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教案-《声现象》期中复习.doc_第1页
八年级物理-教案-《声现象》期中复习.doc_第2页
八年级物理-教案-《声现象》期中复习.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德 践行 慎教 善导期中复习声现象【教案类型】新授课 【主备教师】【复备时间】 月 日 【复备教师】【授课时间】 月 日 【授课班级】八(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4.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5.了解声波在信息传播中的应用。【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难点:表征乐音的特性的三个要素。【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二、目标展示:(见导学案)三、知识梳理:(一)声音是什么1.声音的产生:物体的 产生声音,固体、 和 都可以成为声源。2.声音的传播:声音可以在 、 和 中传播,但不能在 中传播。3.声波与声能:声音是一种 ,它具有 。4.声速:一般情况下,声音在 中传播的最快,在 中次之,在 中最慢。空气中的声速大约为 m/s。(二)声音的特性1.响度:表示声音的 ,响度与声源振动的 有关, 越大,响度越 。2.音调:表示声音的 ,是由声源振动的 决定的, 越高,音调越 。3.音色:反映声音的 ,音色与发声体的 、 有关。(三)噪声及其控制1.乐音与噪声的划分(1)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是由声源做 振动产生的,噪声是由声源做 振动产生的。(2)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 、 和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来源: 噪声、 噪声和 噪声等。3.等级和危害: dB为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 dB以上,损伤听力。4.控制途径:人们可以在 处、在 中和在 处采取措施,控制或减弱噪声。(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叫做 ,它的频率范围通常为 。2.超声波:频率高于 Hz的声波。(1)特点: 、 、 等。(2)应用:作为信息载体可用于 、 等;作为能量载体的可用于 、 、 等。3.次声波:频率低于 Hz的声波。(1)特点:可以传得 ,很容易绕过 ,而且 。(2)应用:可以用来预报 、 和监测 。四、互动突破: 例1:如图所示,当敲响音叉乙时,观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将会 , 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物体在 ,也能说明声音可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传递 。乒乓球起到作用是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 例:如图所示,四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不同深度的水。(1)用嘴贴着管口吹气,振动发声的物体是: ,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只填对应序号)。(2)用棒敲击试管,振动发声的物体是: ,则发出的声音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只填对应序号)。例3: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在校园周围植树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例4:人能感受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大象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B.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例5: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五、当堂训练:1.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隔墙有耳、掩耳盗铃、低声细语、悦耳动听、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A. B. C. D.2.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C.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D.我们可以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能产生声音 B.次声波是传播速度小于340m/s的声波C.深夜,优美的歌声不是噪声 D.电视机上的“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