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 “木桶理论 ”是什么?.doc_第1页
著名的 “木桶理论 ”是什么?.doc_第2页
著名的 “木桶理论 ”是什么?.doc_第3页
著名的 “木桶理论 ”是什么?.doc_第4页
著名的 “木桶理论 ”是什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著名的 “木桶理论 ”是什么?该理论是如何应用于教师班级管理中的?答:一、著名的 “木桶理论 ”是什么?木桶理论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术语。它认为:“一个沿口不齐的木桶装水的多少,不在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取决木桶上最短的那块,要想提高木桶的整体效应,不是去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是要下功夫去补齐最短的木板。”只有桶壁上所有的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反之,只要有一块木板高度不够,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人们常常提出要补差抓薄弱环节,其意概出于此。目前,人们把“木桶理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引申到班级管理中来,运用这种理论来分析事物,不是用习惯的方法去看事物的最好的方面,而是看其最差的方面。笔者是一个年轻的班主任,在一次偶然的班主任培训会上听之,然后运用到班级管理中,效果很好二、班级中存在的“木桶短板”现象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班级里优秀的学生不少,学习成绩好,表现良好,影响很大;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在班级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少,在学生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这些就是班级中的“短板”。在班级管理中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的问题,主要是管理者没有像木桶理论提出的那样,着眼于班级整体水平的提高,只注意抓好先进的一头,去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没有下功夫去补齐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学生是班级的细胞,一个班级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它的整体水平,而整体水平的提高又与每个学生息息相关。因此,及时、准确、经常、系统地掌握后进学生的思想情况,研究他们的行为特点,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后进生素质,补齐短板,提高木桶的整体效果。三“木桶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一个班级,总是由几十个学生组成的,正如一只木桶是由若干木板组成的一样,因此要建立优秀班集体,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作为班级管理主导者的班主任,必须分清学生群体中的“长板”和“短板”,然后采取科学的方法,把“短板”变成“长板”,从而使班级这个“木桶”的“存水量”达到最大量。这正是“木桶理论”给我们的启示,要使木桶装更多的水,就要设法改变这些木板的现状。(一)仔细观察,善于认识“长短” 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对每个学生要仔细观察,周密调查,认真研究。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的不同,因而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以及性格爱好等也不一样。如有的思想进步,积极向上,有的则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有的关心集体,热爱劳动,有的则对集体漠不关心,做事怕苦畏难;有的学生学习刻苦,成绩优良,有的则害怕学习,虚度光阴;有的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有的沉默寡言,很少活动等等,只有对整个班级的学生做好充分的观察,认真分析他们的个人特点,才能更好的辨别学生中的“长板”和“短板”,才能更好的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我在班级日常管理中通过观察发现。那些有差距的学生往往思维活跃、复杂、个性突出、重视个人价值,有的还十分讲义气,花钱大手大脚,但是他们都有较强的自尊心,有很强的求知欲望,集体主义荣誉感强,而且有特长的学生较多。因此,通过我们教师的正面引导,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注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平时努力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和辅导,因势利导,他们当中很多人能够积极投入到整个班级建设中去,为整个班级做出自己的奉献。(二)捕捉闪光点,善于“短中见长”在班级里,学生之间总有一些差距,班主任应该全面地正确地看待他们,不能仅仅看到“短”而看不“长”,从而形成以偏概全的现象。我们班主任要通过日常的管理,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如有的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不高,但能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文体方面有一定的特长;有的学生外表沉默寡言,却能独立思考,对有些问题有独到的见解;有的学生虽然暂时落后,但是内心有力争上游的决心。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全面了解,善于从“短”中发现“长”,从而做到扬长避短。在我的班级里曾经有个学生叫小宋,学习成绩一直令人烦恼,他有很强的个性,凡事都喜欢找别人的原因,很少找自身的不足,时间观念不强,学习时间没有办法保证。但是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很有责任心,为人正直,有正义感的优点,我及时抓住这个教育点,课后找他谈话,鼓励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追求上进,鼓励他担任班级的值日班干,把当天的自习课情况,午休纪律,上课学生的表现用纸写下来汇报给我。这个职务需要学生有高度的责任心,还要有公正公平的原则,最主要的是自己的表现必须得到大家的认可,而且按时到班,以身作则。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发现他的时间观念增强了,自习课能安静的学习了,学习时间也多起来了,学生对他的印象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三)倾注师爱,善于弥补“短”处班主任在认清学生的长短之后,要寻求弥补“短”的有效方法。1.对常常违反纪律的学生,要开展个别谈心活动,进行耐心反复的说服和引导,平等的和他们交流,蹲下来。他们的诉说,要他们感觉到你是真诚的和他们交流,真正的关心爱护他们。著名教育家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而新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以人为本,在人格上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有自己的心灵去赢得学生的心灵。2.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降低要求,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多做个别辅导,让他们觉得自己预定的目标有实现的可能,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上进心会被调动、激发起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在于抓住儿童的上进心。”同时要教育他们学习要有毅力、要有恒心。3.对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学生,要经常有目的性引导他们参加集体组织的活动,多给他们一些期待,多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认识自我的价值,加强和其他学生的沟通交流。4.对暂时落后的学生,有上进心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他们寻找补救的措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重新制定计划,奋发图强,把学习过程中的情况及时和老师交流探讨。这样通过班主任的努力,学生的配合,在他们身上就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即爱的效应),他们就会有“短板”逐渐变成“长板”,从而增大班级“木桶”的存水量。(四)营造氛围,善于创造“取长补短”的情境班级是一个学生群体,我们应该注意发挥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感染作用。