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词汇文选四.doc_第1页
古汉语词汇文选四.doc_第2页
古汉语词汇文选四.doc_第3页
古汉语词汇文选四.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汉语词汇文选四孟子敬人者恒敬之【解题】孟子(前372前298),名轲,字子舆,邹邑(今山东邹县)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曾出游齐、魏、宋、滕、鲁等国,以仁政说游说齐宣王、梁惠王等,但未受重用。晚年退居讲学。其言论由弟子編撰为孟子一书,共七篇,以對話文體為主,各篇分上下。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品。孟子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最初孟子只是诸子之一,北宋时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并升格为儒家经典。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后世称为“亚圣”。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近代以来,孟子的人本主义思想备受推崇,其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广为人知。孟子主要注本有十三经注疏本孟子注疏(东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宋朱熹孟子集注,清焦循孟子正义等。今人杨伯峻有孟子译注(中华书局本),颇便初学。【原文】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1,则君子必自反也2: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3?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4,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5。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6。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7?于禽兽又何难焉8?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9: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10,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注释】1横逆:蛮横无礼。2反:反省,反思。3物:事。此物指上文所说横逆的态度。奚宜:怎么应当。4由:通“犹”。下文“我由未免为乡人也”中的“由”,用法与此同。5忠:忠诚无私;尽心竭力。6已矣:罢了。7择:区别。8难:责难,计较。9乃若:至于。10法:楷模。许行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1,自楚之滕2,踵门而告文公曰3:“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4。”文公与之处5。其徒数十人,皆衣褐6,捆屦织席以为食7。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8,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1神农之言:指先秦诸子中的农家学说,认为如果世上所有的人都从事耕作,天下就会不治而治,故假托神农之言主张“君臣并耕”。许行即属此派。2滕(tng),国名,在今山东滕县西南。3踵门:登门,上门。踵本义为脚后跟,此处用为动词。4廛(chn):古代平民一家在城邑中所占的房地,后泛指民居、市宅。氓(mng):自外地迁来的民户,此处同“民”,指百姓。5与:给与。处:处所,住所。6衣(y):穿。褐(h):粗布衣,或大麻、兽毛的粗加工品。7捆:通“綑”,编织。孙奭音义:“捆,丁音閫。许叔重曰:捆,织也。玉篇:捆,织也。”屦(j):鞋。8耒耜(lis):古代两种以手持脚踏的翻土农具,早期为木制,后来下端刃部改为骨质、石质或金属质。耒的下端为尖锥式,分单尖和双尖耒两种,耜的下端为平叶式。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9。贤者与民并耕而食10,饔飧而治11;今也,滕有仓廪府库12,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13,恶得贤14!”9道:指古圣贤治国之道。10并:协同,一起。11饔(yng):早餐。飧(sn):晚饭。“饔飧”在这里用如动词,指自己做饭。12仓廪(ln):粮食库。府库:藏财帛处。13则是:那么这是。厉:病,使困苦。自养:供养自己。14恶(w):哪里,怎么。恶得贤:哪里够得上称为贤君呢?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15?”曰:“冠。”曰:“奚冠16?”曰:“冠素17。”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18?”曰:“害於耕。”曰:“许子以釜甑爨19,以铁耕乎20?”曰:“然。”“自为之与?”曰:“否,以粟易之。”15冠,用如动词,戴帽子。16奚:何,什么。17素:生丝织成的绢帛,不染色。这是说许行戴生绢做的帽子。18奚为:何为,为什么。19釜(f):锅。甑(zng):蒸东西的炊具。爨(cun):炊,烧火做饭。20铁:指铁制的农具。“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21;陶冶亦以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22?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23?何许子之不惮烦24?”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25。”“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26?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27。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28。故曰:或劳心29,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30,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义也31。21械器:同“器械”,器具。陶:烧制陶器。冶:冶炼铁器。陶、冶在这里指制造釜甑和铁制器具的匠人。22 舍皆取诸句:何不一切东西都从自己家里拿来用呢。舍:旧注解为“止(只)”,难通,今依章太炎新方言读为“何”、“啥”。按:”舍“字不好懂,姑从旧注。宫:室。23纷纷然:忙碌的样子。百工:从事各种工艺生产的人。24憚(dn):畏惧。不惮烦:不怕麻烦。25且:连词,连接两个动词,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26独:副词,表诘问,可译为“难道”、“单单”或“偏”。27在孟子中,“大人”与 “君子”同义,指统治者;”小人“与”野人“同义,指被统治者。28率天下:普天下。路:通“露”,衰败,疲敝(依王念孙说,见读书杂志)。29或:代词,有人。30食(s):供养,喂养。31通义:普遍适用的道理与法则。“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32。洪水横流33,泛滥於天下。草木畅茂34,禽兽繁殖,五谷不登35,禽兽偪人36。兽蹄鸟迹之道,交於中国37。尧独忧之38,举舜而敷治焉39。