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 古诗两首主备人:张小丽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5课教材分析:1题西林壁。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2游山西村。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教学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教学模式:导、学、议、练教法学法: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1、谈话导入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生说风景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PPT放映庐山图片)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生谈感想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2、出示学习目标做事要想高效,目标必不可少。我们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2)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请一位同学读一遍学习目标。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二、学、议目标已经明确,方法也很重要。下面我们就按自学提示(一)自学古诗。1、出示自学提示(一)(1)了解诗人。理解诗题的意思。借助拼音读诗,读准字音。(2)借助课下注释和资料理解词意,并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请一位同学读一遍。大家开始自学吧。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2、议(1)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不但诗写得好,他的书法作品、他的画、他的文章在中国历史上都极负盛名,他和他的父亲、弟弟合称“三苏”。(2)“题”是什么意思?“题西林壁”是什么意思?(3)指名学生读诗,其他学生评价。小组比赛读,读准节奏。(4)通过自学,你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请说一说。(5)大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吗?(学生逐句说诗意并指导朗读)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向远看、向近看、向高看、向低看,看到的庐山景色却各不相同。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过渡:我们通过自学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可真了不起!那么诗人借描写庐山的风景来表达什么感受呢?下面,我们来欣赏诗句,体会诗的意境。3、出示自学提示(二)(1)哪两句诗写的是作者看到的实景?(2)哪两句诗写的是作者的感受?(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巡视指导。)4、议(1)学生汇报:前两句诗写的是实景,后两句是作者的感受。(2)明明是同一座庐山,为什么在苏轼的眼中,会有这么多种变化呢?(因为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3)那苏轼到底从几个角度看了庐山呢?看到了几种结果呢?(六个角度,看到了六种不同的结果。)那概括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角度不同,所见也不同。)三、练1、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背诵古诗。2、默写古诗。小结: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角度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同,观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效果察不同。第二课时一、 导1、谈话导入:(师吟诵):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游山西村)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到乡村农家去品味一下他们的生活吧。老师板书课题游山西村,生齐读课题。2、出示学习目标做事要想高效,目标必不可少。我们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2)体会农家的淳朴热情、乡间的风光习俗,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请一位同学读一遍学习目标。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二、学、议目标已经明确,方法也很重要。下面我们就按自学提示(一)古诗。1、出示自学提示(一)(1)了解诗人。借助拼音读诗,读正确,读流利。(2)借助课下注释和资料理解词意,并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请一位同学读一遍。大家开始自学吧。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2、议 (1)陆游,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在他的诗歌中,总的主题是抗金复国和同情人民苦难,他的诗艺术风格雄浑豪放、激情洋溢。(2)认读生字:莫、 腊、浑、 豚(指名学生认读,发现错误及时纠正)(3)指名学生读诗,其他学生评价。小组比赛读,读准节奏。(4)通过自学,你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请说一说。山西村、莫笑、 腊酒 、丰年、 浑、足、 豚、山重水复、疑、柳暗花明 (5)大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吗?(学生逐句说诗意并指导朗读)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过渡:我们通过自学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可真了不起!下面,我们来欣赏诗句,体会诗的意境。3、出示自学提示(二)(1)作者是怎样描写农家的淳朴热情、乡间的风光习俗的?(2)学了这首诗后,你有什么感想?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4、议(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3)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指导学生运用古诗名句。如:“昨天晚上,我在做一道数学题的时候,尽管不断思考,反复计算,还是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思路。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居环境行业智能家居技术应用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文化创意行业数字文创产品市场前景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工业制造行业工业0技术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电子产品行业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招聘应届毕业生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嘉峪关市2025年甘肃嘉峪关市事业单位招聘人员(11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古县2025山西临汾古县事业单位招聘3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京市2025上半年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机关事业单位招聘编外工作人员2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云浮市2025广东云浮市罗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招用青年见习人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东城区2025北京东城区教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批招聘37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网络交友新时代课件
- 电商直播行业合规性风险管控与流程优化报告
- 第08讲+建议信(复习课件)(全国适用)2026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讲练测
- 基本生活能力评估表BADL使用指南
- 政务大模型安全治理框架
- 生态视角下陕南乡村人居环境适老化设计初步研究
- “研一教”双驱:名师工作室促进区域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 手卫生及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 2025四川能投合江电力有限公司员工招聘1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江苏省徐州市2025年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包钢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