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小车设计.doc_第1页
超声波小车设计.doc_第2页
超声波小车设计.doc_第3页
超声波小车设计.doc_第4页
超声波小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部分 设计要求1.1设计任务(1) 1.2设计基本要求(1)第二部分 研制报告2.1 设计摘要 (1)2.2 设计要求与原理分析 (2) 2.2.1电控系统分析. (2) 2.2.2机械系统分析(2) 2.2.3 传感器设置与分析(2) 2.3 方案论证与系统原理框图(3) 2.3.1传感器的选型与工作方式选取(3)(1)、红外探测器的选型与工作方式(3)I、红外探测器的选型(3)II、主动式红外探测器的工作方式选取 (4)(2)、超声探测器的选型与工作方式(5)I、超声探测器的选型.(5)II、用超声波探测器测距的工作方式的选取(5)(3)、 金属探测器的选型(6)(4)、 光电探测器的选型(6)2.3.2 总控电路的选型(6). (1)、单片机的选型(7)(2)、键盘与显示电路的选型(7)I、键盘电路选型(7)II、车轮检速及路程显示电路选型(7)(3)、电源电路的选型(7)(4)、直流电机与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选型(8)(5)、声光报示电路的选型(8)2.3.3 系统原理框图(8)2.4、硬件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9)2.4.1红外与光电探测器的驱动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9)2.4.2金属探测装置的设计与参数计算 (10)2.4.3 超声测距装置的设计与参数计算(11)2.4.4 主轴电机与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12)2.4.5显示、键盘、声光告示与单片机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13) 2.4.6遥控接收模块的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14)2.5、单片机软件设计 (15)2.5.1行走控制程序流程 (15)2.5.2超声测距程序流程 (15)2.5.3光源搜索及跟踪程序流程 (15)2.6应用实例分析前景展望.(15)2.6.1.步进电机与直流电动机.(16)2.6.2.左右转向灯.(16)2.6.3.车速显示.(16)2.6.4.时间显示 (16)2.6.5.超声波与红外避障系统 (16)2.6.6.金属探测报警器 (17)2.6.7.单片机遥控发射接收系统 (17)2.7、测试数据与实验结论 (20)2.7.1 测试数据 (20) (1)、电动小汽车运行动作测试 (20) (2)、电动小汽车红外避障对应动作测试 (20) (3)、电动小汽车路程及运行时间测量精度测试 (20) (4)、金属探测器、超声波探测器工作状态(21)(4)、其他功能测试 (21)2.7.2实验结论及存在问题分析 (21)附录一 参考文献 (22)附录二 部分专用程序清单 (23) 第一部分 设计要求遥控启停电动车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遥控启停电动车。二、要求:1、 基本要求:制作遥控启停电动车。(1)电动车启动和停止为遥控方式,声、光、磁、电、波等不限,遥控电路不得采用成品需要自己设计制作。(2)电动车一旦启动,由程序完成各种行走方式。例如:正8反8行走,其他方式自定。(3)其他功能:如前方有障碍的避让,或退时有障碍的识别等,自行决定增加与否。(4)车体尺寸以一般的玩具车为限。第二部分 研制报告遥控启停电动车研制报告设计摘要针对题目要求,我们设计了一种单片机控制的,简易智能电动小汽车,这台小汽车的车体选用现成的市售玩具车改装而成,对其结构,运动部件特别是转向控制部分都作了改装,增加了自制的舵机等设备。为完成题目要求,我们使用了很多传感器包括“红外传感器”自制了“金属传感器”使这台小汽车有了“视觉”、“听觉”和“触觉”,我们还为这台小汽车安装了“大脑”“单片机控制系统”通过以上努力,终于使这台小汽车可以按我们设定的路线运行。 本设计的主要特色:(1) 高效的H型PWM电路,提高电源利用率。(2) 控制电路电源和电动机电源隔离,信号通过光电耦合器传输。(3) 优化的 软件算法,智能化的自动控制,定位精确。