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史单元阶段特征总结第一单元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单元阶段特征】 从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前是我国的先秦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三个历史时期。由于原始社会的内容不列入高考范围,故本单元主要涉及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的建立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完成期间的历史变化。其间依据社会性质的变化,划分为两个时期,其特点有:1、夏朝、商朝和西周(公元前2070年前771年)这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强盛时期。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表明中国历史进入文明时代;商朝奴隶制文明有新的发展;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奴隶制国家走向强盛。2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基本特征)(1)政治上:A王室衰微。新兴地主阶级势力上升,展开广泛的变法,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逐步建立。B大国争霸。统一的封建国家在形成之中。C分封制瓦解。D 民族融合。(2)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使得私田扩大A 井田田制瓦解。B 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剥削制度得以确立,社会经济因之得到发展。C 封建经济初步繁荣。(3)文化上,社会思潮相当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也取得一系列成就。第二单元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单元阶段特征】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到公元220年曹丕建魏的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和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的时期(基本特征):1政治上:A秦统一后首次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西汉武帝时期,得到巩固,封建大一统局面出现了。B 封建中央和地方官制初步建立。C 统治思想:秦朝是法家思想,西汉初年是道家思想,至汉武帝时期用儒家思想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强中央集权。(秦朝的措施和西汉的“王国问题”解决及东汉地方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E 选官制度的进步:废除世卿世实禄的制度。秦朝:按军功授爵;两汉是察举制和皇帝征召。2经济上: 基本特征:封建经济初步发展; 秦朝实现国家统一,统一度量衡、货币,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暴虐统治又破坏了生产力发展,两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经济发展主要是在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经济重心在北方); 对外贸易开始:丝绸之路。 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3. 民族关系:A 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国家的版图大大开拓。B 中原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北方:主要是与匈奴的关系,以战争为主。西方:与西域的关系,开始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南方和西南:主要是越族和西南夷,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的阶段。4. 对外关系:A 对外交往初步发展,是我国外交的开创时期。B“丝绸之路”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C东汉时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中国,这是中国同欧洲国家的最早的直接友好往来。D 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其影响远及欧洲和非洲。5思想文化上:秦汉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第一个高峰,不仅对后世影响深远,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了贡献。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尤其是造纸术的发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外来思想文化(佛教和与之相关的文学艺术)开始传入中国;与“君权神授”等封建迷信思想相对,产生了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第三单元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单元阶段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于长期分裂割据状态中。主要表现在:1、政治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长期处于分裂对峙局面,战乱频仍,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2、经济上:由于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北民南迁等因素的促进,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为以后的大一统奠定了经济基础。3、民族关系上:民族融合是这个历史时期的又一时代特征,中华民族不断吸收新鲜的血液,更加发展壮大起来。4、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在动荡、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异彩纷呈,为以后唐宋时期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新的基石。第四单元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单元阶段特征】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的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基本特征)这一时期的特点有:政治上:A 基本特征:是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完善时期。B 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统治政策得到调整,形成了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政治格局,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从府兵制到募兵制保证了这种政治格局的稳定,贞观之治是这种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开元盛世达到鼎盛。C 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上:用三省六部制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在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上:没有很好地解决,如:安史之乱等。D 选官制度有了大的进步: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2、经济上:A 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城市的发展是商业繁荣的重要标志。出现盛世的局面,形成中国古代史上第二个盛世。B 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 唐后期,由于土地兼并,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遭到破坏,为解决财政困难,唐实行两税法,是我国赋役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但也未能使经济复苏。4、民族关系:A 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或设机构,或采取册封政策,或实行和亲政策,政策灵活多样,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B 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各族人民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5、对外关系:A 唐朝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唐朝与亚洲、欧洲、非洲等各国之间的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B唐朝对亚欧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外来文化对唐朝的影响也很明显。6、文化上:唐朝文化博大精深,世界领先,全面繁荣,泽被东西,影响深远,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形成。第五单元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单元阶段特征】本单元叙述的是从朱温907年建立后梁到1368年元朝灭亡共460多年的历史,涉及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各封建王朝。五代、辽、宋、夏、金、元历史的基本特征: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政治上:由政权并立到逐步统一。先是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后是两宋政权与辽、夏、金、蒙古政权的并立,最后归于元朝统一。中央集权加强。宋太祖采取分散中央与地方权利的方法,把军权、行政权和财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和加强对边疆的控制(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中原封建王朝“积贫积弱”,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势力大大发展,并最终统一全国。政治中心东移格局确立。汉族先进的封建政治制度向边疆地区拓展,纷纷为各少数民族所吸取,加速了边疆各族的进步步伐。出现了一国两制的政治范例。(即蕃汉分治)(2)经济上:商品经济活跃,对外贸易频繁,封建经济高度繁荣。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南宋),南方经济继续发展。(3)民族关系:民族政权并立,各政权之间有战有和,以和为主;民族融合出现又一次高潮,新的民族形成。到元朝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又得到巩固和发展。(新特点:新的民族的形成和汉族的外迁)。(4)对外关系:外贸易发达,对外贸易由传统陆路为主转到以海路为主。 古代对外关系的重心发生明显变化:由陆到海,由南到北。(5)科技文化:是我国封建文化的高峰。科技成就突出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主要指三大发明的外传)。全面繁荣,取得辉煌成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少数民族文化对祖国文化繁荣胜出了重大贡献。科技文化的发展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火药、火器大量使用;大量文学作品反映了战争与分裂的社会现实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1368-1840)【单元阶段特征】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基本特征)1、内容概述明清阶段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中外交往上都体现出衰落的特征,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却得到进一步巩固。2、阶段特征(1)、政治上:其突出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强化。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并且日益僵化、腐朽、反动,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明朝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在地方废行省高三司。清朝在中央设军机处,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B 明清统治者均采取一些非常措施以维护统治,加强君主权威。明朝设厂卫机构严格监视和控制官员和百姓;八股取士,培养皇帝的忠实奴仆。清朝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压制反清思想。农民战争发展到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新水平。(2)、经济上:封建经济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明清初期,都为恢复发展生产,调整统治措施,以缓和矛盾,稳定小农。(奖励垦荒,更名田;固定丁税;摊丁入亩)封建经济空前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因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而发展缓慢;(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可以反映封建制度在经济上的衰落)封建赋税制度进一步完善,基本完成了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化。边疆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3)、对外关系: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中国越来越脱离世界;西方殖民势力东来,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4)、思想文化:承古萌新。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但自然科学未得到发展,中西方差拉大;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学兴起,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并深刻反映出封建制度的衰落。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实验室上岗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西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真题含答案
- CN222959673U 直线型汽车座椅靠背电动锁栓 (浙江华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2025年加氢模拟试题及答案
- 珠宝考研试题及答案
- 电厂检修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CN120093336B 利用螺旋ct影像实现脊柱形变患者骨质疏松筛查的方法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CN120079912B 一种铝电机前端盖钻孔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山西三鼎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2025年后置埋件题库及答案
- 国际贸易政策与经济波动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P133)
- 劳务外包协议书
- 2025年初级社工考试《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草莓果酱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2025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五
- 2025义务教育劳动教育标准课程考试题库(含答案)
- 驾照科目四模拟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电商用户社区与运营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土地增值税清算培训课件
- 2025年营养指导员师岗位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TCECS24-2020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