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县胜境中学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报告.doc_第1页
富源县胜境中学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报告.doc_第2页
富源县胜境中学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报告.doc_第3页
富源县胜境中学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报告.doc_第4页
富源县胜境中学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展防震减灾教育 争创科普示范学校富源县胜境中学“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报告一、学校概况富源县胜境中学创建于2004年1月,坐落于富源县城北郊,政府投资12亿,属与省级重点学校曲靖一中联合办学,实行全封闭式管理的全日制高级完全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05958平方米,抗震设防标准校舍60501平方米,现有教学班88个,在校学生6176名。2008年晋升为“云南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开展素质教育,秉承“以诚载信,以德承教,以人为本,面向未来,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以“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知名”为办学目标,抓住和曲靖一中联合办学的机遇,注重引入先进的办学经验,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积极构建自己的办学方略,致力于在领导班子建设中强化示范作用,在学校管理中强化人本意识,在教育教学中强调服务功能,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强化情感渗透,在安全工作及贫困生救助中强化人文关怀,切实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积极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德育教育网络。办学五年来,学校各项工作步入正轨,教育教学秩序井然,各项活动蓬勃开展,师生面貌焕然一新,办学特色逐渐彰显,先后四十七次获省、市、县表彰。学校现有教职工286人,来源于全国10余个省、市、自治区,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285人,学历合格率100%;中学高级教师40人,占教师总数的14%;中学一级教师83人,占教师总数29%。学校正着力打造一支品质优秀,纪律严明,业务过硬,作风严谨的教师队伍,组织教师参加省内外各种教育教学观摩活动,同时积极开展校内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的听评活动,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和实践,注重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各学科都涌现出一大批教学骨干和获省、市、县表彰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了保障学校稳定发展的教师骨干群体。办学以来,受国家级表彰1人次,省级表彰4人次,市级表彰19人次,县级表彰29人次;省级优秀教师2人,市级优秀教师2人,县级优秀教师1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县级学科带头人8人,县级学科兼职教研员11人。学校现有教学楼2幢,建筑面积17691平方米,建有学生宿舍6幢,建筑面积合计22957平方米,学校还建有学生食堂2幢,建筑面积7852平方米,共设有6个食堂(其中包括1个回族食堂),设有超市1个,向学生提供学习和日常生活用品。建有实验楼和图书馆各1幢,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阶梯教室、礼堂、浴室、开水房、医务室等一应俱全。学校实验楼、食堂、图书楼、教学楼、综合楼是框架结构,学生宿舍建筑是砖混结构,防震减灾有压力。2010年高考、中考:张程、伍云忠分别获全县高考文理科状元,一本上线137人,占全县51%,高考上线率98.92%。尹启同学获全县中考实考第一名,我校27名初三同学考上曲靖一中,占全县考取曲靖一中人数的53%,普高上线率94%居全县单校第一。二、领导重视,保障有力,注重实效。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8.0级汶川大地震把世人震醒了,也把我们震惊了。富源县的地震形势是可能发生中强地震的潜在震源区,自1970年有地震记录以来,在我县境内记录的无感小震共计530余次,有感地震110余次,几乎每年都有14余次不同震级的地震发生,最大地震为1972年8月7日的4.0级强有感地震。2008年6月起,学校领导就高度重视防震减灾,把防震减灾工作提上了学校议事日程,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课堂、出台了“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出台了“疏散演练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普及地震灾害防灾知识的通知(云政办发200886号)和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实施意见曲政发201134号)文件精神,我校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加强防御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建曲靖市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的目的。对于带动全社会提高防震减灾意识,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必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积极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我校对实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高度重视,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我校根据富源的地理特征,结合我校实际,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组长:肖云惠(校长);副组长:金飞(校长助理)、陈洪福(党支部副书记)、金立平(副校长);成员:周恒飞(副校长)、刘鸿(教科室主任)、袁旭(团委书记)、周亚平(政教副主任)、胡开强(政教副主任)、侯国甫(教务副主任)、王智(总务副主任)、洪中生(总务副主任)、吕瑞(教务副主任)、王明生(安全办主任)、黄榜鑫(实验中心主任)、董荣(宿舍指导员)、杨志(体艺教研组长);各年级主任、副主任及各班班主任、全校地理老师、宿舍管理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政教处,由陈洪福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有:董荣、温雪、李晓峰、张英、刘文锦、罗雄兵。 领导小组以曲靖市教育局、曲靖市地震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通知精神为标准,不断努力,使得创建工作不断深入。明确职责,进行责任分解。形成了组长总体决策,副组长分管牵头:金飞主要负责总体调动;陈洪福主要负责宿舍区应急疏散;金立平主要负责教学区应急疏散。小组成员负责组织实施,班主任、辅导员老师具体落实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创建机制,制定了方案,使得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按照“宣传先导,课堂普及,打造阵地,凸显活动”的创建思路,不断实施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其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宣传先导,营造“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校园氛围2008年6月我校就启动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首选的是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营造创建氛围,在这过程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开了“四会”,即校务会、全体教师会、全体班主任会、全体学生会,通过这四个会议进行各个层面的宣传动员。二是利用校园载体宣传,即利用校园广播、电子大屏、宣传橱窗、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等宣传平台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比如:今年3月份出了一期防震减灾法专题宣传栏,5月份在“5.12”活动期间分别出了一期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栏和黑板报,进行了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方面的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也进行了不少次数的防震减灾宣传。通过这些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校园“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氛围,让师生们了解地震,强化了师生防震减灾意识。(二)保障经费,重在落实。 