(4) 前后式红、绿方向灯,行驶状态一目了然。(5) 金属探测,音乐报警增强听觉效果。(6) 红外探测提高小车智能化系统。 在试制和调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诸如:光电探测电路的选取与调试等,虽然有 些功能的实现还不尽人意,但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在今后一定会做的更好。最后感谢各位评审老师为我们的成长付出的辛勤汗水,对你们无私的奉献我们深表敬佩,我们要对您衷心道一声“您辛苦了!”。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auto-control has won the majority of the market, moreover, it is said that the auto-machine will take the place of the human being to fulfill the dangerous mission in the specified circumstance. So it will act 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uture of the world.For this system, we select the MCU , which include infrared sensor, light sensor, magneto sensor, are used to control the small car to realize the auto-adaptation 、searching 、counting and circumambulating. Keywords: MCU sensor一、设计要求与原理分析一、电控系统分析:根据设计要求,我们认为此设计属于多输入量的复杂程序控制问题,并且输入量属于低速开关量,对于低速开关量复杂程序控制应用单片机技术比较合适,初步计划使用MCU作为核心器件来完成本设计。二、机械系统分析:在题目中要求电动小汽车正8反8行走,在考虑比赛场地大小的情况,因此我们选用最小回转半径小于0.8m的电动小汽车,考虑到能精确控制电动小汽车的转弯半径,市售的电动小汽车的前轮转弯司服机构多数为开关量控制(要么不转弯、要么以最小半径转弯)在此我们初步考虑要对前轮转弯司服结构进行改造。三、传感器设置与布局分析:通过对题目的分析我们得出如下几大需要检测的物理量:(1)障碍物位置;(2)地面金属的位置;(3)小车行走速度。对于这几大物理量我们分别使用(1)红外探测器;(2)金属探测器;(3)光电编码盘。另外对时间的检测我们可由单片机自身时钟得到,对金属片的检测我们可由单片机的延时功能得到,对小汽车运行路程的检测我们采用“光电编码盘”和“红外探测器”。在传感器的布局上(如图1.2.1示)我们拟采用以下方案:1、 前左侧红外探测器、前右侧红外探测器、后左侧红外探测器、后右侧红外探测器,为电动小汽车规避障碍物提供近距位置参数。2、 超声波探测器测远距离物体,与红外线探测器构成避障系统。3、 光电编码盘探测器,为小汽车提供运行路程信息、行走时间记录。4、 中央金属探测器,为小汽车寻找“金属”提供开关量信息。后左侧红外探测器前右侧红外探测器后右侧红外探测器前左侧红外探测器正前红外探测器正前超声测距探测器中央金属探测器20cm光电探测器空间光学滤波器步进电机简易光电被动雷达示意图图1.2.1传感布局图二、方案论证与系统原理框图(一) 传感器的选型与工作方式选取一、红外探测器的选型与工作方式1、红外探测器的选型红外探测器以其发射功率大、抗干扰能力强而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红外探测器按其工作模式可大致分为主动式与被动式,主动式红外探测器自带红外光源,通过对光源的遮挡、反射、折射等光学手段可以完成对被探测物体位置的判别。被动式红外探测器本身没有光源,通过接受被探测物体的特征光谱辐射来测量被探测物的位置、温度或进行红外成像。在本体中我们要利用红外探测器检测黑白两种不同的灰度和障碍物的距离,显然选用主动式红外传感器比较合适,系统的造价可以降低可靠性可以提高。红外发光管红外接收管分立元件型透射遮挡型反射型图2.1.1主动式红外探测器的形式主动式红外传感器又可分为分立元件型、透射遮挡型和反射型(如图2.1.1示),分立元件型发光管与接收管相互独立,用户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的设定发光管与接受管的位置,并可利用棱镜、透镜等完成特殊的目的,缺点是装置麻烦。