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试范围:光合作用 命题人:程广玉 时间:120分钟 1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内的色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绿叶中叶绿素含量是类胡萝卜素的3倍,所以叶呈绿色B所有植物细胞内都含有四种色素C细胞内的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D有的植物细胞的液泡内也含有一定量的色素2如图表示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及在滤纸条上的分离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B四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甲D发黄菠菜叶中色素含量显著减少的是甲和乙3用菠菜叶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滤液经层析后,色素带在滤纸条上的分布顺序是()4某同学在做提取绿叶中色素的实验时,收集到的色素提取液为淡绿色。分析产生该结果的不可能的原因是()A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B乙醇加入量太多,稀释了色素提取液C乙醇加入量太少,色素未提取出来D未加碳酸钙粉末,叶绿素分子已被破坏5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数小时“饥饿”处理(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他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将该叶片经脱色、漂洗再用碘蒸气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色,曝光部分变深蓝。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分析及结论合理的是()本实验未设对照组有无光照是遮光和曝光区域显现不同结果的惟一原因实验初始时遮光和曝光区域均达到无淀粉状态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A B C D6如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在适宜条件下栽培小麦,如果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a、b在叶绿体中含量的变化将会是()Aa上升、b下降 Ba、b都上升Ca、b都下降 Da下降、b上升7如图为水绵结构模式图。恩格尔曼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白光束对水绵细胞的不同部位(如a处)做点状投射,发现水中的好氧细菌明显聚集在叶绿体被光投射处;若将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此实验证明了()A氧气是由水分解来的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D光合作用需以二氧化碳作原料8为提高温室栽培的番茄和黄瓜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增施氮肥和磷肥,促进茎叶生长,以增大光合作用面积B提高温室中CO2浓度,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C适当增加光照时间,提高光能利用率D制作温室的薄膜改成绿色薄膜9某同学从杨树叶片中提取并分离得到4种色素样品,经测定得到下列吸收光谱图,其中属于叶绿素b的是()10对光合作用图解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示为真核生物的光合作用过程B若突然停止CO2供应,则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上升C图中为O2,为ATPD若用3H标记的H2O进行示踪,可发现H元素的转移途径为H2OH糖类11对某植物测得下表数据:30 15 一定光照10 h黑暗5 h黑暗5 h释放O2640 mg释放CO2220 mg释放CO2110 mg若该植物处于白天均温30 ,晚上均温15 ,有效日照15 h环境下,请预测该植物1 d中积累的葡萄糖为多少毫克()A765 B1 485 C315 D54012下图表示较强光照且温度相同以及水和小球藻的质量相等的条件下,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示意图。一段时间后,以下相关比较不正确的是()AY2的质量大于Y3的质量B中小球藻的质量大于中小球藻的质量C中水的质量大于中水的质量D试管的质量大于试管的质量13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以H2O作为供氢体,而光合细菌则以H2S作为供氢体进行光合作用。以下有关光合细菌的说法合理的是()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拟核中分布着多条线性DNAB以H2S作为供氢体进行光合作用,无法产生氧气C利用H2S作为原料,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不可能是糖类D生存需要光照条件,体内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14下面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实验图解。请分析判断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此实验说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完整的结构单位B装置b因缺少有关酶及C5而不能产生含14 C的有机物C适当增强光照、增加CO2浓度及适当提高温度对本实验最终c试管中含14C有机物的产量无影响D本实验能证明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反应必需的条件15.用14CO2“饲喂”叶肉细胞,让叶肉细胞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一段时间后,关闭光源,将叶肉细胞置于黑暗环境中,含放射性的三碳化合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肉细胞利用14CO2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Oa段叶肉细胞中五碳化合物浓度有所下降Cab段三碳化合物浓度不变的原因是14CO2消耗殆尽Db点后曲线上升是因为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内无H和ATP的供应16小麦旗叶是位于麦穗下的第一片叶子,小麦籽粒产量约50%来自旗叶。科学家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小麦籽粒形成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为小麦旗叶提供14CO2,籽粒中的淀粉都含14CB为小麦旗叶提供HO,籽粒中的淀粉会含18OC旗叶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类囊体数目较多D若去掉一部分籽粒,旗叶叶肉细胞的光合效率会下降17.生态学家研究发现,植物群落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比率(黄/绿比率)与群落的P(光合作用)/R(呼吸作用)比率呈现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如右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有机物积累逐渐增多,黄/绿比率有增高趋向B人工林年平均黄/绿比率过高时,应适当采伐C农作物栽培时选择b点比a点更适宜D在作物收获季节,群落的P/R值可能在a点18下图是小麦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后的生长情况。