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汤谱.doc_第1页
太子参汤谱.doc_第2页
太子参汤谱.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子参汤谱太子参炖瘦肉猪瘦肉克,太子参克,无花果克。编辑本段制作方法()太子参洗净,无花果洗净,切片;猪瘦肉洗净,切片。 ()把全部用料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开水炖小时,调味供用。特点:益气养血,健胃理肠。脾胃虚弱,症见食难消化,或消化不良,时有泄泻。亦可用于痔疮及慢性肠炎属脾胃虚弱者。太子参玉竹炖猪瘦肉 养阴润肺中医认为秋养肺,同时又认为秋冬养阴。特此推荐太子参玉竹炖猪瘦肉。材料太子参30克、玉竹20克、猪瘦肉300克、生姜3片。太子参非参也,它是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其性微温而味甘、苦,入心、脾、肺三经,具有补肺益气、健脾生津的功效。中医常用于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自汗、精神疲乏等。本草从新还认为它能“大补元气”。现代医学认为它富含皂苷、果糖等,有抗衰老、抗疲劳、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太子参又叫孩儿参,其意思是“太子”都吃不坏,或孩儿都吃不坏,是秋日养生的常用药材。但是最近太子参的价格上涨了好几倍,使许多人都承受不了。其实作为食疗或入汤羹时以白糖参还好。白糖参是参渍糖制成的性味平和,能平补五脏、益气生津。与太子参相对,性味更佳,且除了能养肺生津之外还可对其他脏腑调理。小儿亦十分喜爱其气味,同时平素多用可提高免疫力,亦是女士和中老年人的养生之品。玉竹为补阴类的中药材,其性味甘平,归肺、胃经,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中医常用于热病口燥咽干、干咳少疾、心悸心烦和糖尿病等症。现代医学认为它含强心苷、生物碱和维生素A类物质及粘液多糖玉竹粘多糖、玉竹果聚糖等,有改善心肌缺氧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太子参或以白糖参代之配伍玉竹炖猪瘦肉,气味清润可口,有养阴润肺、健脾生津的功效,是秋日常用的养生汤饮,尤其是白糖参更是小儿、女士和中老年人的食疗佳品。烹制药材稍浸泡,漂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如用白糖参代之则不加入生姜片,一起下炖盅,加入冷开水1000毫升(约4碗量),加盖沸水炖约2个半小时便可,进饮时方下盐,此量可供34人用。 太子参麦冬炖瘦肉(附几款防秋燥之炖品)介绍:太子参为补气、补虚药,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干咳少痰、小儿病后体虚、盗汗、夜间惊哭、小儿夏季热等。同具有补气生津作用的人参、党参、西洋参相比,太子参滋补的药力要差一些,但它的长处在于药性十分平稳,不燥不热,广泛用于方剂和饮食疗法上,特别适宜孩子食用。 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材料: 太子参20克、麦冬20克、蜜枣1粒、瘦肉适量、姜2片。 做法: 将材料洗净后放入炖盅隔水炖2小时,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此款汤有滋阴润肺、生津止咳、清心除烦、益气健脾之功效。如孩子经常感冒和扁喉腺发炎,免疫力低下,食欲不振、睡眠烦躁不安时,可等病愈时,饮用此汤,增强孩子免疫力。 太子参无花果汤 材料:太子参20克、无花果50克、蜜枣2个、猪瘦肉400克、姜2片。 此汤清润醇和,有健胃理肠、益气润肺的功效,十分适合当下天气饮用。 参麦雪梨瘦肉汤 材料 瘦猪肉500克,太子参30克,雪梨4个,麦冬15克,南杏仁30克、姜2片。 瘦猪肉功能滋阴润燥。汤中太子参配麦冬能调补气阴,雪梨配南杏仁可润肺止咳。此汤有清燥润肺之效,并能益肺气、养肺阴,可作肺结核食疗之用,亦可作为家庭平常饮用之滋养性汤品。注意肺寒咳喘、痰湿内盛者不宜用本汤。 太子参麦冬猪心汤 材料:太子参20克,麦冬20克,玉竹20克,猪心1只,蜜枣1粒、姜2片。 益气滋阴,安神定志。用于阴血虚少引起的失眠,健忘,气短,汗多,心烦。 太子参百合汤材料:太子参25克,百合15克,罗汉果1/4个,猪瘦肉250克(那天没看到有好的肉,于是用400克带肉扇骨代替了)水1000毫升【注:素食者不加肉,改为加甜玉米两根即可】所有材料放快速煲里,用老火汤档煲2个半小时即可用明火熬汤的可把材料放进砂锅了,大火烧开后小火熬2个小时功效: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补肺健脾,益气生津。百合:性甘、微寒,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罗汉果:甘、酸、性凉,有清热凉血、生津止渴、润肺化痰的作用。因此,此汤具有益气生津、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适宜于气虚肺燥引起的咳喘气短、口干舌燥、咽干咳嗽、失眠之人士。 黄芪红枣太子参汤材料: 黄芪15克、红枣7枚、太子参10克。做法:将黄芪、红枣、太子参加适量水煮30分钟,每晚临睡前或清晨空腹时代茶给孩子喝。功效提示:这款汤有补肺健脾的功效,适宜反复感冒的孩子吃。 太子参麦芽饮:山楂15克,生麦芽30克,太子参15克,竹叶芯10克。将山楂、麦芽、太子参、淡竹叶洗净,用水煮沸,浸泡15分钟即成。有益气清心、健脾消滞的功效。 太子参石斛瘦肉汤明代大医家张景岳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长夏应脾而变化”是说湿为长夏主气,人的脾脏与之相应。此时我们南方既炎热又多雨,湿病则多见于这时节。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为脾阳,因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损会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易引发胃肠道疾病。中药太子参和石斛煲猪瘦肉有补脾益胃之功,不燥不寒,为秋日防治胃部不适的养生靓汤。材料:太子参40克、石斛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