在班级这个群体中,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先进的学生容易踌躇满志,轻视有差距的学生;有差距的学生一方面常有自卑感,不愿同先进的学生接近,另一方面,对先进的学生抱有嫉妒和戒备的心里。彼此之间存在沟通方面的问题,形成两条分水岭。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要善于在他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连起友谊的纽带。针对双方的心里,抓住契机,消除他们之间的误解和隔阂,要劝说先进的学生伸出热情的手,真诚地帮助和关心有差距的学生,同时,引导他们主动地向先进的学生学习,虚心的向别人请教。在班级中逐步形成一种相互尊重,相互沟通,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氛围,从而形成群体合力,发挥班级的整体功能。经过实践,抓住典型,用典型引路就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一种方法。不仅是对先进学生的肯定和赞许,也是对广大中下等学生的引导和激励,但是也要切记,抓先进的目的是为了带动全体学生。一个班级的管理工作,应该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提高整个班级的整体效应,而不是仅仅为了培养几个尖子学生。如果班级管理中只是一味的加长那些“长木板”,而不重视那些“短木板”对整体效应的影响,管理工作往往会出现事倍功半、甚至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学生,但是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班级的管理方法,来提高他们整体素质。只要我们在日常管理中,正确地对待学生中的“长”和“短”,切实做好补短工作,使班级这个木桶增大蓄水量,为创建优秀班级的目标增加砝码。1.为什么说教师爱岗敬业不是外在的一种要求,而是教师职业的一种境界和神圣使命?答:爱岗敬业是教师对待本质工作的基本品质,是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职业的神圣使命,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并且愿意为自己从事的职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做出贡献。爱岗敬业是从事教师职业、做好教师职业的前提与基础。爱岗敬业指的是职业道德范畴,而境界或使命则是对这一职业标准的升华。教育事业是一项需要用生命去热爱、去呵护的事业。也是一项需要生命激情的事业,如果一位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那么他表现出来的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乐于奉献,甘于清贫,耐得寂寞,不为名利所支配,远离世俗之浮躁,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它的神圣感就由此而生。它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学生们总是用这样诗句形容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或者“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些都是赞美老师对教师职业无限的付出和努力。得这些赞美的原因,正是教师最平凡的职责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教师最美丽的语言。它诠释了一名教师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和重视。如果说爱学生是爱岗敬业的重要部分,那么加强自身的修养就是完成这一部分的基础。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道德修养,也是爱岗敬业的表现。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带给学的,总是比他在课堂上讲的更多。所以爱岗敬业的老师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爱岗敬业是一种习惯,一种责任,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教育家陶行知说:“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托起一缕真诚,用一颗对事业执著的心,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于是,教师就多了一层使命感。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教育事业是伟大的,所以说教师爱岗敬业不是外在的一种要求,而是教师职业的一种境界和神圣使命。2.请您从实践方面谈谈教师为人师表的内在要求是什么?答: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的特殊要求。做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倡导“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言传身教,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对教师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在教育实践中,一些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简单、粗暴,动辄训斥、谩骂、讽刺、挖苦、羞辱学生,体罚甚至变相体罚,不尊重家长,对学生进行人格侮辱和心灵虐待。给整个教师形象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例如: 2003 年 4 月 12 日,按照学校的要求,重庆市一名字叫丁婷 ( 化名 ) 的学生应于上午 8 时到校补课,但未按时到校,其班主任汪宗惠询问她迟到的原因,用木板打了她,并当着某同学的面对她讲:“ 你学习不好,长得也不漂亮,连坐台都没有资格。 ”12 时 29 分左右,丁婷从该校中学部教学楼八楼跳下,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中午 12 时 50 分死亡。经过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审理一审宣判,被告人汪宗惠犯侮辱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近年见之于报端的教师体罚学生事件屡见不鲜,人们惊讶于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什么会如此粗暴,残忍,变成摧残孩子们心灵和身体的恶人。当然有些老师也感到委屈,“是为了学生好,是恨铁不成钢”。除了师德修养不够,重要原因还在于一些教师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贫乏,不能依法执教。实际上国家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章第十七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违法体罚给学生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甚至是无法弥补的。它不但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不但是肉体的,也是精神的;不但是学生自身的,也是关涉教师的;不但是现时的,也是未来的。一些正直善良的教师发出呼吁:“为了不让我们的教育蒙羞,是到了正视教育体罚的时候了。”我认为当代教师为人师表的内在要求,应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以身示范,彰显为师的德性魅力 教师之所以要为人师表,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教师的任务在于育人,不仅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人;不仅通过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用自己的人格去感化、教育学生。特殊教育就是源自于对孩子的爱。但是如何去爱呢?在家庭中,很多的祖辈也有着对孩子说不尽的溺爱和宠爱,而这样的爱给于孩子更多的是什么呢?说到爱的技巧,确实是一门艺术。老师缺少的不是爱,而是如何正确地去爱。记得有位教育家也曾这么说过“教育要藏起一半的爱”,当孩子在穿衣、吃饭、就寝等日常生活中遇到小困难了,老师不要立即上前进行干涉或包办代替,而是将这份爱心暂时地收藏,让孩子去面对生活小困难,让他自己去尝试去探索,这样,他就会在实践中习得了生活自理的能力,而不总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了;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障碍了,老师不要立即伸手援助,而是给于孩子时间、等一等、让孩子去试试,这样孩子就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习得了学习的能力。“爱孩子,不是要为孩子包办一切;爱孩子,是要为孩子创造学习的可能性。”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考教育者和师德示范者我国现代哲学家杨维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