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告设计基础复习资料考试题型:填空30分 填图 20分 画图50分(参考练习试卷)考试时要带工具:铅笔、橡皮、尺(至少长25cm)、圆规、签字笔(黑)、马克笔(黑)。平面构成:第一章 构成与平面构成第一节 构成构成从内容区分,有纯粹构成和应用构成。第二节 平面构成第三节 平面构成的发展 19世纪下半叶,以莫里斯为代表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标志着现代设计的孕育。 包豪斯由格罗佩斯创办的一所设计学府,是现代设计的发源地。第四节 平面构成特点 平面构成不是以表现具有的物象为特征,但是它反映了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性。它有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它以知觉为基础。平面构成不是简单地模仿具体的物体形象,而是以知觉为基础,强调客观现实的构成规律。第二,它是一种高度强调理性活动,自觉的、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平面构成与我们传统几何图案的连续纹样有所区别。几何图案的连续纹样是在非常有规律的反复中力求变化,给人的感受是平面上产生一种规整统一;而平面构成突破了几何图案的平面时空,增强了画面的运动感和空间深度,在平面的纸上产生了一种空间起伏的视觉效果,这就是平面构成所追求的三元立体空间的错视效果。第五节 平面构成的分类一、自然形态的构成 自然形态的构成就是以自然本体形象为基础的构成形式,这种构成方法保持原有形象的基本特征。二、抽象形态的构成 抽象形态构成基本上是运用点、线、面等几何形作为元素,并将它们进行有规律的组合和非规律性的组合。 重复、近似、渐变等构成形式,都属于规律性的组合。 对比、集结、肌理、变异等构成形式均是非规律性的组合。第二章 形象(重点)形象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第一节 形象的组成元素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中发现,构成视觉形象的造型元素是点、线、面。一、形象的组成元素点(一)点的概念点表示位置,它既无长度也无宽度,是最小的单位。几何学中的点,只有位置而无面积和外形。作为造型元素的点无论多么细小,只要看得见,必然存在大小和形状。(二)点的形态、作用和性格点是视觉中心,也是力的中心。(三)点的线化(四)点的面化(五)点的错视 明亮的点或者是暖色的点有处于前面的感觉,黑色的点或者冷色的点有后退的感觉。 由于周围点的大小不同,就使中间两个相同的点产生大小不同的感觉。二、形象的组成元素线(一)线的概念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 在几何定义中,线只有位置、长度而不具有宽度和厚度;从平面构成的角度讲,线既有长度,也可以具有宽度和厚度。(二)线的形态、作用和性格 线的总形状直线和曲线是最基本的形状。直线表现静,曲线表现动,曲折线则有不安定的感觉。 直线具有男性的特征,有力度,稳定。 曲线富有女性化的特征,具有丰满、柔软、优雅之感。(三)线的面化(四)线的错视1、平行线在不同附加物的影响下,显得不平行。三、形象的组成元素面第二节 形象与空间形象我们通常称之为“图”,其周围的空间我们称为“地”。“图”与“地”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第三节 抽象形态的构成一、抽象形态构成的骨架形式和自由形式(重点)书P15 单一骨架、复合骨架、无作用骨架、有作用骨架、规律性骨架和半规律性骨架。二、基本形的概念 基本形是指构成图形的元素单位。三、形态的组合关系(11.4填图)基本形是由基本元素点、线、面经过各种组合形成的。(一)分离: (二)相遇:(三)重叠:(四)透叠:(五)联合:(六)减缺:(七)差叠:见书(八)重合:形与形之间套叠成为一体。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重点)第一节 重复构成一、 重复的概念相同或相近的形态和骨骼连续地、有规律地、有秩序地反复出现叫重复。