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基本构成.doc_第1页
国学的基本构成.doc_第2页
国学的基本构成.doc_第3页
国学的基本构成.doc_第4页
国学的基本构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的含义与构成主讲人简介宋志明,男,1947年生于吉林市。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为该校首批博士学位获得者。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哲学、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主要著作有现代新儒家研究、中华儒学源流、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熊十力评传、贺麟新儒学思想研究、冯友兰学术思想研究中国传统哲学通论中国现代哲学通论新尽火传:中国古代哲学讲稿等20余部,发表论文150余篇。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学位委员会哲学分会委员、哲学院和国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有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何谓国学?通常的说法是:国学是对中国学术的称谓。这种说法不能算错,不过太笼统,不能使人对国学的含义有所了解。国学不是一个严格的概念,我们不能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可以说出它大体上的含义,解析它基本的构成。两个总论(含义、构成),三个分题(儒、道、释)一、国学的含义:从四个角度看(一) 时代性。国学是近代出现的新理念。“国学”一词是20世纪初国粹派经常使用的词语。(二) 民族性。“国”是对中华民族的称谓。国学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生活方式。所谓国学就是一门关于中华民族的精神现象的学问,能够指导我们搭建精神家园,找到安身立命之地。国学构成我们民族的精神基因,有指导人生、安顿价值的意义。中国人特有的、非精神的生活方式。相对于基、佛、伊三大宗教而言。内在超越的路向。以国学代宗教。(三) 整体性。国学对中国以往精神历程的不断地总体回溯、整合总结。汉代第一次回溯总结:六家、九流。1840年以后第二次回溯总结:三教。新国学。(四) 层次性。国学是对“国故学”与“国魂学”的总称。两个层面:国故学与国魂学。 国故学的话题是文化载体。物质载体:书籍文本(经史子集)、建筑、绘画书法作品。非物质载体:语言、传说、习俗、心理结构等。专家的学问。技术层面的研究。 国魂学的话题是精神构成。探索古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构成要素及其现代转化的可能性。大众文化。研习国学的过程,就是精神修养、陶冶性情、心灵净化的过程。国学既是一种说法,也是一种做法。掌握如何做人的学问,特别是如何做中国人的学问,而不仅仅是掌握做某种知识。推广重点应放在国魂学方面。精神文明不能引进。二、国学的构成:三教的特色、共识与整合从总体的角度看,国学的理论构成主要是儒道释三家。三家互补,共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铸就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儒、道、佛三家各有特色,但也存在着共识,因而可以融会贯通,构成国魂学的完整体系。(一) 特色耶律楚材:以儒治国,以道治身,以佛治心。适用于宋代以前。宋明理学综合创新,三者兼治。驳文怀沙“三气”说。1、儒学:“拿得起”。有为。张。立德、立功、立言。粮店。梅、松、兰、竹。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颜真卿。激励系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2、道家与道教:“想得开”。无为。弛。药店。菊。李白:“花间一壶酒”。王羲之。安慰系统。“知其不可而安之若命”。3、中国化的佛教:“放得下”。超脱。空。精品店。荷。王维:“空山不见人”。怀素。寄托系统。“常乐我净”拿得起,想得开,放得下,人的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都可以在国学中得到解决。假如有一位未婚的男青年,碰到一位自己心仪的姑娘。这时,儒家会鼓励他:小伙子,赶紧往前冲,大胆地追求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青年认认真真地追求姑娘,有可能成功,于是乎引出一段缠缠绵绵的爱情故事;但也有可能失败,没有求到。遇上后一种情形,男青年精神上肯定十分痛苦,“求之不得,吾寐思服”,“悠哉游哉,辗转反侧”,睡不着觉,欲罢不能。怎么摆脱困境呢?这时,道家会这样安慰他:小伙子,想开一些吧,失恋了就失恋了吧,没什么不得了的,天涯何处无芳草,从头再来吗!至于佛教,也许会这样开示男青年:施主,看清楚了,美女果真美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干嘛把那美女当真呢?按照佛教的说法,美女根本谈不上美,美女的美,不过是假象而已。对美女当作“白骨观”。你看她长得“皓齿樱唇”,那并不是诸法实相。青春是短暂的,也就是那么几年。再过几百年,你去看那个美女,难道她还美吗?不也就是白骨一堆嘛!在佛教看来,光“想得开”还不够,还要“放得下”,也就是别把美女当真,别往心里放,别为“情”所苦。婚姻是一种“缘”。惜缘。渡劫。(二) 共识1、儒释道都重视个人的人生修养,重视理想人格的实现,以不同的视角表现了对人的价值关切。重视人生与道德的关系,强调心性修养的必要性,养成健全的人格。2、儒释道三家从不同的角度提供精神动力,帮助人们追求人生理想境界,也就是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树立价值观念。3、儒释道三家都重视和谐社会的建构,协调人际关系,勾勒理想社会蓝图。儒:小康大同;道:至德之世;佛:圆融无碍。 (三)整合1、 儒道小整合在人生哲学方面儒道互补:“张而不弛,文物不能也;弛而不张,文武不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诸葛亮:“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毛泽东:“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冯友兰:儒家负责、严肃、在乎;道家外物、超脱、不在乎:从国风中养出的中国人。2、儒释道大整合拓展到整个精神生活领域。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孔子:“未知生,焉知死?”庄子:“不知说(悦)生,不知恶死。”佛教是从印度引入的学问,主要是讲人死哲学。佛教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儒道小整合,讲出“张弛辩证法”或“庄谐辩证法”;儒释道大整合,进一步讲出“生死辩证法”:三教共同培育健全心态的形成。佛教中国化:化解两岸对立,回归“一个世界”。张载在西铭中说:“存,吾顺事;没,吾宁也。”这可以说是对和合心态的写照。他所说的“事”,就是干事,涵摄儒家“拿得起”的趣旨;他所说的“顺”,是指化逆为顺,涵摄道家“想得开”的趣旨;他所说的“宁”就是无所求、无愧疚,涵摄佛教“放得下”的趣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集张子语录)典型的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方式。为中国人找到“终极关怀”之所,安身立命之地。把物质世界翻转为精神世界,消解彼岸世界。宇宙为永恒、为无限、为精神寄托之所在。人生是无限中的有限。人是自觉的、有责任感、使命感、高尚感、归宿感的宇宙成员。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生无愧,死无憾。消解彼岸,一个世界。大我意识。精神家园。以国学代神学。拜天地:民间的接受推广形式。三、儒学的大体情形“儒”是古代相礼之士戴的帽子。论语首见“君子儒”的提法。观照群体:到朝廷去做官。以天下为己任。(一)原典儒学,或者叫原始儒学。原始的完满。以孔子为创始人,以孟子和荀子为两大传人。这就是先秦时代的儒学。奠基期。(二)汉唐经学。政治哲学。发展期。(三)宋明理学。人生哲学。高峰期(四)清初朴学。实践哲学。转型期。四、道家与道教的大体情形“道”来自老子首句:“道可道,非常道。”有总规律、总法则、总过程、总根源等意思。人走在路上。观照个体:到山林去修行。道家发展的历程,时断时续,不像儒家那么连贯。(一) 老子和庄子。奠基期。(二) 汉初的黄老之学。政治哲学。(三) 魏晋玄学。转向人生哲学的尝试。(四) 道教。宗教哲学。五、佛教的大体情形“佛”是觉悟的意思。四谛:苦、集、灭、道。三法印:诸行无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