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不正当竞争法培训教材1993年9月2日八届人大常委会三次会议通过,1993年12月1日起实施第一章、 总则第一节、 法律原则第二节、 法律概念第二章、 不正当竞争行为第一节、 假冒仿冒行为第二节、 经营者限制竞争行为第三节、 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第四节、 商业贿赂行为第五节、 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第六节、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第七节、 倾销行为第八节、 搭售与附加不合理条件行为第九节、 违反法律规定的有奖销售行为第十节、 商业诽谤行为第三章、 监督检查第一节、 种类第二节、 监督检查部门的职权第四章、 法律责任第一节、 责任赔偿第二节、 假冒仿冒行为的法律责任第三节、 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责任第四节、 经营者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第五节、 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的法律责任第六节、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责任第七节、 违反法律规定的招投标行为的法律责任第八节、 经营者违反责令销售的法律责任第九节、 监督检查部门滥用职权的法律责任第一章 总则1、 法律原则内容: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2、 法律概念2.1、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2.2、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第二章 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包含本法规定的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如广告法、商标法、国家工商总局、知识产权局就广告、商标等行为作出的相关行政法规,(广告管理条例、山东省工商局转发国家工商局关于解决商标与企业名称中若干问题的意见等)1、假冒仿冒行为1.1、定义:假冒仿冒行为又称商业混同行为,是指经营者采用欺骗性的手段,从事市场交易,使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与特定竞争对手的商品或服务相混淆,以造成购买者误认或误购目的、损害竞争对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商品和服务)1.2、包含内容:A、假冒注册商标行为;B、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与知名商品混淆,使消费者误认;C、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引人误认是他人商品;D、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做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1.3、案例:上海吴淞海关日前在查验厦门某贸易公司申报出口去俄罗斯的塑料手套中,查获标有“NIKE”、“ADIDAS”等品牌的运动鞋,涉嫌侵犯知识产权,权利人NIKE(苏州)公司品牌保护负责人在海关检查现场验货后确认为侵权货物。1.4、分析:这是典型的假冒仿冒行为。该案是属于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从而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2、经营者限制竞争行为2.1、定义: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行为即是限制竞争行为。2.2、案例:2002年8月至今,甘肃省烟草公司山丹县公司利用其经营卷烟的独占地位,违背广大卷烟经营户的意愿,强行与辖区的烟草经营户签订协议,以该公司制定的统一卷烟社会零售价供应卷烟,烟草经营户按统一零售价向该公司支付烟款,并限定在销售过程中卷烟价格不准上下浮动。2.3、分析:本案中的烟草公司强制实施统一卷烟社会零售价,并以零售价供给烟草经营户卷烟,显然是以强迫的手段使烟草经营户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的情况下进行商品交易,违反了自愿原则,属于限制竞争行为。结合(3)另外案例:电信运营商铺设电缆及入户接口,限制其他企业竞争。展览协会指定会展公司、展馆指定会展公司等。3、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定义:政府部门限制竞争行为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的行为。我国现在实行市场经济,对于政府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进行制止也是市场经济的要求之一。4、商业贿赂行为4.1、定义: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在市场活动中,为争取交易机会,通过秘密给付财物或者其他报偿等不正当手段收买客户的负责人、雇员、合伙人、代理人和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行为。性质严重的属于商业贿赂罪,承担刑事责任。 4.2、案例:某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调查某公司超越经营范围非法经营移动电话案件,经检查发现一本记录本,记载有涉嫌商业贿赂的各种数字情况,同时还发现该案双方之间的传真资料中,有向购买其商品的经营者给付回扣的记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向工程公司送达了处罚决定书。4.3、分析:工程公司依附于电信部门垄断移动电话销售和独家向其供货的优势,与卖方串通索取回扣,并由卖方派专人以现金暗中支付,最后进入了工程公司的“小金库”,任电信部门支用。这一商业贿赂行为产生的商品加价后果,实质上都转嫁于消费者,其性质是相当恶劣的。本案的实质是电信部门不适当地利用其垄断地位,在终端产品的经营之中,收取回扣,从事不正当竞争。工程公司的行为显然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理应受到法律制裁。5、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5.1、定义: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的引人误解的虚假的宣传。5.2、案例:江苏徐州某漆厂是生产水性漆的企业,该厂生产的一种新型水性漆具有防腐、无味、性能好的特点,深受用户好评,并于2002年初建立了自己的网页。2002年10月该厂无意中发现,徐州市某装饰公司在网上宣传自己公司生产的一种水性漆的网页内容竟然和他们厂的网页内容完全相同,厂方马上意识到对方盗用了自己的宣传资料在作虚假宣传,要求其立即停止上述宣传行为。法院判决某装饰公司停止虚假宣传、赔礼道歉、赔偿损失。5.3、分析:被告利用原告的产品和所获荣誉,宣传自己的产品,其宣传的商品和服务与真实性不相符,含有虚假的内容,足以对消费者构成误导,其目的是为了扩大自己产品的销售量和服务范围,从而在客观上既损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又对原告提供相同、类似产品和服务范围构成了不正当竞争。