二、重复构成的形式重复的平面构成通常可分为四种形式,即:基本形重复构成,骨骼重复构成,重复骨骼与重复基本形的关系,群化构成。(一)基本形重复构成(二)骨骼重复构成1、 相同或近似的形态和骨骼连续地、有规律地、有秩序地反复出现叫重复。2、 骨骼重复构成中的骨骼就是构成图形的框架、骨架,使图形有秩序地排列,在有规律的骨骼中,重复骨骼是基本的骨骼形式。3、 骨骼也可分为规律性骨骼和非规律性骨骼两种。规律性骨骼是按数字方式进行有秩序的排列,像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构成方法,都属于规律性骨骼;非规律性骨骼是比较自由的构成形状,像密集、对比、变异等构成都属于非规律性骨骼。4、 在规律性的骨骼中还可以分为作用性骨骼和无作用性骨骼两种。第二节 渐变构成一、渐变构成的概念渐变构成是指基本形状或骨骼逐渐地、有规律地循序变动,它会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二、渐变构成的形式(一)基本形的渐变 即基本形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色彩逐渐变化。1、形状渐变:由一个形象逐渐变化成为另一个形象。可以采用对一个形的压缩、削减、位移或两形公用一个边缘等途径来实现从一个形到另一个形的转化。有具象渐变和抽象形渐变两种形式。(二)骨骼的渐变即骨骼线的位置依照数列关系逐渐地有规律地循序变动。往往产生令人炫目的效果。1、 单元渐变:也叫一次元渐变,即仅有骨骼的水平线或垂直线作单向序列渐变。2、 双元渐变:也叫二次元渐变,即两组骨骼线同时变化。3、 等级渐变:将骨骼做竖向或横向整齐错位移动,产生梯形变化。4、 折线渐变:将竖的或横的骨骼线弯曲或弯折。5、 联合渐变:将骨骼渐变的几种形式互相合并使用,成为较复杂的骨骼单位。6、 阴阳渐变:使骨骼宽度扩大成面的感觉,使骨骼与空间进行相反的宽度变化,即可形成阴阳、虚实的转换。第三节 发射构成一、发射的概念 首先,发射是一种特殊的重复,是基本形或骨骼单位环绕一个或多个中心点向外散开或向内集中。 其次,发射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渐变,它同渐变一样,骨骼和基本形要作有序的变化。但是,发射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其一,发射具有强烈的聚焦,这个焦点通常位于画面的中央;其二,发射有一种深邃的空间感,光学的动感,使所有的图形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向四周扩散。二、发射构成的形式(一)发射骨骼的构成因素 发射骨骼的构成因素有两方面:1、 发射点:即发射中心,焦点所在。2、 发射线:即骨骼线。它有方向(离心、向心或同心)、线质(直线、曲线或折线)的区别。(二)发射骨骼的种类1、离心式2、向心式3、同心式4、多心式(10.10月 50分画图)三、发射骨骼与基本形的关系(一)在发射骨骼内纳入基本形。基本形纳入发射骨骼内,采用有作用或无作用骨骼均可,但基本形元素排列必须清晰有序。(二)利用发射骨骼引导辅助线构筑基本形,使基本形融于发射骨骼中,突出发射骨骼的造型特征。辅助线可以在骨骼单位中勾画,也可以是某种规律性骨骼(重复、渐变)与发射骨骼叠加、分割而成。(三)以骨骼线或骨骼单位自身为基本形,基本形即发射骨骼自身,无须纳入基本形或其他元素,完全突出发射骨骼自身。这种骨骼线简单有力。第四节 特异构成(10.4 50分画图)一、特异的概念在规律性骨骼和基本形的构成内,变异其中个别骨骼或基本形的特征,以突破规律的单调感,使其形成鲜明反差,造成动感,增加趣味,即为特异构成。二、特异的形式(一)基本形的特异1、规律转移 a.形状特异 b.色彩的变异2、规律突破(二)骨骼特异1、规律的转移2、规律突破(三)形象特异第五节 对比构成第六节 矛盾空间一、空间的概念(一)平面性(二)幻觉性(三)矛盾性矛盾空间是在实际空间中不可能存在的空间形式,它是以三次元空间透视中视平线的视点、灭点的变动而构成的特殊的不合理的空间。二、平面上形成空间的因素(一)重叠空间(二)大小空间(三)倾斜空间(四)曲面空间(五)投影空间(六)面的空间(七)交错空间三、矛盾空间四、矛盾空间的构成方法(一)公用面(二)矛盾连接(三)交错式幻想图(四)边洛斯三角形第四章 图形想象第一节 想象在图形想象中,抽象思维是必须具有的能力。