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确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摘自课程标准近年来,关于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讨论一直是语文教育界的一大热门话题。人文精神,以高扬人的价值、重视终极追求、强调人的自我完善为核心理念,肯定人的尊严和人生的意义,维护和弘扬人的主体性,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超越性。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了我们常说的社会性、思想性、情感性等含义。比如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领悟到汉语言所包含的民族思想感情、历史积淀,从而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学习蕴涵丰富民族文化底蕴的母语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成长的过程,他们的情感态度、气质性格、思想修养、心理品质等应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加强语文的人文功能?如何正确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19世纪杰出的启蒙主义者卢梭说得好:“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有激活学生的“绝招”,要为学生创造条件,以学生为本,创新教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让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语文课堂不仅是一个知识承接的场所,更应是一个发展个性、完善人格的阵地。语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很多时候,由于个人的知识背景、生活体验、体悟角度等方面的差异,对同样的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同学们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正如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语文教学要特别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创性的见解,尊重多民族文化,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应该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生命,是有着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意识的个体,课堂学习是学生生命里程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入作品的内涵,甚至作家的情感世界,就能在真善美的感染熏陶下,使学生既有知能方面的收获,又有情感、意志、审美、道德人格等非智力方面的发展,使学生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在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精美得体的言语佳境中获得感悟和提升。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学习态度的主动性,学习需求的多样性,学习心理的独特性,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个性气质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学生针对学习内容作出的个性反应也是有差异的,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选择。在一定条件下,我们要让学生充分自主,如对文本自己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可能是独立的,可能是合作的,可能是探究的,可能是表演的,可能是“突发奇想”的等,总之,让学生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让学生在语文课上,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语言知识、技巧、技能,更能进行真的探索、美的追求、善的向往,为人性的自由、全面发展开拓无限的可能性。二、在“情”字上做文章,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既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世界、生活、人生、自我的认识,又产生各种各样全新的情感,能收到陶冶情操、促进人格完善的功效。语文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其间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在语文教材中,编者所精选的一篇篇课文,无不反映着作者或作品中人物内心丰富的、深厚的、健康的、高尚的情感。例如:背影中反映的父子情深;一碗阳春面中所反映的亲人之间相互关怀鼓励的美德;与妻书中的反映的对革命的忠贞之情等等。这些课文无不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意境和渲染气氛,用生动的语言和情态再现作品丰富形象,在作品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这其中要特别重视知道同学们的表情朗读。表情朗读是激发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富有表情的朗读能把作品的深刻内涵和丰富情感传达出来,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和教育。好的语文教育不能仅仅拘泥于某段、某句、中心思想的分析,更要注意带动学生领悟作者体验世界的独特视角,描写事物的个性化语言所表达出的情绪、情操以及洋溢在作品中的情调与色彩。比如孔雀东南飞的教学可以围绕“别情”来展开。先引导学生用“别”字理清情节的线索,继而通过“别”字分析男女主人公对待聚散的不同态度,再围绕这个“别”字,去体会“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举手常劳劳,两情同依依”以及“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构成的“家别-路别-死别”的深层意蕴,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同学们合作探究,从而理解导致这一对青年人不得不离别的原因,分清是非,分辨美丑,理解“别情”中的深情挚感。当然,“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三、在教学中,要按照美的规律,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引导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培养符合人类崇高理想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品质,提高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重要阵地。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形象生动、富有审美情趣的经典名篇,有以高尚、真挚为特征的情感之美;有以新颖、巧妙为特征的艺术形式之美;有以逼真、传神为特征的形象之美;有以深刻、缜密为特征的真理之美。语文教材就如同一部百科全书,它是传递文化知识的有力媒体,它作为一种载体,使人们的观念、认识和情感得以保留和发扬,它包容了人类的观念体系、知识体系、行为方式体系等,它还反映了人类发展的历史,民族文化的传统和现代文化的要求。例如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高尚人格的榜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安邦的胸怀;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还我河山”的呐喊;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溢彩流芳;谭嗣同甘愿用热血唤起民众改革之心的牺牲精神感人肺腑;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不愿屈服”的刚强毅志炽烈坚贞,面对古往今来伟大人格的典范,学生将被极大的感染,他们在感动中敬仰,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完善自我,努力塑造自己的人格。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美,点拨学生领悟其中的美,让学生做课文的审美者,在教师精心创设的审美情境中,不知不觉得到美感体验和审美陶冶,如教学荷塘月色时,不妨借助音乐,通过欣赏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和德彪西的月光创设一个“遍地月华清辉”的特定审美意境,从而把学生带入到一片融融的月色之中,同学生置身其中,会带着一种对荷塘月色美景的憧憬,领略荷塘的月夜风光,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我们还可以启发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美感经验,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建立起一种审美联系,从而开阔视野,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造能力,我们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美读,品味美文的情调,领略其精神,激扬其情怀,这样,对于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境界,提高学生的审美层次是大有裨益的。总之,正确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语文教学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也不是抛弃语文知识的渗透,只不过在教学的行为和方法上强调自主的积累和感悟,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提倡人的全面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鹤岗市兴山区岭北街道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2026届福建省福清龙西中学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湖南长沙市第一中学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广东省中山市纪念中学化学高三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学术诚信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轻巧夺冠】
- 2025年国开电大本科《行政领导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东省青岛第二十六中学中考三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 车道收费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中药学泻下类教学课件
- 尿毒症伴心梗个案护理
- 化学实验室通风柜安装安全操作规程
- 【川剧剧本欣赏】《白蛇传》
- 2024版痤疮专业知识课件
- 五金O2O模式-洞察分析
- 综合与实践-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教学设计
- 海尔采购管理
- 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反恐防暴应急知识培训
- 《跨境电商基础与实务》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