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课文“淡装浓抹两相宜”的理想教学.doc_第1页
略读课文“淡装浓抹两相宜”的理想教学.doc_第2页
略读课文“淡装浓抹两相宜”的理想教学.doc_第3页
略读课文“淡装浓抹两相宜”的理想教学.doc_第4页
略读课文“淡装浓抹两相宜”的理想教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类 别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淡装浓抹两相宜”的理想教学 结合略读课例千年梦圆在今朝的实践与思考内容摘要我们纵观人教版课标语文教材中的略读课文教学,往往存在两个误区:1引领迷失,略读课等同于自学课。2精读精练,略读课演绎成精读课。我们根据略读教学的价值功能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误区,积极探寻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策略:1大胆放手,留足自读时空;2依托提示,授予自学方法;3聚集重点,精炼课堂指导;4沟通内外,拓宽课堂延伸。我们认为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淡装浓抹两相宜”的理想教学。需要教师摆正自己的位置,既要适时“隐退”,不强势牵引;也要正确引领,适时“出手”,让学生学会阅读,享受阅读,在阅读中快乐成长。关键词略读课文;误区;价值定位;有效策略在我们现行的人教版课标语文教材中,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并重,这与旧版教材有很大不同。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在教学目标上有很大的区别,在教学要求上也有相应的不同。但是,受传统教材的影响制约,不少教师对精读课文的教学了然与胸;而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研究较少,认识相对模糊,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困惑和误区。叶圣陶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读课文教学在小学中、高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价值和作用不可小觑。笔者也认为略读教学与精读教学同样重要,但略读课文该如何定位?又该怎样教,怎样学?笔者结合自己执教的略读教学课例千年梦圆在今朝,分三个板块谈谈自己对略读课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一、 直视焦点略读课文教学的两个误区由于思想认识的局限性,纵观现在一些略读课文教学的课堂,我们会发现其中存在着两个较为明显的误区。1引领迷失,略读课等同于自学课李德成主编的阅读辞典中解释道:“略读,就是泛读,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读书法,其基本特点是观其大略”。有些教师误读了此意,以为略读就是大致理解、粗略教学,教师说得越少越好,所以在课堂中不敢多言语,不敢多作引导,生怕落了个“越俎代庖”的名声。从表面看课堂似乎突出了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很民主很开放,似乎已经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特色。可是在课堂中没有了教师的有效引导、有效组织,这种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是否扎实有效,是否能达成学习目标,他们的学习是否有了增效呢?这里显然得打上一个深深的问号。2精读精练,略读课演绎成精读课 我们的教材文质兼美,字字珠矶,教师赋予热情,总想让学生从中多吸收些营养,多消化些知识,于是便什么都舍不得放弃,教学时,字词句面面俱到,精雕细琢。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很容易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还由于我们太熟悉精读教学的模式,在习惯力量的推动下,有时教师也会不由自主地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整堂课中大量地挖掘人文内涵,充斥着过多的语文训练与学生活动,直接将略读课教学演绎成了精读课文的课堂。二、反思热点略读课文教学的价值定位鉴于这些不合理的课堂现象,我们不由地自省:略读课文的教学特色是什么?它又有什么样的价值内涵?我们该如何给它准确地定位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从教材编排来看:略读课文是现行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教材中略读课文编排的篇数呈现的是逐年增加的趋势:三年级16篇,四年级29篇,五年级28篇,六年级25篇。由此可见,新课程比以往任何课程都重视略读课文的重要地位,认为略读课文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从能力需求来看:叶圣陶说过:“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与浏览。因此通过学习略读课文学会略读,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项必然举措。“教是为了不教”,要实现“不教”的目的,就要做好略读教学,在略读教学的实践土地上学会行走。让学生逐步学会略读方法,具有略读能力,从而扩大阅读视野,增长见识。综上所述,略读课文教学在小学中、高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价值和作用不可小觑。三、探寻难点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根据略读教学的价值功能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误区,我们必须准备把握好它的尺度,探寻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笔者结合略读课例千年梦圆在今朝,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思考与实践:1大胆放手,留足自读时空王崧舟老师在浙江省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总结上说:“让学生学永远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他们才能会学,才能学会。”略读课文教学最大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因此实施略读教学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读自悟。