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ppt课件99051371_第1页
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ppt课件99051371_第2页
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ppt课件99051371_第3页
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ppt课件99051371_第4页
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ppt课件9905137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疗纠纷 YI LIAO JIU FEN的原因及其对策 DI YUAN YI JI QI DUI CE庆云县人民医院 主讲:范宜民 2015年2月,医患关系的定义,指医护人员在诊断、治疗与护理等医疗过程中与患者及其家属所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人际关系医患关系是所有临床工作的基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满意度,医患关系: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性”,患者及家属的理想化期待与非理想化的现实之间往往存在差距尽管医患双方的主观愿望都希望病人尽快康复,但由于医学的局限性和生命的有限性,医务人员总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和无法避免的意外,患者状况,患者肉体上、心灵上饱受煎熬有病乱投医,医疗广告害死人选对了医院,走对了路,挂号难,买高价号病看上了,患者一肚子的疑惑还没问明白,门诊医生的处方已经开出病看上了,但不见得能住上院住上了院,能治好吗?治好了能除根吗?花了钱能报销吗?欠的债的还上吗?一旦出现医疗纠纷,解决起来更难。,从医学生就开始多付出医疗体制改革前,医务人员的角色纯粹,是救死扶伤,他们是天使。当今医院的社会功能扩大,医务人员还要担当医保费用的控制者和社会矛盾的化解人。作为一个高风险、高责任的职业,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大。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是一个不断吸收负面情绪的职业医务人员时刻提防自己可能犯错,或被抓把柄。很多医务人员盼望再回“打非”前线,医务人员,哲学家的思维,理想中的医生,谈判专家的技巧会计师的计算能力佛学家的肚量少林高僧的武功,运动健将的速度上帝的能力,6月1日,河南省武陟县妇幼保健院,产妇因产中发生羊水栓塞,不幸身亡。家属纠集了五六十人围攻保健院。几个大汉驾着院长强行让其披麻戴孝,在亡者灵前磕头哭丧,并实施暴力毒打。6月8日,浙江临海市白水洋国土分局局长之女金怡彤,在杭州第一医院门诊公共场所自行坠楼。虽经全力抢救,但未能挽回生命。其父金某率一百余人赶到医院,围攻打砸,造成医院6人受伤。6月11日,武汉江夏区疾控中心一名护士上班时,被一名男子割喉而死。江夏区卫生局证实,凶手此前到疾控中心打过狂犬疫苗,后多次骚扰该护士,称护士给他打的疫苗是“毒血”。6月16日,北大第一医院某医生因拒绝为病人开虚假证明,被病人家属连刺五刀,身陷血泊。 6月21日,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一位“肾积水并尿毒症”的重症患者死亡。医闹组织200多名社会势力,见到穿白大褂的人即大打出手,有一名医生身中6刀,另外有20余名医生、护士全部有不同程度砍伤。市政府经研究决定,责成医院赔款21万。双方均不再追究责任。,2009年“黑色六月”。,齐鲁医院肿瘤中心医生护士接连被杀,2009年,江西南昌县一村民因车祸在南昌市第二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死者家属纠集上百人到医院闹事。上级部门协调后医院赔偿死者家属16万元了事。但次日死者家属又来医院哭闹:16万元被“帮忙人员”分走12.4万元,剩下的钱不够安葬死者,医院又给了1万元才平息事端。,医疗纠纷案例调查结果警示(2003-2005年) 中国医师协会调查 116家医院 平均每家医院 医疗纠纷66起 平均打砸医院事件 5.42件 平均打伤医师 5人 医师被杀事件 1人次 赔偿金额 10.81万元/平均每起 最高赔偿总金额 超过百万元/单起 这组调查结果触目惊心,充分说明了医疗安全的 重要性,客观的显示了医疗纠纷的巨大危害。 