我校一年用于防震减灾专项经费4万余元,建有“防震减灾”宣传专栏,开展“防震减灾”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定期举行疏散演练,邀请地震局专家做专题报告,开展“三生教育”专题讲座等。由于我校经费保障有力,各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提高了全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普及了防震减灾相关知识。(三)课堂普及,让学生人人受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在创建活动中,我们留意发挥课堂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课堂让学生受到深入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在这方面我们安排了“四种”课堂,一是专门安排地理老师对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各班级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课,每学期不少于两节,让每个学生了解掌握地球的地质结构,地震的孕育与发生,防震、抗震、自救、互救的科普知识。二是安排“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电教课,我们组织学生在阶梯教室观看科普教育片,其中我们有意识地安排“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片,让学生观看,通过视觉效果让学生受教育。三是每学年安排不少于两节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班会课,主题内容由政教处安排,班主任实施。四是每年安排不少于两次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讲座课,比如,2010年10月22日我校就邀请了县地震局潘局长给我校学生进行防震减灾专题讲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这“四种”课堂,使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得到普及和深入,有较好的效果。(四)打造阵地,搭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有效平台为了保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能够实施,我们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开展教育,有一定效果,但是,这样做还很不够,还需要更多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专项活动设施,必须搭建新的平台,以适应教育的需要。为此,我们做了很多努力,概括起来,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了努力。一方面搭建社会实践活动平台。我们比较重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请科技局专家来学校做地震知识讲座。另一方面在校内搭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专项教育平台。虽然我校教育用房紧张和教育经费短缺,我们还是挤出教学用房和4万元经费,建设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橱窗,专门用于“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这一平台建设标志着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进入了正常化,我们将在这一平台上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做的更好。(五)凸显活动,以活动提升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在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活动的开展,注重让学生有实践体验,通过实践和体验增强学生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学生防震减灾能力。为此,我们组织每项活动前都精心策划,留意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得每项活动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在创建过程中主要开展五项相关综合活动: 1、3月初进行防震减灾法实施日宣传活动。安排了四项内容,即: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国旗下讲话;防震减灾法专题宣传栏;防震减灾法宣传主题班会;班级防震减灾专题黑板报。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人人知晓。2、“5.12”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实践周活动。安排了十项活动。即:防震减灾社区宣传活动;防震减灾国旗下讲话;防震减灾校园宣传展活动;防震减灾主题班会;防震减灾宣传到家庭;防灾疏散演练;防震减灾专家报告会;防震减灾校园宣传栏;防震减灾心得评比活动;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等。历时6天,有比较好的效果。3、我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各项活动计划、富源县胜境中学应急疏散演练方案,确保在遇险应急中将损失和灾难降到最低程度。自2008年5月12日以来,我校于每年的5月12日和11月9日定期开展防震应急演练。2010年5月12日,在纪念“汶川大地震”两周年教育活动中,邀请了富源县地震局、富源县教育局、富源县消防大队、富源县公安局等部门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到,举行了全校师生6400余人参与的疏散演练。由于组织有力,6200余名学生仅用了三分钟九从学生宿舍疏散到400余米的集合广场。富源县地震局潘永胜局长在总结会上说:胜境中学组织有力,学生有演练经验,演练顺利,行动迅速,本次演练取得了很好的实效。富源县消防大队教导员赵庆维说:演练迅速,组织有序,只是有一点要求,五、六幢男生宿舍的部分男生没有按照逃离火场要弯腰、捂住口鼻的要求疏散,在2011年的演练中引起重视。2011年5月12日的应急疏散演练中,效果更好。演练针对学生在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可能出现地震情况,组织学生如何紧急疏散。通过多次演练,使全体教职工明确岗位职责,确保在现有的人员和条件下,一旦震情出现,能够快速正确地完成地震应急工作的各项任务;使学生知道在各种情况、各种地点,应怎样疏散,应该沿着哪条线路疏散,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各班主任认真做好防震模拟演练指导工作,各科任老师扎实开展学科渗透,形成一种常态的、有序的、科学的、人文的防震减灾心态反应。4、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2009年4月,在云南省第2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胜境中学有11名师生参赛。其中,王石华、王梓益老师和袁旭、李选阳同学荣获二等奖,其余师生获得三等奖。胜境中学被授予组织奖。在2010年2月21日举行的第25届云南省青科赛上,我校又取得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10名的好成绩。其中也不乏有防震减灾内容,这项活动展示了学生科技才能。5、每学期班主任利用一节班会课开展一次“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专题讲座,以“地震时怎么回事?”、“云南为什么地震灾害重”、“为什么开展防震减灾教育活动”、“怎样对待地震谣传?”、“学校如何防震避震?”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6、开展“地震知识100题”知识竞赛。每学年学校都组织全体师生开展地震知识竞赛。通过竞赛活动,在师生中渗透关于地震的相关知识,提高防震避震意识,增强地震自救互救技能,做到防患于未然。7、重视“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三生教育”活动: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三生教育”进课堂,每周每班安排一节三生课,由云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毕业的专职教师李晓峰授课,结合多媒体、观摩课、演练课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以学会珍爱生命、增强生存技能、学会热爱生活为教学目标,其中关于防范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的知识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在2009年4月云南省教育厅举办的“三生教育”优秀书画作品评选活动中,荣获组织一等奖;以上这些活动,强化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锻炼了学生,使学生得到一定的体验,防灾疏散演练、防震减灾心得评比、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对学生的教育都是深刻的。所有这些活动的开展,给我校科普特色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总结经验,制度化、经常化我校开展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以来,通过大力宣传、科普知识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