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子罕第八篇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没有直接解释这句话,是因为历来对这段话的解释争议较多。传习录295条记录了阳明先生对此章的解释:“孔子有鄙夫来问,未尝先有知识以应之,其心只空空而已,但叩他自知的是非两端,与之一剖决,鄙夫之心便已了然。鄙夫自知的是非,便是他本来天则,虽圣人聪明,如何可与增减得一毫?他只不能自信。夫子与之一剖决,便已竭尽无余了。若夫子与鄙夫言时,留的些子知识在,便是不能竭他的良知,道体即有二了。”我们大致可以理解为阳明子认为这是孔子在教化人的时候,心中做到没有先入为主,没有成见,而是帮助提问者去从正反两方面去分析问题,从而激发出提问者内心本来就存在的良知和自信,进而自己解决问题。论语集注中,朱子对本章的解读是:“孔子谦言己无知识,但其告人,虽于至愚,不敢不尽耳。叩,发动也。两端,犹言两头。言终始、本末、上下、精粗,无所不尽。程子曰:“圣人之教人,俯就之若此,犹恐众人以为高远而不亲也。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不如此则人不亲。” 大体意思是说,这是孔子的自谦之言,孔子谦虚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哪怕来问问题的人是大笨蛋,也会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圣人教育人啊就是这样子的放低身段,不然圣人的形象太过高远,大家都害怕而不亲近,就没办法去教育人了。”两种解释大相径庭,古往今来莫衷一是。到了近代,对这篇的解释更多,一解是孔子说他对鄙夫所问的事一无所知;二解是说鄙夫对自己问的事情一无所知;三解是指鄙夫极其虚心,毫无成见,唯望孔子不吝赐教。还有很多解释比较奇怪,不够通顺,这里不一一列举。看了这么些个解释,我也很头疼,不过既然讲论语,总要给出个自己的意见。就自己不成熟的看法看来,孔子这句话里的“无知”并非是完全的自谦之说,也未必是为了和鄙夫套近乎。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觉得,孔子虽然不是个自大的人,但是也不像是个一味谦虚的人。孔子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还说过:吾不试,故艺。” 也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从这些话中是可以隐隐体会出孔子的情绪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天给的东西有什么值得人骄傲的? 只有依靠自己努力获得的东西才有意义。这一点古龙应该深有同感,他的小说里,顶级高手都是练出来的,而非仅仅倚仗天赋奇才。他们天赋或许不够却比别人勤奋,比别人坚强。如傅红雪:每天至少要花四个时辰练刀,从四五岁的时候开始,每天就至少要拔刀一万两千次。我们理解起来就有一点点像大家说起白手起家的富豪时总是心怀敬佩,但是面对富二代就颇有些不以为然。 故而在孔子听闻弟子对他评价为天才时,马上强调自己是勤奋努力后才取得了些许成绩;在听到别人说他多才多艺时,立刻强调是由于年轻时没有去做官,生活比较清贫,所以掌握了这许多的谋生技艺。孔子不以天赋为傲,而以好学为傲。他一再强调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而说起好学,他就一点都不谦虚的说道,“好学,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我。”不难看出,他心里也是颇感骄傲的。所以我感觉,孔圣人其实是个实在人,不怎么耍花腔。而且,孔子也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看来看去,我都觉得,孔子这样性子的人,实在没什么必要在此故作姿态,谦虚一番。所以,阳明先生理解的主动放空,不带偏见是一种解释。另外,我觉得也很有可能是孔子自己真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空空如也。世上的事物无穷,知识也无穷。相对于这无穷而言,我们每个人的所知都是极为渺小的。塞西尔说:“获得知识的第一步是要知道自己无知。”笛卡尔说:“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无知” 苏格拉底说:“我知道自己无知,这就是我比所有人都聪明的地方。”学习,大体就是一个由自己感觉到无知向自己感觉到有所知,最后再达到自感无知的过程。没有经过学习开化的人,心智蒙昧,如身处混沌者,不分左右,万事万物在眼前皆不见,除了本能的理智之外,人们的心灵空空如也;初学者,如井中观天之蛙,得见小小洞天之景,但自身置于方寸之境,却最容易生出无所不知的错觉来,闹出斑鸠笑鹏的笑话;学习若再向深入,层次升高,到了登高远望的地步,便会开始体会到那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孤寂感,既体会到一览众山小,亦体会到高处不胜寒;而真学习到了至高的境界,“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翱翔于真理的浩淼苍穹,此时再反观自己,何其渺小,何其苍白,自身所学在这苍茫中无异于空空如也。所以按孔老先生的境界,不论出于何种原因,他说自己无知都不奇怪,若是他自言无所不知,反倒是叫人奇怪了。但是,不论孔子知道或是不知道,我们大可不必纠结在此,孔子其实也不是很在意,因为他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通过问题的正反两方面来思考问题,一直追问,直到发现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并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权衡两端,取其中道”的中庸思想,也接近于苏格拉底以问话求答案的方法。放到今天,我们称之为“矛盾分析法”,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综合以上分析,我个人对这章的理解是这样的:(1)鄙夫:指不明事理,见识浅显的人。 (2)空空如也:指孔子自感心中空空无知。 (3)叩:叩问、询问。 (4)两端:两头,指正反、始终、上下方面。 (5)竭:穷尽、尽力追究(问题根源)。 译文:孔子说:“我什么都懂吗?不是这样的(我只不过掌握了获得新知的方法罢了),即使一个见识不多的人来问我一个问题,我也可能一无所知的,但我会从事情的正反两面去探询,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来思考这个问题,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 学习此章的启示如下: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积累所有的知识,预知所有的难题,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所不了解的事物,对于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日照重型钢结构施工方案
- 蚊控系统施工方案哪里有
- 潜孔钻钻排水孔施工方案
- 2025年版餐饮业普通员工劳动合同模板
- 河北植物墙施工方案公司
- 水泥仿木护栏杆施工方案
- 嘉定区楼宇亮化施工方案
- 2025年芭蕾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 外汇从业资格考试课程及答案解析
- 孝感市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Matlab编程与应用》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护理查房
- 2025-2026学年人教大同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物业员工培训及考核制度
- 2025年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主题讲座课件【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含讲稿)
- 用户信息管理办法
- 800个产粮大县名单
- 2025年广西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及解析)
- 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 【某酚醛污水处理厂的经济评估计算过程案例2100字】
- 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广西卷) 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