透射遮挡型和反射型通过塑料模具将发光管与接收管封装在一起,非常方便用户使用,在本题中“码盘红外探测器”我们使用透射遮挡型而对黑白灰度和障碍物的检测我们使用反射型。2、主动式红外探测器的工作方式选取主动式红外探测器常用的驱动方式可分为直流直接驱动方式和交流调制方式,直流直接驱动方式装置简单但检测距离和抗干扰能力都比较差;交流调制方式由于可以采用交流耦合方式解决了放大器的直流漂移问题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的距离,同时由于环境光产生的干扰多数情况是信号的直流或低频分量可以由滤波器加以隔绝,因此交流调试方式抗干扰能力也比较强,缺点是系统相对复杂。在本题中对障碍物的检测受到环境光(特别是200W白炽光源)的干扰比较大,因此我们选用抗干扰能力较强的交流调制工作方式;而对黑白灰度的检测由于在车的底部干扰相对较弱,为简化设计我们选用直流直接驱动方式。二、超声探测器的选型与工作方式1、超声探测器的选型超声探测技术主要用于中程测距、结构探伤等领域,超声波换能器是其核心部件,换能器按其工作介质可分为气相、液相和固相换能器;按其发射波束宽度可分为宽波束和窄波束换能器;按其工作频率又可分为38KHz、40KHz等不同等级。按题目要求我们选用气相、窄波束、40KHz的超声波换能器。2、 用超声波探测器测距的工作方式的选取当利用超声波探测器测距时常用二种方法强度法和反射时间法,强度法是利用声波在空气中的传输损耗值来测量被测物的距离,被测物越远其反射信号越弱,根据反射信号的强弱就可以知道被测物的远近,但在使用这种方法时由于换能器之间的直接耦合信号很难消除,在放大器增益较高时这一直接耦合信号就可使放大器饱和从而使整套系统失效其原理如图2.2.1示,由于直接耦合信号的影响强度法测距只适合较短距离的且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图2.2.1反射时间法示意图T1T2反射时间法是利用检测声波发出到接收到被测物反射回波的时间来测量距离其原理如图2.2.2示,对于距离较短和要求不高的场合我们可认为空气中的声速为常数,我们通过测量回波时间T利用公式其中,S为被测距离、V为空气中声速、T为回波时间(),可以计算出路程,这种方法不受声波强度的影响,直接耦合信号的影响也可以通过设置“时间门”来加以克服,因此这种方法非常适合较远距离的测距,如果对声速进行温度修订,其精度还可进一步提高,本题中我们选用此方法。直接耦合信号被测物反射信号图2.2.1强度法示意图三、 金属探测器的选型金属物体的非接触探测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对于铁、钴、镍等磁性金属常使用磁场传感器如霍尔器件,而对一般的金属材料我们通常利用磁路敞开的线圈来进行检测,当金属材料靠近磁路敞开的线圈时,线圈的电感量和Q值都会改变,通过测量线圈这两个参量的变化就可以知道金属材料的位置,电感量的测量一般是将线圈接入到LC振荡器中,用测量频率的方法来间接的测量电感量,但由于电感量的变化不会很大加上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比较低,事实上这种方法并不理想。线圈的Q值测量比较麻烦,但很多情况我们并不需要精确的知道Q值,只需知道Q是否改变就可以了,比较成熟的方案是将线圈接成阻尼可调的振荡器,并调节阻尼电阻使线路刚刚起振,由于绝大多数金属接近线圈时都会使线圈的Q值降低从而使线路停振,这样我们通过检测线路是否振荡就可以知道金属是否靠近。本题中我们选用此方法。四、 光电探测器的选型光电探测器一般特制可见光光谱范围的光电探测器,包括光电导探测器、光伏型探测器、倍增管等,在热释电探测器、光电本题中可见光源是200W功率的白炽灯,功率较强,因此不必选用适合微光照探测的光电倍增管,同时光源光强相对比较分散选用热释电探测器(如碳斗)也不合适,光电导探测器温度、线性和稳定性不好,一般用于特殊光谱范围的测量同样不适合本题,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光伏型探测器以其价廉、驱动电路简单而成为本题的首选。光伏型探测器又可分为光电二极管、PIN探测器、光电三极管和雪崩光电管(APD),光电二极管量子效率较低,光点三极管漏电流较大,APD驱动电路复杂造价较高都不适合,因此我们选用硅材料(可见光光谱范围)的PIN探测器。