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提纲必修三.doc_第1页
历史提纲必修三.doc_第2页
历史提纲必修三.doc_第3页
历史提纲必修三.doc_第4页
历史提纲必修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历史会考复习纲要(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贡献。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学派代表人物思想观点儒家孔子核心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政治思想:主张“德治”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天人关系:“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道家老子哲学思想:“道”是世界的根本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庄子“齐物“、”逍遥“法家韩非法、术、势结合,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崇尚节俭(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利益)2、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二)知道罢黜百家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1、思想来源:董仲舒将法家、道家思想糅合进儒家,形成新儒学2、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根本原因:改造后的儒家思想适应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三)知道朱熹的理学以及地位。1、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2、宋明理学的历史作用: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积极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如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等。(四)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结合他们的基本观点简要说明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1、“异端”李贽:挑战正统思想:反对“存天理,灭人欲”,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否认儒家思想的绝对权威: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和官场的欺诈。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思想上:“经世致用”,提倡务实学风和行为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概述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发明发明概况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造纸术西汉:发明植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有利于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促进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印刷术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北宋: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改变人类作战方式;成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指南针战国:司南(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为久远)北宋:指南针发明,并用于航海。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二)概述汉字和绘画的起源,知道东晋、唐、宋时期的著名书法名家,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1、汉字与书法(1)汉字形体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通行)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演变趋势:由繁到简)(2)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朝代著名书法家代表作及擅长东晋王羲之尤擅行书;代表作兰亭序等,号称“书圣”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分别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柳体怀素、张旭擅长草书北宋苏黄米蔡(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以行书名世2、绘画:(1)山水画的艺术特点(中国画的精粹)以自然风景为主要的描绘内容;在题材上,特别讲究布局构图;在艺术风格上,追求意境,不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2)文人画的艺术特点(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追求抒情写意风格;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注重诗意。(三)知道诗经、楚辞和汉赋的文学成就,概述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人的文学艺术成就,知道明清四大长篇小说;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现实主义为其创作风格,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诗经的精粹,民间歌谣,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2、楚辞: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其特点为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感情奔放,想象奇特,文采华美,句式自由灵活;(代表:屈原离骚)3、唐诗:“诗仙”李白:浪漫主义。其诗风狂放炽烈,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想象丰富,手法夸张,意境深远。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早发白帝城蜀道难)“诗圣”杜甫:现实主义。其诗风凝重沉郁,忧国忧民,语言深沉。其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经历了离乱和漂泊。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三吏”“三别”)4、宋词:婉约派: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柳永,李清照。豪放派:清新俊逸,刚健豪放。苏东坡,辛弃疾。5、明清小说:四大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西游记(明代,吴承恩)、红楼梦(清代,曹雪芹)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概述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1、维新变法思想康有为:著有孔子改制考等,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梁启超:维新思想的主要宣传者,发表了一系列鼓吹变法的文章,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2、维新思想的影响:维新思想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维新思想是爱国的(挽救民族危机)、进步的(力图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具有启蒙作用。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二)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了解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1、直接原因: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2、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4、主阵地:新青年5、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6、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攻击以孔子和儒学为代表的旧礼教,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提倡白话文取代文言文,鲁迅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4、影响:新文化运动是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唤起了民众的觉醒;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局限性:绝对否定中国文化,绝对肯定西方文化。(三)知道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的贡献。1、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2、李大钊的贡献:发表文章: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开设课程展开讨论组织学会(“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了解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认识它们分别在推动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1、三民主义:(1)内容:民族主义:“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涨价归公(2)评价:积极性: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鼓舞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局限性:a、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b、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2、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突出反满,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一是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二是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抽象的“自由、平等、博爱”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作用: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大革命的旗帜。(二)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阶段时期著作标志形成井冈山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标志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成熟延安时期新民主主义论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认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3、深远影响:指导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中共十五大。2、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3、核心内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4、历史意义:指导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四)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专题五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简要说明科技进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1、重大成就时间重大成就作用与意义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1983年研制出第一台每秒向量运算1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2003年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对中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定的环境;杂交水稻的发明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重要贡献载人航天工程成为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知道我国的“双百方针”,概述改革开放后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状况。“双百”方针:(1)提出: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2)内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即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的艺术可以自由发展;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即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3)意义:“双百”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三)了解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线索及其主要成就,认识“科教兴国”战略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1、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开办工农业余学校2、文革对教育破坏:破坏:“上山下乡“运动;招生制度、教学体制被破坏殆尽;影响:“人才断层”,“文化断层”,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严重影响现代化建设。3、新时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1977年恢复高考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塔戈拉和雅典的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1、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西方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2、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提出“美德即知识”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这点与智者一致)“认识你自己”,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并为此付出了生命3、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注重人、人性,尊重人存在的价值。(二)知道文艺复兴初期“三杰”和十日谈、哈姆雷特,简述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1、文艺复兴初期“三杰”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人曲”:讽刺教会的虚伪和腐败;揭露批判贵族的等级观念;歌颂人性,充分肯定人的价值;提倡人人平等思想。彼特拉克2、文艺复兴高潮时期: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薄伽丘十日谈对人的赞美大多集中在人性的本能方面,而莎士比亚注重人的理性,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3、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信仰上帝即可得救,无须教士和教会的介入,无须购买赎罪券否认了教皇的权威人人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直接与上帝沟通对话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反对禁欲主义,注重人性和人的欲望,肯定人的价值作用(三)列举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人物国家代表作思想观点意义伏尔泰法国自然权利学说,天赋人权孟德斯鸠法国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学说(美国1787年宪法最早实践)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卢梭法国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人生而自由”“社会契约论”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并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一)概述牛顿的主要成就,认识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1)内容:牛顿运动三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2)历史地位:完成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成为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具有惊人的预见力和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如海王星的发现)(二)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1、普朗克与量子论:意义:使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2、爱因斯坦与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基础: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意义: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量子论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三)简述达尔文及其进化论的主要观点。达尔文与进化论:(1)形成标志:1859年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出版。(2)主要观点: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3)意义:思想上:挑战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论,促进思想解放。科学上: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政治上:进化论传入中国,对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四)列举瓦特和爱迪生的主要发明,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瓦特改良蒸汽机:意义: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蒸汽时代”的到来:2、爱迪生与“电气时代”意义:城市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物质、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知道唐璜、人间喜剧、战争与和平,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1、拜伦: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唐璜,诗中描述了西班牙贵族子弟唐璜的游历、恋爱及冒险等浪漫故事,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