雷岸与妹书 19 秋桂遣风 春萝罢月 孔稚珪 北山移文 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C A 比喻 B 对比 C 拟人 D 拟物 20 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水 用了三种修辞手法 C A 比喻 谐音 重叠 B 比喻 谐音 拟人 C 比喻 谐音 顶真 D 比 喻 谐音 象征 二 选择题 1 下列作品不属于白居易的作品有 D A 轻肥 B 卖炭翁 C 买花 D 舂陵行 2 下列诗句中不属于杜甫作品的有 D A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B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C 夜阑更秉烛 相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