危害:社会、医院、医学发展、患方和医务人员,2006年全国医疗暴力事件10248件,2010年17243件。70%以上的医院发生过患者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事件;60%的医院发生过患者死后家属在医院内摆花圈、拉横幅、设灵堂等情况,并伴有暴力事件;96%的受访医生表示其所在医院发生过医疗暴力事件,认为正常诊疗活动受到严重干扰也受影响。,卫生部官方资料,理念,医疗安全的核心理念防范胜于生命 责任重于泰山,原则、意识,医疗安全原则质量为核心 质量是医院的水平、档次、形象、声誉、认可、资本和效益, 是前人努力和奋斗的结晶,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光大和提高。 质量是水平和责任的综合体现;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没有质量 就没有安全,没有安全就有纠纷。预防为重点 预防医疗纠纷是医疗工作的系统工程,需要医务人员从细节、 环节和过程入手,严格遵守医疗规程,认真履行各项义务,全 面维护患方权益。培训为基础 培训的目的是警钟长鸣,提高医疗风险意识,确保医疗工作依 法、规范、科学有序,维护医院、医务人员和患方的合法权益。,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意识法规意识 依法执业;遵守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双签字)质量意识 合理检查、明确诊断、合理用药、科学治疗、确保疗效、 保障安全、维护健康。服务意识 努力提供优质、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 被动服务满意服务主动服务感动服务安全意识 遵守诊疗常规,履行告知义务,完善签字手续,规范书写 病历,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效益意识 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 济效益。,措施,防范医疗纠纷的8项措施 一是严格依法行医 二是提高医疗质量 三是提高服务质量 四是遵守医疗规范 五是履行告知义务 六是加强医患沟通 七是尊重患者选择 八是强化行风建设,途径、任务,解决医疗纠纷的4种途径 一是双方协商 二是卫生行政部门调节 三是医疗技术鉴定 四是民事诉讼医疗安全的中心任务 坚持从源头、环节和过程防范,努力减少或消除医疗安全隐患; 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使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工作纳入依法、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定义、分类,一、医疗纠纷的定义医疗纠纷特指在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对医疗 行为及其原因和后果产生异议所引起的纠纷。 二、医疗纠纷分类医疗纠纷分为两大类: 有过失医疗纠纷无过失医疗纠纷。有过失医疗纠纷: 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患者发生死亡或伤残等不良 后果是由于医务人员的过失所致。,分类,无过失医疗纠纷: 患者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死亡或伤残 的不良后果,医务人员没有过失,属于 疾病自然转归,而患方却认为医务人员 有过失,属于医疗事故,以致发生纠纷。 当今,全国发生大量无理医疗纠纷。已经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医疗事故分级:医疗事故分四级11等 如果医务人员的过失与患者的不良后果构成直接或间接因果关系,就构成医疗事故。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分甲、 乙二等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 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分甲、乙、 丙、丁四等。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 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分甲、乙、 丙、丁、戊五等。