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上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一物理试题.doc_第1页
2016—2017学年上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一物理试题.doc_第2页
2016—2017学年上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一物理试题.doc_第3页
2016—2017学年上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一物理试题.doc_第4页
2016—2017学年上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一物理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上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一物理试题卷命题人:荥阳市教育体育局教学研究室 戚国辉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三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卷 (选择题 共5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满分52分。其中112小题,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316小题,每题4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下列关于物理量、物理量单位和物理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的物理量B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是:米、秒、焦耳C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就是1牛顿D物理量是标量的,一定没有方向2.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行驶汽车中的乘客,看到车外地面上的树木向后运动,是以地面为参考系B取正东为正方向,沿东西方向建立坐标系,物体从x1=2m运动到x2=3m,据此可判断出:物体自西向东运动了5mC在“一节课的时间40分钟”和“校运动会中百米赛跑时冲过终点的速度为9.2m/s”两句话中的“时间”和“速度”均对应的是一个过程D物体具有加速度,其速度就一定会发生变化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垂直向下B弹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垂直C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其与运动方向相反D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物体间的弹力成正比4.一个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方向的大小分别为3N和4N的力的作用,则其合力的大小不可能为( )A1NB3NC7ND8N5.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下图中正确描述物体从t0开始由静止作匀加速,中途匀速一段时间后再匀减速至静止的vt图象是( )OtvAOtvBOtvCOtvD6.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两弹簧秤的示数必须相等B用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和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两次橡皮条的拉伸程度相同就说明两次拉力效果相同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D两细绳必须等长7.2016年11月18日14点07分,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王子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航天员景海鹏、陈东状态良好,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若某质量为3000kg的太空飞行器,开动推进器后,受到的推力是900N,开动3s的时间,那么其速度的变化为( )A0.1m/sB0.3m/sC0.9m/sD1m/s8.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是S=t2+t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初速度为1m/sB加速度大小为1m/s2C经1.5s后物体的速度变为1.5m/sD第2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3.5m/s9.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物体,用水平向右的力拉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AB均保持静止不动,则物体A受到2个力的作用B若AB均保持静止不动,则地面对B没有摩擦力的作用C若A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物体A受到3个力的作用D若AB一起向右匀加速运动,则物体B受到5个力的作用10.如图所示,A和B的质量分别是1kg和2kg,弹簧和悬线的质量不计,在A上面的悬线烧断的瞬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一起以相同的加速度加速下落BA的加速度大小为0CA的加速度大小为3gDB受到的合外力为20N 11.水平地面上有一倾角为37的斜面,把质量为m=3kg的物体放置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均保持静止不动。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8,sin37=0.6,cos37=0.8,g=10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9.2N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支持力的合力为30N,方向竖直向上C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18ND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为30N,方向竖直向上12.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9m/s速度向右匀速运行,在A端无初速度地放一质量为0.2kg的物块,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传送带上A、B相距15.75m。不计滑轮大小,g=10m/s2。则物块由A运动到最右端B的时间为( )A1.0sB1.5sC2.5sD4.0s13.2014年索契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我国选手庞清、佟健获得第四。在花样滑冰比赛中,若庞清、佟健原来静止在冰面上,当他们被对方推向相反的方向时(两人冰刀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庞清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佟健远。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他们分开时的速度一样大B分开前庞清受到佟健的作用力较大C佟健的惯性比庞清大D分开前庞清的平均加速度比较大14.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运动。甲以6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初速度为为零、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根据题意可知,乙物体在追甲物体B自开始运动3s时,甲乙两物体之间距离相距最远C甲乙两物体相遇之前最远距离为9mD甲乙两物体相遇之前最远距离为8m15.如图所示,表示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物体第1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B物体第1s末的速度为4m/sC物体t2s时回到原点D物体前4s内的平均速度为016.如图,质量为m1的物体A放在车厢的水平底板上,并用竖直轻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连接质量为m2的物体B,与物体B相连接的绳与竖直方向成角。物体A、B随车厢一起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车厢一定向右做匀加速运动B车厢运动的加速度为g/tanC物体A受到车厢对它的摩擦力为m1gtanD细绳中的张力大小为m2g/cos第卷 (非选择题 共48分)二、实验题(本题共2题,满分10分。)17.(4分)如图甲所示,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时,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弹簧长度5cm时,弹力为10NB弹簧长度变化5cm,弹力变化10NC该弹簧劲度系数是200N/mD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18.(6分)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给出了某次实验中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纸带左端先通过打点计时器),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得:s1=1.50cm,s2=2.00cm,s3=2.50cm,s4=3.00cm,s5=3.50cm,s6=4.00cm。(1)通过纸带分析可知,小车的速度在_(选填“增大”或“减小”)(2)计数点4(即A点)的速度是_m/s。(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m/s2。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满分38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不得分。有效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19.(8分)为测出井口到水面的距离,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自由落下,经过5s后听到石块击水的声音。试计算井口到水面的距离。(不考虑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g=10m/s2。)20.(10分)城市中的路灯、无轨电车的供电线路等,经常用三角形的结构悬挂。如图所示是这种三角形结构的一种简化模型。图中硬杆OB可绕通过B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钢索和杆的重量都可以忽略。AOB=30。完成下列问题:(1)如果悬挂物的重量是G,则杆OB对O点的支持力多大?(2)如果钢索OA最大承受拉力为2.0104N,则O点悬挂物的最大重力多大?21.(10分)在荥阳市的荥丁路、荥广路、庙王路、科学大道等多条生态廊道中,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都在路边设置有如图所示的标牌。假如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测得肇事车紧急刹车(车轮被抱死)时留下的刹车痕迹长30m。经过测试得知这种车辆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7,请通过计算判断该车是否超速。(已知g=10m/s2)22.(10分)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倾角=37,物体A通过轻细绳绕过光滑定滑轮与物体B相连,A恰能保持静止。已知物体A的质量为5kg,物体B的质量为1kg,sin37=0.6,cos37=0.8,g=10m/s2,不计空气阻力。试求下列问题(1)静止不动时,轻绳中的张力大小;(2)物体A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大小;(3)若在B的下面挂上一质量6.5kg的物体C,此时C的底面距水平地面高度为h=1m。求C落到地面时速度大小。荥阳市20162017学年上期期末考试参考答案高一 物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满分52分。其中112小题,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316小题,每题4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2345678CDBDDCCD910111213141516DCBCCDABCBDACD二、实验题(本题共2题,满分10分。)17.(4)BCD18.(6分,每空2分)(1)增大;(2)0.325;(3)0.5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满分 38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效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19.(8分)解:由公式h=12gt2得 h=125m20.(10分)解:对O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有F1=F3/sin30 F2=F3/tan30解得:F1=2G F2=3G杆OB对O点的支持力为3G O点悬挂物的最大重力为1.0104N21.(10分)解:车辆刹车时的加速度为a=g=7m/s2, 4分70km/h=175/9 m/s 1分由运动学公式V2=2ax可知,车辆正常刹车的最大距离为27m30m 4分故该肇事车超速行驶 1分22.(10分)解:(1)B物体静止不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