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环境人群营养[2].doc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7/83dbca99-8824-4edf-8a18-bf203121bcfe/83dbca99-8824-4edf-8a18-bf203121bcfe1.gif)
![特定环境人群营养[2].doc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7/83dbca99-8824-4edf-8a18-bf203121bcfe/83dbca99-8824-4edf-8a18-bf203121bcfe2.gif)
![特定环境人群营养[2].doc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7/83dbca99-8824-4edf-8a18-bf203121bcfe/83dbca99-8824-4edf-8a18-bf203121bcfe3.gif)
![特定环境人群营养[2].doc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7/83dbca99-8824-4edf-8a18-bf203121bcfe/83dbca99-8824-4edf-8a18-bf203121bcfe4.gif)
![特定环境人群营养[2].doc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7/83dbca99-8824-4edf-8a18-bf203121bcfe/83dbca99-8824-4edf-8a18-bf203121bcfe5.gif)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定环境人群营养v 特殊人群营养v 特殊人群: 1.不同生理和病理状况的人群 婴幼儿、青少年、孕妇、乳母、老年人 2.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作业的人 高温、低温、高原、放射线、化学物质接触者及矿井、野外露天作业等v 特殊环境条件(高温、低温、高原等) 重金属铅、汞、镉等v 1.不符合高温环境的标准( ) A.35度以上的工作环境 B.32度以上的生活环境 C.30度以上且湿度80%以上的环境 D.以上都是v 请问: 1 散热的方式有那些? 2 我们人体正常散热的方式又 有那些?v 当外界气温低于人体表层温度时,人体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方式散热,其散热量约占总量70。v 当外界温度接近或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是依靠蒸发方式散热。 v 温差v 某校学生入学军训,突然出现口渴、头晕、恶心、心悸症状,出汗少、体温升高、皮肤干燥等体征v 学生得了常说的什么病?你知道问什么会出现上述的症状和体征吗? 高温环境对人体的影响v 高温环境对营养代谢的影响 v 一、水及无机盐的丢失 人体汗液的99以上为水分,03为无机盐,包括钠、钾、钙、镁、铁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为钠盐,约80mmolL,约占汗液无机盐总量的54-68。一般情况下损失的氯化钠可达1525gd。如不及时补充水和氯化钠,将引起严重的水盐丢失。 在丢失的无机盐中,钾的丢失仅次于钠。 当体内水丢失量超过5时,引起血液浓缩,出现体温升高、出汗减少、口干、头晕、心悸等中暑症状v 二、水溶性维生素的丢失 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也引起水溶性维生素的大量丢失,其中以维生素C流失最多,其他B族维生素,如核黄素、尼克酸等也有相应量的丢失。 维生素C缺乏,可引起疾病?v 维生素C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生理功能有: 参与羟化反应v 还原作用v 三、可溶性含氮物丢失 高温环境对于蛋白质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两方面: 因出汗引起氮的丢失; 因失水和体温增高可引起蛋白质分解代谢增 加,从而引起蛋白质需要量的增加。