可见光光电探测器抗干扰能力较差,非常容易受到环境光的干扰,同时由于本题中光源未经调制,因此仅靠电子线路自身的设计很难取得好的效果,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使用了“空间光学滤波器”利用黑色塑料箱体将探测器包裹中空的,以次来解决环境光干扰大的问题。(二) 总控电路的选型一、 单片机的选型针对本设计特点多开关量输入的复杂程序控制系统,我们需要擅长处理多开关量的标准单片机,而不能用精简I/O口和程序存储器的小体积单片机,D/A、A/D功能也不必选用根据这些分析我们选定了89C51单片机作为本设计的主控装置,51系列单片机具有功能强大的位操作指令,I/O口均可按位寻址,程序空间多达4K对于本设计也绰绰有余,更可贵的是51系列单片机价格非常低廉。二、键盘与显示电路的选型1、键盘电路选型本设计只需控制电动小汽车的运行开始,仅一支按键就足够了,我们选用最简单的直接键盘驱动方式。2、车轮检速及路程显示电路选型方案一:采用霍尔集成片。该器件内部有三片霍尔金属板组成,当磁铁正对金属板时,由于霍尔效应,金属板发生横向导通,因此可以在车轮上安装磁片,而将霍尔集成片安装在固定轴上,通过对脉冲的记数进行车速的测量。方案二:受鼠标的 工作 原理的启发,采用断续式光电开关。由于该开关是沟槽结构,可以将其固定在轴旁,再在车轴上均匀的固定多个避光条,让其恰好通过沟槽,产生一个个脉冲。通过脉冲的记数,对速度进行测量。车轮转数及里程检测模块的设计在车轮侧壁贴圆形遮光纸板,将其分成黑白相间八等份,每份为45度扇形,将红外对管 固定在正对前轮位置,因为后轮在刹车时容易打滑反转,故安装在正对前轮位置才能准确测的车的里程。 555多谐振荡器输出的1khz,占空比1:1的方形脉冲作为发射,利用黑白纸板对红外线反射系数不同,车轮转动时,接收到间隔为黑白纸板反射强度不同的信号。得到的信号通过比较器产生脉冲,再发送至单片机,以实现车里程的检测。具体电路如下三、电源电路的选型方案一:所有器件采用单一电源(6节AA电池)。这样供电比较简单;但是由于电动机启动瞬间电流很大,而且PWM驱动的电动机电流波动较大,会造成电压不稳、有毛刺等干扰,严重时可能造成单片机系统掉电,缺点十分明显。方案二:双电源供电。将电动机驱动电源与单片机及其周边电路电源完全隔离,利用光电耦合器传输信号。这样做法虽然不如单电源方便灵活,但可将电动机驱动所造成的干扰完全消除,进一步提高系统稳定性。我们认为本设计的稳定性更为重要,故拟采用方案二。四、直流电机与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选型电机是一种重要的能量转换机械,它应用于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作为永磁式小型直流电动机,以它的体积小.重量轻等优势被广泛使用在小型电器和模型上。 由于本次大赛只能使用玩具车,也就限制了电机的使用。因此小型电机成为首选,而历届大赛中由于电机的驱动力不够,而导致失败的例子也有。因此,选择电机的类型就显得至关重要。 而永磁式电机的功率都因其励磁原因而导致其功率不足,因此,我们先做了理论上的验证: 所有电机的原理都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定律。一般原理为:采用相应的导磁和导电材料构成能相互转化的磁路和电路。以产生感应电势和电磁转矩,从而达到转换能量形态的目的。直流电机中的有效导体为参数为Un=12V.In=0.11A的国外产的价值35元的旧的减速电机,可以看到:它的减速箱与机体的连接是十分紧密的 ,这一点从做工就可以 优良,2V即可启动。 ,电枢绕组元件数为s,则电枢表面dx段上共有2s/da dx个 元件边。于是dx段电流所产生的电磁转矩为dM=Mx(2S dx/ ) 绕组中全部有效导体数为N=2SWy 电枢总电流 I=2aIa 所以dm=NIaBxldx/4a于是,在一个极距内导体电流产生的电磁转矩为式中, &范围内的 气隙磁通,也称为每级磁通。因而,每个极下导体电流所产生的电磁转矩都是相同的,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可表示为M=2pNIa&/4a=pN&Ia/2a=Cm&Ia如果令w代表Cm=pN/2a电枢的角速度。则这过程所经过时间为t=/2pn/60=60/2pn根据电磁感应定律,一个匝数为wy的元件中感应电势为Eay=4Wypn/60(s/2a)&由于每条支路串联的元件数为s/2a。支路电流平均值为Ea=pN*n/60a=Ce*n如果将绕组全部有效导体数n=2swy带入上式,则得 Ea=pa/60a式中,Ce=pn/60a 称为电磁系数,决定于电机自身结构,直流电机的电磁功率一直是困扰小车动力不是的 一个瓶颈,下面就将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根据动力学原理,就直流发电机而言,我们把原动机克服电磁转矩所需要的功率称为电磁功率,用pm表示。