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医疗事故医疗事故构成要件:主观非故意诊疗过程中违规伤害后果直接或间接因果关系,特点,三、医疗纠纷的特点 本质特点: 是医患对医疗后果的认定有分歧;分歧的焦 点往往集中于对不良后果产生的的原因、性 质、程度及处理结果。(并发症与事故关系) 医疗纠纷的5大特点: 1、主体为医患双方 医疗纠纷产生于医患之间,其他人不能成 为医疗纠纷的主体。,特点,2、客体为患者的人身权生命权和健康权3、存在于诊疗护理过程中4、医疗纠纷的解决需要较强的医学专业知识 一般要依靠医学专家和法医专家5、医疗纠纷引起的医疗侵权责任由医疗机构 承担法律后果 医务人员执业过程中的一切医疗行为是医疗机 构赋予的职务行为,因此发生医疗侵权责任, 由医疗机构承担法律后果;但医务人员要依法、 依规接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或医疗机构的处罚。,原因及趋势,四、医疗纠纷的原因及趋势医疗纠纷的产生包括:医源性因素和非医源性因素。医源性医疗纠纷 主要是由医疗过失 、医疗保护措施不力、服务态度 与医德医风不正、法制观念不强所致。非医源性医疗纠纷 主要表现为: 1、病员缺乏医学知识或者对医疗制度不理解; 2、病员或家属的不良动机;如致富手术告大夫 3、工伤、交通伤害责任的转移; 4、社会变革时期一些人对某些制度的不适应以及经 济价值观念的转变等。,背景,(一)医疗纠纷产生的背景因素一是维权意识增强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依法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甚至出现过渡维权现象,稍有不足,便要求赔偿。二是健康意识增强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高生命价值和维护生命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强;对医疗的期望值过高,难以接受疾病自然转归和并发症;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或不良后果,便千方百计向医院讨要说法,索要赔偿。,三是经济意识增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配和再分配逐渐失衡,贫富 差距不断扩大,一些人心态失衡,医疗消费过程中, 把对社会的不满发泄到医疗机构,千方百计的寻找医 疗不足,甚至无理取闹,不择手段,目的就是要钱。 新闻媒体、电子网络的一些不实报道或夸张宣传,经 常误导医疗消费群体。 如哈医大二院、深圳某医院高收费案件; 肺内用药13天“白血病”案例;电话回访引发诸多案例。 六是医务人员的道德水准。个别医务人员道德水准滑坡,不负责任、索要红包、 药物回扣等等。,纠纷增多因素,(二)医疗纠纷增多的因素一是管理及医务人员的技术、态度、收费、管理等存在缺陷。二是流动人口和低收入群体就诊人数增加。三是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值过高,不能理解病情的变化和疾病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四是其它因素。如社会影响和新闻媒体炒作。五是保护医疗工作和医务人员的法规不完善。,患者因素,心理因素:多数人的动机则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以达到心理平衡。在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因治疗结果的失败或产生不信任、猜疑或报复心理。从而千方百计地找医院“扯皮”,要求处理,甚至不断上访、告状或打砸医院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医学知识缺乏,多数患者对医学知识不熟悉,不懂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或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缺乏思想准备和承受能力。当发生不良后果时对某些环节猜疑、挑剔。如在诊疗过程中出现两次检查的结果差异、两个医生的说法不一,两个诊断、用药不一致以及难以抗拒的并发症等都可能向医疗过错上定位思考。,赔偿欲望过高,认为医院是国家的,赔得起。“羊肥好拔毛”,既然是赔,多赔也是赔,不如趁机敲一棒,狮子大开口。近年来因医疗纠纷索赔几十万至百万者已不鲜见。致使一些患者仿效,不论纠纷损害程度大小,开口就是几万几十万。有的与实际损害程度应该赔偿的差距太大或医院没有这个赔偿能力导致纠纷久拖不决。