但如果 水盐代谢和体温调节良好,则不致出现蛋白 质分解代谢的增强。v 四、对全身各个系统的影响v 1 .循环系统 基础代谢.体温心率.心悸 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血压.头晕v 2 .消化系统 皮肤血管扩张腹腔内血管收缩消化液分泌胃液中盐酸.蛋白酶.肠淀粉酶.胆汁酸消化功能 高温饮水中枢(+)摄食中枢(-)口渴.食欲 高温胃排空加速食物消化不充分消化不良v 3 .免疫系统 初接触高温短暂热应激进入免疫抑制 长时间高温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抵抗力v 某校学生入学军训,突然出现口渴、头晕、恶心、心悸症状,出汗少、体温升高、皮肤干燥等体征v 学生得了常说的什么病?你知道问什么会出现上述的症状和体征吗?v 五、能量代谢增加 一方面高温引起机体基础代谢的增加;另一方面机体在对高温进行应激和适应的过程中,通过大量出汗、心律加快等进行体温调节,可引起机体能量消耗的增加。 高温环境下人群的营养需要v 一、水和无机盐 水补充出汗丢失的水量保持体内水平衡 中等劳动+中等气象:3-5L/d(10), 强劳动+气温或高辐射热:5L/d(10) 矿物质钠-食盐:出汗2-3L/d ( 7-10g/d) 出汗3-5L/d (15g/d) 出汗5L/d (20-25g/d) 盐饮料:0.1%-0.15%.15-20; 钾-补充3-6g/d; 钙-补充600-800mg/d; 镁-补充200-300mg/d; 锌-15mg/dv 二、能量:30-40的环境温度中,每增加1,增加 能量0.5v 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推荐摄入量稍高于常温,不宜过高,避免加重肾脏负担,蛋白质供应量占总能量12 脂肪不超过总能量30 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比不低于58v 四、维生素: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供给量增加不符合高温环境下给人体补营养的原则( ) A.30-40度环境中温度每增加1度供能增加 0.5% B.脂肪供能不超过总能量30% C.蛋白质供能占总能量12% D.碳水化合物不低于总能量12% 高温环境下人群的膳食原则 平衡膳食、全面补充营养 合理搭配科学烹调 供给充足维生素、科学补充 营养制剂 积极补充水和电解质v 水的补充量:保持体内水的总平衡,勿多勿少v 什么时候补充食盐:刚进入高温环境的前几天,食盐饮料中氯化钠浓度0.1为宜 水和盐的补充以汤较好,餐前饮汤还可以增加食欲,两餐之间补充含盐饮料。v 低温环境的判断: 1 .环境温度在10以下的外界环境 2 .低温作业环境: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作业v 低温环境界定的温度点是( ) A.10度 B.5度 C.0度 D.以上都不是 低温环境对人体的影响v 低温环境对人体代谢的影响v 消化系统 低温胃液.胃酸.胃排空.食欲v 循环系统 冷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血压.心率 冷刺激儿茶酚胺心输出量血压.心率v 呼吸系统 冷刺激呼吸道管腔狭窄气道阻力(易发哮喘) 冷刺激肺实质血管收缩(肺静脉)进行性肺高压v 神经系统 冷刺激神经系统兴奋性皮肤感觉敏感性. 肌肉收缩力.操作灵活性.协调性差易疲劳v 内分泌系统 急性冷暴露甲状腺活动.肾上腺皮质活动 儿茶酚胺基础代谢率(增加10%-15%) 冷习服去甲肾上腺素仍高水平维持v 免疫系统 冷暴露最初1周免疫功能 冷暴露1周以后免疫功能 营养物质代谢v 能量 :消耗不随意运动.负重.体内 能量耗损v 碳水化合物:利用改变利用.优先被利用v 蛋白质:利用改变蛋氨酸.酪氨酸利用.成为主要供能物v 蛋氨酸是甲基的供体,甲基提高耐寒能力v 脂肪:利用改变利用.成为主要供能物v 水.