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中的现实主义.doc_第1页
艺术创作中的现实主义.doc_第2页
艺术创作中的现实主义.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艺术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首先看看艺术品中的真。凡真都是对于主体来说的,从一般的意义上说,艺术品中世界只是一个虚构的世界、镜像的世界,对我们来说,对现实世界中的我们来说不必当真,也不能当真,这是大多数人都能理解了的。然而,艺术欣赏的经验又告诉我们,一件艺术品中所承载的内容、思想、故事、人物、情节、环境、音响等等又必须具有一定的真实性,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讲,其真实性越大,其审美价值就越大。一方面我们明明知道艺术品中的一切内容都是假的,另一方面感觉经验又告诉我们艺术品中的一切内容又似乎是真的,这不是矛盾吗?这样笼统地看,的确我们对于一件艺术品的看法是矛盾的,但再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前一种非真的判断是艺术品与审美主体之间的关系;而后一种真真的判断是艺术人生与现实人生的比较,即用一般的现实世界来比附、对照艺术品中的世界的,此时此刻,我们已经不再把艺术品当成一件死的人工创造物,而是不自觉地把它还原成、想象成一个鲜活的人生世界,不自觉地用我们在现实人生中已经获得、掌握、理解的经验来认识和看待艺术世界的,此时,艺术的物质形态已经暂时退出了我们的意识,留下的只有生动形象的人生世界,在这一意义上与我们的梦境无本质的区别,是一种白日梦。由此看出,对艺术品的真值的判断不是基于艺术品的物质外壳,而是基于现实人生经验与艺术人生经验的比较。具体来说,就是艺术世界中的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艺术世界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艺术世界中的大小事件、悲喜人生,等等,是否符合现实世界的逻辑? 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在一定限度内,艺术人生比较接近或者符合现实人生的逻辑,艺术品对我们比较容易唤起美感,即具有较大的审美价值;但艺术真实与客体的审美价值之间绝不是线性比例关系,事实上,当艺术人生等同于历史真实的时候,艺术品的真值固然达到了最高点,但其审美价则会大大降低,甚至会荡然无存。所以,几乎所有的艺术品都与现实人生有一定的距离。这样看来,即使在艺术框架内,绝对的真也是与美不能共存的,倒是以现实为蓝本的仿真、模仿更能激起美感。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对艺术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再现、摹写、象征、印象、荒诞等概念的实质更容易认识和理解了。我们说现实主义或者自然主义或者批判现实主义或者再现或者透视法等这些不同的艺术概念,无非都是把真与美的价值等同化、因果化、逻辑化,认为凡真即美,越真越美,所以秉持这些艺术理念和方法的艺术家总是试图在艺术中还原现实人生,左拉甚至认为艺术家应象外科医生解剖人体那样来仔细观察现实人生并将这种观察得结果用符号再现出来。这样的想法不仅在艺术实践中永远都不可能实现,而且在理论上也是行不通的。如一个再技巧高超的画家也不可能达到照相机那样的真实度;电电视如果只是随即地、原生态地复制现实生活,只能是一堆影像素材,其审美价值会微乎其微。实际上包括像左拉那样的自然主义艺术家,他们的所有创作都无不打着强烈的个人风格,体现着个人的视角和观念,都天然地与现实人生存在着某种界线,不管是从艺术品的物质外壳来看,还是从艺术品的艺术人生来审视。正是这一点赋予了这些作品特定的美感。浪漫主义创作则是对现实主义创作的一种反动,不同于后者对现实的客观摹写的追求,浪漫主义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个人真情实感的表现,应遵从情感的运动逻辑。而情感的逻辑是随即性的、偶然性的,不遵从理性原则和因果律,因此艺术创作不受制于现实人生的固有逻辑和关系,一切取决于艺术家的主观愿望,即在浪漫主义眼中,艺术创作主体是完全自由的,他可以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样就赋予了艺术品一个突出的艺术特征理想型。关于理想型美感的特征前已论述。这里只需强调的是,尽管浪漫主义为艺术家们开辟了更加自由和广阔的的想象空间和创作道路,使得浪漫主义艺术与现实人生的距离明显增大,大大降低了艺术真实度,但其审美价值并没有相应地降低。比如我们读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并不因为这样的表现不符合现实就感觉不美,相反,我们还会为诗人超凡脱俗的艺术想象力和生动形象的比喻而顿生心旷神怡之感。在金庸笔下,郭靖、杨过、胡斐、张无忌、令狐冲这些人物一个个都身怀绝技,侠肝义胆,柔情万丈,不能不说都是些理想型的人物,现实中根本没有任何存在的可能,可这种显然的非真不但没让我们怀疑作品本身,反而成为吸引我们的巨大魅力,成为作品不凡审美价值的重要构成因素。这里都是表现的成果,表现可以让艺术家在无限的艺术空间中天马行空自由驰骋,可以让艺术家神游八极,心无旁骛,可以开脱和创造出更加惊心动魄的审美奇观。然而,大大超越现实的表现也会为艺术创作带来很大的风险。表现从浪漫主义开始,其最大功绩是创生了现代主义艺术。由于表现是一种高度自由化、自我化的艺术理念和艺术手法,当它被艺术家接受和运用后,再通过与艺术家个性的融合就产生了不同的流派,如有的艺术家试图用非人世界来表现现实人生,就产生了象征主义艺术,如波德莱尔和马拉维等人的象征诗,卡夫卡的象征主义小说;有的艺术家试图表现自己内心对世界的瞬间印象,就产生了印象主义艺术;有的艺术家试图用一种特定的符号表现深邃的心理对现实的把握,就产生了心理现实主义或曰魔幻现实主义艺术,梵高、高更、莫奈等人的艺术大概属于这种类型;有的艺术家试图在同一媒介上表现自己对现实的多种观察视角印象,于是就产生了立体主义艺术,像毕加索就属于这种艺术家;有的艺术家试图用艺术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某种哲学观,就有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小说、乔伊斯、普鲁斯特、福克纳等人的意识流小说和加缪的黑色幽默小说。以上所有这些艺术派别都可归为现代主义艺术的名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艺术世界跟我们的现实人生俨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这是一个看起来极为陌生的世界,似真非真,似假非假,较之浪漫主义艺术走得更远,大大超越了普通人的人生经验,所以这些艺术品一诞生的时候或在很长时间内都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因为它们让欣赏者难以产生美感。正是敏锐地认识到了现代主义艺术的远离大众,脱离大众的审美经验的问题,后现代主义作为对现代主义艺术的反动应运而生了。后现代主义依然继承了从浪漫主义艺术以来获得的艺术表现手法,但它坚决摒弃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尤其是现代主义艺术创作中日益浓重的精英意识,把艺术视角投向社会现实中的普通人生,试图从中开掘出最有价值的流行审美元素,运用表现的手法将这些不同性质的元素加以拼接、戏仿、重组、整合,以此显现出独特的风格和意义。如波普艺术、当代流行的行为艺术、部分数字艺术等都具有这种特征。我们看到,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艺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