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英早餐文化的差异毕业论文 目 录AcknowledgementsiAbstractii摘 要iii1 引言12 中国和英国文化的起源33 从文化的起源解读中英早餐差异53.1 商业文明与农业文明53.2.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63.3 保守文明与开放文明74 中英早餐的差异84.1 字面意义94.2 早餐的时间94.3 早餐的选料104.4 早餐的种类105 结语11参考书目1314中英早餐文化的差异1 引言在人类长期的劳动和社会实践中, 不同地域的人们形成了不同的饮食内容、饮食特征和饮食习俗。早餐这一日常饮食生活习惯在不同的地区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在很多来英国的外国人看来,每天早餐吃火腿、鸡蛋,是在领略英国文化的一部分,其程度丝毫不亚于提到莎仁比亚的大名或者去参观英国议会大厦。每当外国人到英国度假时,他们其中很多有着极强健康盘识的游客往往撇下其通常较清淡的早餐,去享受一番经过烹制的英式早餐。对很多人来说,英式早餐仍旧是他们每天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英国作家萨默塞特毛姆甚至认为英式早餐营养丰富,出类拔萃,每天应至少吃上三次。1尽管也许人们觉得他的话未免有些牵强和夸张,但人们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一顿精心制做的英式早餐不奋为开始一天生活的最简单却又最好的方式之一。 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早餐有相当一部分居民早餐吃得简单,吃得不科学,膳食搭配不合理,营养质量低。传统早餐食品诸如油饼、油条、包子、稀饭、面条、挂面等品种,在中国百姓早餐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在南方城市中的南宁、武汉、成都、重庆、贵阳、昆明,人们把面条、油条作为早餐的首选;在典型的北方城市沈阳,人们把粥、豆腐脑列在早餐食品的首位;而在北京,油饼、烧饼是人们早餐中最主要的食品。 了解英式早餐的知识,通过中西文化的交流,可以让我们的早餐形式更丰富,提高营养水平,改善饮食结构。在南方的许多城市中,吃早餐既讲实惠又讲营养,更讲科学合理。南方许多城市的中式早餐已开始向营养、科学、卫生的方向发展,完全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需求。2 中国和英国文化的起源 文化是人类的属性,从人类与猿类相揖别的那一天起,人类就有了文化。而当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发展进步到一定阶段、 一定水平之后, 文化就会形成一定的文明。2 生活在地球上不同地域的人们因自然和气候环境的差异采取了不同的生存和生活的方式, 从而在人类社会之初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即他们的文化起源于不同的文明类型。中国地处亚洲东部, 东频浩瀚的太平洋, 西依青藏大高原,北有广阔的沙漠戈壁,西南有横断山脉阻隔,地理环境的隔绝机制相当明显。 在这些原始人类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以内,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地肥沃,河流众多,有广阔的回旋余地,为原始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于是中华文明就在这种半封闭的大陆性地理环境中以黄河流域为摇篮发展起来,并逐步扩展到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河流的灌溉孕育了农耕文化,农耕文化则催生了农业文明。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和一些小岛组成,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英国文化,作为欧洲文化的一部分,起源于欧洲、亚洲、非洲所围绕的地中海地区,特别是地中海中部的爱琴海诸岛和希腊半岛。它的文化属于典型的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则滋养了商业文明。3总之,中国的发展起源于典型的大河农业文明,具有封闭保守的特征;而英国的兴起则源于典型的海洋商业文明,具有开放性的特征。3 从文化的起源解读中英早餐差异中英早餐的差异穷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两种文化的起源。不同的地理、 气候环境让先民们寻求了不同的生存和生产方式;不同的生产方式造就了不同特征的文化起源;不同的文化起源让异域的人们养成了不一样的日常生活习惯。3.1 商业文明与农业文明 农业文明的兴起主要依靠农业生产, 而农业生产的过程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春播秋收”、“春华秋实”是农业生产的自然规律。 农作物生产的周期性促使中国人抓紧农作物播种、生长、开花、结果和收获的农时,所以古老的中国人有强烈的从自然界争取时间的意识。4结合农业生产的特征,古老的中国人采用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当古老的中国人意识到对土地付出越多, 从土地获取的收获就越多时,他们就特别珍惜可以在田间劳作的时间,而最直接的争取劳作时间、保证精耕细作的做法就是“早出晚归”。既然要早出劳作,早餐的时间就必须“早”,因为只有早餐后家里的成员才能真正开始一天的工作,所以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农谚有“早餐是一条绳,锁住一屋的人”。