矿物质:丢失寒冷环境尿量水.钠.钾.钙.镁丢失v 维生素: VC需要(缓解肾上腺的过度应激反应 耐寒力), VB族需要(保护暴露处) VA 需要(提高耐寒力) v 能量增加10%-15%,蛋白质正常或略增,占总能量13%-15% ,脂肪增加,占总能量35%-40%,碳水化合物适当降低,占总能量50% ,矿物质及时补充 v 维生素VB1 :2.0-3.0mg/d. VB2 :2.5-3.5mg/d,VB12:2.0mg/d ,Vpp:15-25mgNE/d,VC :70-120mg/d . VD :10g/d,VA :1500gRE/d. v 不符合低温环境下人体对营养需要( ) A.脂肪供给增加 B.蛋白质供给降低 C.能量供给增加 D.碳水化合物降低 低温环境下的膳食原则v 平衡合理膳食平衡膳食全面营养v 注重食品供给要求v 合理安排就餐比例v 每日四餐能量分配: 早餐占25%,间餐占15%, 午餐占35%,晚餐占25%v 中枢神经系统缺氧植物神经紊乱消化功能v 胃肠粘膜缺氧消化.吸收.蠕动功能胃肠功能v 急性缺氧消化酶.胃肠道激素.胃酸.胃泌素分泌营养物质代谢v 能量供给.需要 低氧食欲 能量供给 线粒体功能v 碳水化合物葡萄糖.糖原利用(最先供能)动脉含氧(6.63.7mmHg) 肺扩张能力肺换气量v 提高低氧耐力v 脂肪缺氧交感神经兴奋性 儿茶酚胺. 肾上腺素分泌脂肪动员加速脂肪分解 血脂v 蛋白质缺氧初期儿茶酚胺酶活性儿茶酚胺传递率氨基酸氧化蛋白质合成.分解负氮平衡 低氧适应毛细血管新生红细胞.Hb.红细胞总容积血氧饱和度蛋白质需要量v 有报道:高原缺氧机体中氨基酸对神经精神功能影响 v 酪氨酸:与多种神经递质(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合成有关;v 色氨酸:与胆碱可通过影响5-羟色胺(5-HT)和乙酰胆碱的合成与释放;v 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缺氧可致脑内这些氨基酸释放增加,尤其是兴奋性氨基酸递质大量释放从而介导了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作用v 水.盐缺氧尿量.进食钾.水钠潴留v 缺氧骨髓生成红细胞铁消耗铁v 维生素缺氧.维生素供给不足各种辅酶含量呼吸酶活性 有氧代谢ATP生成机体适应性反应维生素消耗量维生素 v 不符合缺氧环境对人体代谢的初期影响( ) A.葡萄糖的利用增加 B.水盐代谢紊乱 C.蛋白质的分解增加 D.脂肪的合成增加 高原缺氧习服的营养需要v 能量增加(非高原作业基础上加10%);碳水化合物增加(占总能量60%-70%); 碳水化合物提高耐缺氧能力的机制? 碳水化合物提高缺氧习服过程中人们耐缺氧力: 1.碳水化合物含氧原子 多于脂肪和蛋白质 2.代谢时能产生更多的 CO2有利于纠正碱中毒 3.消耗等量氧时碳水化 合物产生能量高于脂肪和蛋白质v 不符合补充碳水化合物以提高缺氧习服过程中人们耐缺氧能力的原因( ) A.碳水化合物含氧原子多于脂肪和蛋白质 B.代谢时能产生更多的CO2有利于纠正碱中 毒 C.消耗等量氧时碳水化合物产生能量高于脂 肪和蛋白质 D.骨髓生成红细胞增加促进铁的吸收v 蛋白质适量增加(占总能量10%-15%) (色氨酸.赖氨酸.谷氨酸.酪氨酸缺氧耐力)(有学者研究报道: 膳食蛋白按10%20%30%40%递增,机体对缺氧耐力也递增)脂肪减少(占总能量20%-25%);v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1 : 1.1 : 5(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质食物)v 维生素VA:1000gRE/d ,VB1:2.0-2.6mg/d,VB2:1.8-2.4mg/d,Vpp:20-25mg/d ,VC:80-150mg/d ,VE:20mg-TE/d;v 矿物质铁:25mg/d,钾.磷.钙.锌 高原习服过程中人群的膳食原则v 维持食欲和胃肠功能v 能量适当v 供给合理充裕的营养v 维生素充裕维持食欲和胃肠功能v 高原缺氧环境的营养问题的主要矛盾:体内物质代谢的变化,使营养素丢失较多。v 高原补充营养素的困难:食欲减退甚至厌食,出现体重减轻和生理功能紊乱,进一步加重了病变。