这在县以下基层医院最常见 。,随意冠以精神赔偿,就多数纠纷而言,不牵涉以上的侵权问题,只有当医疗损害的同时直接导致了精神损害才符合精神损害的立法本意。所以法院的观点也不一致,有支持的,也有不支持的,而很多患者都是抓住精神赔偿不放,并要求极高,导致纠纷解决十分困难。,经济利益驱动,多发生在“社会闲散人员”。这些人不顾人文道德,挖空心思,利用“治病”机会找破绽,或自造损伤,如将肌注部位烫伤制造注射感染的骗局,向医院或医生索赔,他们的对象是小医院或个体医生。且得手率高,这种对象虽是少数,但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势。已有社会黑恶势力参与的“医闹”,打砸医务人员或医院以达到获取利益目的。,医务人员因素,医疗技术水平有限 :主要表现在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的医疗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足,如诊断不当,治疗措施不力,手术操作失误等。缺乏责任感表现在查对不严、检查马虎、诊断随意、离岗脱岗等。,语言简单,不顾后果:承诺包医包治,不留余地,一旦未达到许诺结果即引起纠纷。医德低劣:个别医务人员为了达到抬高自己,打击别人的目的,利用接待或抢救机会,挑拨医患关系,告之以“诊断不准,用药不对路”使病人大动肝火;有的在接待下级医院转诊病人时,第一句话就是“怎么搞的,病人都这样了才送来”。一旦治疗失败,患者就会以耽误病情为由回来向医院“算帐”。医德医风差还表现在对病人的态度生硬,使病人遭黑脸、冷语,一旦出现问题即“还以颜色”。,利益驱动表现在小病大治大处方,私自买药,导外手术,导外处方,收受红包,开假处方,假证明等。,病历资料缺陷,弄虚作假,事发补漏。明哲保身,病历记载中有推委责任之词。滥检滥查,因利施治。不深入病房,重要症状、体征发现迟。手术粗糙,记录不详,经治医生不写手术记录,由他人代写。医疗检查单遗失。,疑难病不会诊,死亡病人不讨论。三史内容描述不详,诊断病名不规范。病程记录马虎,出院记录省略。重大事宜缺谈话记录及家属签字。语言文字漏洞多,字迹潦草不清或文字涂改等。 以上这些缺陷常成为纠纷的证据或“导火线”。,医院因素,管理不善重发展,轻事故。组织不健全,人员不配套,职责不明确,管理不到位。或后勤服务失调断档。水、电、气、药品、救护车等得不到有效保障,或医疗质量缺乏监控措施等。制度不健全制度空虚或执行不力。对制度缺乏经常性检查及监督体系。对事故直接责任者缺乏惩罚措施,医务人员缺乏紧迫感。,领导班子不团结有的领导班子平时内耗多,一旦出现纠纷更是互不支持,一把手认为该分管院长出面,分管院长认为是一把手负总责。相互撤台或抓而不竟紧。或回避矛盾袖手旁观,甚至从中作梗,导致补救措施不力,最终酿成大患。花钱买平安有的医院抱着“遇事绕道走,烦去一身轻”的思想,一有患者“扯皮”,则以陪钱了事,助长了患者的仿效心态。导致纠纷增多。,社会因素,市场经济建立后的变位医疗服务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顾客是上帝被广泛作为行业服务要求,患者要求得到对待“上帝”式的服务,而医院的现状与之存在差距,所以医疗服务成为百姓和舆论频频点击的对象。医院和医生在社会舆论中黯然失色。一些患者思维发生错位:即“我既然花了钱,你就应该把我的病治好”一旦病没好就视为医院没有尽到责任而加以追究。,新闻媒体过分渲染,舆论监督本是好事。但媒体往往对医学知识的了解受限。特别是医学知识的专业性较强。很多领域目前还是空白,而医学发展的受限和疾病变化的复杂性,导致了医疗服务中许多不可预见的医疗风险。而新闻媒体对这方面报道极少,多是报道医疗环节中的过错。片面的舆论炒作常带来以下副效应:,领导批示,以权代法:有些领导一见到报上或电视报道本地事件,认为是“丑事”,马上批示“限办、督办”,以尽快平息“事态”,消除“影响”。医院迫于舆论和“督办的压力,只好忍气吞声,导致纠纷处理有失合法程序,其结果有失公证。医患关系紧张:舆论报道多顷向于对患者的同情,通过案例的渲染,使一些医疗单位充满着一种苦涩和压抑感2。有的医务人员在病人面前讲话十分谨慎,生怕说漏嘴日后成为纠纷的“把柄“,导致医患关系紧张,这种状况反过来又成为纠纷的“隐患”。,不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一经媒体报道的纠纷都成为一时的“典型”。医务人员大多会引以为戒,不利于对医学高风险领域的探索,有的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对高难度手术和疑难病例以“转院”为名一推了之。有碍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同时又为纠纷增添了一笔。 