执教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时,新课导入后,我让学生读读课题,说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并就课题质疑,他们提出了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在梳理时我发现其中有几个问题富有教学价值。有学生提出:实现千年梦的功臣是谁?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步变为现实的?还有学生挺有远见,他问:“既然飞天是中华民族千年的梦想,那为什么直到如今才实现了这个梦想呢?”问题直指文章主旨,一针见血。于是我让他们将自己提出的这几个问题书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在深读课文阶段时研究。由于问题是他们在自己在读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探究答案时他们显得非常踊跃与高效。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诚然如此,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快乐地享受着自学的过程,并乐此不彼。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让他们说说如果本文是一个航天史的专题片,现在有哪几个镜头在你脑海中回放?引导学生概括地说出课文叙述的几个重大事件。正因为他们有了足够的读书时间,自悟自得,所以他们水到渠成地说出了四个事件:万户飞天失败、东方红人造卫星成功上天、神五成功飞天、神六成功飞天及相关的时间。 2依托提示,授予自学方法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它不只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应该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法,循法而学。我们发现,在每一篇略读课文前,都有一段连接语,它既将前后的课文连接起来,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我们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段学习提示,努力挖掘学习提示的拓展资源,指导学生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在学生预习此文时,我有意识地进行学法的探究:略读课文怎么学习?引导他们结合学习提示来学习。课文前的学习提示说:“默读课文,说说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步变为现实的?并说说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学生看完这段话后,很自然地明白了学习本文的两个步骤:默读课文,说说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步变为现实的?说说从中自己感悟到了什么。他们在学习时有了方法的引领,有法可循。在今后略读课文的学习中,他们会很习惯地先看学习提示,然后带着提示中的方法进入文章的深读环节中。3聚集重点,精炼课堂指导 略读课文教学不排斥品读,讲究“略中有精”、“淡装浓抹两相宜”。但本文较长,不可能在一课时中面面俱到,因此在教学时得精选教学内容,“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精”读的要点更突出、集中,要与文本的主题内涵和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在教学时,通过文本细读,在比较选择中,我敏锐地选取了几个精彩的语言“点”,挖掘了一条情感的“线”来展开教学。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陶冶与语言感悟上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A精选需要品味的词、句从本文内容来看,情感内涵很深,而语文味相对不足,那如何在教学时,权衡内容,使语文味得以彰显,使人文性和工具性在本课教学中和谐相生呢?备课时,我颇动了番心思,在多次的品评与选择中,我选取了几处语言点来进行精读。a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b 2003年10月15日早晨九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看起来宛若一条蜿蜒的苍龙,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C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加着重号的为重点词语。)B精选需要读写迁移的训练点“比理解更有益的是表达,比吸收更有利的是倾诉。”在品读了c处的语句之后,学生被这些无名的航天英雄们打动了,不禁有些动容。此刻,我适时地利用课件出示拓展资料:为了保证神五的成功发射,科学家们共设计了20种救生方案,保证航天员安全,针对飞船系统的故障对策有139个;8位科学家未见飞天身先死,这些科学家们有的是倒在出差的火车上,有的牺牲在实验室,他们努力了数十年却没能看到飞天成功的壮丽场景。看到这些,你有什么话想对这些科学们说吗?让笔来倾诉我们的心声吧(并联系课文中的数字“一百一十多个,多达三千多个”来说说体会)。生写话练习,然后全班交流。“情动而辞发”,在这言辞的吐纳间,学生们有了一次组织语言与表达语言的机会,也从中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礼。4沟通课内外,拓宽课堂延伸。“课虽尽而意无穷”,教材应是我们打通课内外教学的纽带与桥梁。所以在给文本作了减法之后,我们还得适当作些加法,拓展文本,以内引外,进行宽广的课外延伸,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延伸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在本文学习即将步入尾声时,我问学生:“神六上天了,我们的飞天梦是否就结束了呢?”课件出示神七上天的资料,拓展文本,丰厚文本的内涵与主旨,激发了学生热爱科研的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师生合作配乐朗诵(教材链接的诗歌)炎黄飞天梦。此刻,课堂掀起了高潮,不少孩子情不自禁地流泪了。情感在语言的学习中得到了共鸣。看到孩子们欲罢不能,我便趁热打铁,出示课内外的部分相关词语,让他们可以选择提供的词语,写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