能量v 能量供给是在非高原作业的基础上增加10。 蛋白质1213 脂肪2530 碳水化合物5565v 初入高原时能量供给要求及比例是( ) A.总能量按平原的轻或中体力劳动标准 B.蛋白质占总能量的15%-20% C.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40%-60% D.脂肪占总能量的30%-50% 高原习服过程中人群的膳食原则v 维持食欲和胃肠功能v 能量适当v 供给合理充裕的营养v 维生素充裕有毒物质作业人群的营养v 接触方式 吸入有毒气体呼吸系统 接触有毒物质皮肤粘膜 食入有毒物质消化系统v 中毒类型:职业性中毒、公害性中毒、生活性中毒、药源性中毒、母源性中毒、铅作业人员的营养铅作业人员营养v 接触作业:蓄电池、印刷、冶金、油漆v 进入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其次是消化道v 铅中毒的表现 成人:90%-95%在骨中 ; 儿童:30%在血中v 神经系统:神经衰弱(早期).感觉和运动迟钝或缺失(中期). 瘫痪(重者).呈癫痫样(重者)v 消化系统:有纳差.恶心.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 v 其他方面:贫血.生殖能力v 今年3月份,郭大爷1000多苗四季豆又遭此厄运:叶子全都枯掉了,半膝深的豆苗拔起来时,根全都烂掉了。郭大爷心疼不已,背着一捆豆苗就找到厂里(隔壁的铅厂),厂领导一看也没说什么,现场就赔了两百块钱。 而让郭大爷起疑心的还有其孙子郭文,这个小男孩几乎每年都会因抽风住院一次,孩子平时就嚷肚子疼,每次发病时高烧不退,想说话也说不出来,“真是可怜死了”。 摘自扬子晚报铅作业人员营养需要和膳食原则v 供给充足维生素Cv 补充优质蛋白v 补充保护神经系统和促进血红蛋白合成的营养素v 适当限制脂肪摄入v 适当补铁、钙、锌v 多食水果、蔬菜v 供给充足维生素C的原因: 1.VC在肠道与铅结合,形成溶解度的的抗坏血酸铅盐,减少铅的吸收。 2.使谷胱甘肽由氧化型变成还原型,发挥对铅的解毒作用。 3.治疗铅中毒时VC消耗所致的坏血病。v 补充优质蛋白 蛋白质营养不良可降低机体的排铅能力,增加铅在体内的蓄积和机体对铅中毒的敏感性。 补充保护神经系统和促进血红蛋白合成的营养素 临床上VB1、VB12、VB6作为神经系统营养物质用于铅作业人员。v 适当限制脂肪摄入:脂肪增加铅在小肠的吸收,建议脂肪功能不超过25。v 适当补铁、钙、锌v 多食水果、蔬菜 使可溶性PbHPO4转成Pb3(PO4)2沉积于骨骼组织,降低铅在血中的浓度,缓解铅的急性中毒。 铅作业人员营养需要和膳食原则v 供给充足维生素Cv 补充优质蛋白v 补充保护神经系统和促进血红蛋白合成的营养素v 适当限制脂肪摄入v 适当补铁、钙、锌v 多食水果、蔬菜v 铅中毒时重点补充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A. . B. 维生素C C. 维生素E. D. 以上都是苯作业人员的营养v 接触作业:制革、橡胶、香料、油漆 进入途径: 苯、苯胺、硝基苯都是可挥发的有机化合物,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其毒性的靶器官是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苯作业人员的营养v 毒性:急性苯中毒: 神经系统:头痛.头晕.抽搐.昏迷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 循环系统:血压.循环衰竭 v 慢性苯中毒:神经系统:神经衰弱征候群;血液系统: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苯作业人员的膳食原则v 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v 限制脂肪食物的摄入v 提高碳水化合物摄入v 增加维生素食物摄入v 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 1 提高肝脏微粒体酶的活性,提高对苯解毒。 