第五节 重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象,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与逻辑相互重合,系统合成一个新的形象,我们称之为重像。第六节 变像 按照一定的目标,利用形的相似性,把一种形象渐渐地变为另一种形象称为变像。色彩构成:第一章 色彩与色彩构成第一节 色彩 给色彩下个定义:所谓色是光刺激眼睛所产生的视感觉。也可以是人的的视觉对光反应的产物。这种光包括自然光和人造光。(11.4填空)第二节 色彩构成的概念一、 构成概念二、 色彩构成概念色彩构成是构成基础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构成原理,将色彩按照一定的关系原则去组合,创造出(调配出)适合目的的美好色彩,这种创造(调配)过程,称为色彩构成。第二章 色彩的本质第一节 光源能唤起我们色感的关键在于光。光是产生色的原因,色是光被感觉的结果。第二节 光与色有光才有色。光进入视觉有三种方式:光源光、反射光、投射光。色彩的产生(被感觉)需经过如下的过程: 光源(直光)物(反射光、投射光)眼(视神经)脑(视觉中枢)产生色感反应(知觉)一、 可见光二、 光谱色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利用光的折射实验,确定了色与光的关系。阳光(白光)是由一组色光混合而成,通过棱镜时,各种色光由于折射率不同而使白光发生分解。色光对同一物体的折射率与其波长有关,如红光波长最长,但折射率最小,呈直线传播;紫光则折射率最大。第三节 色彩的产生一、物体色一个物体的色彩或颜料的色彩是由它的表面和光源光两个因素决定的。也就是说,从光源发出的光若碰到不透明的物体或颜料,在那里一部分被吸收,剩下的部分反射到眼睛中,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色彩。二、固有色 从科学角度看,任何物体的表面都有一种物理特征,即有选择吸收光的能力(即它们固有的某种反光能力)。 由此可以表明,物体固有色的概念来源于物体固有的某种反光能力以及外界条件的相对稳定。思考题:色彩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自己试试总结)(重点)第三章 色的属性(重点)第一节 色彩的范畴色彩大致可划分为两大类:无彩色与有彩色。(11.4填空)一、无彩色 黑、白、灰色属于无彩色,从物理学角度看,它们不包括在可见光谱中,故不能称之为色彩。 黑、白、灰色不但在心理学,而且在生理学上、化学上都可称为色彩。二、有彩色 光谱中的全部色都属于彩色。有彩色是无数的,它以红、橙、黄、绿、蓝、紫为基本色。基本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以及基本色与黑、白、灰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会产生出成千上万种有彩色。作业:12色 色相环15cm15cm第二节 色彩三属性凡色彩都一定会同时具有三种属性,即明度、色相、彩度。它们是色彩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也是最稳定的要素。一、明度明度指色的明暗程度,也可称色的亮度、深浅。二、色相色相是指色彩不同的相貌。不同波长的光波给人特定的感觉是不同的。三、彩度指波长的单纯程度,也就是色彩的鲜艳度。亦称饱和度。第三节 色立体色彩按照三属性的关系,有秩序油系统地排列与组合,就可构成具有三维立体的色彩体系,简称色立体。作业:1、明度推移 (1)无彩色系的明度推移 (2)两个色相的明度推移 (3)多色相的明度推移 以上三个任选一个15cm15cm 2、综合性推移 15cm15cm 见书:P16P17页(从网上下了些色彩推移的图片,详见“推移”文件夹)第四章 色彩混合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混合在一起,构成与原色不同的新色称为色彩混合。我们将其归纳为三大类:加色混合、减色混合、中性混合。