该功率全部转换为电枢电路中的电功率;对于为直流电动机来说,电磁功率是指电机在电磁转矩的作用下,电枢所发出的全部机械功率md,该功率由电枢吸收的电功率转化而来。于是直流电动机电磁功率的机械表达式形式为:p=mo m-电磁转矩o-电枢的机械角度这就是说如果要车转矩上升则必然导致,在同一功率下电车的速度的下降,唯一的办法是提高功率,而提高功率必然增加电机体积,为了解决这一 问题我们综合考虑了电机价格,体积,功率,输出转矩,速度等因素,而选择了一台,力量对于 电机的启动我们并没有按分级方式,因为电机的功率太小,所以直接采用加压启动,为了能可靠的完成电机的起制动。我们发现由于电机的齿轮的阻力矩很大,因此,采用摩擦制动 以满足设计要求,而不用采用电机的反接制动。 由于电机较长,且主轮较大。那么为安装其上,采用粘合力较强的AB胶水将电机用木块垫高,加固,再用502胶水使其整体固于车上,最后我们又用三股线紧密编成了一股强度较高的组合式,链锁将其整体完全铰于车体上,最后用胶水在次加固。确保车体的牢固性。 在车体的前端我们加了两个限位板以避免前轮步进电机左右打死死时前轮的摩擦。 对于电池的封装,由于原车的是蓄电池,故而成本较高分压不灵活,因此我们采用6节Pannasonic9V电池加以替换,再用一个打孔板封装。直流电机的驱动选型:方案一:采用电阻网络或数字电位器调节电动机的分压,从而达到分压的目的。但电阻网络只能实现有级调速,而数字电阻的元器件价格比较昂贵。更主要的问题在于一般的电动机电阻很小,但电流很大,分压不仅回降低效率,而且实现很困难。方案二:采用继电器对电动机的开或关进行控制,通过开关的切换对小车的速度进行调节。这个方案的优点是 电路较为简单,但缺点是继电器的响应时间慢、机器结构易损坏、寿命较短、可靠性不高。方案三:采用由达林顿管组成的 H型PWM电路。用单片机控制达林顿管使之工作在占空比可调的开关状态下,精确调整电动机转速。这种电路由于工作在管子的 饱和截止模式下,效率非常高;H型保证了简单的实现 转速和方向的控制;电子管的开关速度很快,稳定性也极强,是一种广泛采用的 PWM调速技术。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拟选方案三。步进电机我们选用的是打印机的字车四项步进电机,我们直接利用单片机的I/O口通过光耦和扩流电路直接驱动,这样可以节省硬件资源,虽然占用用单片机I/O资源较多但对于51系列单片机这种I/O资源丰富的片种并不带来额外的负担。五、声光报示电路的选型(1) 我们采用市面上常见的语音芯片与8欧0.5瓦扬声器组合,形成语音报警系统,当小车上的金属探测器探测到金属时,音乐响起并开始记时用数码管显示音乐时间。(2) 配合音乐芯片的工作我们用发光二极管,进行光报警,构成声光结合报警系统。(3) 在小车的后轴电机应用上为防止蹩车电机被烧坏,我们采用运算放大器应用中的电压比较器的功能,再蹩车时电压的变化使发光二极管与蜂鸣器工作,发光二极管与蜂鸣器结合形成声光报警系统 (三) 系统原理框图通过本章第一节于第二节的分析我们总结出了系统总工作原理框图如图2.3.1示MCU负责电动小汽车运行时间的纪录、金属片的探测、记录运行路程、控制步进电机和主轴电机正转、反转。三、硬件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一) 红外与光电探测器的驱动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一、直接直流驱动红外探测器电路的设计与参数计算图3.1.1直流直接驱动红外探测器电路如图3.1.1示:W1和R1及V1构成简单直流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调节W1可以改变发光管的发光光强,从而调节探测距离,NE555及其外围元件构成施密特触发器,其触发电平可通过W2 控制,接收管V2和电阻R2构成光电检测电路。通过NE555第3脚输出的TTL电平可以直接驱动单片机I/O口。图3.1.2交流调制红外探测器二、交流调制驱动红外探测器的设计与参数计算LM567及其外围芯片构成音频检频器,其检频频率f0由R4、C5决定:其中,f0为检频频率,当R4=10K,C5=222时这一振荡信号经过V3扩流后,驱动发光管,仅这样处理后可以保证发光频率与检频频率严格一致使LM567的输出仅与光强有关,为进一步提升探测距离,我们还设立了一级交流放大器,其增益约为240倍,虽然这样大的放大倍数放大器的线性和稳定性会较差,但对于频率检测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LM567还有一个重要的参数是带宽(BW)可由下式计算:其中,Vi是输入信号有效值,f0是检频频率。