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交换机简介与配置.doc_第1页
二交换机简介与配置.doc_第2页
二交换机简介与配置.doc_第3页
二交换机简介与配置.doc_第4页
二交换机简介与配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二 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基本配置1 实验目的了解锐捷系列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几种配置模式,掌握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与命令。2 实验内容常用命令的使用。3 实验原理121 交换机简介 交换机是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的网络连接设备,它的基本功能是在多个计算机或者网段之间交换数据。 从物理上来看,交换机类似于集线器:具有多个端口,每端口可以连接一台计算机。交换机与集线器的区别在开它们的工作方式:集线器共享传输介质,同时有多个端口需要传输数据时会发生冲突(如图113(a)所示),而交换机内部一般采用背板总线交换结构,为每个端口提供一个独立的共享介质,即每个冲突域只有一个端口(如图113(b)所示)。 (a)集线器 (b)交换机 以太网交换机在数据链路层进行数据转发时,根据数据包的MAC(介质访问层)地址决定数据转发,以便提高网络的利用率。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帧时,它首先会记录数据帧的源端口和源MAC地址的映射,然后将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与系统内部的转发表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将数据帧发送给相应的目的端口(如图114所示)。若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不在转发表中,则将包广播到每个端口(除了包的发送端口)。 图 1-14 交换机结构122 交换机若干配置 1 通过Console口配置第一步:如图1-15所示,建立本地配置环境,只需将微机(或终端)的串口通过配置电缆与以太网交换机的Console口连接。 图 1-15 通过Console口搭建本地配置环境第二步:在微机上运行超级终端程序(开始程序 附件 通信 超级终端),设置终端参数为:波特率为9600/s、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和无流量控制。第三步:如果已经将线缆按照要求连接好,并且交换机已经启动,此时按Enter键,将进入交换机的用户视图并出现标识符:switch;否则启动交换机,超级终端会自动显示交换机的整个启动过程。 第四步:键入命令,配置以太网交换机或查看以太网交换机运行状态。需要帮助可以随时键入:“?”。 2通过Telnet配置如果用户已经通过Console口正确配置以太网交换机某VLAN接口的IP地址,并已指定与终端相连的以太网端口属于该VLAN(在VLAN视图下使用port命令),这时就可以利用Telnet登录到以太网交换机,然后对以太网交换机进行配置。在通过Telnet登录以太网交换机之前,需要通过Console口在交换机上配置欲登录的Telnet用户名和认证口令。3通过浏览器使用该方法管理前,必须已经完成交换机IP地址的设置,并且将交换机和管理计算机连接在同一IP网段。运行web浏览器,在IP地址栏输入欲管理交换机的IP地址按enter即可。123 命令行接口锐捷系列以太网交换机向用户提供一系列配置命令以及命令行接口,方便用户配置和管理以太网交换机。锐捷系列以太网交换机的命令行采用分级保护方式,防止未授权用户的非法侵入。命令模式划分为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接口配置模式和vlan配置模式,不同模式分别赋予了不同的权限,对应不同的命令行。具体规定如下。用户模式:当用户访问交换机时,自动进入用户模式Switch。在用户模式下的用户级别称为普通用户级,用户通常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测试操作,或者查看系统的一些信息。要进入特权模式,输入enable命令。特权模式:它管理着许多设备的运行参数,必须使用口令保护来防止非授权使用,所以从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必须输入正确的口令。特权模式的提示符为Switch#。要返回到用户模式,输入disable命令,要进入全局配置模式,输入configure命令。全局配置模式:提供了从整体上对交换机特性产生影响的配置命令,要返回到特权模式,输入exit命令或end命令。特权模式的提示符为Switch(config)#。使用interface type number命令进入接口配置模式接口配置模式:只影响具体的接口,进入接口配置模式的命令必须指明接口的类型。命令的提示符改变为如下形式: Switch(config-if)#。要返回到特权模式,输入end命令,或键入Ctrl+C组合键。要返回到全局配置模式,输入exit命令。vlan配置模式:使用该模式来配置具体VLAN相关的特性,用VLAN的ID来区分不同的VLAN。在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vlan vlan_id命令进入该模式。命令的提示符改变为如下形式: Switch(config-vlan)#。要返回到特权模式,输入end命令,或键入Ctrl+C组合键。要返回到全局配置模式,输入exit命令。4、以太网端口配置()以太网端口显示和调试在特权模式下执行show命令可以显示以太网端口的情况。 显示所有端口的所有信息: show interfaces interface-id counters | description | status | switchport | trunk 例如:显示以太网端口0/1的所有信息:switchenableswitch # show interfaces fa0/1()进入以太网端口视图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进行下列配置: Interface interface_type interface_num如: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进入快速以太网端口0/1()打开/关闭以太网端口当端口的相关参数及协议配置好之后,可以使用打开以太网端口命令打开端口;如果想使某端口不再转发数据,可以使用关闭以太网端口命令关闭端口。 在接口配置模式下进行下列配置: 关闭以太网端口 shutdown 打开以太网端口 no shutdown (4)设置以太网端口双工状态如果希望端口在发送数据包的同时可以接收数据包,可以将端口设置为全双工属性;如果希望端口同一时刻只能发送数据包或接收数据包,可以将端口设置为半双工属性;当端口被设置为自协商状态时,端口的双工状态由本端口和对端端口双方自动协商而定。在接口配置模式下进行下列配置: 设置以太网端口的双工状态 duplex auto | full | half 恢复以太网端口的双工状态为缺省值 no duplex 缺省情况下,端口的双工状态为auto(自协商)状态。(5)设置以太网端口速率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对以太网端口的速率进行设置,当端口速率被设置为自协商状态时,端口的速率由本端口和对端端口双方自动协商而定。在以太网端口视图下进行列设置: 设置百兆以太网端口的速率 speed 10 | 100 | auto 缺省情况下,以太网端口的速率处于 auto (自协商)状态。(6)设置以太网端口流量控制当本端和对端交换机都开启了流量控制功能后,如果本端交换机发生拥塞,它将向对端交换机发送消息,通知对端交换机暂时停止发送报文;而对端交换机在接收到该消息后将暂时停止向本端发送报文;反之亦然。从而避免了报文丢失现象的发生。可以使用以惠命令对以太网端口是否开启流量控制功能进行设置。在接口配置模式下进行下列配置: 开启以太网端口的流量控制 flowcontrol on 关闭以太网端口的流量控制 flowcontrol off缺省情况下,端口的流量控制为关闭状态。()以太网端口显示和调试在完面配置后,在特权模式下执行show命令可以显示配置后以太网端口的情况,通过查看显示信息验正配置的效果。 显示所有端口的所有信息: show interfaces interface-id counters | description | status | switchport | trunk 例如:显示以太网端口0/1的所有信息:show interfaces FA0/1()修改交换机的名字。switchenableswitch # configureswitch (config)# hostname SwitchASwitchA (config)#()配置交换机远程登陆密码SwitchA (config)# enable secret level 1 0 star()配置交换机特权模式口令SwitchA (config)# enable secret level 14 0 star()配置交换机管理地址SwitchA (config)# interface vlan 1SwitchA(config-if)#ip address 172.16.0.1 255.255.255.0SwitchA (config-if)# no shutdown说明:表示通过VLAN 1来管理交换机,设置交换机的IP地址为172.16.0.1,对应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验证交换机的配置SwitchA #show ip interfaceInterface : VL1Description : Vlan 1OperStatus : upManagementStatus : EnablePrimary Internet Address :172.16.0.1/24Broadcast address : 255.255.255.255Physaddress:()验证计算机可以经由telnet远程登录到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