2 含硫氨基酸提供胱氨酸以利于与苯的结合而解毒。 限制脂肪食物的摄入 苯对脂肪的亲和力强,高脂摄人增加苯在体内的蓄积。 VC:体内羟基的供体,有助于肝脏的解毒。v 限制脂肪食物的摄入 苯是脂溶性物质,对脂肪亲和力强,容易在体内蓄积,增加机体对苯的易感性。v 增加维生素食物摄入 VC具有解毒作用,能稳定血管舒缩,维持血管壁的通透性,对防止出血和缩短凝血时间有作用。v 不符合苯中毒人员的膳食原则( ) A.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B.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取 C.增加维生素的摄取 D.减少脂肪的摄取噪声环境作业人员的营养v 概念:从卫生学角度讲,凡是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都称为噪声。v 分类:生产性噪声、生活性噪声、交通性噪声v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v 听力的损害:暂时性听阈位移、永久性听阈位移、噪声性耳聋v 神经系统的损害:交感神经肾上腺素心脏负荷心脏功能 外周血管收缩外周阻力 左心负担v 消化系统的损害:交感神经胃肠蠕动.括约肌收缩消化功能噪声作业人员的营养与膳食补充优质蛋白:色氨酸.赖氨酸. 组氨酸.谷氨酸补充水溶性维生素:VitB1 . VitC;补充富含微量元素食物:Cu .Zn .Fe v 不符合噪声作业人员营养膳食补充微量元素的要求( ) A.摄取富含铜的食物 B.摄取富含锌的食物 C.摄取富含镁的食物 D.摄取富含铁的食物v 噪声作业人员营养膳食应补充微量元素食物( ) A.富含钠的食物 B. 富含钙的食物 C. 富含锌的食物 D. 富含镁的食物v 不属于噪声环境对人体维生素和矿物质代谢的影响( ) A.硫胺素降低 B.维生素C降低 C.维生素B1降低 D.维生素E降低大亚湾核电站切尔诺贝利22年后辐射还很强v 辐射作业:铀矿、放射科、核电站v 放射的危害作用及机理:DNA损伤 慢性放射病:人体受到长时间的超过最大允许量的照射,达到一定累积剂量后,引起以造血组织损伤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急性放射病:一次或短时间内(数日)遭受体外大剂量强穿透力射线均匀或比较均匀地全身照射引起的损伤 常用家电的辐射: 手机:电磁辐射; 微波炉:微波辐射.电磁辐射; 电视机:射线辐射(光辐射和电磁辐射); 电脑(CRT显示器):射线辐射; 笔记本电脑:电磁辐射; 电磁炉:电磁辐射; 冰箱:电磁辐射。 危害排序是这样的:手机电脑电视机放射作业环境中的人群v 能量代谢的影响:v 抑制脾脏和胸腺的氧化磷酸化,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的抑制是辐射损伤早期的敏感指标。v 影响三羧酸循环,枸橼酸合成受到抑制。辐射对机体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v 蛋白质: 辐射蛋白质分解.合成(白蛋白明显、球蛋白)组织中氨基酸.血液中氨基酸尿排氨基酸肌酸.肌酐.尿素v 脂肪: 电离辐射产生自由基脂类氧化产生多不饱和脂肪酸自由基又氧化成脂类过氧化自由基(循环) 脂类过氧化自由基诱发蛋白质分子生成蛋白质自由基与其他蛋白分子加成生成二聚蛋白质自由基蛋白质分子聚合物 脂类过氧化自由基破坏生物膜.亚细胞器v 碳水化合物: 辐射组织分解肝糖原血糖 辐射垂体-肾上腺功能糖皮质激素分泌 糖异生肝糖原血糖 辐射 组织的糖利用力糖酵解血糖v 维生素 铀辐射VA.胡萝卜素暗适应时间延长 辐射组织利用VB1 体内VB1 v 放射性工作人员营养需要和膳食原则 1.适当增加能量、营养素供给 2.蛋白质:优质蛋白,蛋氨酸、胱氨酸、组氨酸 3.脂肪:必需脂肪酸和油酸 4.碳水化合物:果糖 5.维生素:VitC、VitE、 胡萝卜素 6.保护性膳食:乳、蛋、卷心菜、马铃薯、海藻、 香菇等v 从事放射作业的人员营养素供给量如下: 能量2500kcal 蛋白质80-100g(动物性蛋白质占30) 脂肪50g 钙1g、铁15mg、碘150-200ug VitA660ugRE、硫胺素2mg、核黄素2mg、VitB6 2.5mg、烟酸20mg、叶酸0.5mg、VitB12 3ug、VitC100mgv 不属于辐射对人体营养的影响( ) A.