当Vi=50mV,C4=225时,带宽约为10KHz三、光电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同直接直流驱动电路(二) 金属探测装置的设计与参数计算一、电路原理图3.2.1金属探测器电路图如图3.2.1示,我们利用CD4049的线性区制作了一个LC振荡器,可调电阻W1在这里作阻尼电阻使用,通过调整W1使电路刚刚起振,线圈L1由0.7mm漆包线在半个磁罐上密绕300匝制成,由于只有半个磁罐磁路不闭合,当有金属靠近磁罐开口处时,线圈的Q值降低线路停振,U1B和电阻R1,电容C4构成交流耦合放大器,用来放大振荡器输出信号,当有振荡信号时有V1,R2,C5构成的检波器输出低电平,无振荡信号时输出高电平,这一电平信号经U1C缓冲后输出。二、参数计算电感L1、电容C1、C2、C3决定振荡频率,为避免其和前述交流调制驱动红外探测器相互干扰,我们把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稍微调高了些,当取如图参数是频率约为100KHz左右,U1B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与R1的取值有关,经试验调整后R1取680K。(三) 超声测距装置的设计与参数计算一、超声波发射装置的设计图3.3.1超声波发射装置如图3.3.1示,由NE555构成无稳多谐振荡器,其振荡频率由电阻W1、R1和C3决定通过调节W1可以改变振荡频率,输出的振荡信号经过CD4049的放大推动超声波换能器S1发声。NE555的第4脚使能端可由单片机控制,当需要发射超声信号时该脚为高电平。二、超声波接收装置的设计如图3.3.2示,超声波换能器S1接受到的微弱信号,经过交流耦合到IC1放大,其放大倍数为:放大的信号在经过交流耦合到IC1的另一运放,其放大倍数为:总增益为:图3.3.2超声波接收装置经过放大的信号再由比较器LM311整形,输出标注TTL电平信号以被单片机接收。(四) 主轴电机与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一、主轴电机驱动电路设计D0,D1电机状态00非法01正转10反转11滑行图3.4.1主轴电机驱动电路如图3.4.1示,由三极管V1、V2、V3、V4构成H桥驱动电路,控制着几个管子的通断就可以控制直流电机的正转、反转真值表如图示 为了使光耦取得比较大的驱动能力,在本电路中光耦的发光管限流电阻取得比较小。二、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如图3.4.2示,V1、V2、V3、V4构成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电阻R1、R2、R3、R4起限流作用,二极管,V5、V6、V7、V8构成其续流作用,三极管的基极通过光耦隔离由单片机控制。单片机通过循环移位0001来驱动步进电机,左移时正转,右移时反转。在完成所需角度的转动后,单片机应将D1、D2、D3、D4全部置高,此时4个三极管全部截止以节省电源开支。图3.4.2步进电机驱动电路(五) 显示、键盘、声光告示与单片机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一、MCU1的外围部件与接口电路如图3.5.1示,MCU1的主要工作是金属探测器和计时以及驱动键盘及显示电路,图3.5.1MCU2接口电路接收个位置传感器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控制运动部件完成转弯等行走动作,是整个系统的控制核心。 (六) 遥控接收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本次竞赛中,我们遵守大赛规则采用遥控启停的方式控制小汽车,遥控模块发射出信号后,接受模块进行接收并接通小车电路,小车由单片机控制行走路线,例如前进倒退,行走8字,以及利用小车上的红外传感器和金属传感器,在自由行走方式下避让功能的实现。遥控模块的选择有声、光、磁、电、波等几种形式,考虑到声音遥控受外界干扰较大,光控也有同样的弊病,磁、电等都受发射距离的限制,所以我们采用由2051单片机构成的红外发射器,和一体化红外接收头作为这次的小车控制启停的控制器。