舜使益掌火40,益烈山泽而焚之41,禽兽逃匿。禹疏九河42,瀹济漯43,而注诸海44;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45;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於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46?32平:平定,指治理好。33洪:大。横流,不顺水道,乱流。34暢茂:旺盛繁茂。35登:成熟。36偪:同“逼”,威胁。37交:纵横交错。中国:指中原一带。38独:特别。39敷:施,施政。治:治理。40益:舜之臣。掌火:任主火之官。41烈:通“迾”,遮遏,拦阻。诗郑风大叔于田:“叔在藪,火烈具舉。”陈奂传疏:“傳讀烈與列同,火列,列火也。列,古迾字詩假作烈。”程俊英注:“烈,借爲迾,遮。打獵時放火燒草,斷絶羣獸逃走的路,叫火烈。”42疏:疏导,开通。九河:相传是禹在黄河下流为了疏浚黄河而开凿的九条支流,其名称依尚书郑玄注为:徒骇、太史、马颊、覆釜(尔雅作覆融)、胡苏、简、洁(xi)、鉤盘、鬲(l)津。其故道已不可考。43瀹(yu):疏导。济(j)、漯(t):俱水名,故道均在今山东省。44注:使流入。诸:之於。45决:打开缺口,导引水流。汝:汝水,在今河南,东流入淮河。汉:汉水。排:排除,指排除水道淤塞。淮:淮河。泗:泗水,源出山东泗水县,古代泗水在今江苏淮阴附近入淮,今泗水流入运河,只是古代泗水的上游。江:长江。案:汝汉淮泗四水,只有汉水流入长江,这里可能是记述的错误(依朱熹说)。 46得:能。“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46,五谷熟而民人育47。人之有道也48,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49,则近於禽兽。圣人有忧之50,使契为司徒51,教以人伦5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53。放勋曰:劳之来之54,匡之直之55,辅之翼之56,使自得之57,又从而振德之58。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59?46后稷:周的始祖。树:种植,栽种。艺:种植。47育:生养,生存,繁殖。48有道:为道(依王念孙之说,见经传释词引)。这句引起下文,是说关於人的道理。49逸居:安居。无教:没有受到教育。50有:助词,用作动词词头,无义。 51契(xi):商的始祖。司徒:官名,掌管土地和教化等。52人伦:古代社会所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以下五句即所谓五伦。53别:分别。叙:通“序”,顺序,等次。54放勋:尧的号。劳(lo):慰劳。来(li):使来(来归顺)。55匡:正,使正直,即纠正。56翼:保护。57自得:指自得其善性。58振:救济。德:用如动词,指对人民施恩惠。59暇(ji):需要。“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60。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61。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62;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63: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64,荡荡乎,民无能名焉65!君哉,舜也66!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67!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於耕耳。”60皋陶(yo):舜的法官。相传禹和皋陶曾帮助舜治理天下。61易:治。62这里的“惠”、“忠”、“仁”,是孟子随文而做的解释,并不能概括这三个词在当时的全部涵义。63见论语泰伯,但文字颇有出入。64则:效法。65荡荡乎:广大辽阔的样子。名:指用言语来称赞、形容。66君哉:指得人君之道。67巍巍乎:高大的样子。与(y):参与。不与:等於说不相干(依朱熹说)。有天下而好像跟自己不相干,是说不以有天下为荣。“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於夷者也68。陈良,楚产也69,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於中国70;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71。彼所谓豪杰之士也72。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73。昔者,孔子没74,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75,入揖於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76,然后归。子贡反,筑室於场,独居三年77,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78。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79,秋阳以暴之80,皓皓乎不可尚已81!今也,南蛮鴃舌之人82,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於曾子矣。吾闻出於幽谷,迁於乔木者83,未闻下乔木而入於幽谷者。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84。周公方且膺之85,子是之学86,亦为不善变矣87。“68夏:指当时中原各国。变夷:使夷同化。变於夷:被夷同化。69楚产:出生在楚地的人。当时楚地文化也已很发达,但孟子仍斥之为夷。70中国:中原。71或:有人。先:用如动词,指超过。之:“先”的前置宾语,指陈良。72豪杰:才能出众的人。73倍:通“背”,背叛。74没:通“殁”,死。75任:担子,指行李。治任:收拾行装。上古时代,弟子为老师服心丧三年(哀痛与丧父相仿,但不服丧服,所以称心丧),所以三年过后门人散去。76相向:面对面。失声:悲不成声。77场:墓前供祭祀用的场地。子贡因对孔子感情深挚,所以又守墓三年。78有若:即有子。圣人:指孔子。强(qing):勉强。79濯:洗。以:介词,用。”江汉“是”以“的宾语。下句结构同此。80秋阳:秋天的太阳。周历的七八月相当於夏历的五六月,正是阳光最强的时候。暴(p):晒,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曝。81皓(ho):光明洁白。尚:通”上“。不可尚:指任何人都达不到孔子的境界。82鴃(ju):鸟名,又名伯劳,叫的声音不好听,孟子用”鴃舌“来比喻许行的话难听。许行是楚人,所以孟子这样说。这是孟子歧视非华夏之国的偏见。83“出於幽谷,迁於乔木”,是用诗经小雅伐木的话。幽谷:幽暗的山谷。诗经是说鸟,孟子则用来比喻人改邪归正。84引自诗经鲁颂閟宫。膺:击。荆:国名,就是楚。舒:南方的小国,从属於楚。惩:使人受创而警惧。85方且:将要。86是:肯定。之:连词,相当于“而”。87变:即承上文“用夏变夷”的“变”。“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95;虽使五尺之童适市96,莫之或欺97。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98;麻缕丝絮轻重同99,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100: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101。子比而同之102,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103?从许子之道,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