维生素代谢无明显变化 B.脂肪代谢和吸收异常 C.糖代谢及组织利用异常 D.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异常v 放射性环境工作人员每日摄入蛋白质 ( ) A.20-40g B.40-60g C.60-80g D.80-100g v 合理营养与科学训练结合 运动员营养代谢特点v 1.能量: 强度大 消耗高 伴有不同程度氧债(欠下正常状态下的需氧量)v 运动员的营养需要 1.能量 运动强度达到最大需氧量75以上,碳水化合物供 能比例增加 运动强度降为最大需氧量65以下,脂肪供能比例 增加 运动开始阶段,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大 运动时间延长,脂肪供能比例增加v 2.不同运动持续时间的主要供能系统v 3.蛋白质 1.52.5g/kg 是不是越多越好?v 你们认为蛋白质对运动员是不是越多越好? 高蛋白膳食能很快降低运动成绩,其机制: 1 使尿氮排出增加。 2 使大量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如氨、尿素堆 积,加重肝、肾负担。 3 使体内水分、矿物质尤其是钙耗尽,对运动成绩及运动员健康不利。v 4.脂肪 产能高,体积小,是运动员理想的贮能形式。 随着运动的进程,脂肪供能比例逐渐增大,到2小时后,几乎95的 能量供应来自脂肪 运动与节制饮食加上控制总能量的摄入,是行之有效的减肥方法v 5.碳水化合物 体内最理想的能量来源。 1 结构比蛋白质、脂肪简单,容易吸收 2 耗氧量少,产能效率高 3 最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增加体液的 酸度。 建议赛前补充,服糖1g/kgv 6.维生素和矿物质 水溶性的维生素丢失 钙、镁、锌等v 7.水 大量出汗 呼吸道丢失水分v 运动员的营养膳食应该是( ) A.运动时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肪供能 B.酌情增加游泳运动员的脂肪摄取 C.一般都要增加大量蛋白质的摄取 D.赛后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取v 运动员的营养保障v 1.注意事项 食物质量、数量满足要求 食物多样化 食物应当浓缩、体积重量小 三餐能量分配合理 进食时间考虑消化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陶瓷电容器制造工岗位操作规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操作工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
- 五一活动策划方案公司问题
- 建筑节能墙体验收标准分析报告
- 2025版司法局《刑事答辩状》(空白模板)
- 私募基金的金融营销方案
- 雾化沥青封层施工方案
- 咨询健康方案
- 甘肃银行六一活动方案策划
- 金华活动策划方案价格评估
- 中风病人的护理措施
- 2024年江门市直学校招聘考试真题
- 新零售业态选址模型-洞察及研究
-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站运行成本优化初步设计评估报告
- 2025年质检员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第4套)
- 积极行动主题班会课件
- 草原网围栏维修合同范本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 DB11T 2441-2025 学校食堂清洁和消毒规范
- 青岛版六三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第二单元《第1课时 总量与分量》课件
- 肺癌健康讲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