由于空气中的红外光强度很小,因此我们采用2051单片机作为红外发射器的控制核心部件,这样一来,由此红外发射系统发出的红外信号就具有相当高的强度,足以被与其配套的接收器件接收到。接收器件是根据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进行调制和处理,然后进一步处理成电信号来对小车进行启动和停止的控制。实际上,由于发射能力强,传输距离远,接受模块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且辨码率高,所以,此红外发射、接收模块不仅能完成小车的遥控启停的功能,还能实现其它许多功能,如果脱离这次大赛来说,扩大遥控发射模块的功能,即加上完成相应附加功能所必需的电路,那么,在硬件电路调试好的情况下,该发射接收模块将能很出色的完成这些功能。当然,虽然此遥控模块设计巧妙,功能比较齐全,但受时间,水平限制,肯定有不尽人意之处,我们一定继续努力,设计出更好的遥控模块,和其他方面的作品。停车、音乐响前进3秒钟走正反八字进入避让程序汽车倒退探测到金属YN图4.1.2控制程序流程图 四、单片机软件设计(一)行走控制程序流程二、控制程序流程 根据真值表我们设计如图4.1.2示程序流程,首先读如三坐标传感器状态值,然后判断状态值,再根据判断结果作出相应动作。(二)超声测距程序流程一、单片机控制的超声测距工作原理及参数计算超声测距的基本原理就是发射一超声脉冲,根据回波时间,利用公式来计算距离S,根据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公式:其中,V0是常数,TO为标准温标,t是空气温度由于只需一般测量精度,没有对t进行修正而直接取一般情况20摄氏度。根据计算得到的声速为343米/秒。在利用单片机测速时,首先打开定时器,为避免直接耦合我们设置了时间门,在超声脉冲没有发完时不会响应回波信号,当超声脉冲发射完成后,打开外部中断并等待,中断发生后关闭定时器,利用定时器的数值查表就可以得到距离S五.应用实例分析前景展望1.步进电机与直流电动机2.左右转向灯3.车速显示4.时间显示5.超声波与红外避障系统6.金属探测报警器7.单片机遥控发射接收系统1.步进电机与直流电动机本车步进电机采用四相的,采用的是单4拍。通电顺序为A-B-C-D。这样可以定出步距角为1.5度。支流电机采用带齿轮减速的电机,转速降低,但转力提高了。两者合理配合可以提高小车的精确转向定位,提高小车的防干扰性,在不平的路面上仍能正常行走。在未来的我国登月计划中登月车的设计中它们可占有一席之地,可以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做出一定贡献。2.左右转向灯.各种型号的车上方向灯是必不可少的。本车的方向灯的设计上采用同一转向双重设计,即用红绿两种不同颜色的灯显示小车的转向程度。当小车前轮转向角在022.5度时绿灯亮,而当小车前轮转向角在22.545度时红灯亮。前者显示小车在缓慢转弯,而后者则表示小车处于急转弯状态。它的实现是通过对步进电机步数测量得出的结果,当步进电机走的步数在015步内,绿灯亮15步以上红灯亮。本项技术可清晰显示小车的行走状态,若将其应用与真实汽车上也是对汽车转向系统的一个改进,可进一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3.车速显示车速显示方面:为了提高AT89C51中主控芯片管脚的利用率,在显示驱动,我们选用美国MAXIM公司生产的串行接口8位LED数码管驱动器芯片MAX7219。选择MAX7219有以下几点原因:(1)采用三线串行传送数据,仅用3个引脚与微处理相连,串行数据传送速率高达10MHz。(2)有译码和不译码两种显示状态。(3)上电时所有LED熄灭正常工作时通过外接电阻或编程方式调节LED亮度。(4)最大功耗为0.87W,具有150微安电流的低功耗关闭模式。 从以上优点可以看出此芯片的功能十分强大,我们应用它来驱动4位数码管是十分容易实现的。我们用脉冲记数的方法来测定小车速度,即在后轴电机加光耦形成一个个脉冲,通过对单位时间内脉冲的计算,实际速度的显示,本项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记数领域,速度测量领域等。4.时间显示由MAX7219驱动的数码管不仅显示小车行走速度而且还显示小车自动行走的时间,用单片机记录时间可广泛应用与各种大型钟表中,目前此项技术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是我们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5.