为了节约早上的时间,早餐的速度还不慢,早餐的充饥功能显得较为明显。既然重视了早餐的时间和速度,中国人对早餐的营养就不免有些忽视。 商业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商品交换, 它以商业或工商业为发展中心。与农业文明相比,它的兴起和发展较少受四季更迭和日出日落的影响;也较少受空气、水分、阳光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历史上的英国人主要以商业和社会交往的方式获得物质生活的生存条件。 商业活动的特征通常是“贸迁远服,操奇计赢”。 早晨的时间和晚上的时间对他们来说差别不大。 他们工作时不用追赶太阳,因为工厂机器的运转基本受人力调控;约定好的商品交换的时间也基本受人类支配, 所以他们没有强烈的与自然界争时间的意识, 也因此英国人倾向于按自己的需求去驾驭时间。经过一夜的禁食后,人体需要补充能源和养分。 于是英国人毫不吝啬地在早晨时间段为身体注入所需食物,所以他们的早餐种类繁多,营养丰富,而且就餐时间通常较为宽裕。3.2.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 大河文明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文明, 就如大河一样静静流淌。 它的发展依赖于充足的灌溉水源,平坦的地势,相对肥沃的土地及温和的气候。 这些基本的地理气候条件利于农作物的培养和生长,能够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属于“静态”的文明。 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古老中国人在土地上反复不舍地从事农业生产,以求得自给自足。 渐渐地,中国人适应和习惯了在一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祖宗子孙世代坟墓安于斯”, 5土地成为中国人的衣食之源,他们对于家的意识很浓烈,不愿意背井离乡,所以饮食也体现出“静”的特征。 一日三顿饮食,基本都是在家现做,早餐也不例外。 因此,传统的中国早餐大多不易携带, 而且早餐的原料以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农产品为主。 海洋文明具有更多大海的特征,气势磅礴。它的发展起源于内不足,内不足则为流动的。海洋民族倾向于到异域他乡寻求更多的物资生活财富,属于“动态”的文明。英国文化起于海洋岛屿,水上交通极为便利,宜于商贸。6 海洋文化滋养的英国人的生活方式自然离不开海洋,为了生存他们注重航海经商,以此获取和积累财富。在探险和贸易往来中,英国人航海的行程有时长达数十天。在漫长的航海途中,他们食物的来源主要靠储存和携带。 英国早餐的食物如面包、果酱、腌肉和火腿等均易存储和携带。 3.3 保守文明与开放文明农业生活中固定的生产、生活资料和封闭的地理环境养成了中国农业文化“保守”的特征,如钱穆先生所说的“农业生活所依赖,曰气候,曰雨泽,曰土壤,此三者,皆非由人类自力安排”。 古老的中国人对自然力量束手无策时,就选择了顺从和适应,这便养成了安土重迁、乐天知命、安分守己的民族性格。中国农业文化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带来的安宁与稳定,让大家追求清心寡欲,适可而止。 而且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一个 “礼”字,“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儒家教条约束中国人自制 ,克制欲望,遵守礼节;道家思想则提倡少私寡欲。 纵情享乐是传统中国人所鄙视的,安分守己是传统中国人所推崇的,因此中国人历来提倡早睡早起。在长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在很长时间内占主导地位,生产力低下,其生产的结果只能满足人们基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普通农民大多过着“晴时耕耘,雨时纺织”、“日操锄头,晚动机杼”的生活, 7所以普通人很难享受夜晚的狂欢。 贫乏的夜生活可以在事实上保证中国人的早睡和早起,起得早当然早餐也会早。4 中英早餐的差异 早餐是指早晨吃的食物, 通常可以理解为睡醒后吃的第一餐,它能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和能量。中国和英国早餐存在较大的差异,以下从字面意义,早餐时间、早餐选料和早餐种类几方面探讨其差异性。4.1 字面意义从字面上看英国的早餐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汉语里中国正餐的命名完全以用餐的时间为参照,依次分为早餐、中餐和晚餐。早餐是其中之一,即为早上享用的餐。从命名上看,汉语里的早餐无异于其他正餐。 而英语里表示早餐的词语是breakfast。 从词的构成上分析它是由 break 和 fast 两个词组合而成, 其字面意义为“打破禁食”的意思,即经过一个晚上的禁食后所吃的食物,所以它有别于其他进餐,而且英语里的早餐往往会被赋予美好、丰盛的意义。如大家熟知的英文谚语:“希望是美味的早点,但又是难咽的晚餐 (Hope is a good breakfast, but a bad supper.)。 ”而汉语里的早餐几乎没有特别的意义。 4.2 早餐的时间中国人早餐的时间通常早于英国人早餐的时间, 而且中国人用早餐的时间更短。8 虽然中国人早餐的时间因地域不同会有一定的差异,但大多普通民众早上 8 点上班,所以上午 8点之前一般会吃完早餐; 而英国人的工作时间一般从早上 9点开始,大部分上班族都是在早上 9 点之前吃早餐。 也因此,英国人食用早餐的时间更宽裕, 他们习惯利用早餐的时间聊天、看报纸等。