增加了医与法的矛盾:有的媒体制造轰动效应,发表片面报道后,扩大了纠纷事态,以致出现对医务人员的判刑不公以及巨额赔偿使医院不堪重负。出现医疗纠纷对法律的突破。,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易发环节易发科室:急诊科、外科、妇产科、手术室易发环节:诊断、治疗、手术、抢救、收费易发人员:新毕业人员、新调入人员、实习进 修人员、研究生易发时间:节假日、公休日、中午、夜间易发因素:违反医疗常规、技术水平低、工作 不专心、服务态度差、思想压力大、 疲劳上岗 、责任心不强,医疗纠纷防范,五、医疗纠纷的防范一是严格依法行医 依法行医是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的有利武器。1、高度的责任感是实现自我保护的关键。 2、遵章守规、坚持原则是实现自我保护的重要保证。 3、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是实现自我保护的基础。 4、认真写好病历是实现自我保护的前提。5、维权的意识和风险意识是实现自我保护的法宝。 实现自我保护:首先是法律意识;其次是权利意识;第三 是义务意思。 只有依法保护自己,才能有效的预防医疗纠纷,提高医疗质量,二是提高医疗质量为病人提供优质、可靠和安全的医疗服务是消除 医疗纠纷的关键所在。三是提高服务质量主动、热情、周到、细致和满意的服务是消除医 疗纠纷的重要因素。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和“以人 为本”的服务理念,被动服务满意服务主动服 务感动服务,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努力做到卫生系统规定的“六德、三风”(医心慈、 医术精、医纪严、医志坚、医风正、医表端;敬、 静、净)医德规范 。,遵守医疗规范,四是遵守医疗规范 遵守诊疗规范和操作常规是一切医疗行为的最基 本要求。1、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尊重患者 的知情选择权,认真履行告知义务,维护患 者的合法权利。 2、定好自己的位置:明确职业范围,对疑难问题, 及时请教、汇报,不擅自盲目处理。出现问题, 及时报告,不隐瞒情节, 立即采取有效的补救措 施,把不良后果缩小到最低限度。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关于误诊问题主要问题:检查不完善、凭印象诊断。外科门诊“乳腺癌”误诊案例:患者就诊要求查乳腺,只查体,不做检查,47天后再诊,患者强烈要求下勉强做“钼靶”检查,诊断“乳腺癌”,而且已经转移。第一次没做检查无法举证。儿内门诊“阑尾炎”误诊案例:患儿腹痛就诊,只做血尿常规检查,诊断“肠痉挛”,对症诊疗2周。患者连续就诊6次,均按“肠痉挛”诊疗;第7次另1专家接诊考虑“阑尾炎”,请外科会诊,超声检查诊断“阑尾周围脓肿”。,告知义务,五是履行告知义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履行必要的告知义务。告知的意义:首先从程序上尊重、保障患方权利,增加与患方 沟通的机会,达成彼此的理解;其次是避免诉讼中出现法律风险,在合法化、人 性化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履行告知义务的四方面实质性内容 (1)对患者病情的告知。 (2)拟采取医疗措施的告知。 (3)医疗风险的告知。 (4)医疗费用等其他事宜的告知。 履行告知义务的途径及方式 1、医方履行告知义务的途径 (1)直接告知患者本人。 (2)告知患者家属。,医方履行告知义务方式(1)通过格式告知书形式告知。 (2)在医嘱中进行告知。(3)谈话笔录方式告知,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患者的6种权利: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平等的医疗权、保护隐私权、知情同意权、享受医保权 患者的权利就是医生的义务,尊重患者权利是医生自我保护根本,关于告知纠纷案例案例1:腹股沟疝患者术中发现并发睾丸鞘膜积液,进行左斜疝修补术,同时行睾丸鞘膜翻转术。存在问题:1、增加术式没有告知;2、术中没请泌尿外科会诊;3、后果:术后睾丸回不到阴囊,疼痛。,案例2:“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一年分别在门诊、病房两次用“甲强龙”大剂量冲击治疗,二次治疗2周后“双侧股骨头坏死”。会诊意见:诊断明确,治疗没有原则上错误。存在问题:大剂量激素治疗没有履行告知义务案例3:“脑梗塞”患者给予“降纤酶”治疗致脑出血。