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数列知识点及方法归纳数列知识点及方法归纳 1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1nn aad d为常数 1 1 n aand 等差中项 xAy 成等差数列2Axy 前n项和 1 1 1 22 n n aann n Snad 性质 n a是等差数列 1 若mnpq 则 mnpq aaaa 2 数列仍为等差数列 232nnnnn SSSSS 仍为等差数列 公差为 12212 nnn aaa dn2 3 若三个成等差数列 可设为adaad 4 若 nn ab 是等差数列 且前n项和分别为 nn ST 则 21 21 mm mm aS bT 5 n a为等差数列 2 n Sanbn ab 为常数 是关于n的常数项为 0 的二次函数 n S的最值可求二次函数 2 n Sanbn 的最值 或者求出 n a中的正 负分界项 即 当 1 00ad 解不等式组 1 0 0 n n a a 可得 n S达到最大值时的n值 当 1 00ad 由 1 0 0 n n a a 可得 n S达到最小值时的n值 6 项数为偶数的等差数列 n a 有 n2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11122212 为中间两项 nnnnnnn aaaanaanaanS ndSS 奇偶 1 n n a a S S 偶 奇 7 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 n a 有 12 n 12 12 为中间项 nnn aanS n aSS 偶奇 1 n n S S 偶 奇 2 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1n n a q a q为常数 0q 1 1 n n aa q 等比中项 xGy 成等比数列 2 Gxy 或G xy 前n项和 1 1 1 1 1 1 n n na q Saq q q 要注意 性质 n a是等比数列 1 若mnpq 则 mnpq aaaa 2 232nnnnn SSSSS 仍为等比数列 公比为 n q 注意注意 由 n S求 n a时应注意什么 1n 时 11 aS 2n 时 1nnn aSS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3 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 1 求差 商 法 例 数列 n a 12 2 111 25 222 n n aaan 求 n a 练习 数列 n a满足 111 5 4 3 nnn SSaa 求 n a 2 叠乘法 数列 n a中 1 1 3 1 n n an a an 求 n a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3 等差型递推公式 由 110 nn aaf naa 求 n a 用迭加法 2n 时 21 32 1 2 3 nn aaf aaf aaf n 两边相加得 1 2 3 n aafff n 0 2 3 n aafff n 练习 数列 n a中 1 11 132 n nn aaan 求 n a 1 31 2 n n a 4 等比型递推公式 1nn acad cd 为常数 010ccd 可转化为等比数列 设 11 1 nnnn axc axacacx 令 1 cxd 1 d x c 1 n d a c 是首项为 1 1 d ac c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1 1 11 n n dd aac cc 1 1 11 n n dd aac cc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例 数列满足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 a1 1 a 12 1 nn aa n a 5 倒数法 11 2 1 2 n n n a aa a 求 n a 在数列中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 a 1 1 a n n n na a a 1 1 n a 公式法 利用 累加法 累乘法 构造等差或等比或 1 2 1 1 nn SSn S n n a 1nn apaq 待定系数法 对数变换法 迭代法 数学归纳法 换元法 1 nn apaf n 4 求数列前 n 项和的常用方法 精品文档 6欢迎下载 1 裂项法 把数列各项拆成两项或多项之和 使之出现成对互为相反数的项 如 n a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 求 1 1 1 n k kk a a 解 解 由 11 11111 0 kkkkkk d aaaaddaa 11 1112231 11111111111 nn kk kkkknn a adaadaaaaaa 11 111 n daa 例 已知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n 项和 n a a n n 1 1 1 n a n s 2 错位相减法 若 n a n a为等差数列 n b为等比数列 求数列 nn a b 差比数列 前n项和 可由 nn SqS 求 n S 其中q为 n b的公比 例 231 1234 n n Sxxxnx 求 n s 精品文档 7欢迎下载 3 倒序相加法 把数列的各项顺序倒写 再与原来顺序的数列相加 121 121 nnn nnn Saaaa Saaaa 相加 1211 2 nnnn Saaaaaa 例 设等差数列 公差为 求证 的前项和 练习 已知 2 2 1 x f x x 则 111 1 2 3 4 234 fffffff 由 2 22 2222 1 11 1 111 1 1 xxx f xf xxxx x 原式 11111 1 2 3 4 1 1 13 23422 fffffff a 用倒序相加法求数列的前 n 项和 精品文档 8欢迎下载 如果一个数列 an 与首末项等距的两项之和等于首末两项之和 可采用把正着写与倒着写的 两个和式相加 就得到一个常数列的和 这一求和方法称为倒序相加法 我们在学知识时 不但要 知其果 更要索其因 知识的得出过程是知识的源头 也是研究同一类知识的工具 例如 等差数 列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 用的就是 倒序相加法 b 用公式法求数列的前 n 项和 对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求前 n 项和 Sn可直接用等差 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进行求解 运 用公式求解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注意公式的应用范围 确定公式适用于这个数列之后 再计算 c 用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前 n 项和 裂项相消法是将数列的一项拆成两项或多项 使得前后项相抵消 留下有限项 从而求出数列 的前 n 项和 d 用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前 n 项和 错位相减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列求和方法 应用于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相乘的形式 即若在数列 an bn 中 an 成等差数列 bn 成等比数列 在和式的两边同乘以公比 再与原式错位相减整理 后即可以求出前 n 项和 e 用迭加法求数列的前 n 项和 迭加法主要应用于数列 an 满足 an 1 an f n 其中 f n 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条件下 可把 这个式子变成 an 1 an f n 代入各项 得到一系列式子 把所有的式子加到一起 经过整理 可 求出 an 从而求出 Sn f 用分组求和法求数列的前 n 项和 所谓分组求和法就是对一类既不是等差数列 也不是等比数列的数列 若将这类数列适当拆开 可分为几个等差 等比或常见的数列 然后分别求和 再将其合并 g 用构造法求数列的前 n 项和 所谓构造法就是先根据数列的结构及特征进行分析 找出数列的通项的特征 构造出我们熟知的基 本数列的通项的特征形式 从而求出数列的前 n 项和 练习 1 数列满足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 a1 1 a 12 1 nn aa n a 精品文档 9欢迎下载 2 数列中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 a2 1 a n nn aa232 1 n a 3 数列中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 a2 1 a 1 1 2 1 n aa nn n a 4 数列中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 a1 1 a nn aa nn 2 1 1 n a 5 数列中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 a 1 1 a 1 1 1 nn anna n a 6 在数列中 n a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校园活动策划执行方案
- 电的安全培训资料课件
- 超融合服务器应急预案方案
- 木质建筑防腐防虫方案设计
- 数字医疗与健康大数据分析报告:2025年市场洞察
- 电焊工安全培训教育课件
- 测量水的温度实验课件
- 电焊作业安全培训简短课件
- 电池充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钢平台制安施工方案
- 拱板屋面施工方案
- DB43∕T 439-2019 地理标志产品 湘莲
- 2021版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附流程图
- 门窗安装用工合同模板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
- TCECA-G 0286-2024 户式空气源热泵水机三联供系统技术规范
- 2024至2030年中国聚硫橡胶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
- 专题05 《红星照耀中国》试题50题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试题50题
- DBJ50-T-271-2017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检测监测技术标准
- JT-T-155-2021汽车举升机行业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