第一节 加色混合加色混合也称色光混合,其特点是把所混合的各种色的明度相加,混合的成分越多,混色的明度就越高(色相变弱)。朱红、翠绿、蓝紫是加色混合的三原色。第二节 减色混合减色混合通常指物质的、吸收性色彩的混合。其特点恰恰与加色混合相反。混合的成分越多,混色就越暗越浊。减色混合分颜料混合和叠色两种。一、颜料混合减色混合的三原色是大红(书上是品红)、柠檬黄、湖蓝二、叠色叠色指当透明物叠置时所得新色的方法。第三节 中性混合中性混合包括旋转混合与空间混合两种。中性混合属色光混合的一种,色相的变化同样是加色混合,彩度有所下降,明度不像加色混合那样越混合越亮,也不像减色混合那样越混合越暗,而是混合色的平均明度。因此称为中性混合。一、 旋转混合二、 空间混合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并置在一起,通过一定的空间距离,在人视觉内达成的混合称空间混合,又称并置混合。 第五章 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时,由于相互影响的作用而显示出差别的现象。在我们的视觉中,可以说任何色都是在对比状态下存在的,或者是在相对条件下存在的。第一节 色彩的几种知觉现象一、 色的适应二、 色的恒常性三、 色的同化四、 色的易见度第二节 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一、同时对比 将色彩的对比从时间上加以区分,在同一时间、统一视域、同一条件、同一范畴内眼睛所看到的对比现象,称为同时对比。同时对比带来的知觉现象由人的视觉生理平衡引起的。二、连续对比 连续对比就是先后看到的对比现象,也称视觉残像。残像又可分正残像和负残像两种。第三节 色彩的三属性对比一、明度对比(一)明度对比的特征明度对比,就是将不同明度的两色并列在一起,明的更明、暗的更暗的现象。(二)明度调子1、强调面积关系的明度调式以黑、白、灰系列的9个明度阶梯为基本标准;7、8、9称高调色;1、2、3称低调色;中间三级(4、5、6 )称中调色。高长调、高短调、高中调、中长调、中短调、中中调、低长调、低短调、低中调、最长调。二、色相对比(一)色相对比的特征 将色相环上的任意两色或三色并置在一起,因它们的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现象,称色相对比。(二)色相对比的强弱效果色相对比的强弱决定于色相在色相环上的位置。从色环上看,任何一个色相都可以以自我为主,组成同类、类似、临近、对比和互补色相的对比关系。(11.4填空)同类色相对比:指色相距离15度以内的对比,是色相中最弱的对比。由于对比的两色相距太近,色相模糊,一般被看作是同一色相里的不同明度与彩度的色彩对比。类似色相对比:指色相距离30度左右的对比,是色相中较弱的对比。类似色相对比的几个色同属一个大的色相范畴。临近色相对比:指色相距离50度60度左右(90度以内)的对比,属色相的中对比。对比色相对比:亦称大跨度色域对比,指色相距离120度左右的对比关系互补色相对比:指色相距离180度的对比,是色相中最强的对比关系。正如黑白是明度对比的两个极端那样,红、黄、蓝是色相对比的极端。三个原色红,黄,蓝和三个间色橙、绿、紫组成的互补关系,构成了补色对比的三个极端,也可说是有彩色对比的三个终极:黄、紫是明度对比的极端,红、绿是彩度对比的极端,橙、蓝是冷暖对比的极端。三、彩度对比(一)彩度对比的特征将不同彩度的两色并列在一起,因彩度差而形成鲜的更鲜、浊的更浊的色彩对比现象,称彩度对比。彩度对比较之明度对比、色相对比更柔和,更含蓄,它的对比作用是潜在的。其特点是增强用色的鲜艳感,即增强色相的明确性。(二)彩度调子 彩度对比的强弱取决于对比色彩间彩度差的大小。像红色色相,彩度值为14,相差10个阶段以上的彩度对比应称为彩度强对比,差4个阶段以下的称彩度弱对比,差67个阶段的称彩度中对比。而蓝绿色相的彩度值仅为6。 彩度对比中,如果画面占大面积的色是高彩度色,对比的另一色属低彩度色,那么将形成鲜艳的强对比效果,即鲜强对比。用这种方法大体可划分为7种彩度调子:鲜强对比、鲜弱对比、中强对比、中弱对比、浊强对比、浊弱对比、最强对比。第六章 色彩对比与面积、形状、位置、肌理的关系第一节 面积与色一、 优势与抗衡因此可以说:对比色彩的双方面积相当时,互相之间产生抗衡,对比效果强,也称抗衡调和法。