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浣溪沙》课件_第1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浣溪沙》课件_第2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浣溪沙》课件_第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浣溪沙》课件_第4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浣溪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浣溪沙,苏轼,22 古诗词背诵,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进士,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写作背景,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蕲水,县名,即今湖北浠水县,距黄州不远。东坡志林卷一云:“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日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这里所指的歌,就是这首词。,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注释,蕲(q)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浸:泡在水中。子规:布谷鸟。潇潇:形容雨声。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白发:老年。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 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游历蕲水清泉寺,寺临近兰溪,溪水向西流去。,这是词前的小序,交代了溪水的流向。为下文做铺垫。,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山脚下的兰草嫩芽有一小部分泡在水中,松林间的小路清净无泥。傍晚细雨潇潇中,布谷鸟不时鸣叫着。,描写了清泉寺优雅的风光和环境。,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谁说人老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门前的流水还能执著地奔向西方呢!不必因为烦恼而抱怨年老,而过度感慨时光的流逝。,这三句表现了词人乐观的人生态度,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理解主题,这首词描写了清泉寺优雅的风光和环境,词人借景抒情,体现了自己不服老,执着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情。,赏析,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苏轼被贬黄州,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上阕写自然景色,首二句描写早春时节,溪边兰草初发,溪边小径洁净无泥,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却以潇潇暮雨中,布谷鸟哀怨的啼声作结。子规声声,提醒行人“不如归去”,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下阕却笔锋一转,不再陷于子规啼声带来的愁思,而是振起一笔。常言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岁月的流逝,正如同东去的流水一般,无法挽留。然而,人世总有意外,“门前流水尚能西”,既是眼前实景,又暗藏佛经典故。东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为年华老大徒然悲哀呢?看似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