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美术教案《中国结》.doc_第1页
2018年美术教案《中国结》.doc_第2页
2018年美术教案《中国结》.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 联系网站删除中国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结有关知识和掌握吉祥结编结技法;提高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实践能力。2、过程与方法:欣赏、引导、启发、探究、体验、实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知难而上,勇于战胜困难的勇气,耐心细致的认知态度。学生亲手编制出一个中国结不仅实现了它的使用价值,同时学生成功后的自豪感与成就感所产生的激励作用是深远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国结的编结与整理难点:(1)编结技法掌握(2)后续整理成型,内耳的拉伸(3)学生如何战胜自我学生特征分析:七年级美术中开设编织中国结是可行的。学生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机遇与困难同在,七年级多数学生对立体思维的欠缺,对一般图形的识别及应具备的耐心,与完成对中国结的编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教学设计思想:1、如何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拉进学生的现实与教学目标的差距,从而战胜自我亲手完成编织中国结后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既是本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归宿。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寻找一个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必须切合学生实际而又行之有效。2、本教学设计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学生中的差距应分层推进。对能力弱的学生,教师手把手的点拨,指导,使其完成吉祥结的制作。教学资源:课件,三号线绳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出示谜语:一缕红丝线,交错结龙凤。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谜底:中国结生:学生出于好奇而引发兴趣由此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结。小小中国结,喜庆、祥和、寓意深刻,她不仅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又能演绎现实生活中的个性美与和谐美。(二 )讲授新课:1、中国结的来历和含义: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它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始于唐宋时期。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开始给结命名,为它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如:如意结代表吉祥如意;双鱼结代表吉庆有余等,结艺在那时达到鼎盛。2、中国结的特点:(1)每一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丝线编结而成。(2)每一个基本结根据其形、意命名:A 以形命名:如酢浆草结、万字结、盘长结等。B 以意命名:如吉祥结、双联结等。把不同的结饰互相结合在一起,或用其它具有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就形成了造型独特寓意深刻的中国传统吉祥装饰物品。如吉庆有余、福寿双全、双喜临门、吉祥如意等。中国结主要有两大系列:吉祥挂饰和编结服饰:A吉祥挂饰有:大型壁挂、室内挂件、汽车挂件等。B编结服饰有:戒指、耳坠、手链、项链、腰带、古典盘扣等。3、中国结作品欣赏:播放课件图片。师:欣赏完这些精美的作品,同学们想不想亲手编一个祝福亲友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编中国结最常见最基本的结法双联结和吉祥结。再一次调动学生兴趣。(三)动手实践1、试编双联结:(1)了解双联结:联,有连、合、持续不断之意。本结即是以两个单结相套连而成,故名双联。联与连同间,在中国吉祥语中,可以隐喻为连中三元、连年有余、连科及第等。双联结是属于较实用的结,因为它的结形小巧,且最大的特点是不易松散,因此,常被用于编制结饰的开端或结尾,有时用来编项链或腰带中间的装饰结,也别有一番风味。(2)编织双联结:师:课件逐步演示并示范: 结中的起步用大头针固定,线绳的走向线绳是怎样穿压的。明确:线从别的线上面走是压,从别的线下面走是挑。2、试编吉祥结:(1)了解吉祥结:吉祥结的耳翼恰为七个,故又称为七圈结。本结常出现于中国僧人的服装及庙堂的饰物上,是一个古老而又被视为吉祥的结式,因此得名为“吉祥结”。本结可演变成多花瓣的吉祥花,甚为美观。在结饰的组合中,如加上吉祥结,正可寓意吉祥如意、吉祥平安、吉祥康泰。吉祥结为十字结之延伸,亦是古老装饰结之一,有吉利祥瑞之意。是中国结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种结饰.(2)编织吉祥结:师:课件逐步演示并示范: 结中的起步 绳的走向 线绳是怎样穿压的。明确:线从别的线上面走是压,从别的线下面走是挑。(3)师:快速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点拨、纠正,并不断提醒同学注意环节。提醒同学们注意:起步及编织时一定要在边长各是十厘米的正方形内进行,千万不要超出这个范围。因为对于初学者给定范围会大大降低后续整理的难度。(4)师:慢的学生手把手的从起步开始按步骤一环扣一环的教。对照示意图,明确每个步骤生:绝大多数都能编完。教师的巡视、提示、纠正必不可少,尤其对初学者更显得重要。3、整理中国结A、进行演示师:同学们,整理是编结中的关键一步,为此提示和强调:a、同学们一定要有细心、耐心和信心。b、先由外向里整理,即先拉外耳,涉及到内耳再拉内耳,逐步拉紧。c、中华民族讲究对称,从对称中产生美,同学们在整理中注意大小耳的对称搭配,整理出你心中的结。生:与老师同步互动B、师:巡视、点拨、纠正生:继续整理。4、装饰中国结:(1)再做一个双联结(2)穿铜钱(3)双联结(4)接流苏(四)展评1、学生上台展示并自评作品2、教师点评(五)小结师:这节课就要结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