会诊意见:诊断、治疗没有原则上错误。存在问题:1、用药前后没有检测“出凝血时间”等相关指标;2、没有履行告知义务,案例3:某医院给一名“睾丸肿痛”患者使用大量激素治疗后造成患者“左股骨头坏死(激素型)”。法院判赔2.7万余元。鉴定认为:医疗行为无原则性过错,不排除医疗行为与患者股骨头坏死之间的间接因果关系。患者九级伤残。法院认为:医疗行为无原则性过错,在使用激素时未违反医疗常规;常规使用激素时的不良反应造成患者股骨头坏死,属于常见副作用,医院应将使用激素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告知患者,未尽告知义务,医院应承担责任。,关于用药安全问题 用药不认真阅读药物说明书,只考虑对症,不考虑慎用和禁忌症,忽视多种药物配伍禁忌以及给药方式、溶液等出现错误。如:有的药物应使用非电解质溶液,有的科室使用钾、钠溶液溶解被投诉。“西迪林”用法是:肌肉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给药,医疗机构常规“侧管给药”,单位时间内浓度太大,即违法用药要求又可能给患者造成损害。,关于用药剂量、给药方式、给药途径以及药物慎用或禁忌方面掌握不好引发纠纷呈增加趋势,特别是门诊用药纠纷更多一些。关于药物问题任何治疗都离不开药物,一定要高度重视用药安全。,案例1:患儿2岁左右,因“吐一天”就诊,诊断:1、急支;2、呕吐?。给予“仙力素”(头孢一代)试敏后静滴,给药约510分钟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停药,给予脱敏等对症治疗。之后又给予“明可欣”(青霉素类头孢二代)肌注,用药后第二天出现荨麻疹,家属认为再次出现过敏反应。存在问题:1、头孢类药物过敏,应改用非头孢类药物,但医生还坚持用头孢类类药物。2、发生过敏反应病历没有病情记录,只有处置记录。3、年龄记载错误。患儿2岁左右,出生年月记录2007年1月,3个月就会走。,案例2:15岁孩子用“法多琳”引发纠纷案:“奎诺酮类”抗生素药物影响儿童软骨发育,影响儿童生长,儿童禁用。如“伏立特”、“法多琳”等。临床不注意患者年龄,光看孩子长的较大,贸然用药引发纠纷。存在问题:1、不重视患者年龄;2、不注意药物禁忌症。慎用药物一定慎重,禁用药物坚决不用。,关于医生诊疗不服责任问题 1、患者门诊就诊,医生开“支原体”检查化验,下午复诊时没认真看化验单,心不在焉的又开了一张“支原体”化验单,到采血室采血,由于该患者上午采血时晕针,护士记住了该患者,才避免了重复化验。医生一个过失,造成医院人力、物力、财力浪费,患者浪费体力、时间,影响医院形象,还引发医疗纠纷。 2、某病房患者4月25日手术缝合,4月26日换药时医生给拆线了。后来又再次给缝合。患者痛苦,浪费人力、耗材、口舌、精力和心力,增加压力。 3、患者牙疼就诊,医生没给治疗病牙,把病牙前面的好牙给钻开了,几次就诊牙疼依然不好,主任会诊后发现病牙没有治疗,把好牙钻开了。,履行告知义务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这些隐私是患者向医生公开的、不愿让他人知道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或私有领域,如可能造成患者精神伤害的疾病、病理生理上的缺陷、有损个人名誉的疾病、患者不愿他人知道的隐情等。,医护人员的义务 1、依法执业:未经注册不得从事医疗、护理工作。2、提供安全医疗服务:医疗中减少医源性损害。3、诚信义务:如实告知药物、手术、器械、设备 的疗效 4、告知义务 医务人员有告知患者将要实施的医疗行为及其 风险,并征得患者同意的义务。法律依据:执业医师法第条。告知的范围:就是患者知情同意权的范围。 告知的要求:用语通俗,使患者或代理人能够充分理解、知情。避免对患者的疾病治疗和康复产生不良的影响。,5.紧急治疗义务:急危病人到院后应紧急 救治,时间五分钟,不 得以无钱为由拖延治疗。6.转诊义务:无力治疗不得滞留病人。 病人不愿意转诊的处理。7.报告义务:涉及刑事犯罪、重大医疗过 失和传染病的报告。,六是加强医患沟通 多数纠纷源于缺乏医患沟通。如:收费纠纷、办理入院纠纷、护士穿刺纠纷、并发症纠纷等。 案例1:“下肢动脉血栓”患者行介入诊疗,医疗全程无原则问题,但年轻医生与患方沟通时说治疗后效果肯定比现在好,结果治疗后血栓脱落造成严重缺血坏死截肢引发纠纷。 案例2:“胃癌”患者术后考虑内出血,欲行二次手术治疗,医疗行为无可非议,完全符合医疗常规;但向家属交待时沟通不好,告诉家属今晚不做手术可能死亡,做了就有希望,结果二次手术后由于感染性休克死亡。,医患沟通是诊断、治疗所必需。医患沟通无时无刻不存在于医患之间,沟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