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探究的可能是有无光照对幼苗生长的影响B10 d后白光下的幼苗体内消耗AD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前10 d光照对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D白光条件下的幼苗体内有机物的量一直在增加19以小球藻为实验材料进行光合作用探究实验,改变实验条件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在培养液中加入抑制暗反应的物质后,O2的释放速率下降B在培养液中加入ATP合成酶,淀粉的合成量增加C在培养液中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淀粉的合成速率减小甚至停止D在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含氮、磷等元素的无机盐,培养一段时间后,O2的释放速率增加20某植物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为2030。研究人员为了筛选耐高温优良品种,利用同一植株的茎尖细胞通过组织培养获得HA、HB、HC三个品系进行了实验。下表为温度对各品系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品系光合速率(molg1h1)203035HA20.3218.32HB13.815.5616.77HC8.329.369.07A.在适宜温度条件下,HA品系光合速率最高B实验条件下,耐高温性较好的是HB品系C与20比较,30时三个品系植物的光合速率均较高D20时,不同品系光合速率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突变21下图甲所示伊乐藻的生物量、光照强度和伊乐藻产氧量三者间的关系;图乙所示伊乐藻的生物量、pH和伊乐藻净产氧量三者间的关系。该实验中的水采自无污染自然水体,水温适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伊乐藻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来自水的光解,此反应是在叶绿体内膜上进行的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6104 lx时,适当提高CO2浓度或温度都可能提高产氧量C图乙中pH为10时,三组伊乐藻在自然条件下均不能正常生长D图乙中随pH增大,暗反应中C3和C5的合成速率都明显减慢22.下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甲、乙两图分别是()A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的吸收光谱 B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C叶黄素、叶绿素的吸收光谱 D叶黄素、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23.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 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所示。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其中,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Aa、b和d Ba、c和eCc、d和e Db、c和e24.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BC3生成C6H12O6需要H、ATP和多种酶C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D无光条件有利于暗反应进行25.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26.下图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叶片内的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如图),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B在bc段,单独增加光照或温度或NaHCO3溶液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C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D因配制的NaHCO3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27.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O2B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C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速率最大DD点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28.科学家研究小麦20 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下图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25 条件下研究时,cd段位置会下移,a会上移B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D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的浓度有关29.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B适宜条件下,过程在活细胞中都能进行C过程产生的能量最多D、过程产生的H都将与氧结合产生水30.Calvin等人研究光合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在某种绿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再给予不同的光照时间后从培养液中提取并分析放射性物质。预测实验结果是()A光照时间越长,固定产生的三碳化合物越多B在一定时间内光照时间越长,产生的放射性物质越多C无论光照时间长短,放射性物质都会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D只要给予光照,放射性就会出现在NADPH中31.有人对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果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净光合速率以CO2的吸收速率表示,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对恒定)。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光强mmol光子/(m2s)00.10.20.30.40.50.60.70.80.9龙眼光能利用率(%)2.302.202.001.801.601.501.401.301.20净光合速率mol CO2/(m2s)0.602.505.106.557.457.908.208.508.508.50芒果光能利用率(%)1.201.050.900.850.800.750.700.650.60净光合速率mol CO2/(m2s)2.101.103.705.406.507.257.607.607.607.60A光强大于0.1 mmol光子/(m2s),随光照增强两种果树的光能利用率逐渐减少B光强小于0.5 mmol光子/(m2s),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叶绿素含量C光强大于0.7 mmol光子/(m2s),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态因素是CO2浓度D龙眼的最大光能利用率大于芒果,但龙眼的最大总光合速率反而小于芒果32.在环境中的CO2浓度恒定、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结果如表(表中负值表示CO2释放量,正值表示CO2吸收量):光照强度(klx)2.04.06.08.09.010.0CO2吸收量(mg100cm2h1)2.02.06.010.012.012.0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在8.09.0 klx之间时,细胞内合成ATP的速率不变B光照强度在2.0 klx时,细胞内不进行光合作用C光照强度在8.0 klx时,细胞既吸收CO2又吸收O2D超过9.0 klx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外界CO2浓度是其主要的环境制约因素33.