6、侵犯商业秘密行为6.1、定义: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6.2、案例:被告人李某大学毕业后,受雇于某市好又多百货商业广场有限公司,任资讯部副课长。1997年8月,李在明知公司对资讯部有“不准泄露公司内部任何商业机密信息,不准私自使用上传或下载信息”规定的情况下,擅自使用程式,将公司有关资料秘密复制到软盘上,到其它商业机构兜售,并与某公司于1997年8月13日以2万元现金交易成功。李的“兜售”行为持续到同年10月13日,后案发。6.3、分析:本案中,李某身为电脑资讯部的副课长,明知公司规定不得私自拷贝、复印商业秘密,为了获取非法利益,仍然秘密窃取了商业秘密,并出售给公司的同行业竞争者。李的行为符合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构成要件,并已造成权利人重大损失。7、倾销行为定义:倾销是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多存在于国际贸易中。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反倾销案例,使我国充分认识到建立、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重要性,也开始在国际贸易中运用法律维护国家利益。8、搭售与附加不合理条件行为定义:所谓搭售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是指经营者利用其经济优势,违背购买者的意愿,在销售一种商品或提供一种服务时,要求购买者以购买另一种商品或接受另一咱服务为条件,或者就商品或服务的价格、销售对象、销售地区等附加不合理的条件。9、违反法律规定的有奖销售行为9.1、有奖销售定义: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以提供装饰品或资金的手段进行推销的行为,主要包括附赠式有奖销售和抽奖式有奖销售两种形式。9.2、包含内容:A、采用谎称有奖或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B、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C、抽奖式有奖销售最高奖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9.3、案例:某县工商局检查大队根据消费者投诉,对某茶叶进出口公司涉嫌举办不正当有奖销售活动的行为立案进行查处。经查,当事人自3月1日以来,举办“中国茶情”有奖销售茶叶活动,宣传广告中有6种商品茶叶中没有放进兑奖卡,也就是说这次的有奖销售仅限在牌的三印水仙茶叶一种有设奖。至案发时已得销货款81312元。工商局认为,当事人的行为已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工商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9.4、分析:本案当事人在开展有奖销售活动的宣传广告中,未向消费者明示具体事项。虽然当事人在每盒“三印水仙”内放进一张即开即奖型的兑奖卡,并在兑奖卡的背面标注的具体事项,但这张兑奖卡是放在盒装茶叶内,只有购买茶叶后才能得到这张卡,也就是说消费者要先消费才知道本次有奖销售活动的具体事项。该公司隐瞒事实真相的这种做法,已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影响了消费者对此次有奖销售活动作出客观的评价,误导了消费者购物的导向,应视为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10、商业诽谤行为定义:商业诽谤行为也称诋毁竞争对手的行为,是指经营者自己或利用他人,通过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进行恶意的诋毁,以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并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结合公司案例。11、违规招、投标行为定义:经营者串通投标、串通招标,恶意抬高或压低标价,相互勾结,排挤竞争对手行为。第三章 监督检查1、种类1.1、专门机关监督检查(工商局公平交易处、科;质量监督部门、药品、食品等监管部门)1.2、社会监督2、监督检查部门的职权(行政处罚法)2.1、询问权。2.2、查询复制权。2.3、检查财务权。2.4、强制措施权。2.5、行政处罚权。第四章 法律责任1、民事责任赔偿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2、假冒仿冒行为的法律责任经营者有假冒仿冒行为的,应给予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非法所得、处以罚款、吊销营业执照、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罚。3、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责任经营者有商业贿赂行为的,应给予没收非法所得、处以罚款、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罚。4、经营者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经营者有限制竞争行为的,应给予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非法所得、处以罚款的处罚。5、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的法律责任经营者有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的,应给予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没收非法所得、处以罚款的处罚。6、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责任经营者有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应给予停止违法行为、处以罚款的处罚。7、违反法律规定的招投标行为的法律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应急预案信息获取
- 络筒车间管理制度
- 96333应急预案文章
- 洗沙场施工方案
- 维修玻璃的合同范本
- 改造盐田维修合同范本
- 印尼勘察设计合同范本
- 出售抵押船舶合同范本
- 合伙买卖土地合同
- 售楼会所转让合同范本
- (高清版)DB62∕T 25-3069-2013 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 高中生物家长会课件
- 汽车保险与理赔什么是交强险课件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
- 第二单元《家有宠物》第二课时(课件)-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粤教版
- 2025年军队文职人员(管理学)历年考试真题库及答案(重点300题)
- 公司廉政谈话制度
- 银行物业年终工作总结
- 妇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方案
- 肿瘤患者营养支持与护理
-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