超声波与红外避障系统在小车的避障系统中,我们应用了超声波探测器与红外探测器想结合的方式。在调试中超声波的测量距离定为50CM,红外传感器测量距离为5.5CM。当小车行走时,先由超声波探测器探测到信号后,持续一段时间。当红外探测器也探测到信号时,小车做出避障动作。此项技术可应用于智能化的玩具、工业控制,尤其是超声波可以在汽车的安全系统中作出贡献,超声波的测量距离可以达到60米,当两汽车超过允许的最小距离,它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司机。6.金属探测报警器金属探测器是小车探测器中最具亮点的,它被安装在小车的底盘前端,一旦发现地面有金属,启动报警系统,我们用音乐芯片制作的语音报警系统,这更加符合报警系统人性化的发展趋势。本项技术可以应用于军事领域,在两栖登陆作战中,排雷工作是最为艰巨的工作,危险性很大,技术不当,可引起大规模的人员、物资损失,若应用此项技术,排雷可用本小车的一部分系统:金属探测器探到物体后,引爆自己所带爆炸物,将地雷排除。7.单片机遥控发射接收系统基本单片机的红外发射接收系统。 我们利用51单片机丰富的引脚资源,可实现多通道的红外遥控,发射出的基波与载波可由单片机程序调节,可操作性强。在接收方面,为了提高红外接收的可靠性,我们采用多路光纤接收的方法,即将光纤一端做成束状与接收头相连,另一端向四面八方散开,本项技术的应用提高遥控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附录:六、测试数据与实验结论(一) 测试数据一、电动小汽车运行动作测试连续测量十次纪录状态序号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第十次状态成功成功失败成功成功成功成功失败成功成功偏离出发点1次1次0次0次3次1次1次0次二、电动小汽车红外避障对应动作测试连续测量十次纪录状态序号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第十次正前方成功成功成功成功成功成功成功成功失败成功前方左侧成功成功成功成功成功成功失败成功成功成功前方右侧成功成功成功成功成功成功成功成功成功成功后方左侧成功成功成功失败成功成功成功成功成功成功后方右侧成功成功失败成功成功成功成功成功失败失败三、电动小汽车路程及运行时间测量精度测试序号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第十次实测时间75s77s88s69s82s84s72s71s76s87s显示时间75s77s88s69s82s84s72s71s76s87s四、金属探测器、超声波探测器工作状态连续十次测量序号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第十次金属探测器成功成功成功成功成功成功失败成功成功成功超声波探测器成功成功成功失败成功成功成功成功成功成功五、其他功能测试1、 在启动时有鸣笛动作。2、 音乐报警时间显示。3、 在设计电路时考虑了功耗问题,控制部分电流不大于200mA。(二) 实验结论及存在问题分析一、实验结论通过综合运用光、机、电技术,基本完成了设计要求,发挥部分达到设计要求。二、存在问题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 机械部件尤其是自制转向舵机精度较差,影响整车性能,须改进。2、 电子线路功耗仍较大,须进一步提高电源利用效率。感 谢在为期十周的比赛过程中,指导老师给与了我们悉心指导。老师们特别注重工作方法、工作方向的指导,使我们的工作能力,实践能力,集体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们将牢记老师的指导,从实践中不断的完善提高自己。附录一:参考文献1徐爱军. 智能化测量控制仪表原理与设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2内山明治. 运算放大器电路. 科学出版社,20013神保孝志. 光电子学. 科学出版社,20014吕惠智 .红外技术.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85何希才. 传感器及其应用电路.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6胡汉才.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