图1中试管甲与试管乙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氧气释放量的影响,结果如图2曲线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曲线和乙曲线不同的原因是小球藻对光的利用能力不同BQ点的氧气释放量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为零CP点负值产生的原因是呼吸作用消耗氧气D若光照强度突然由R变为S,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会增加34.设置不同CO2浓度,分组光照培养蓝藻,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见下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d3浓度相比,d1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光反应生成的H多B与d2浓度相比,d3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多C若d1、d2、d3浓度下蓝藻种群的K值分别为K1、K2、K3,则K1K2K3D密闭光照培养蓝藻,测定种群密度及代谢产物即可判断其是否为兼性厌氧生物35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的某阶段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BC3生成C6H12O6需要H、ATP和多种酶C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6H12O6的生成D无光条件有利于该反应的进行36历经一个半世纪,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在下面几个著名实验中,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更新空气B萨克斯的实验也可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C恩格尔曼的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D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中,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H2O而不是CO237下图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过程需要的酶仅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和基质B能进行过程的生物无核膜,属于生产者C和过程只能发生于不同的细胞中D过程只能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38如图表示将某植物放在不同CO2浓度环境条件下,其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a、b、c三点所对应的叶肉细胞中C3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abc Babbc DabS2S4,表明该植物在这两昼夜内有机物的积累为负值D图中S2明显小于S4,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CO2浓度42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乙、丙,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5 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定甲瓶中的O2含量,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分别测定两瓶中的O2含量,结果如下(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透光玻璃瓶甲透光玻璃瓶乙不透光玻璃瓶丙4.9 mg5.6 mg3.8 mgA.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B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约为1.1 mgC在一昼夜后,乙瓶水样的pH比丙瓶的低D在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约为1.8 mg43将某种大小相同的绿色植物叶片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测其重量变化,立即光照1 h,再测其重量变化。结果如表:组别1234温度/25272931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1231光照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3331分析表中数据可判定()A光照的1 h时间内,第4组合成葡萄糖总量为2 mgB光照的1 h时间内,第1、2、3组释放的氧气量相等C光照的1 h时间内,四组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均大于呼吸作用强度D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是2944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部分过程及二者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属于光合作用过程的有、CX物质和Y物质分别表示C5和丙酮酸D完成过程还需要ATP参与45如图表示某种绿色植物在自然条件下一昼夜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速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点时植物光合速率为3 mgm2h1B一昼夜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量可以表示为S2(S1S3)Cb点前和e点后表示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D导致f点和a点二氧化碳吸收速率不同的环境因素是温度,a点时温度高于f点46甲图表示某种植物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乙图表示植物体内两种生理活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甲图a点之前(不含a点)表示光照太弱,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B与乙图所对应的状态是甲图中的a点C在10时,限制甲图b点二氧化碳吸收速率不再增大的环境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D温度对二氧化碳吸收速率有影响是由于温度影响了有关生理活动中酶的活性47.