当面积大小悬殊时,则产生烘托、强调的效果,也称优势调和法。二、色面积与平衡纯色色彩的力量均衡取决于两种因素:明度和面积。歌德根据颜色的光亮度定了纯色明度的数比:黄:橙:红:紫:蓝:绿=6:8:6:3:4:6那么,为保持色量的均衡,上述色彩的面积比应与明度比成反比关系。从表中可得出互补色的和谐相对色域数比:黄:紫=3:9=1:3=1/4:3/4橙:蓝=4:8=1:2=1/3:2/3红:绿=6:6=1:1=1/2:1/2再看原色和间色的其他和谐色域数比:黄:橙=3:4 黄:红=3:6黄:蓝=3:8 黄:绿=3:6红:橙=6:4 红:蓝=6:8红:紫=6:9 蓝:绿=8:6蓝:紫=8:9 蓝:绿=8:6橙:绿:紫=4:6:9三、色面积的对比效果通常大面积的色彩设计多选择明度高、彩度低、对比弱的色彩,给人带来明快、持久和谐的舒适感,如建筑、室内天花板、墙壁、展墙、展台等。中等面积的色彩多用中等程度的对比,如服装配色中,临近色组及明度中调对比就用得较多,既能引起视觉兴趣,又没有过分的刺激。小面积色彩常采用鲜色和明色以及强对比,如小商品、小标志等,目的是让人充分注意。面积对比的效果还要考虑观察者的距离。近距离多半用优势调和法,如展览布置、室内设计、商标、服装等。第二节 形状与色一、单纯形与复杂形外形简单,可用复杂的色来增强对比效果,使画面显得丰富;复杂的形则忌用复杂的色,否则会显得过于杂乱无章,呈现零对比效果。二、色形态与色表现第三节 位置与色一、位置与对比效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进行比较才能称为对比。这种位置关系可分为上下、左右、远离、邻近、接触、切入、包围等。从(P34)图20中可看出,在保持双方色彩一切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位置远时对比弱,接触时对比强,切入时更强些,一色包围一色时最强。二、色位置的选定透视学认为,眼睛往什么地方看,什么地方就是视点,视点决定着视平线的高低,决定着画面的构图。从正常的平视角度讲,以视点为中心,左右大于上下的椭圆形范围称为人眼的有效范围。在有效范围的中心偏右上这一点,可看作是视域中做活跃的位置,即视觉中心。这个位置对视觉来讲最稳定、最有生气,是色彩对比最强有力的地带。第四节 肌理与色肌理是指形象表面之纹理。(2010.4填)作业:1、明度对比 黑、白、灰明度调式练习 有彩色的明度调式练习第七章 色彩心理第一节 色性与调性一、色性(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培训文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森林火灾逃生知识培训课件
- 桶装纯净水知识培训
- 2025年面试技巧与题库解析企业产品经理岗位招聘备考宝典
- 2025年大数据工程师招考笔试练习题及解析手册
- 2025年家庭照护者、健康照护师岗位专业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外贸业务专员高级英语面试题解析
- 2025年教育心理学教师招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湖南省衡阳市重点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篮球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壁挂炉购销合同-合同范本
- 陈腐垃圾施工方案
- 渤海大学《软件工程》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税务会计岗位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国企)2024年
- ICD-10疾病编码完整版
- 消防设备设施操作讲解培训讲课文档
- 内分泌科医疗管理制度
- 临床开展十二项细胞因子检测临床意义
- FlowmasterV7中文技术手册
- 房屋承包出租合同
- 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历程与前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