相较而言,中国人的早餐会显得更匆忙,中国人自古流传下来的农谚有“一日之际在于晨”,它告诫人们要珍惜早上的时间。这样为了珍惜早晨的时间,中国人在饮食上原本较关注的食物的色香味形不免被忽视。4.3 早餐的选料从选料上看,英国早餐更易携带,而中国早餐一般要靠现做。中国传统早餐的主料是农业产品,以面食为主,即经小麦或大米加工而成的各种形式的充饥之物。英国传统早餐的主料是畜牧产品和农产品,包括香肠、腌肉、火腿、蘑菇、番茄、吐司、英式烤饼和果酱等食物;饮品包括葡萄酒、牛奶、果汁及茶等。9 4.4 早餐的种类英国早餐的种类比中国传统的早餐丰富得多, 大多数到过英国的中国人都会感叹英国早餐的种类之多,营养之丰富。在中国,人们通常会选取两至三种食物作为当日的早餐,而英国人通常会为一顿早餐安排多种食物。如 20 世纪英国女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Daphne du Maurier)在她的代表作蝴蝶梦(Rebecca)中所描述的供两个人食用的早餐所包含的食物和饮品就多达十几种。 105 结语 大河农业文明对季节的依赖性强,具有保守性的特征,而海洋商业文明的发展更多受人力的调控,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这些文化源头的差异促成中英两国人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观和生活观,也影响到两国人最基本的生活习惯早餐。中国人注重早餐的“早”字,即早餐的时间要早,而英国人注重早餐的 “餐”字,即早餐的食物要营养 。 中国人认为早晨的时间要珍惜,常常忽视早餐的营养和就餐的方式。中国早餐在各个城市吃得简单、营养水平低、饮食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传统早餐食品诸如油饼、油条、包子、稀饭、面条、挂面等品种,在中国百姓早餐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在南方城市中的南宁、武汉、成都、重庆、贵阳、昆明,人们把面条、油条作为早餐的首选;在典型的北方城市沈阳,人们把粥、豆腐脑列在早餐食品的首位;而在北京,油饼、烧饼是人们早餐中最主要的食品。英国人则认为早餐的营养很重要,应安排丰富而有营养的食物,不慌不忙地享受。在很多来英国的外国人看来,每天早餐吃火腿、鸡蛋,是在领略英国文化的一部分。传统英式早餐般是煎鸡蛋和火腿,当然包括煎面包、黄油烤面包、黄油面包、香肠、蘑茹、炸薯条、薰鱼、油煎西红柿、烘焙蚕豆等等。当然,还有茶或咖啡。对很多人来说,英式早餐仍旧是他们每天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中缘山在于人们认为.经过油煎的火腿和鸡蛋具有独特效力:既为人们4天伊始提供充足的热城,又能最有效地使人们从因宿醉而不适的感觉中恢复过来。英国作家萨默塞特毛姆甚至认为英式早餐营养丰富,出类拔萃,每天应至少吃上三次。尽管也许人们觉得他的话未免有些牵强和夸张,但人们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一顿精心制做的英式早餐不奋为开始一天生活的最简单却又最好的方式之一。早餐,看似简单的日常生活现象,也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参考书目1 林丽端. 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J. 消费导刊, 2009, (18)2 达夫妮杜穆里埃,盖曙光,刘改青,译蝴蝶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85.3 井卫华,王红欣.西方文明史概述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5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招标采购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考试(招标采购合同管理中级)测试题库及答案(2025年)
- 山东省诸城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 岩溶地区高层建筑桩基施工中的质量监控与检测技术
- 茶道与传统体育养生对心理调节的协同效果
- 小学足球活动中的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探讨
- 开源社区行为对企业招聘标准和人才需求的变化
- 高效环保施工技术在供水管道建设中的实践
- 2025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财商知识点竞赛题及答案
-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安全设计与施工标准优化
- 冲压车间给员工培训课件
- 铝合金门窗安装流程
-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综合与实践《哪个城市夏天更热》北师大版
-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 消防喷淋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含内容)
- 社会保障学第一章
- 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
- 煤仓作业规程
-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检查验收表
- 测金属电阻率实验报告
- 安全监理危险源控制表(填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