如图表示环境因素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据此分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M点前限制玉米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B与b点相比,a点时细胞中的C3含量较多C较长时间处于b点对应条件下时,细胞中的C5含量大于C3含量D图中信息显示,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玉米的光合速率48某班学生完成对新鲜菠菜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以下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C丙可能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D丁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49现有a、b、c三种灯泡,其发出光波的波长与光辐射强度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现需从中选择一种灯泡用于温室中给植物补光,期望最大限度地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为此某同学设计了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注: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430450 nm的蓝紫光和640660 nm的红橙光)。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a灯泡与图甲中曲线对应 Bb灯泡与图甲中曲线对应Cc灯泡与图甲中曲线对应 D温室中选择c灯泡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光合作用强度50某活动小组为了探究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路径,设计如下实验:将图甲(a表示叶片,b表示茎、c表示果实、X表示某种气体)放入光合作用最适的温度和光照强度下培养,并随时记录a、b和c三处放射物含量的数值如图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根据实验要求应该用氧元素做放射性同位素实验研究BX中该元素转化为三碳糖分子的途径称为柠檬酸循环Ct1时刻不是光合作用的结束点,S2的值表示种子的呼吸量D若适当提高温度,则图乙中的S1和S2的值都将变小51下图甲表示植物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乙表示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变化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1)图甲中,细胞器a为_。(2)图甲中物质在_的情况下,全部进入c中被分解。(3)将一株植物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测定的条件和结果如上图乙所示,(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的)据此回答:若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在25、4千勒克斯光照条件下,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时总共积累葡萄糖_毫克。(4)从图乙中可发现,影响A点光合速率的因素是_。(5)若给该密闭装置通入C18O2,一段时间后,装置内出现了18O2,请用文字或图解简要说明_。52.有人对农田中甲、乙两种植物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图1是它们单位时间内吸收与释放CO2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2表示甲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图1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0、b2、b1、c)下的生理状态。请据图分析回答:(1)药用植物细辛适宜在密林下潮湿背阴处生活,蒲公英则适宜生长在旷野路边。图1中,能代表蒲公英的曲线是_;当光照强度为b1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_。(2)图2中细胞器利用CO2的场所和细胞器产生CO2的场所分别是_、_;状态下影响O2消耗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3)对甲植物来说,图1四种不同光照强度(0、b1、b2、c)对应图2中状态依次是_。(4)生产实践中经常在大棚中栽培乙植物。若图1表示大棚内乙植物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曲线,则d点之后限制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_。(5)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51020253035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量(mgh1)11.83.23.73.53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h1)0.50.7512.333.5温度在2530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_(增加、减少)。假设呼吸作用昼夜不变,植物在25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5小时,则一昼夜CO2吸收量为_mg。53下图1表示光合作用过程概要的模式图,其中表示化学反应,AH代表物质。图2表示将某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在保持一定的pH和温度时,给予不同条件时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浓度变化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1)写出物质F的名称:_。据图2分析,该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6.1生命的诞生说课稿-2024-2025学年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课 第4节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说课稿2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 2025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一次函数(12大考点43题) (第1期)原卷版
- 2025年初中生物学教师招聘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居民与文化、发展与合作(第1期)原卷版
- 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地理 5.2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说课稿1 新人教版必修3
- 沟通的艺术-好好说话(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三下学期教育主题班会
- 劳动项目三 发绿豆芽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劳动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劳动教育》
- 2025年美发师技师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叉车科目一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机关事务管理局招聘考试大纲
- 主城区积水易涝点排水防涝管网更新改造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参考模板)
- 早期现代舞课件
- 碳固持效应研究-洞察及研究
- 口腔医保政策解读
- 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 应对 练习(含答案解析)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消息二则》课件(定稿)
- 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试题(有答案)
- 预测分析:技术、模型与应用 - SAP Predictive Analytics
- 2014中国神经外科颅底内镜临床应用技术专家共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